為什麼孩子懶得跟大人說?

2022/1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都很挫折,也很困惑,明明小時候很貼心很黏人的寶貝,怎麼一下子變得那麼酷,不理大人。有時候看他們用手機跟朋友談得興高采烈,但是我們一湊過去關心,只見他們一句:「沒事!」就打發了焦慮的父母親。
而且我們也經常在媒體報導或社會新聞中看到青少年發生問題後,他們的父母或家人不可置信的表示:「怎麼會這樣?一點都看不出來呀?!」當我們內心暗暗指責那些父母的失職時,也該回頭想想自己跟孩子的互動,或許在孩子看似正常的行為舉止之下,也潛藏著許多未爆彈,畢竟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裏,會遭遇到各種的困惑,難關以及誘惑。
如何讓孩子在徬徨或面對誘惑時願意向大人求助,是當代父母最大的課題。因為我們已經活在一個非常複雜,變化非常迅速的時代,就像「小孩不壞」這部電影那位傷心的媽媽所說的:「我以為孩子出去才會變壞,想不到他整天乖乖待在家裏上網也會變壞!」
誠如有部廣告對白所說的:「我是在當了爸爸之後,才學會當爸爸的!」雖然親情以及父母與子女的愛是天生的,但是現在的父母與古代的父母不同,我們必須努力或刻意地去學習如何陪伴孩子,不像古代,孩子是與眾多具有親屬關係的大人一起成長,換句話說,古代家庭關係是一大群不同年齡的大人與一大群不同年齡的孩子起居生活作息都在一起,生命成長的階段是連續的,每個人眼前就有眾多典範,從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變成稱職的父母。
可是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現在幾乎都是小家庭,父母親少掉了來自親戚長輩的支援,同時也由於都市的公寓大廈建築方式盛行,來自街坊鄰居的看顧照顧體系也全然瓦解,當代父母幾乎是必須孤立無援地單獨面對孩子的教養責任,若是再加上社會的快速變遷,孩子面對來自複雜的人際關係,影音數位媒體及各種商業行銷的誘惑,這些都是父母必須與孩子一起承擔的挑戰。
若是孩子有困擾時願意及時跟大人求援那還好,最麻煩的是他們悶在心裡,等到自己承受不了或事情不可收拾時,大人才發現。
孩子不願意講的原因有很多,一部份來自於孩子在青春期的快速成長,許多情緒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也很難跟別人講,再加上孩子的表達能力與人生經驗都很有限,所以不容易將許多想法條理清晰地整理,可是我相信還有另外一大部份原因是來自於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因為大人的忙碌,也因為大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若是忽略了孩子幽微的求援訊息,甚至一昧以八股教條來教訓孩子,很快地他們就會關閉與大人溝通的大門。
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最痛恨虛偽的人,偏偏父母親常常跟孩子講一些自己其實也不相信的話,那些道德教訓孩子聽都聽濫了,除了沒效果之外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那麼父母該怎麼辦?
我想,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當我們想訓勉青春期的孩子時,切記先停頓一下,儘可能設身處地想一下孩子當下的心情,然後用他們聽得下去的方式來講,也就是要在接受他們情緒的情況下誠懇的分享自己的感覺,當我們能夠貼近孩子的心靈,才能產生真正的同理心,也才能贏得孩子信任,建立親子真正的親密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