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的失業日記-後記於2022.11.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經離開了待了14年多的公司,經過了休息與流浪的日子,來到海邊工作的日子,糾察隊員兼隊長

原本以為結束了失業狀態,在長達半年的上下班車程長途往返,加上美中貿易戰延伸出工作組織的縮編,我還是選擇離職。在海邊的公司,我職務上,經歷了督察、總務及未到部的環安。

努力地找工作,也找到一家離家非常近的公司。然了人生就是這麼戲劇,也或許是註定多增長經歷,在要報到的前一周,我被網羅去另一家公司。而被網羅的主因是要協助投標、管理現場。

本以為,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旅程,我應該不會再換公司了。但人生就是這麼戲劇,待不到半年,我離職了。

心裡總是問自己,我是草莓族嗎?還是我不懂工作是甚麼?心裡還是滿滿的問號!

但既然決定了,就不要多想,好好地走下一步,全心全力。

於是我又來到另一個海邊工作(這海邊離家就稍微近一點),擔任總務的工作,協助環安。

2022年,我今年45歲。

在人生步入中年的時候,能有選擇的狀態,是幸福的。也感恩經歷過的每一家公司的栽培,讓我有實力有能力的工作。

人生嘛!不知道何時是終點站,但珍惜且充實的度過每一站。

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天。

Justin Wu 寫於2022.11.08 PM21.51

raw-image

我偶而還有在這些平台出沒,歡迎一起創作。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justin9317

FB:

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9317/followers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lukP3H1vlGDVBZro324GQ

在potato media平台:

還沒有加入,又想要寫文章賺積分獎勵的朋友

可以用此連結註冊:

並輸入我的邀請碼:

mA63ALR8B

讓我們一起加入創作行列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寓林所🤝平安和美
252會員
239內容數
歡迎來到,吳寓林所🤝平安和美。
2023/09/30
前言 自從三年前(2020年)我選擇了失業,一路上就是乘風破浪的冒險,結果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三年期間,有短暫去上過政府的再就業觀念課程,這中間我也經歷了四家公司,總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好選擇,也努力融入不同的團體,忍受不一樣的人。 過程中,自己的內心還是很糾結,但最大的在意點還是經濟壓
Thumbnail
2023/09/30
前言 自從三年前(2020年)我選擇了失業,一路上就是乘風破浪的冒險,結果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三年期間,有短暫去上過政府的再就業觀念課程,這中間我也經歷了四家公司,總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好選擇,也努力融入不同的團體,忍受不一樣的人。 過程中,自己的內心還是很糾結,但最大的在意點還是經濟壓
Thumbnail
2023/08/29
2022年底邁入了,2023年初,總務工作上一直很忙碌,也很盡心去完成任務。 工作上,不成文的規定每天要07:40開早會,中午休息時間要看用餐狀況,17:00下班,但都待到18:00過後才走。 每天車程往返約2個小時,加上工作時間9個小時,每天大概用在工作上約11小時左右。
Thumbnail
2023/08/29
2022年底邁入了,2023年初,總務工作上一直很忙碌,也很盡心去完成任務。 工作上,不成文的規定每天要07:40開早會,中午休息時間要看用餐狀況,17:00下班,但都待到18:00過後才走。 每天車程往返約2個小時,加上工作時間9個小時,每天大概用在工作上約11小時左右。
Thumbnail
2023/02/12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2023/02/12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作紀錄2023.08.25 2023年8月我有關露營寫作,截至今天(2023.08.25)總共寫了六篇,這六篇目前有四篇有進入方格子的即時精選,觀看流量也有稍稍往上拉。
Thumbnail
寫作紀錄2023.08.25 2023年8月我有關露營寫作,截至今天(2023.08.25)總共寫了六篇,這六篇目前有四篇有進入方格子的即時精選,觀看流量也有稍稍往上拉。
Thumbnail
2022年第二季,公司營運出現狀況,正確來說處於最後的存亡之際。老闆頂著莫大壓力與無奈,內心煎熬但什麼都不說。等忙完《台北甜點節》講座和市集,我們在入口處的大型輸出海報前,拍攝一張將近百萬夜景的團體照。接下來的例行事務,因忽然嚴峻的 Covid-19 大夥順勢在家上班,然後就在五月底結束了這份工作。
Thumbnail
2022年第二季,公司營運出現狀況,正確來說處於最後的存亡之際。老闆頂著莫大壓力與無奈,內心煎熬但什麼都不說。等忙完《台北甜點節》講座和市集,我們在入口處的大型輸出海報前,拍攝一張將近百萬夜景的團體照。接下來的例行事務,因忽然嚴峻的 Covid-19 大夥順勢在家上班,然後就在五月底結束了這份工作。
Thumbnail
最近一陣子的運氣不錯,陸續有幾個工作不約而同的找上門,屬性分別是旅遊休閒、母嬰類別、知識產業還有文案書寫,意外也有專題採訪邀約和媒體踩線團的活動。春末夏初乍暖還寒的季節交替階段,似乎如同大自然演化現象,莫非時來運轉,即將要出現「平地一聲雷」的景觀呢?
Thumbnail
最近一陣子的運氣不錯,陸續有幾個工作不約而同的找上門,屬性分別是旅遊休閒、母嬰類別、知識產業還有文案書寫,意外也有專題採訪邀約和媒體踩線團的活動。春末夏初乍暖還寒的季節交替階段,似乎如同大自然演化現象,莫非時來運轉,即將要出現「平地一聲雷」的景觀呢?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曾經離開了待了14年多的公司,經過了休息與流浪的日子,來到海邊工作的日子,糾察隊員兼隊長。 原本以為結束了失業狀態,在長達半年的上下班車程長途往返,加上美中貿易戰延伸出工作組織的縮編,我還是選擇離職。在海邊的公司,我職務上,經歷了督察、總務及未到部的環安。 努力地找工作,也找到一家離家非常近的公司。
Thumbnail
曾經離開了待了14年多的公司,經過了休息與流浪的日子,來到海邊工作的日子,糾察隊員兼隊長。 原本以為結束了失業狀態,在長達半年的上下班車程長途往返,加上美中貿易戰延伸出工作組織的縮編,我還是選擇離職。在海邊的公司,我職務上,經歷了督察、總務及未到部的環安。 努力地找工作,也找到一家離家非常近的公司。
Thumbnail
沉澱了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碌,就沒有再更新了,這期間還是有在思考,或許這也是累積寫作素材的方式吧? 原本離開了海邊的工作,想說找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做,安安穩穩的度過一些日子。但在那時候,突然有間公司希望我協助投標,於是拉攏了我進這家A公司協助。 進了A公司,投了新多心血,專注在一家大型賣場的標案,也
Thumbnail
沉澱了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碌,就沒有再更新了,這期間還是有在思考,或許這也是累積寫作素材的方式吧? 原本離開了海邊的工作,想說找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做,安安穩穩的度過一些日子。但在那時候,突然有間公司希望我協助投標,於是拉攏了我進這家A公司協助。 進了A公司,投了新多心血,專注在一家大型賣場的標案,也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自己,好逸惡勞,在一個工作久了,因熟悉或習慣讓我無成長害怕改變,明知道沒有發展性的工作,毫無(錢)(前)景可言,等退休還要10幾年,難道我要被自己的安逸困綁嗎? 您是不是跟我一樣的想法?每天花8小時上班找事做?做到毫無意義不知何去何從,更不知下一站在哪?或是人生沒有最後站.....?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自己,好逸惡勞,在一個工作久了,因熟悉或習慣讓我無成長害怕改變,明知道沒有發展性的工作,毫無(錢)(前)景可言,等退休還要10幾年,難道我要被自己的安逸困綁嗎? 您是不是跟我一樣的想法?每天花8小時上班找事做?做到毫無意義不知何去何從,更不知下一站在哪?或是人生沒有最後站.....?
Thumbnail
年近三十,開始漸漸體會到以前長輩們經歷過的驚慌感 有一種時間怎麼不見了,畢業後到現在五、六年的時間,怎麼好像也沒做什麼事?然後就來到這把年紀 三十歲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這個年紀是區分新鮮人和職場老鳥的標的 三十歲前做錯事很多前輩會說沒關係,改過就好,三十歲後只會被人翻白眼 在現在這家公司莫名其妙的
Thumbnail
年近三十,開始漸漸體會到以前長輩們經歷過的驚慌感 有一種時間怎麼不見了,畢業後到現在五、六年的時間,怎麼好像也沒做什麼事?然後就來到這把年紀 三十歲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這個年紀是區分新鮮人和職場老鳥的標的 三十歲前做錯事很多前輩會說沒關係,改過就好,三十歲後只會被人翻白眼 在現在這家公司莫名其妙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