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分享]11清除腦中的舊資訊;催眠,情緒處理不完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的頭腦,理性體中存了許多東西,很多是以前記憶的,主動或被動輸入的資訊,輸入之後,就一直保存著,從來沒清理過,最近因為上課,才開始清理。想到已經壞了、腐爛、朽壞、崩解、臭掉、黑掉、變瘦、變形、品質變差、沒有內容的資訊,還保存在腦袋裏,就是看起來好好的,只要沒用、過時的,都要清掉。

▓如果不清的話,有以下的問題:

1.占據腦中的空間、記憶體

2.阻礙、絆住我前進的腳步

3.當我做事情時,它會出意見,我得分神、花能量跟它說不要、不行、不合用,或花更多的時間說服它;

4.因為它的意見,讓我猶豫,多花時間考慮,或許錯失了最佳的機會;

5.更糟糕的是,我聽從它的意見,後來發現錯了,還得花許多力氣、時間和錢來補救,有的事情不能補救。

要先確認舊資訊必須清除,下定決心,再來行動,只是清理具體的東西容易,只要下定決心,就可以丟出去,頭腦的東西要怎麼丟呢?這才想到,記得它是簡單的,要忘記很難,而且要真忘記才算.不是壓抑、轉移注意力、不去想它就可以了,那是將它們擠到潛意識裏,不是「忘記」。

現在用的方法是冥想時用白色之光幫忙,希望能將困擾我多時的腦中舊資訊清除一些。就是在某種情境之中,舊的做法、對話、某人說過的話,會像錄音機一樣自動在我耳邊播放。


週一冥想時,想到以下幾點。

▓用白色之光清理各個「體」的時候,可以這麼做:

感受體

我可能感受不到,或感受得不夠真確,或感受錯誤了,清理時除了直接將不正確的感受清理掉之外,還可以將障礙住感受的,如:灰塵、光線、遮布、雲霧、錯誤的認知等清理掉,當障礙清掉後,感受自然變靈敏和正確了。

情緒體

通常我們都是希望直接將情緒清理掉,因為情緒讓我們不舒服、難過、出現不想經歷的情況,所以一提到「情緒」,總是將「清理」、「處理」連在一起。

其實情緒沒有不好,它是在提醒我們有事情不對了,應該處理的是背後引起情緒的原因,不是情緒本身。清理情緒體時,除了直接清除情緒之外,第二種方法,可以將壓抑或隱藏情緒的那個因素,如:力量、石頭、意志等拿開、清理掉,情緒自然就會出來,出來後只要我們好好認可、接納它,並且好好和它相處、辨認、疼惜,或是探究它的來源,這個情緒自然就會釋放、不見、「清理」掉了。

理性體

方法一是,對於過去的記憶,以前進來的資訊,現在已經不適用的直接將它們清除;方法二是,將「我(的腦袋)」與舊資訊的連結斷開、清除就可以了,將舊資訊放進垃圾桶、地窖中,像有的程式會在刪除的30天後自動清除,就是沒有自動清除的機制,它在垃圾桶中、地窖中,沒有能量補充,久了就會枯萎、變黑、變瘦、崩解、分解,自然消失,沒有消失的話,也跟我(的腦袋)沒關係了,等於從我的腦中清除了。

身體

直接將廢物清除出去,像:運動後留在肌肉中的乳酸,細胞運作後產生的廢物。

乙太星光體

像用消磁的方法,消磁一下就好,不用的東西自動掉落,不再連結,這樣就不用一個一個清除了,當然要事先設定好,自動選擇,要的留下,不要的掉落。(註:我對乙太星光體還不是很了解,以上是我亂講的)


▓週二去找毛毛催眠療癒,

有情緒時,停下來,往下挖

我說到某事,說了一段,他問我:「XXX(忘了他問我什麼了?)」我說我有情緒,他要我好好感受那情緒,將眼睛閉上,感覺一下,可不可以說出是什麼情緒?……,幾個對話後,問我:「覺得怎麼樣?」我說抒發出來了,比較輕鬆,比較平靜了。我繼續說,有情緒時,就要我停下來,好好感受一下。就這麼進行幾次。他說情緒是一種提醒、指標(不確定他說了什麼?),有情緒時,停下來,往下挖……

我的感覺是

1. 我已經抒解、處理、平衡了很多很多情緒了,今年有幾件事,情緒大量出現,情緒出來時,讓我覺得很難過,不過過了一陣子後,想到情緒可以出來是好的,我也才知道我的內在還壓抑了很多很多,到底還有多少呢?毛毛說是很多,因為是從小開始的,嗯!是的,尤其我是個乖孩子,乖孩子聽話,配合別人,一定會壓抑自己的意思。

2. 前幾天終於認清這點:這些壓抑的情緒不會有處理得「完」的時候,那就與它共存吧!時時與它一起工作。毛毛也說處理不完的。

3. 就像運動、按摩、進修一樣,定期來和毛毛談談,幫忙冥想療癒,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養,今天這項釋放出來,過幾天又有別樣浮出來,一樣一樣處理,就讓它好好出來、釋放、飄散。


▓耳邊響起的歐吉桑的話

談完之後,回家,耳邊響起歐吉桑(這次是男的)話:「那麼小時候的事情還記得。」口氣和神情是輕蔑,不以為然的樣子。小時候這麼小的事情還記得,好像我很無聊似的。他很得意他不記得,不用記。

我細細尋找我聽了這話後,我的感覺,其實不只一種:

一、他不記得這些事,他是很幸福的;

二、他只是不記得和我一模一樣的事情,有記得其他的事情,只是一時之間,以為不相關,所以說沒有,他沒記這些事;

三、他就是不懂嘛!不懂這些還記得的兒時記憶對自己的意義;

四、我記得這些事是自然浮出來的,又不是我自己要記的;

五、那是他的說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2022.11.10.)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請大量沒事找事去創造高頻率念頭的機會,發出質量好的情緒感受,讓它形成內在自動的反應模式。#相信一切的發生都有利於自己。
Thumbnail
#請大量沒事找事去創造高頻率念頭的機會,發出質量好的情緒感受,讓它形成內在自動的反應模式。#相信一切的發生都有利於自己。
Thumbnail
大腦清倉是一種通過整理、歸類和減少冗餘信息來提高思維效率和認知能力的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信息過載和壓力,提高專注力和決策能力,以更高效地處理任務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大腦清倉是一種通過整理、歸類和減少冗餘信息來提高思維效率和認知能力的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信息過載和壓力,提高專注力和決策能力,以更高效地處理任務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斷開人事物以外,也要斷捨離不再提供養份的情緒! 斷捨離不再需要人事物時,是否也有許多明知不再需要與適合,卻為自己找許多理由,不願處理面對的時候呢? 《斷.捨.離》這個議題這幾年一直不斷的被討論著,無論是近年文青與設計圈流行的極簡主義,或是收納整理的觀念開始被廣泛討論,似乎都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 兩年
Thumbnail
斷開人事物以外,也要斷捨離不再提供養份的情緒! 斷捨離不再需要人事物時,是否也有許多明知不再需要與適合,卻為自己找許多理由,不願處理面對的時候呢? 《斷.捨.離》這個議題這幾年一直不斷的被討論著,無論是近年文青與設計圈流行的極簡主義,或是收納整理的觀念開始被廣泛討論,似乎都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 兩年
Thumbnail
我們的頭腦,理性體中存了許多東西,很多是以前記憶的,主動或被動輸入的資訊,輸入之後,就一直保存著,從來沒清理過,最近因為上課,才開始清理。想到已經壞了、腐爛、朽壞、崩解、臭掉、黑掉、變瘦、變形、品質變差、沒有內容的資訊,還保存在腦袋裏,就是看起來好好的,只要沒用、過時的,都要清掉。如果不清的話,有以
Thumbnail
我們的頭腦,理性體中存了許多東西,很多是以前記憶的,主動或被動輸入的資訊,輸入之後,就一直保存著,從來沒清理過,最近因為上課,才開始清理。想到已經壞了、腐爛、朽壞、崩解、臭掉、黑掉、變瘦、變形、品質變差、沒有內容的資訊,還保存在腦袋裏,就是看起來好好的,只要沒用、過時的,都要清掉。如果不清的話,有以
Thumbnail
標題說起來好像有點怪罪大腦,但大腦的防衛機制,很多時候就像是我們的父母親或是照顧者一樣,即使帶著愛的意圖,仍然會做出許多讓孩子難受,甚至受傷的行為,像是過度的保護與溺愛、專制、掌控等等……
Thumbnail
標題說起來好像有點怪罪大腦,但大腦的防衛機制,很多時候就像是我們的父母親或是照顧者一樣,即使帶著愛的意圖,仍然會做出許多讓孩子難受,甚至受傷的行為,像是過度的保護與溺愛、專制、掌控等等……
Thumbnail
身心就像一個人的容器,過去黏著的情緒殘骸可能淨化或洗滌你的覺知,也可能陷溺其中,使覺知受到遮蔽。
Thumbnail
身心就像一個人的容器,過去黏著的情緒殘骸可能淨化或洗滌你的覺知,也可能陷溺其中,使覺知受到遮蔽。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