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一定換來回報嗎? ▏工作狀態的自我消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出來討生活誰不是為了那一份薪水,照理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要是我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了,是不是值得(就算不是完全等比例)相對應的報酬了?也可能未必。
換了工作的這幾個月,越來越多的加班,都搞不清楚該怎樣做才好了?這一篇是在自我消解的同時,思考到的一段解釋,也是讓自己轉換一下。

工作=商業行為

如果要說工作就是實踐夢想,我不拿薪水的......,那我也隨你,但只要是有在拿薪水,應該都能夠認同工作是種商業行為*、利益交換,我付出「勞力」來換取「薪水」,各取所需。
通常「薪水」就是手上的那份沒問題,沒拿到的自己討去,但在「勞力」這邊就有些解釋空間了。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而且是基於人們對價值認識等價交換,去到商店,我接受一瓶水要4、50塊,那我就得掏出這個數字來換取它。
照理在工作上也是一樣的,我接受這份工作付給我4、5萬每個月,相對我也得掏出......勞力?
我覺得有趣的是在這裡,常說為了工作付出勞力、時間、技術等等這些,但雇主並不會因此收到一份「勞力」,這並不是實質物,這邊說的勞力、時間、技術這些都只是作為勞工參與交易的代價,實際上雇主收到的應該是這份代價所達成的結果,用體力、時間、技術來解決問題,沒道理請人來啥也沒幹,浪費時間還得付錢。
進一步說明,前面說工作並不是實質物交易,不是說一定得有可見的物品交易,在市場上所有交易物都該被視作物品,由此才能交易,但勞動力卻不能,至少在現代不完全能,不只是把人當人看這點,或許古代奴隸就只是單純勞力,但如今大多數的工作都還得稍帶上腦子,同樣的兩個勞動力並不能達成同樣的結果。

兩種奧客

這邊得要解決個難解的現實問題,去工作多數人都是聽命行事,要說浪費時間、做不出成績,還不都是主管亂下命令,要是交代清楚,我又何必做白工。
但回到上一階段的討論,作為勞工需要付出的內容,從一開始就有模糊空間,你以為進來是聽命辦事,但其實上面要的是解決問題,又同時告訴你表面上還是存在的主管命令。
試著用商業行為來看,這就像兩種不同類型的奧客,一種是還沒考慮清楚自己的需要,或是沒交代清楚,這讓應對的人只能不停的試錯,另一種則是專門來A的,什麼都要,就像小七店員越來越萬能,但最終仍得不到真正的專業。

努力不是等價交換

當很努力了卻看不到效果,只會讓人心理不平衡,不斷懷疑自己的沒用,這就是現在的我,但就我現在的想法,努力不會直接看到回報,或許是以為的努力一點也不,還需要更多的代價,又或許是像我前面的想法,只看見付出的代價而不是專注在實質的成果。
回過頭看成是面對奧客,或許可以把結論簡單一點,畢竟是一直都面對同一個客人,要是能撐過去適應了,那會是最好的狀況,但要想改善現況。
  1. 離開:直接這筆買賣不做了,總不至於無路可去吧。
  2. 找到定位:幫助奧客找到他的需要,或直接把自己擺到正確的位置上。
  3. 接受自己的無能:很神奇地得出這個結論,有沒有這麼奴,但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要是一直糾結在「我做這麼多很虧」只是迷失自己的目標,真待不下就1吧。
*商業行為有其成立的條件,我沒有認真對照,不過應該符合吧。
以營利為目的、發生交易行為、出於雙方自願、符合法律規範

👉有光的地方【Matters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
最近因為個人轉換跑道,文章的更新要停上好一陣了(有人在意嗎)。 這篇與其說是報告近況,倒不如說是記錄現在的感受,關於職場的適應的想法。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這兩周《媽的多重宇宙》跟《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的接連上映,「多元宇宙」似乎是如今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相信熟悉科幻題材的觀眾絕對不陌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多元宇宙」除了是重開機、換演員時的好用藉口,其實背後有著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哲學議題。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這一篇是上一篇《伸展運動》發布以後,延伸出來的幾個想法,可以當作三個獨立的想法,或者是都在回應一個問題,「自己與故事的距離。」 吸引你的那個為什麼 在畫格內道盡一切 第四道牆的厚度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
最近因為個人轉換跑道,文章的更新要停上好一陣了(有人在意嗎)。 這篇與其說是報告近況,倒不如說是記錄現在的感受,關於職場的適應的想法。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這兩周《媽的多重宇宙》跟《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的接連上映,「多元宇宙」似乎是如今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相信熟悉科幻題材的觀眾絕對不陌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多元宇宙」除了是重開機、換演員時的好用藉口,其實背後有著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哲學議題。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這一篇是上一篇《伸展運動》發布以後,延伸出來的幾個想法,可以當作三個獨立的想法,或者是都在回應一個問題,「自己與故事的距離。」 吸引你的那個為什麼 在畫格內道盡一切 第四道牆的厚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別想著一步到位。 工作的本質是他人以財物換取你有價值的勞動,市場的影響與你的能力是否有價值佔了很大的比重。 先從不討厭與合理待遇的開始嘗試與探索,先求有、再求好、也許成為事業、再者成為志業。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在待業中所感到的羞愧和價值追求的心魔。作者自省自己是否需要一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提醒讀者,人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工作和收入,作者透過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更瞭解並認識自己。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勞工是什麼? 那是一群出售自己勞力、腦力、時間,來換取生活保障的人。 日復一日的工作會透過基本薪資 買走我的夢想,我的人生 我只能被擠壓成雇主們用來蓋公司的一小塊磚頭。 磚頭不配擁有夢想。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我們都被灌輸努力的重要性,但我從未曾思考自己是不是「只知道努力」 1. 我不曾思考:薪水的根據 薪水並非根據你的「努力」或「成果」來決定 薪水只是為了讓你「明天也能照樣工作」的必要經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別想著一步到位。 工作的本質是他人以財物換取你有價值的勞動,市場的影響與你的能力是否有價值佔了很大的比重。 先從不討厭與合理待遇的開始嘗試與探索,先求有、再求好、也許成為事業、再者成為志業。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在待業中所感到的羞愧和價值追求的心魔。作者自省自己是否需要一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提醒讀者,人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工作和收入,作者透過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更瞭解並認識自己。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勞工是什麼? 那是一群出售自己勞力、腦力、時間,來換取生活保障的人。 日復一日的工作會透過基本薪資 買走我的夢想,我的人生 我只能被擠壓成雇主們用來蓋公司的一小塊磚頭。 磚頭不配擁有夢想。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我們都被灌輸努力的重要性,但我從未曾思考自己是不是「只知道努力」 1. 我不曾思考:薪水的根據 薪水並非根據你的「努力」或「成果」來決定 薪水只是為了讓你「明天也能照樣工作」的必要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