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Forest創辦人畢劭康:一段創業故事,背後隱含改變人生的「五大企業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重點先行

  • Forest創辦人畢劭康,如何從沒經驗的學生,到爆紅專注App創辦人?
  • 企業經營思維,不只適用創業,更是每個人打造人生的必備knowhow
  • 五個關鍵題目,幫助你重新檢視人生方向和進程
raw-image

上周(11/17)有幸參與清大創業車庫沙龍分享,當天主講者是爆紅專注App Forest創辦人畢劭康(代稱小畢)。本以為只是普通的創業分享,沒想到,他卻從學校、創業,一路談到人生經營,並以獨創的「企業經營思維」一以貫之。

裡頭的關鍵思維,我想是所有人都能有所收穫及適用,甚至回過頭反思人生,因此簡單紀錄分享如下。

如何發掘痛點?Forest從無到有的創業歷程

其實Forest並非小畢第一個創業點子。早從大學畢業製作開始,他和幾個愛玩遊戲的好友,就先後開發過三款不同的遊戲,但很不幸,最後全都以失敗收場。

「雖然做遊戲有趣,但遊戲解決什麼需求?」小畢自問這段失敗經驗。他指出,其實創業的先決要件,就是要釐清顧客和需求

但以遊戲來說,它只是幫人們解決無聊、提供成就感而已,其實能夠替代的產品相當多,更遑論市場上遊戲競品更是玲瑯滿目,儼然是片大紅海,也讓他思考,這條路是否該走下去?

在一次意外機緣,小畢發現,這個時代隨智慧型手機普及,愈來愈多人苦於無法專注的「手機誘惑」。但彼時,市面上只有幾款「鎖住手機」的App,利用強制鎖定,限制使用者不能用手機。

他心想,外在約束力不只體驗差,又不長久,有沒有可能利用「內在驅動力」?讓大家不用手機又能專注?小畢便立刻聯想到了「遊戲」,這也成了Forest創業的一大利基。

透過專注App結合種樹遊戲,一來可給使用者適當「挑戰」;二來還能透過種植物,給出「即時回饋」;再三透過樹種選擇,讓使用者同時擁有「自由意識」的掌控感。三個獨家利基揉雜之下,Forest因運而生、橫空殺出。

目前,Forest不只賣進全球多個國家,用戶數更超過4000萬人。團隊也成立公司「時刻科技」,推出多檔產品。小畢笑稱,現在創業收入,早已超越去科技公司工作所得,關鍵就在於如何找出藍海、發覺未被解決的痛點。

raw-image


獨家企業經營思維,打破困境、邁向人生長期目標

小畢接著分享,其實創業過程中,除了靈光一閃的點子外,更關鍵是要有企業經營思維。這份思維,不只用於創業,更是每個人人生中都務必時時自問的思考題。

以下紀錄小畢獨家自創、邁向長期目標的思考法:

什麼是企業經營思維?簡單可以分拆一間公司最重要的五個題目:立目標、訂策略、排計畫、配資源、建文化。當你釐清、實踐這五題,一間成功的企業/一套成功的人生劇本,也會水到渠成。

一、立目標:首先,為什麼這間公司要存在?

一開始一定會有個基石假設。可以先思考,有哪些事情是未來長期不會改變的?如果你基於這個不變的價值去創業,就能確保未來100年都有生意。除此之外,你的願景、使命又是什麼?

以Forest舉例,基石假設就是「人類都可望獲得進步,卻懶於行動」;願景是「美好世界來自於人人善盡潛能」;使命則是「透過有趣有效的產品服務,幫助人們改變」。

你的行動方案
仔細思考,回答上述問題,不用擔心未來有變化
透過學習,大量增加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提高自身目標的格局與高度
推薦閱讀:《與成功有約》、當代名人傳記

二、訂策略:理解現狀與目標差距,明確去找出該做什麼、不做什麼,並且連貫性地依序去執行。

小畢指出「刺蝟三原則」,建議以下三個問題自問、找出三者交集,便能制訂出適合自己的公司(人生)策略:你在哪方面能達到世界頂尖、你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你的經濟引擎靠什麼驅動?

除此之外,也要確立自己的長期目標、了解自身特長,要盡量揚長避短,做長期有意義、具有連貫性的決策與任務。

如果把刺蝟三原則,轉譯為人生的思考題,可化整如下:
什麼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你有什麼特質、專長讓你脫穎而出?有什麼是你充滿熱情想做的事情?這個過程中,什麼是你可以長期評量的指標?

你的行動方案
回答前述問題,找到自己的優勢、弱勢、目標,告訴自己做什麼、不做什麼
大量接觸廣泛知識、領域及經驗,提高自己對世界理解的廣度
推薦閱讀:麥可.波特《策略是什麼?》、《從A到A+》

三、排計畫:當你有了基石假設、願景、使命,接著可以導向策略、目標、關鍵結果(也就是俗稱的OKR)

OKR,簡單說,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是Objective,它必須是一項振奮人心的目標,明確要達到什麼?其二是Key results,要用可量化的方式,訂出在達到目標之前,要有哪些關鍵結果。

筆者過去有分享過OKR的閱讀筆記,故暫不先於此篇贅述,直接進入行動方案

你的行動方案:
針對訂好的長期策略和目標,半年、三個月有什麼短期目標?
目標不用多,三個以內就好
對每個目標,有哪些可衡量的關鍵結果

四、配資源:為了達到目標與關鍵結果,我們如何分配資源?

小畢指出,其實我們最重要的資源是「注意力」,因此,哪些事情佔用了你的注意力,務必一一放大檢視。

好比說,這些佔用注意力的事,跟你的長期策略、目標有無關係?你的投入與決策,是否受到過去沈沒成本影響?執行這些事,背後的機會成本是否合理?

你的行動方案:
找到日常生活中佔據注意力的事情,重新審視注意力分配
提早規劃時間,依照重要度、緊急度,安排任務優先次序
了解常見的工作方法,並試著在學習過程中使用
推薦閱讀:《搞定》、《與成功有約》、心流概念

五、配文化:文化就是你的習慣、原則、思考框架!

如果在一間公司,一致的公司文化,有助於統合群眾,讓每隔人都能有相似的理念、價值觀,形同於一種無意識的基本假設。放在個人身上,就是你的習慣、原則、思維框架、行事方式。

如果你今天做了一件事、明天就立刻反悔,這就顯示你缺乏了自己的文化,也沒有活出風格和思維框架。

小畢建議,要盡量抱持成長型心態,他引用《原子習慣》中身份認同的概念,一旦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逐漸型塑出自己的習慣、原則、框架,並導向行動。這部分亦可參考筆者過去整理的《原子習慣》讀書筆記

你的行動方案:
你有什麼好習慣、壞習慣?有什麼原則?有什麼常用的思維框架?
重新思考前面的目標、策略、計畫,你的習慣與原則是否與之相符?
要達到前述目標、策略,是否可以定義一組更適合的文化與自我定位?
有什麼習慣與原則應該調整?應該加入什麼習慣、原則、思維框架?
推薦閱讀:《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原則》、《原子習慣》

小結

其實,這次小畢演講並未談及太複雜困難的創新理論、技術,但反倒是貫穿整場的企業經營概念,最令筆者深有感悟。

這些概念本身並不難,卻很需要時時自我提醒、捫心自問,幫自己校正人生的羅盤和方向。而小畢也用他的熱忱和行動,證明這些思維該如何在人生與創業中實踐,也進而創造Forest這麼成功的App。

最後,很推薦讀者們讀後親身實踐,也很歡迎分享你的心得和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24會員
117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書中畫了滿滿的筆記,不過我想每個人看這本書的想法應該都不會一樣,像是創業不一定需要創投,創投的目標是將獲得的股票回收最大化,和您的創業目標不見得一致,沒有創投可以取得最大的自主權。用既有的利潤來推動成長,而不是預期的利潤來推動成長。
Thumbnail
書中畫了滿滿的筆記,不過我想每個人看這本書的想法應該都不會一樣,像是創業不一定需要創投,創投的目標是將獲得的股票回收最大化,和您的創業目標不見得一致,沒有創投可以取得最大的自主權。用既有的利潤來推動成長,而不是預期的利潤來推動成長。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很好奇創業者的思考邏輯是什麼。無意間看到 桃園市政府社會企業中心 舉辦的創業思維工作坊,便好奇地前去參加。結果,發現這個工作坊的內容含金量極高。 新創團隊的問題,商業本質是什麼,創業的心態是什麼都一一為你解析。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很好奇創業者的思考邏輯是什麼。無意間看到 桃園市政府社會企業中心 舉辦的創業思維工作坊,便好奇地前去參加。結果,發現這個工作坊的內容含金量極高。 新創團隊的問題,商業本質是什麼,創業的心態是什麼都一一為你解析。
Thumbnail
很感謝林定樺總監邀請柏賢老師來上這堂品牌獲利之路, 從上次參加過充電會,體驗過柏賢老師的魅力後,剛好今晚就有這個空檔,勢必得把握一下,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的過程中,除了打造品牌的各個知識點,也融入了很多互動遊戲的設計,讓課程不會只是單向的講授法,而是讓全場都可以動起來
Thumbnail
很感謝林定樺總監邀請柏賢老師來上這堂品牌獲利之路, 從上次參加過充電會,體驗過柏賢老師的魅力後,剛好今晚就有這個空檔,勢必得把握一下,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的過程中,除了打造品牌的各個知識點,也融入了很多互動遊戲的設計,讓課程不會只是單向的講授法,而是讓全場都可以動起來
Thumbnail
重點先行 Forest創辦人畢劭康,如何從沒經驗資工系學生,到爆紅專注App推手? 企業經營思維,不只適用創業,更是每個人打造人生的必備knowhow 五個關鍵題目,幫助你重新檢視人生方向和進程
Thumbnail
重點先行 Forest創辦人畢劭康,如何從沒經驗資工系學生,到爆紅專注App推手? 企業經營思維,不只適用創業,更是每個人打造人生的必備knowhow 五個關鍵題目,幫助你重新檢視人生方向和進程
Thumbnail
這是一本集50位小資創業老闆的故事,透過訪談了解其創業的契機及其營運模式,破除一般人對於創業的迷思,不一定是創業就會拋棄一切,也不必然創業就會是一件極度艱辛的事情,透過真實的故事來讓大家了解到創業的本質,找到實際痛點跟提出方案來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集50位小資創業老闆的故事,透過訪談了解其創業的契機及其營運模式,破除一般人對於創業的迷思,不一定是創業就會拋棄一切,也不必然創業就會是一件極度艱辛的事情,透過真實的故事來讓大家了解到創業的本質,找到實際痛點跟提出方案來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會不會再創業?我確定每次我都說不會……太累了!」這句話出自連續創業家葉建漢的口中,實在不太有說服力,因為現在他正在做的智慧手沖咖啡機 iDrip,已經是他第四度創業。在 Podcast 節目《知識衝浪》中,葉建漢分享,他的熊市震撼教育,得從二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創業說起。 文章來源:心元資本網站
Thumbnail
「會不會再創業?我確定每次我都說不會……太累了!」這句話出自連續創業家葉建漢的口中,實在不太有說服力,因為現在他正在做的智慧手沖咖啡機 iDrip,已經是他第四度創業。在 Podcast 節目《知識衝浪》中,葉建漢分享,他的熊市震撼教育,得從二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創業說起。 文章來源:心元資本網站
Thumbnail
去年身邊剛好有一位朋友,在科技業是個超級厲害的業務,一直對飲料的創業加盟感興趣,在2020年,投資買下了一家一芳水果茶,那時候他看那家一芳的營業額很不錯,店長也已經培養基本客群,看了看財務報表,就決定買下入場,結果,不到半年,就選擇離場了。很多關鍵,都在這本《一人創業》可以獲得解答!
Thumbnail
去年身邊剛好有一位朋友,在科技業是個超級厲害的業務,一直對飲料的創業加盟感興趣,在2020年,投資買下了一家一芳水果茶,那時候他看那家一芳的營業額很不錯,店長也已經培養基本客群,看了看財務報表,就決定買下入場,結果,不到半年,就選擇離場了。很多關鍵,都在這本《一人創業》可以獲得解答!
Thumbnail
『創業第一步,盲點』  每當我心中有無限個理想與小劇場的時候,我告訴釋滄(也就是我的老爸),他總會給我那麼幾句可以深思一陣子的話。   釋滄語錄:「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我想,釋滄是想要我深思,創業究竟是跟風?還是我真的準備好了。   當『創業』盛行,每一個決定,都是一個賭注,但是當局者迷的盲點卻
Thumbnail
『創業第一步,盲點』  每當我心中有無限個理想與小劇場的時候,我告訴釋滄(也就是我的老爸),他總會給我那麼幾句可以深思一陣子的話。   釋滄語錄:「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我想,釋滄是想要我深思,創業究竟是跟風?還是我真的準備好了。   當『創業』盛行,每一個決定,都是一個賭注,但是當局者迷的盲點卻
Thumbnail
每當在工作中、或受了機車老闆的氣、或中了陰毒同事的招,或自己事事要求完美,不敢拒絕額外的工作或人情,以致心累不已時,總有人開始思考工作的意義。(尤其,又到了年底將近...) 「創業」這兩個字,是否曾浮現在你腦中呢? 其實,在辭職之前,我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要創業這件事。
Thumbnail
每當在工作中、或受了機車老闆的氣、或中了陰毒同事的招,或自己事事要求完美,不敢拒絕額外的工作或人情,以致心累不已時,總有人開始思考工作的意義。(尤其,又到了年底將近...) 「創業」這兩個字,是否曾浮現在你腦中呢? 其實,在辭職之前,我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要創業這件事。
Thumbnail
這次主要分享關於林富元老師的書,創業家賺錢的方式和你不一樣。雖然我還在早期初創階段,但這本書也讓我領悟很多。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Thumbnail
這次主要分享關於林富元老師的書,創業家賺錢的方式和你不一樣。雖然我還在早期初創階段,但這本書也讓我領悟很多。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