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皮爾森相關係數 (r):公式解釋和SPSS教學

2022/11/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皮爾森相關係數 (r) 是衡量線性相關性的最常用方法。它是一個介於 –1 和 1 之間的數值,用於衡量兩個變量之間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本文簡介公式解釋和SPSS教學。

公式解釋

假設我想衡量X和Y變項的關聯,我有20組(x1,y1), (x2, y2), (x3, y3)....(x20,y20)
那我可以用下面皮爾森相關係數(r)公式算出相關係數
X和Y之間的皮爾森相關係數定義為X和Y的共變異數除以它們標準差的乘積

∑(x-x̄ )(y- ȳ)=(x1-x̄ )(y1- ȳ)+(x2-x̄ )(y2- ȳ)...(x20-x̄ )(y20- ȳ)
上面是公式的分子為共變數,是相關係數的核心,描述兩個變項共同變化的趨勢。若正數代表 Xi 和 Yi 均落在他們各自的均值的同一側, 則(Xi − X)(Yi − Y) 的值為正。 也就是說,如果Xi 和 Yi 同時趨向於大於, 或同時趨向於小於他們各自的均值,則共變數為正。 如果 Xi 和 Yi 趨向於落在他們均值的相反一側,則共變數為負。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使用圖示化解說,以正共變數為例子
如下面兩張圖。如果X1-X5和Y1-Y5跟他們平均數相減後都是正數,那自然共變數也就會是正數,也就是說,X在平均數之上的話,Y很可能也會在平均數之上。
∑(x-x̄ )2 = (X1-x的平均數)平方+(X2-x平均數)平方...+(X20-x平均數)平方
∑(y-ȳ )2 = (X1-x的平均數)平方+(y2-x平均數)平方...+(y20-x平均數)平方
分母就是除以X和Y各自的標準差,做出標準化的動作,減少不同單位問題。讓係數可以包持在-1~1之間。
這篇文章有做出很好的解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深入閱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31,收錄於此專題與 Premium 專區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教育心理學博士,曾在美國心理學會和國際心理學會研討會發表論文,並且有數篇研究論文發表在臺灣社會科學核心(TSSCI)期刊和國際社會科學核心(SSCI)學術期刊當中。
心理學博士的詳細筆記~用人話解釋統計分析,一步步教您如何使用統計軟體,並學會如何將統計報表解釋清楚。此外,我也會將艱深的心理學研究寫成科普文章,以淺白的文字讓您明白心理學的最新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使用SPSS進行相依樣本t檢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使用SPSS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PSS匯入資料檔案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用傻瓜統計找出對的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