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人一生中會做出很多決定,小至每天午餐要吃什麼,大到這輩子要從事什麼行業,我們自認為做出來的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論。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人們往往沒發現,所做的決定其實都深受社會的影響,約拿.博格則是透過此書讓我們發現那細小的事物如何影響我們。



作者列出三種社會影響左右行為的模式

一、求同

1、從眾的力量

有一句話常被誤歸給馬克.吐溫是這麼說舊金山的:「我這輩子最冷的冬天,就是在舊金山的夏天碰到。」

作者飛去舊金山時,即使查了氣象報告得知氣溫可能在14-17度左右,但還是不確定是否需要外套,那有什麼其他的好做法呢?就是看窗外的人怎麼穿。

不確定怎麼做時我們就會看別人怎麼做。

沒錯,我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前也會看窗外的人怎麼穿衣。(看來我和華頓商學院的教授也沒什麼不同嘛。)

2、情緒模仿

伴侶相處的時間越久越長,長的就會越來越相像,每次和男友見對方家長親戚的時候很常聽到這些話,原來真的不是他們胡說,而是我和男友真的越來越像。

人感到開心時會微笑、難過時會皺眉,除了發自內心的情緒,人們還會模仿身邊的人的表情,別人笑我會跟著笑,講到生氣的事情也會跟著面部扭曲,都會在面部留下痕跡。而相處越久的伴侶,在同個空間、吃同樣的食物、共享相同的情緒,多年後,兩個人相似多則越來越多。

3、排行榜

世界之大,有許多不同的音樂、流行、書籍出世,我們該如何去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呢?參考排行榜(或是有沒有排隊)。

挑選書籍我們會參考排行榜的書單、聽音樂我們會選擇發燒曲目、出去玩時我們會看有沒有分享景點、看電影時會選擇最多人討論的。

這些榜單(名單)上的分享不一定是我們真正所喜歡的,從眾可以節省時間,讓我不用首歌都聽過、不用每本書都翻過才決定。

「我們知道別人喜歡時就會覺得那樣東西應該可以相信,出現在暢銷排行榜上代表一種公信力,那麼多人都買了,一定還不錯。」(P.68)

(沒錯,我也是看到別人分享此書才購買的,事實證明真的很值得閱讀。)

二、求異

1、 兄弟姊妹

研究指出頂尖運動員一般不是家中的老大,至少會有一個哥哥或姊姊。

是因為他們有哥哥姊姊當榜樣和競爭對手嗎?

長子或長女通常都是家中第一個上學的,雖然成績不一定比較好,但通常會努力念書,所以很多諾貝爾得主、政治領袖、科學家等常是老大。

排行在後面的孩子通常有兩種選擇:繼續走哥哥姊姊的道路或是另闢蹊徑。另闢蹊徑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往不同領域發展,哥哥姊姊很會讀書,那我就在運動方面努力。

因此即使是住在一起的兄弟姊妹個性也完全不相關,這不是家長的錯覺。一個比較安靜另一個就會比較活潑、一個像爸爸另一個就會像媽媽。

「兄弟姊妹因此扮演著人生中很重要的角色,他們是彼此的玩伴、知己、同盟與朋友,但也影響彼此的成長環境,努力像彼此,也努力不像彼此。」(P.87)

2、 虛榮效應

「越多人擁有或使用的物品,後面的就越不想用或不想買。」(P.92)

在一個樂團還不那麼有名時就粉上,而當他爆紅越來越多人知曉時,想個新方法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就會說自己比較喜歡樂團以前的作品。

就像是之前在某匿名平台上看到討論告五人的文章,獨立音樂簽給相信音樂後就不獨立了,變成流行音樂後就就不喜歡了。

raw-image
raw-image


三、不想跟那種人一樣

無法看時間的錶

著名瑞士鐘錶商羅曼傑羅姆推出了一隻要價三十萬美元的錶,材質上用了鐵達尼號鋼身殘骸,有兩個陀飛輪,可以減少地球引力造成的機械誤差,但這支錶不能看時間,只能區分日夜,但還是在推出後四十八小時內搶購一空。

錶的意義就是看時間,失去了這項意義的錶有什麼魅力能秒售?

「一樣東西成本越高越可能保值,永遠是明確訊號。觀察者可以確定家中有遊艇是有錢人,騎單速車的人很會騎車,原因是某樣東西成本越高外人就越難占為己有。」(P.154)

能看時間的錶人人都買得起,只有尊貴不凡的人才能買得起不能看時間的錶。

四、同中有異

1、金髮姑娘效應

「東西如果是新的,會有微微的負面(或中立)感受,接下來反覆接觸後,漸漸熟悉起來,感受轉為正面。不過接觸過多之後,隨之而來的是無聊,喜愛程度又開始下降。」(P.202)

像是用舊的毛巾,替換成新的後會覺得很不適應,更喜歡那有點破破不那麼漂亮的舊毛巾,反覆使用幾次後,發現新毛巾跟舊毛巾一樣的舒服,不再那麼陌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漸漸不再多加關注。

2、品牌

「品牌是一種嶄露身分的標誌,穿上品牌可以透露自己的社會認同與偏好。」(P.215)

當然這邊指的是可以被大眾看見的標誌,像是汽車而不是浴室的沐浴乳。

剛當上律師的人會買BMW來顯現自己的功成名就,為了凸顯自己與其他律師不同,因此可能會買不常見的顏色來區分。

像是買IPHONE,剛出13 PRO時,大家都買藍色,那我就可能買金色來區分我與那些世俗跟風人的差別。(以上只是玩笑話。)

「相似中等的事物融合『舊』與『新』,新奇家熟悉,依舊能滿足我們適度與他人不同的需求。」(P.214)

結語

書中透過每個我們會遇到的小決定帶出相關的影響力,幾個(無聊的)研究報告都寫得好生動,讓人拿起書後就欲罷不能。

(如果有人看到此篇文章後去購買可能是被我影響了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七丁的沙龍
1會員
14內容數
七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9
前三十歲以男性生活,後來突然性轉成女性,便以此生活,周圍的人也沒有覺得很奇怪,最後還可男可女,我都覺得奇怪的是我了。他的一生跨越的三個世紀,書中沒有刻意描述時間的流逝,只能以周圍的氣氛、科技的進步來做判斷。 老實說這本我看得有點痛苦,無法理解那玄幻的世界。 「某些哲學家或許會說,穿著改變可能造成了若
Thumbnail
2023/02/19
前三十歲以男性生活,後來突然性轉成女性,便以此生活,周圍的人也沒有覺得很奇怪,最後還可男可女,我都覺得奇怪的是我了。他的一生跨越的三個世紀,書中沒有刻意描述時間的流逝,只能以周圍的氣氛、科技的進步來做判斷。 老實說這本我看得有點痛苦,無法理解那玄幻的世界。 「某些哲學家或許會說,穿著改變可能造成了若
Thumbnail
2023/02/1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故事原型 更深入的認識鼴鼠、河鼠、老獾、蛤蟆的個性,隨著他們經歷河岸的一年四季及精采絕倫的冒險故事,很輕鬆、很好讀。 不過比起四位主角的故事,我更喜歡作者那描繪場景的敘述。春光乍現,微風吹拂,河水流過,彷彿搭載在河鼠的小船上,靜靜地融入書中詩情畫意的田野生活。搭配上書中的可愛
Thumbnail
2023/02/1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故事原型 更深入的認識鼴鼠、河鼠、老獾、蛤蟆的個性,隨著他們經歷河岸的一年四季及精采絕倫的冒險故事,很輕鬆、很好讀。 不過比起四位主角的故事,我更喜歡作者那描繪場景的敘述。春光乍現,微風吹拂,河水流過,彷彿搭載在河鼠的小船上,靜靜地融入書中詩情畫意的田野生活。搭配上書中的可愛
Thumbnail
2023/02/03
吉普賽人延續數百年的傳統在不久前被廢止了。 將小熊在幾個月時代離熊媽媽身邊,帶著「哈卡」,用燒紅的金屬棍在熊的鼻子上打個洞,鐵絲穿過洞,用鉗子彎起來,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很諷刺的是,描述這些行為的第一章節叫做「愛」。 傳統廢止後,將熊從人類的手中帶走,前往貝利察跳舞熊公園,進入公園的熊,會先將牠們麻
Thumbnail
2023/02/03
吉普賽人延續數百年的傳統在不久前被廢止了。 將小熊在幾個月時代離熊媽媽身邊,帶著「哈卡」,用燒紅的金屬棍在熊的鼻子上打個洞,鐵絲穿過洞,用鉗子彎起來,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很諷刺的是,描述這些行為的第一章節叫做「愛」。 傳統廢止後,將熊從人類的手中帶走,前往貝利察跳舞熊公園,進入公園的熊,會先將牠們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塔克森效應(TverskyEffect) 人們在面臨風險時更傾向於選擇不確定性較小的選項,即使其期望值低於其他選項。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在一個購物網站上,一個商品售價為100元,另一個類似的商品售價為150元,然而在另一個頁面上,有一個更昂貴的商品,售價為200元,但它包含了前面兩個商品的所有
Thumbnail
塔克森效應(TverskyEffect) 人們在面臨風險時更傾向於選擇不確定性較小的選項,即使其期望值低於其他選項。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在一個購物網站上,一個商品售價為100元,另一個類似的商品售價為150元,然而在另一個頁面上,有一個更昂貴的商品,售價為200元,但它包含了前面兩個商品的所有
Thumbnail
你覺得你最近一次做的決定有受其他人影響嗎?任何大大小小的決定都可以,像是要看什麼電影?要吃哪間餐廳?甚至點哪個餐點? 大部分的人都會自信滿滿的說:我做這個決定是因為「我喜歡吃XXX」、「我覺得電影符合我現在的心情」等等,「我」照著自己的想法做的選擇,跟其他人無關。不過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Thumbnail
你覺得你最近一次做的決定有受其他人影響嗎?任何大大小小的決定都可以,像是要看什麼電影?要吃哪間餐廳?甚至點哪個餐點? 大部分的人都會自信滿滿的說:我做這個決定是因為「我喜歡吃XXX」、「我覺得電影符合我現在的心情」等等,「我」照著自己的想法做的選擇,跟其他人無關。不過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會做出很多決定,小至每天午餐要吃什麼,大到這輩子要從事什麼行業,我們自認為做出來的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論。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Thumbnail
人一生中會做出很多決定,小至每天午餐要吃什麼,大到這輩子要從事什麼行業,我們自認為做出來的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論。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Thumbnail
  忘記多久以前,久未連絡的朋友曾經告訴我:「你現在說話的方式好像直銷。」最近又突然想起這句話,在這句話後,我與這位朋友便沒了聯繫。想想那時也真的是積極過了頭,滿腔熱血無處釋放,希望身邊的朋友們開始閱讀,也期望朋友往停止抱怨的生活邁進。 我想請大家組合一下這段句子  . . . . . .
Thumbnail
  忘記多久以前,久未連絡的朋友曾經告訴我:「你現在說話的方式好像直銷。」最近又突然想起這句話,在這句話後,我與這位朋友便沒了聯繫。想想那時也真的是積極過了頭,滿腔熱血無處釋放,希望身邊的朋友們開始閱讀,也期望朋友往停止抱怨的生活邁進。 我想請大家組合一下這段句子  . . . . . .
Thumbnail
「你比自己想的更容易被左右!」 是這樣嗎?當時看見書腰所顯現的大標題的我,感到有點不以為然。 進一步看,發現作者又提出另個問題。 「為什麼你害怕與別人不一樣,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該特立獨行?」 想到這,我決定將這本書放進購物車。
Thumbnail
「你比自己想的更容易被左右!」 是這樣嗎?當時看見書腰所顯現的大標題的我,感到有點不以為然。 進一步看,發現作者又提出另個問題。 「為什麼你害怕與別人不一樣,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該特立獨行?」 想到這,我決定將這本書放進購物車。
Thumbnail
「成見」是固定的看法或說法,什麼都不想,就一口斷定「什麼就是怎樣」;「推論」是用之前的許多經驗(訊息),推出一個結論,之後,只要碰到類似的情形,就推論到一樣的結論去。
Thumbnail
「成見」是固定的看法或說法,什麼都不想,就一口斷定「什麼就是怎樣」;「推論」是用之前的許多經驗(訊息),推出一個結論,之後,只要碰到類似的情形,就推論到一樣的結論去。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如同每天壓榨文字來知道自己腹肚裡的墨水是否飽足;如同市場總會以不同的走勢和誘惑來測試究竟是甚麼樣的交易者。改變的機會降臨時不僅考驗著你能不能把握,還有能不能持續,還有能不能在困惑中維持既定的策略。大師的話和書本和事蹟都不能成為你自己的血肉,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標竿,但仍舊必續靠自己寫下自己的書和交易紀錄
Thumbnail
如同每天壓榨文字來知道自己腹肚裡的墨水是否飽足;如同市場總會以不同的走勢和誘惑來測試究竟是甚麼樣的交易者。改變的機會降臨時不僅考驗著你能不能把握,還有能不能持續,還有能不能在困惑中維持既定的策略。大師的話和書本和事蹟都不能成為你自己的血肉,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標竿,但仍舊必續靠自己寫下自己的書和交易紀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