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科太太諮商筆記爭議,談台灣人對待自己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抨擊理科太太的輿論中,我看見的反而是台灣有很多人都是用「資格論」在看待事情的,有不少人都是帶著一種「笑死你根本不夠格做這件事,給我下去」的心態對待他人(以及對待自己)。

呂秋遠律師有針對理科太太的行為作出回覆,有些人在呂秋遠律師的貼文下方評論:根據理科太太的邏輯,我多年的育兒經驗也可以開課程了。我看到這種發言的想法反而是:對呀,搞不好你真的可以試著開課看看,why not。

有些人說理科不尊重專業,但理科她不是已經承認了她真的不是專業,我不了解為什麼這樣是不尊重專業的表現。

呂秋遠律師說,如果她的內容導致他人自殘,她可以負責嗎?我反而覺得這應該是任何攸關生死的內容都會冒的風險,這就像是在問,當一個人生命走不下去了,他跑去問算命的,如果算命的給他一條錯誤的指導,那算命師可以負責嗎?我也不確定到底要不要負責,我只覺得這兩個問題感受起來是同等的。但總之,看到這句讓我不爽的是,為什麼又要別人幫你的生命負責了?這個產品已經明確標示了它無法取代專業,而如果你需要專業協助,那你就應該要去專業協助,而不是在使用了不專業的產品以後抱怨它不專業、而且是它的責任,不是嗎。

我理解大家會提「不尊重專業」背後的怨氣來源,是認為明明有其他更高品質的服務,為什麼沒有得到同等聲量的對待。但我反而覺得,何不轉個念頭去想,既然你覺得自己能做得更好,why not站出來跟這個產品競爭較量。既然她做得到,那你應該更相信自己也做得到。

我沒有說理科太太做的全都是對的,我批判的是其他人批判她的方式。我們怎麼能只是因為看到一個人賺得錢比較多,就想要把他拉下來,告訴她「我都過得這麼痛苦了,你不能過這麼爽」,這不正是我們討厭的上一代長輩的情緒勒索行為嗎,這不正是我們討厭的台灣傳統教育中的打罵文化與打壓人性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好好的認同自己人、真心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開心。

說來諷刺,我覺得會用這麼嚴厲的口吻批評理科太太拿諮商筆記賺錢的人,就是因為他們也用非常高的標準在鞭策與苛責自己,而我也希望他們能不必再用那麼嚴厲的方式對待自己了。

不過最後我得說,其實我認為台灣社會出現這樣的爭議搞不好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如此一來大家就會發現,原來只要這樣就可以開課了?那我不是也可以做到嗎!爭議通常會被視為是衝突與傷害,但我覺得爭議也可以代表社會開始願意把事情攤開來說清楚,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22會員
90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2025/03/28
今天也是在修 app 的一些UI的細節。 最近做事的時候,發現自己卡在同一個死胡同裡的時間減少許多。我很習慣會讓思維發散出去,一直讓可能性無限分岔,最後收不回來。簡單來說,就是想像的速度遠大於實踐的速度,而每次從想像裡跳脫回現實的時候,總會不知道該怎麼向前,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可能會再岔出更多的可
2025/03/28
今天也是在修 app 的一些UI的細節。 最近做事的時候,發現自己卡在同一個死胡同裡的時間減少許多。我很習慣會讓思維發散出去,一直讓可能性無限分岔,最後收不回來。簡單來說,就是想像的速度遠大於實踐的速度,而每次從想像裡跳脫回現實的時候,總會不知道該怎麼向前,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可能會再岔出更多的可
2025/03/28
再講一個可以運用進 coding 裡的寫作心態。 (文組腦和理組腦的大熔爐) 文字的創作,通常每一字句都是原創的展現。一句話所走出的情感或故事,都可以視作一棵樹裡面的一條枝葉脈絡。 而相較之下,程式的撰寫則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在於「重複」。我們會寫function,通常是想要讓這個functio
2025/03/28
再講一個可以運用進 coding 裡的寫作心態。 (文組腦和理組腦的大熔爐) 文字的創作,通常每一字句都是原創的展現。一句話所走出的情感或故事,都可以視作一棵樹裡面的一條枝葉脈絡。 而相較之下,程式的撰寫則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在於「重複」。我們會寫function,通常是想要讓這個functio
2025/03/28
還有另外一點,是我更擅長於「先前進再說」。 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寫作或是coding,它們其實都是創作。我所謂的創作,指的是「從無到有」生出來的思想。文字是經過個人思考與沉澱以後,透過語言把思想具體化,最後完成訊息的傳遞。而 coding 大致上也是在做這件事情,只不過它的語言,是sequential
2025/03/28
還有另外一點,是我更擅長於「先前進再說」。 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寫作或是coding,它們其實都是創作。我所謂的創作,指的是「從無到有」生出來的思想。文字是經過個人思考與沉澱以後,透過語言把思想具體化,最後完成訊息的傳遞。而 coding 大致上也是在做這件事情,只不過它的語言,是sequentia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自媒體時代帶動的除了流量決定影響力及變現力之外,也帶動了跨能斜槓的風氣,而想要在自媒體的斜槓中展露頭角,還有多變的思維力。以理科太太來說,她除了她本身的專業之外,在接受近二年100多個小時的諮商後,腦筋很快地就想到要運用自己的這段經歷來變現,而不是墨守成規的依照原來的步代前進。
Thumbnail
自媒體時代帶動的除了流量決定影響力及變現力之外,也帶動了跨能斜槓的風氣,而想要在自媒體的斜槓中展露頭角,還有多變的思維力。以理科太太來說,她除了她本身的專業之外,在接受近二年100多個小時的諮商後,腦筋很快地就想到要運用自己的這段經歷來變現,而不是墨守成規的依照原來的步代前進。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網路上看到有關理科太太賣線上諮商筆記本募集多少錢的消息 其實這種事基本上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她的粉絲願意掏錢買理科太太的筆記也是心甘情願的 雖然這不是理科太太的專業領域 我個人也不同意 但她如果沒有違法 (即使走在法律邊緣也是她厲害) 如果她的粉絲願意買帳的話- Why Not? 如果有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網路上看到有關理科太太賣線上諮商筆記本募集多少錢的消息 其實這種事基本上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她的粉絲願意掏錢買理科太太的筆記也是心甘情願的 雖然這不是理科太太的專業領域 我個人也不同意 但她如果沒有違法 (即使走在法律邊緣也是她厲害) 如果她的粉絲願意買帳的話- Why Not? 如果有
Thumbnail
諮商筆記還沒上線,就被罵,就是文案溝通出問題,理科太太喊冤被誤解,但是讓文案不被誤解,正是文案的工作,這一集聊文案到底哪裡出錯?多加一個字,就讓讀者大幅改觀的寫法。註:最新發展是理科太太及開課團隊已經聲明會改課名,這一集剛好也有提出建議。
Thumbnail
諮商筆記還沒上線,就被罵,就是文案溝通出問題,理科太太喊冤被誤解,但是讓文案不被誤解,正是文案的工作,這一集聊文案到底哪裡出錯?多加一個字,就讓讀者大幅改觀的寫法。註:最新發展是理科太太及開課團隊已經聲明會改課名,這一集剛好也有提出建議。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1376 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下稱諮商筆記)是什麼產品?在網站上的Q&A這麼回答:「『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是一堂預計時長 150 分鐘的錄播影音課程,由理科太太教授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1376 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下稱諮商筆記)是什麼產品?在網站上的Q&A這麼回答:「『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是一堂預計時長 150 分鐘的錄播影音課程,由理科太太教授
Thumbnail
你可能請不起家教,但能負擔補習費,或者至少請數學很好的同學陪你解題。別為了省錢找國語很好但數學不好的學姊當家教,就算她重修過了。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賣到480萬了,被諮商齡2年,累積100多小時的被諮商經驗,整理了在諮商歷程中的所學擔任大家的心靈成長學姊帶大家飛。 我想以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分享我的看法。
Thumbnail
你可能請不起家教,但能負擔補習費,或者至少請數學很好的同學陪你解題。別為了省錢找國語很好但數學不好的學姊當家教,就算她重修過了。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賣到480萬了,被諮商齡2年,累積100多小時的被諮商經驗,整理了在諮商歷程中的所學擔任大家的心靈成長學姊帶大家飛。 我想以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分享我的看法。
Thumbnail
從抨擊理科太太的輿論中,我看見的反而是台灣有很多人都是用「資格論」在看待事情的,有不少人都是帶著一種「笑死你根本不夠格做這件事,給我下去」的心態對待他人(以及對待自己)。 呂秋遠律師有針對理科太太的行為作出回覆,有些人在呂秋遠律師的貼文下方評論:根據理科太太的邏輯,我多年的育兒經驗也可以開課程了。我
Thumbnail
從抨擊理科太太的輿論中,我看見的反而是台灣有很多人都是用「資格論」在看待事情的,有不少人都是帶著一種「笑死你根本不夠格做這件事,給我下去」的心態對待他人(以及對待自己)。 呂秋遠律師有針對理科太太的行為作出回覆,有些人在呂秋遠律師的貼文下方評論:根據理科太太的邏輯,我多年的育兒經驗也可以開課程了。我
Thumbnail
  諮商筆記的事情延燒了幾天,該批判的點再多說都是拾人牙慧,想分享幾個比較後設的事情。科學普及化中,可能的知識推廣與倫理問題兩難,以及心理「諮商」所需要受到的監督與倫理會是些什麼?
Thumbnail
  諮商筆記的事情延燒了幾天,該批判的點再多說都是拾人牙慧,想分享幾個比較後設的事情。科學普及化中,可能的知識推廣與倫理問題兩難,以及心理「諮商」所需要受到的監督與倫理會是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