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鄰盜斧」的聯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上文談到「疑鄰盜斧」的故事及其感觸。如果—僅僅只是如果—你是那個遺失斧頭的樵夫,你會如何想?那是你吃飯的傢伙,而是價格昂貴…,對你來說那把斧頭太貴重了,所以你會去問鄰居有沒有看到你的斧頭嗎?或許會,但,你問了他也一定答沒有。他有沒有說真話,事後來看,當然有!但你不會相信他,對嗎(因為你的斧頭沒找到)?也許你不會問,因為你不想打草驚蛇。但,不管你問了沒有,此後你看他的眼神不同了,怎麼看他都像個盜斧的人;他會不會感受到你的懷疑呢?不會最好,但,應該會,可是,即令他感受到了,又能如何呢?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你找到了自己遺忘的斧頭為止。如果一直沒找到,那麼他就一直被懷疑。
不管有沒有找到,你們之間的關係都不會像斧頭遺失之前了。

類似案例

寫完<疑鄰盜斧>後,一個類似案例,馬上浮現眼前,印象猶新。小時,大家都窮。我媽媽因此包了爸爸服務學校的福利社來經營,有個女老師經常到福利社來,喝口茶,說說話,小休一下…(她和我媽媽特別投緣…)
有天下課,女老師又來了,順手將皮包放在櫃子上,然後進裡邊上廁所;幾分鐘後出來時,她發垷皮包不見了,問我媽媽…。下課期間福利社最忙,媽媽根本沒注意,因此說不知道…大家到處找了一會兒,女老師見沒找著,就走了
第二天有傳聞說她懷疑我媽媽…女老師丟包的事情傳開了,第三節下課,訓導處接到一名學生的報告,說昨天有看到一個高年級同學手拿一個皮包…訓導處叫來疑似偷拿的那位同學,並由他帶著找回已被丟棄的包包,接著請該生家長到校協助處理……
那位女老師從此沒來過福利社……媽媽好像也從未再提起過她……

聯想

遺失東西的人,必然會有可懷疑的對象…,只是原本相互信任的朋友(互相不信任是無法成為朋友的),一旦這個信任有了破口,友誼也就出現了裂痕。
怎麼辦呢?我想了又想,還是無解…
如果那個同學沒被發現,我媽媽的清白可能一輩子都會受到該校師生的懷疑吧?
我不知道這件事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我只能慶幸的說:幸好當時有找到。我也不知道那個偷拿包包的同學後來怎樣了。他應該只是一時衝動或好奇吧?…後來我們搬離那兒…未曾再聽聞與此事有關的訊息。
寫到這兒我又聯想起住的宿舍曾被小偷侵入,小偷被抓後,還曾被叫到警察局協助做筆錄。以前上班不太關心有沒有鎖門。但此後出門,一定再三檢查門窗有沒有關緊?貴重物品好像放在那裡都不放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老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再談"獨老"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談"溝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媽媽說的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談”獨老”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疑鄰盜斧」有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