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價值在人的身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提到和教練Wisdom的對話:

偶然還想起一事。

在去年七月的工作坊中,中間Wisdom穿插了一個小活動:他告訴大家,稍早他在教室裡藏了一個價值數千的東西,誰先找到,就是誰的。

東西是什麼,Wisdom沒有說。

找尋這個「寶物」的時間一開始,現場的15位學員,開始到處翻找。教室裡除了桌子、窗簾、講台、麥克風和小白板,似乎就沒有別的了。

當時我就想,在教室的最後方,放了一張長桌,長桌上擺滿了許多的明信片。既然,Wisdom沒有明說那個在他藏在教室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那會不會是那一些可能承載了不同故事、記憶與畫面明信片呢?

所以當Wisdom一宣佈計時開始,我直接轉身走到教室的最後方,一邊翻著桌布一邊查看明信片。然而說時遲那時快,不一會,前方傳來驚呼:「有人已經找到了!」

其中三張放在教室最後方的明信片。

其中三張放在教室最後方的明信片。

什麼?

原來,那個最有價值的東西,其實就放在Wisdom的身上,而找到他的是一位年輕學員。他在活動一開始,就逕直走向台前的教練大大,要從教練身上把東西找出來(「交出來!XD」),因為他從一開始想的就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就在人的身上吧。

確實,當天這一群人之所以會聚集在那一個空間,就是圍繞著教練所提出的議題作為工作坊主軸,並以此展開一系列的互動與討論。

我想的明信片,是承載著「人」的故事或記憶的物品,或許亦為相同概念的投射。

以人作為價值核心,在當時課程的主題脈絡中,比較接近如何將注意力正確的放在人身上,幫助個體釐清自己想活成什麼模樣,特別是在訊息紛雜的時代,活好。

若是從人工智慧等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看見價值在人的身上」的提醒,似乎也有那麼些,帶著人文色彩的視角與人本主義的關切。

你說呢?

avatar-img
71會員
105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sdom-avatar-img
2024/03/18
😃好歷歷在目的回顧👍點出了我想傳達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是無可取代的, 無論你是有一次的過程當中經驗到快樂或者是痛苦,每一個感受也正是我們生而為人最珍貴的覺知。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去年七月在教練的工作坊中,曾經討論到關於生命模式的迭代。 生命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更多甚至是沿襲自我們的父母輩,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及其造成行為背後的思維慣性。 要迭代或改變,首先要能夠辨識出這個模式。 而,通常會意識到自身有其慣性,或者需要、想要改變的時候,就
我發現,許多長輩在使用社群平台或者手機的通訊工具時,大致是將實體場域的互動方式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來的,包含那個禮儀與和謹慎認真的態度,體現在用字遣詞、回覆的速度以及對話的開始與結束。 通常,一定是有來有往,有開頭,也期待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對話結尾。可能像是實際互動那樣,又或者像是在講電話,沒有清楚的
最近偶爾在臉書上會看見有認識的長輩在某些新聞或話題的粉絲專頁底下留言。比如,某新聞網可能發布了某新聞的貼文,然後長輩就會在底下認真回覆她/他對於該新聞話題的想法,很認真的那種。 作為曾經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我在離開業界之後幾乎沒再看過新聞了,頂多就是在滑Line時,點到了NEWS的欄目,快速翻過標
正是因為很重視或者很珍惜,所以在失去的時候才會特別孤單吧。但是,也總不能因為害怕失去而選擇什麼都不要。如果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的遊戲,多接觸一些不一樣的關係,才有機會讓生命更豐富嘛。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去年七月在教練的工作坊中,曾經討論到關於生命模式的迭代。 生命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更多甚至是沿襲自我們的父母輩,他們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及其造成行為背後的思維慣性。 要迭代或改變,首先要能夠辨識出這個模式。 而,通常會意識到自身有其慣性,或者需要、想要改變的時候,就
我發現,許多長輩在使用社群平台或者手機的通訊工具時,大致是將實體場域的互動方式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來的,包含那個禮儀與和謹慎認真的態度,體現在用字遣詞、回覆的速度以及對話的開始與結束。 通常,一定是有來有往,有開頭,也期待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對話結尾。可能像是實際互動那樣,又或者像是在講電話,沒有清楚的
最近偶爾在臉書上會看見有認識的長輩在某些新聞或話題的粉絲專頁底下留言。比如,某新聞網可能發布了某新聞的貼文,然後長輩就會在底下認真回覆她/他對於該新聞話題的想法,很認真的那種。 作為曾經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我在離開業界之後幾乎沒再看過新聞了,頂多就是在滑Line時,點到了NEWS的欄目,快速翻過標
正是因為很重視或者很珍惜,所以在失去的時候才會特別孤單吧。但是,也總不能因為害怕失去而選擇什麼都不要。如果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的遊戲,多接觸一些不一樣的關係,才有機會讓生命更豐富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篇分享定期檢視價值觀與生活現況,對於人生發展的重要性,取自書籍《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每天7分鐘微行動,在追求中釐清優先順序,每個選擇都為人生加分》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如何找出人生價值觀,成為前進的原動力,取自書籍《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每天7分鐘微行動,在追求中釐清優先順序,每個選擇都為人生加分》之摘要。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討論過關於斷么九的副露問題。 正因為斷么的副露比其他牌的副露攻擊相比,有不少的缺點。所以斷么並不是鳴牌通行證,不要因為手牌斷么確定就隨意鳴牌。 那麼,我們應該要以什麼的態度去做斷么呢?
Thumbnail
在企業經營轉向天使投資的過程中,黃冠華通過學習「估值」的概念,深刻反思了創業與商業的本質。在他眼中,估值並非單純的數字,而更像是一個影子,隨著光線角度的變化,影子可能從小壁虎變成巨龍。然而,無論影子多大,物件的實際價值和質量並未改變。這引導出一個關鍵問題:在創業的世界中,估值雖然重要,但最終決定企業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要看清楚一件事情的全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順著利益的源頭往上走,因為利益在哪裡,往往真相就在哪裡。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犒賞,有獎勵,沒有人會努力去做得不到任何利益的事。因此,當你要從別人那裡,接受一種觀念和想法時,可以簡單地審視要灌輸你觀念與想法的人,是否會從中獲取任何的利益?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Thumbnail
前幾天提到和教練Wisdom的對話: 偶然還想起一事。 在去年七月的工作坊中,中間Wisdom穿插了一個小活動:他告訴大家,稍早他在教室裡藏了一個價值數千的東西,誰先找到,就是誰的。 東西是什麼,Wisdom沒有說。 找尋這個「寶物」的時間一開始,現場的15位學員,開始到處翻找。教室裡除了桌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篇分享定期檢視價值觀與生活現況,對於人生發展的重要性,取自書籍《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每天7分鐘微行動,在追求中釐清優先順序,每個選擇都為人生加分》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如何找出人生價值觀,成為前進的原動力,取自書籍《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每天7分鐘微行動,在追求中釐清優先順序,每個選擇都為人生加分》之摘要。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討論過關於斷么九的副露問題。 正因為斷么的副露比其他牌的副露攻擊相比,有不少的缺點。所以斷么並不是鳴牌通行證,不要因為手牌斷么確定就隨意鳴牌。 那麼,我們應該要以什麼的態度去做斷么呢?
Thumbnail
在企業經營轉向天使投資的過程中,黃冠華通過學習「估值」的概念,深刻反思了創業與商業的本質。在他眼中,估值並非單純的數字,而更像是一個影子,隨著光線角度的變化,影子可能從小壁虎變成巨龍。然而,無論影子多大,物件的實際價值和質量並未改變。這引導出一個關鍵問題:在創業的世界中,估值雖然重要,但最終決定企業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要看清楚一件事情的全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順著利益的源頭往上走,因為利益在哪裡,往往真相就在哪裡。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犒賞,有獎勵,沒有人會努力去做得不到任何利益的事。因此,當你要從別人那裡,接受一種觀念和想法時,可以簡單地審視要灌輸你觀念與想法的人,是否會從中獲取任何的利益?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Thumbnail
前幾天提到和教練Wisdom的對話: 偶然還想起一事。 在去年七月的工作坊中,中間Wisdom穿插了一個小活動:他告訴大家,稍早他在教室裡藏了一個價值數千的東西,誰先找到,就是誰的。 東西是什麼,Wisdom沒有說。 找尋這個「寶物」的時間一開始,現場的15位學員,開始到處翻找。教室裡除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