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能夠愛自己 再去享受別人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後的最後
從地上拾起破碎的一角
我自以為的想替你承擔一些悲傷
卻忘了自己也是如此
一不留神
再次墜回深不見底的漆黑
被湮沒的記憶粗魯的竄入腦中
直擊心房最脆弱的一隅
不清楚是遺忘抑或不願憶起

我被你以為的不值得壓的喘不過氣
你下墜的太快
還未來得及伸出手就已跌入深淵
是你讓自己看似如此窩囊
還是你確實該為此懺悔
我不願撞見你的頹靡不振
也不該見到你的無能為力
我寧願你細細品嚐我的千瘡百孔
哪怕是瀟灑的絕塵而去
都好過那些懊悔與歉意

黑夜黑的沉悶
耳裡傳來一首首你的訴求
從未想過會如此真實
彷彿就在眼前泛起陣陣漣漪
你糾結的究竟是那份愛還是那段回憶
千言萬語哽在喉頭
隨著時間趨漸於平淡
猶如雲淡風輕
消逝於欲濕的枕上
我輕輕將你歸還原位
誰都沒有能力拯救彼此
我抓起那把悲傷投入黑暗
再次 腐敗 沉淪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本書大概是兩年前買的,現在書上充滿了各種顏色的劃記和註記,邊角也不知道被我折了幾次。它是出門時最常攜帶的一本書,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在遇到各樣難題的時候,翻開它,就像與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促膝長談、聆聽他的建言,能重新找回面對困難的力量。 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以及撰稿家古賀史健合力完成的
如果生命再來一遍 我希望 你不再詛咒自己 世界可能從不完美 但我必須 先快樂起來 即使愛你的人們 和你所愛的人們中間 還沒有道路 還有許多無法重來的後悔 即使路不會是平的 你看見了 可以先走上去 你漸漸會快樂起來 如果生命再來一遍 你或許 依舊在鎖鏈破碎以
轉瞬間的緣份 幻化成我心中最後一道傷痕 多少的自我欺騙 卻成了我最後離開的能量 什麼時候 我夢想的愛情成了這副模樣 是上天捉弄 還是我在捉弄自己 被迫想著一個人 然而所有的人都能有別人 而我卻不能 遺憾舔著我的傷口 說我不要哭 黑白鍵盤陪我輕敲著憂傷 按著按著
悲莫悲兮生別離,痛莫痛兮心-破-爛。 愛,是雙手捧著心,把自己交出去。 而當對方猝然無謂的轉身離開,沒有時間讓我把心放為原處,就已經砸爛一地,血肉模糊了。 我現在要做的是把心的肉渣一塊一塊的撿回來,缺損的地方還要找適當的材料填補,然後縫合,再安放回原來的地方...... 容易嗎?當然
Thumbnail
在死線逼近的焦慮中,我常常在床上滾來滾去,假裝休息但內心卻掙扎著逃避現實。無數次地說服自己「這首歌播完就起來」,但音樂接連播放,希望也隨之遠去。當我終於鼓起勇氣開始行動,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麼困難。或許我不斷壓迫自己,只是害怕面對失敗。如今,我試圖擁抱那些不完美的自己,並且溫柔地擁抱內心的脆弱與無力。
Thumbnail
眼前的影像在崩塌 我靜靜在躺椅上欣賞 那些快樂的 熱情的 羞澀的 相視而笑的 冷眼旁觀的 時光 像落葉般飄落下來 我再也無力去拾起它
Thumbnail
這是一位作者在「憂鬱」來襲時,透過將情緒擬人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轉化成獨特的圖文書。他藉由描繪自己和「憂憂」相處的過程,找回了「希望」,同時傳遞出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充滿生動有趣的圖畫,在內心世界中做深度描寫,帶給讀者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
Thumbnail
男主角奇善謙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我喜歡的事物裡,沒有我自己呢?」而針對這部分吳薇朱則是回應:「我不是靠著工作和學習累積履歷,我代表我自己,所以人生也只為堅守自己。」 這段話呈現了兩個不同靈魂碰撞,奇善謙世界裡,缺少了自己,而吳薇朱則是完全相信這世界不會有奇蹟,只有相應的回報。
Thumbnail
原來還是會難過的⋯⋯ 以為已經習慣,其實只是假裝忽略,啊!還是沒這麼大愛呢。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本書大概是兩年前買的,現在書上充滿了各種顏色的劃記和註記,邊角也不知道被我折了幾次。它是出門時最常攜帶的一本書,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在遇到各樣難題的時候,翻開它,就像與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促膝長談、聆聽他的建言,能重新找回面對困難的力量。 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以及撰稿家古賀史健合力完成的
如果生命再來一遍 我希望 你不再詛咒自己 世界可能從不完美 但我必須 先快樂起來 即使愛你的人們 和你所愛的人們中間 還沒有道路 還有許多無法重來的後悔 即使路不會是平的 你看見了 可以先走上去 你漸漸會快樂起來 如果生命再來一遍 你或許 依舊在鎖鏈破碎以
轉瞬間的緣份 幻化成我心中最後一道傷痕 多少的自我欺騙 卻成了我最後離開的能量 什麼時候 我夢想的愛情成了這副模樣 是上天捉弄 還是我在捉弄自己 被迫想著一個人 然而所有的人都能有別人 而我卻不能 遺憾舔著我的傷口 說我不要哭 黑白鍵盤陪我輕敲著憂傷 按著按著
悲莫悲兮生別離,痛莫痛兮心-破-爛。 愛,是雙手捧著心,把自己交出去。 而當對方猝然無謂的轉身離開,沒有時間讓我把心放為原處,就已經砸爛一地,血肉模糊了。 我現在要做的是把心的肉渣一塊一塊的撿回來,缺損的地方還要找適當的材料填補,然後縫合,再安放回原來的地方...... 容易嗎?當然
Thumbnail
在死線逼近的焦慮中,我常常在床上滾來滾去,假裝休息但內心卻掙扎著逃避現實。無數次地說服自己「這首歌播完就起來」,但音樂接連播放,希望也隨之遠去。當我終於鼓起勇氣開始行動,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麼困難。或許我不斷壓迫自己,只是害怕面對失敗。如今,我試圖擁抱那些不完美的自己,並且溫柔地擁抱內心的脆弱與無力。
Thumbnail
眼前的影像在崩塌 我靜靜在躺椅上欣賞 那些快樂的 熱情的 羞澀的 相視而笑的 冷眼旁觀的 時光 像落葉般飄落下來 我再也無力去拾起它
Thumbnail
這是一位作者在「憂鬱」來襲時,透過將情緒擬人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轉化成獨特的圖文書。他藉由描繪自己和「憂憂」相處的過程,找回了「希望」,同時傳遞出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充滿生動有趣的圖畫,在內心世界中做深度描寫,帶給讀者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
Thumbnail
男主角奇善謙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我喜歡的事物裡,沒有我自己呢?」而針對這部分吳薇朱則是回應:「我不是靠著工作和學習累積履歷,我代表我自己,所以人生也只為堅守自己。」 這段話呈現了兩個不同靈魂碰撞,奇善謙世界裡,缺少了自己,而吳薇朱則是完全相信這世界不會有奇蹟,只有相應的回報。
Thumbnail
原來還是會難過的⋯⋯ 以為已經習慣,其實只是假裝忽略,啊!還是沒這麼大愛呢。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