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01 新創公司 CEO 的關鍵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和新創公司的朋友聊天,談到 新創公司的 CEO, 工作重點是什麼?

大家很直覺會聯想到: 募資、開擴業務、產品研發、行銷、業務、人事管理 等等 (以下省略 300 字)

就算,CEO 執行力超強,凡事親力親為,什麼都管、什麼都插手,這樣的方式,成果會比較好嗎?

很有可能,成果還沒看到,CEO 自己先累垮,直接陣亡

再者,天底下很少有人,能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現今商業環境分工如此細膩的狀況下,幾乎可以確定,CEO 不可能什麼都懂

如果,CEO 在不懂的情形下,硬要干預專業經理人的決定,可能會創造災難性的後果

依筆者與朋友有限的觀察下,新創公司常遇到的致命問題,大致分二類

第一類是 募資不順,造成資金周轉的危機

第二類是 營收成長有困難,或是,致力研發的獨門技術難產 (實驗失敗,或量產過程良率太低等等)

第二類的問題,和第一類兩者常會形成 雞生蛋、蛋生雞的糾結

常常因為,第二類問題,間接導致第一類的募資問題,偏偏,如果募資不順的話,第二類的問題,直接就 GG,沒有足夠的時間,再走下去,也因此,創業圈會出現,如果再多撐一年,或許就有轉機的感嘆與後悔

商學院的教育,通常會細分不同專業,例如:財務、會計、經濟、營運管理、資訊管理、組織行為…等等

那麼,CEO 的專業,到底是什麼?

許多認真拼命的 CEO,努力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卻忽略新創公司,和成熟的大公司,有一個截然不同的關鍵點:

新創公司的資金有限!!

於是,與朋友對話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突然領悟到,新創公司的 CEO,最關鍵的工作之一是:

學會「何時放下」的藝術

例如: 眼前行銷的方式有 A, B, C 共 3 種,經過努力分析,決定先採 A 方案

然而,A 方案執行一年之後,成效不佳,業績完全沒成長

此時,CEO 的關鍵工作,就是決定,何時該放下,也就是,何時該終止 A 方案

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 CEO 捨不得放棄 A,覺得,頭都洗到一半了,怎麼可以撤退放棄

這麼一來,很容易一錯再錯,最後,搞到新創公司的資金用盡,山窮水盡,只能大嘆無可奈何,不然就是,現金現底之前,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低價出賣公司股權

雖然知道,類似的失敗案例很多,而且都是真實的故事,但,礙於顧及當事人的尊嚴,在此不願指名道姓,寫出相關的真實案例

希望新創公司的創業者,面對重大的決定,要優先思考「何時放棄的等待時間」,努力在執行過程中,動態修正,千萬不要執迷不悟,陷在不適合的決定之中,最後讓公司被逼上絕境

值得學習的案例,是 NVIDIA 的 CEO 黃仁勳 當初創業時,面臨的關鍵決定

當時,公司面臨,需要加速研發,讓產品儘快上市的目標

此時,有二種選擇:

1 繼續打保守牌,依業界的慣用工作流程,穩中求勝,但是,產品可能來不及上市,資金也會燒光

2 將公司大筆資金,購買一套特殊系統,耗費大把資金,但是,產品有機會,加速上市,能領先所有公司,打下漂亮的一仗

有興趣的讀者,可觀看下面這段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3/07/25
NVIDIA 今年真的是火紅的影響了全球經濟,你竟然年初就有先見,介紹了他。👍
Bet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6
小步隨安 小步隨安,竟然來閱讀,老早發表的文章,讓我有點意外。在美國念書時期,我就有親自聽 NVIDIA 的創辦人演講,印象一直很深刻。當時他一再強調,最關鍵的特質是: Tenacity或許,這也是創業最難的地方吧!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2/15
Beta怎麼第一篇文章不用愛情故事加上動人圖片打頭陣啊?😆
Bet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15
當時沒想太多,近期想法有變,還在思考接下來要怎麼做
avatar-img
Beta的沙龍
46會員
33內容數
從男生的視角,記錄現今世代,男女交往的各種議題,從線上交友、約會,到婚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常常會說,專案的起案是最重要的 一個專案起的好,後面就順了;起得不好,往往會失敗收場 但是在一間企業,案子的啟動方式往往百百種 今天就來聊聊,各種起案的方式
Thumbnail
大家常常會說,專案的起案是最重要的 一個專案起的好,後面就順了;起得不好,往往會失敗收場 但是在一間企業,案子的啟動方式往往百百種 今天就來聊聊,各種起案的方式
Thumbnail
某新創公司,CEO非常幹練果斷,對行業趨勢敏感,對策略和行銷通路掌握度非常高,但是團隊協作有壓力,跟不上思路和節奏。50%的工作都壓在CEO身上,感覺身心疲倦,希望通過此次工作坊,來提高團隊內驅力,讓員工能够勇于承擔,提升工作效率,良好情緒管理,逐步構建小而美的“選、用、育、留”機制,來培養人才
Thumbnail
某新創公司,CEO非常幹練果斷,對行業趨勢敏感,對策略和行銷通路掌握度非常高,但是團隊協作有壓力,跟不上思路和節奏。50%的工作都壓在CEO身上,感覺身心疲倦,希望通過此次工作坊,來提高團隊內驅力,讓員工能够勇于承擔,提升工作效率,良好情緒管理,逐步構建小而美的“選、用、育、留”機制,來培養人才
Thumbnail
1.解决新舊高階管理團隊融合的問題。2.落實原定的三年內上市業績目標,主要是讓各個部門能够認同目標,並且齊心協力完成。3.明確各個部門2022年的工作目標與財務預算。由CS團隊教練帶領,經過提問幫助案主清晰客戶企業的真實挑戰。教練也多次介入進行發問,協助釐清CEO的真實需求,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1.解决新舊高階管理團隊融合的問題。2.落實原定的三年內上市業績目標,主要是讓各個部門能够認同目標,並且齊心協力完成。3.明確各個部門2022年的工作目標與財務預算。由CS團隊教練帶領,經過提問幫助案主清晰客戶企業的真實挑戰。教練也多次介入進行發問,協助釐清CEO的真實需求,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解決問題絕不是立刻拿一頂大帽子扣在自己頭上,看別人的組織長怎樣就要照著抄,原封不動地搬過來,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創造出更多問題
Thumbnail
解決問題絕不是立刻拿一頂大帽子扣在自己頭上,看別人的組織長怎樣就要照著抄,原封不動地搬過來,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創造出更多問題
Thumbnail
稱職經營者的重要工作 輔導企業多年後,經常發現不少企業的經營者,其實並不清楚如何扮演好稱職的角色。明明手上擁有權力、資源與員工,也知道要扛起企業經營獲利的責任,卻是每日白忙一場。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多數老闆是業務或技術出身,手邊有不差的產品,也知道如何開發業務,但就是每天辛勞,不知道如何營運企業。
Thumbnail
稱職經營者的重要工作 輔導企業多年後,經常發現不少企業的經營者,其實並不清楚如何扮演好稱職的角色。明明手上擁有權力、資源與員工,也知道要扛起企業經營獲利的責任,卻是每日白忙一場。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多數老闆是業務或技術出身,手邊有不差的產品,也知道如何開發業務,但就是每天辛勞,不知道如何營運企業。
Thumbnail
那天我跟一位前輩討論跨界合作的事情,談一談,我們講到社內創業。他感嘆這些年來有許多不錯的點子卻沒辦法執行到最後,我想,是因為我們都掉進了這個坑。
Thumbnail
那天我跟一位前輩討論跨界合作的事情,談一談,我們講到社內創業。他感嘆這些年來有許多不錯的點子卻沒辦法執行到最後,我想,是因為我們都掉進了這個坑。
Thumbnail
在高科技浪潮的衝擊下,許多傳統產業都在為「數位化」和「轉型升級」煩惱。傳產在企業生命週期中碰到需要「轉型升級」的第一個「坎」,並不是高科技的衝擊、或是數位化的挑戰;而是「創業者」到「專業經理人」的角色改變,和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
Thumbnail
在高科技浪潮的衝擊下,許多傳統產業都在為「數位化」和「轉型升級」煩惱。傳產在企業生命週期中碰到需要「轉型升級」的第一個「坎」,並不是高科技的衝擊、或是數位化的挑戰;而是「創業者」到「專業經理人」的角色改變,和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
Thumbnail
創業初期,團隊應專注於找到正確方向、全力衝刺,所以一開始不太需要主管層級。我們的創業日常是大家圍著圓桌討論,碰到歧見時,身為公司的創辦人,有責任做出決定,不管成功與否,決策之後繼續奮戰。因此,公司的營運和組織相當簡單,只要分工清楚,小型團隊就可以有效率運作。 當公司達到需規模化的階段,事情變得大相逕
Thumbnail
創業初期,團隊應專注於找到正確方向、全力衝刺,所以一開始不太需要主管層級。我們的創業日常是大家圍著圓桌討論,碰到歧見時,身為公司的創辦人,有責任做出決定,不管成功與否,決策之後繼續奮戰。因此,公司的營運和組織相當簡單,只要分工清楚,小型團隊就可以有效率運作。 當公司達到需規模化的階段,事情變得大相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