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雜記|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沒有哪一種生活方式是最好或最優秀的,也沒有人有權力去指導別人該如何生活。」—貝亞・強森(Bea Johnson)
作者手繪的書籍封面,風格很舒服。

作者手繪的書籍封面,風格很舒服。


2023年以《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作為閱讀清單的開始,作者尚潔與我同年,所以總有些莫名的親切感,這本紀錄了他們五年來的生活方式,與其說是思考如何零廢棄,不如說是思考如何生活。

就如同作者將書的別名稱作「小空間的零廢棄習作」,當中充滿對生活的練習,因此有順利、有困擾、有過程中的一切美好與不美好的相遇,有不斷嘗試的精神和對未來可能性的探索。



「但真正扣下覺醒板機的,是在我明瞭到零廢棄生活背後那層隱形的意義一一貝亞提出零廢棄生活並非只關於減少垃圾,還有調享受簡單的快樂,並在簡化生活後把時間花在真正值得的事情,是交流、學習、與環境互動等等,這些可以統稱為「體驗」的事情上面。當人們把生活重心從物質轉移到體驗上面時,才能夠真正讓人感到富足與快樂,說白話點,就是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這幾年陸續地看了許多跟斷捨離相關的作品, 佐佐木典士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到《極簡主義:簡約當下 (The Minimalists: Less is Now) 》,其實都在傳達對生活的信仰,其實零廢棄、環保若只作為不得不做、政治正確的方向,確實讓我在進行的過程中陷入對此的質疑,這些環保觀念讓我們處於一種道德制高點來面對他人,我們個人不會因為做這些事「立刻」改變世界,也不會讓海龜因此不受到塑膠吸管的傷害,但我們可以對此期望:「自己會變成更接近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年過30後,最大的糾結是我好像已經不是當年的小孩,過去曾講著希望不要成為怎樣的大人,對於能否持續坦蕩地說出這句話,突然地感到遲疑:我是否成為我想要的那個大人了呢?

由於在碩士專業時,針對當時大環境的快時尚感到遲疑,所提出的研究方向便是針對過冗長的生產鏈提出改變的可能,其初心便是對於大量生產的質疑,而提出的時間點就是本書開始的2017年。

在與很多專業者接觸後,其實最感慨的就是環保對於塑膠用品冠上的萬惡標籤,然而塑膠有益世界的面向卻不被普及。就像禁用真皮,常會導向全面禁用,所有皮革都不環保,所以來使用再生皮革之類的吧!但例如禁用牛皮皮革並不會因此比較環保,因為牛皮是食品業的副產品,若不使用便會造成大量的廢料,該轉向去思考的是過程如何可以減少衍伸的污染而不浪費,而多元的選擇並不是不好,但未此產生的耗損划不划得來呢(例如有機棉在台灣就是個值得討論的例子)。

我覺得讓我們對於生命更友善而珍惜使用,其實是如何物盡其用,並讓其衍生物都有其用,這才是非常自然而符合人性的一環。

「塑膠袋並非萬惡之源,畢竟塑膠當初被製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人們更耐用且不壞的選項,所以只要好好重複使用,也是一種做環保的方式。」

因此書中的提醒讓我覺得是用另一更溫柔、更善良的方式去傳達這個觀念,不反對每個人的方式,但良善的立念會擴大而影響更多人,而我們也可以面對這樣的自己,更加問心無愧的生活。

在書當中提的的5R,對我來說最難的其實是Rot,因此看到他們與家中植物的共存之道,覺得原來還有這種方式啊,由於是個黑手指,在現在的租屋處活超過兩年的植物只有一棵小株李氏櫻桃,去年底開始讓家裡以盆栽植物取代切花,希望也可以來試試如何讓這些生命好好延續。

如前述所說,因研究緣故接觸許多這類型的資料,像《搖籃到搖籃》的觀念、《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對環保和經濟問題、公平貿易等議題,從碩士的時候開始,累積下來許久、思考這樣真的有辦法改變什麼的自我疑問,我在看完書後,覺得最大的癥結在於:在整個社會的紛擾下,很容易忘記個人其實所需不多,只是所求過多

在2020年搬到新的住處後,自行油漆整理租屋,由無到有的體驗建立生活居所,其實很能理講作者為何不搬入母親的房子,而希望將小空間延續,如同作者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法的住是「在乎」,放下了對事物的執著就不煩惱了,如同書中所說「地坪雖小但是衣食不缺,而且滿足快樂」。

從無到有建立家的喜悅,也在於每個物都屬自身所有,也更為珍惜,其「物情」這是情感的連接,然而居住三年,越來越多的累積也會需要重新檢視是否還需要,因此空間的定量成為很好的提醒與基準,另外,這三年的疫情生活,也讓對物的慾望有所改變,這大概是無預料下卻不壞的結果吧。

而在2022年登記後,延續其兩人的同居生活,更是感受小空間的便與不便,我與伴侶總笑說這空間太小連吵架都不行,因為會無處所去,也因此我們很少爭吵,希望是小空間讓人跟人彼此更為貼近的加成作用。

「選擇常規外的生產方式本身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勇氣,但是勇氣不會憑空生出來,盡可能做足準備才是最腳踏實地的方法。」

在書中很可惜沒看到作者在疫情下如何持續生活信仰,但令我很新奇而感慨的是對於生產的紀錄,因為若無意外我這一生都不會有這個體驗,因此「溫柔生產紀實」確實是讓我感受作者信念最觸動的一段,由於這個歲數正是身邊親友陸續邁入家庭的時候,生命的喜悅連同附帶的責任和規劃都是不得不面對的真實,而兩位作者很努力的去面對這件事,真的很令人感動與喜悅的事。

在打這篇感想時,因為正是2023年的開始、充滿新年新希望的時候,雖然不會跟書中用同樣的方式生活,但從年末開始也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整理生活裡的事物,對我來說除了「減少」還有「惜物」是最為在乎的事。

也許是關鍵字推薦導致,這兩天陸續被推薦更多相關的內容,因此有種並不寂寞的感懷,就像看到越來越多二手商店、修理店、一日一捨觀念、整聊師制度等等,其實每個人都在找尋方法。

最後我想對自己總結:不要急,讓事情一步一步來,不論整理或建立新的生活,本來過程就是坑坑疤疤的逐步前行,對自己不要過於鬆懈但也要有寬容,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些依靠才能前行,而沒有一蹴可幾的。

願2023年的我,對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耐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更接近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2023.01.03 記


衍伸連結:(不知為何作者的官網連結無法使用了)
產痛不慘痛,可以很溫柔 | 淑婷 諶 | TEDxDaanPar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Morning Room 閱讀室 ✺
28會員
54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我家沒垃圾⟫,可以說是我心中的元老級寶典,至今已經被翻譯超過17種語言,台灣坊間的相關書籍,很多都會參考這一本,然後融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也許這看似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是還真的有她的一套方法,那就是5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以及Rot。
Thumbnail
這本⟪我家沒垃圾⟫,可以說是我心中的元老級寶典,至今已經被翻譯超過17種語言,台灣坊間的相關書籍,很多都會參考這一本,然後融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也許這看似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是還真的有她的一套方法,那就是5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以及Rot。
Thumbnail
【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小空間的零廢棄習作】 作者: 尚潔, 楊翰選 繪者: 尚潔 出版社:一心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14 語言:繁體中文 2023年的過年前夕,看了一系列的【斷、捨、離】 搞笑幽默如【當冰箱只剩下烏魚子】由廣告公司奧美外派到中國的蘇宇鈴 侃侃而談台灣到中國兩地居的行
Thumbnail
【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小空間的零廢棄習作】 作者: 尚潔, 楊翰選 繪者: 尚潔 出版社:一心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14 語言:繁體中文 2023年的過年前夕,看了一系列的【斷、捨、離】 搞笑幽默如【當冰箱只剩下烏魚子】由廣告公司奧美外派到中國的蘇宇鈴 侃侃而談台灣到中國兩地居的行
Thumbnail
「沒有哪一種生活方式是最好或最優秀的,也沒有人有權力去指導別人該如何生活。」—貝亞・強森(Bea Johnson) 2023年以《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作為閱讀清單的開始,願2023年的我,對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耐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更接近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Thumbnail
「沒有哪一種生活方式是最好或最優秀的,也沒有人有權力去指導別人該如何生活。」—貝亞・強森(Bea Johnson) 2023年以《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作為閱讀清單的開始,願2023年的我,對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耐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更接近想成為的那個自己。
Thumbnail
大概兩三年前因為《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 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 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這本書讓我開始接觸極簡(但這不是我看的第一本有關極簡的書),之後我大量的閱讀相關書籍,YT這一兩年也有人分享起自己展開簡單生活的過程。而在今年有人提出一個觀念,「在過極簡生活前你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想過極簡生活?」
Thumbnail
大概兩三年前因為《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 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 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這本書讓我開始接觸極簡(但這不是我看的第一本有關極簡的書),之後我大量的閱讀相關書籍,YT這一兩年也有人分享起自己展開簡單生活的過程。而在今年有人提出一個觀念,「在過極簡生活前你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想過極簡生活?」
Thumbnail
你能想像自己的生活裡沒有垃圾嗎?但有這樣的一群人正在過著「零廢棄生活」。在我看完《 我家沒垃圾 》這本書後,我發現這種生活模式和極簡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不僅不會痛苦,反而能夠幫助我們追求更美的人生。零廢棄生活並非遙不可及的挑戰,而是持續努力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能想像自己的生活裡沒有垃圾嗎?但有這樣的一群人正在過著「零廢棄生活」。在我看完《 我家沒垃圾 》這本書後,我發現這種生活模式和極簡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不僅不會痛苦,反而能夠幫助我們追求更美的人生。零廢棄生活並非遙不可及的挑戰,而是持續努力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光看著目錄的小標題與前情提要的照片便讓我默默濕了眼眶、開始泛淚的書,闔上《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仍然久久不能不已。 通過文字,我彷彿與尚潔、阿選兩人走過「零廢棄」的成長道路,看著他們如何開始、籌備婚禮、告別至親、迎接新生命...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光看著目錄的小標題與前情提要的照片便讓我默默濕了眼眶、開始泛淚的書,闔上《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仍然久久不能不已。 通過文字,我彷彿與尚潔、阿選兩人走過「零廢棄」的成長道路,看著他們如何開始、籌備婚禮、告別至親、迎接新生命...
Thumbnail
推薦給2人以上共住,會較有實踐成就感。 推薦給商家,可以好好思考產品和行銷方式。 推薦給對永續概念認同的人。
Thumbnail
推薦給2人以上共住,會較有實踐成就感。 推薦給商家,可以好好思考產品和行銷方式。 推薦給對永續概念認同的人。
Thumbnail
有人是為了環保,有人是為了健康,有人是不想倒垃圾,有人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或許每個人開始的原因不一樣,但嘗試後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態度真的好處多,環保、減少垃圾量、省錢又健康!
Thumbnail
有人是為了環保,有人是為了健康,有人是不想倒垃圾,有人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或許每個人開始的原因不一樣,但嘗試後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態度真的好處多,環保、減少垃圾量、省錢又健康!
Thumbnail
2019年開始,我決定以「極簡生活」及「零廢棄生活」為目標,並努力在生活中減廢,達至簡單生活。 個人覺得若能做到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及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整理法已經很厲害,但極簡主義者及零廢棄生活者的極簡生活更是神級喲,令人羨慕嚮往。 我現時雖然做不到極簡主義者,但我追求簡單生活,以及一個容易打理的家。
Thumbnail
2019年開始,我決定以「極簡生活」及「零廢棄生活」為目標,並努力在生活中減廢,達至簡單生活。 個人覺得若能做到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及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整理法已經很厲害,但極簡主義者及零廢棄生活者的極簡生活更是神級喲,令人羨慕嚮往。 我現時雖然做不到極簡主義者,但我追求簡單生活,以及一個容易打理的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