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難以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遇上,無法選擇

人是感性的動物,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通常我們無法果斷捨棄感情。考慮的因子當然很多,常見的像是:工作V.S感情、朋友V.S感情、家人V.S感情。所有的關係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等值的重要,也難以割捨任何一個部分。深陷泥沼的你,一定也不乏在生命中遇到類似的種種狀況。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做選擇呢?

人們常會遇到環境強迫我們做選擇的時機點,因此,我們總會在兩者、三者之間取得自己能夠接受的平衡。然而,這樣的決定真的對我們來說最好嗎?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不管怎麼說,大部分人終究還是利己主義者。不相信的話,你可以閉上眼睛好好的回想一下,近期做過最艱難的重大選擇,結果真的如你所想的滿意嗎?又或者你總想著當初要是怎麼做事情的發展會更好?如果此刻你懷疑自己、對自己的決定產生後悔的情感,那也許當初你所謂「自己能接受的平衡」,根本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當然,我遇過完全不為自已決定後悔的人,也碰過真心將他人的利益擺在自己前面的人,那卻是少數中的少數。既然人是利己主義者,我們的決定一定要達到內心的最終希望才會令人滿意,這是無庸置疑的。妥協,是一種社會化下的決定,我們為了讓自己不被貼上「自私」等等的負面標籤,而這往往是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

選擇的意義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在這個條件下所誕生出來的俚語。人的基礎條件都是一樣的,例如我們一天只有24小時,我們該如何在24小時內分配完需要做的事情是一個終生議題。不管人的效能再怎麼高,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做完所有事情,因此就需要所謂優先順序的排列。做選擇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為了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就有大機率會捨棄家人、朋友、伴侶的相處時間,這是必然發生的;要同時兼顧這四者所達到的最終平衡一定不會令你感到滿意,甚至也有可能最後什麼都沒有兼顧好,落得兩頭空。選擇在這時就顯得殘酷且現實。

「究竟在當下要放棄哪一件事情呢?」

陷入這樣的思考見多不怪,當然,這也是為什麼選擇存在的意義。較為常見的應對方法是,將各事項在自己認知裡的重要性化為一個量尺,把抽象的事情量化,簡單又有效率,我們只需依靠量化數字的高低就能計算出什麼事情對自己來說是最為優先的。然而,這麼做卻存在一種偏誤:外在因素太多了。通常出現兩難的時候不會只有單純的兩種因素需要決定,好比單純的工作與感情。想想你今天身為一位利己主義者,什麼樣的決定會讓你最舒坦?

你,被價值觀營造

我們都不想被貼上自私、自以為是的標籤,那是不被大眾認可的。當所有人都陷入這樣的框架裡,你或許就更不想去觸碰自己的私慾,人人都想讓自己看起來圓融、為他人著想。倘若你無法跳脫這個框架,後期或許會出產一篇利己主義者的專題,方便說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兩難的你。

回到重點,究竟該怎麼樣讓自己在選擇中無限趨近滿意呢?想像一下,今天你的自私不會被大眾以異樣眼光看待,那你最終會如何做決定?我想,那就是你真正想要的,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下,自己都會有一個最佳解答,只是礙於現況、環境,我們無法達成。我想說的是,既然你已經知道了妥協不會讓選擇更完美,為何不嘗試跟隨心中所望呢?儘管這可能讓你看起來很自私,儘管這可能讓你產生一些罪惡感。這並不是要號召大家一起成為一個自私的人,是希望為此所苦的人,靜下心來聽聽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一昧的讓步。

他人的眼光是否真的那麼重要,這件事情是你自己能夠決定的,在不影響到其他人權益的條件下,去做自己「想要」的決定是十分重要卻又困難的,一切就看似遙不可及的夢。

承認自己的自私

人們因為太在意他人眼光導致過度的思考。簡單的事情被想的複雜,思考方向直走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轉好幾個彎。給為其所困的人分享一個思維,或許在他人眼中,你導向自己利益的決定根本不算什麼,因為聰明人都是這麼做的。

只因你認為的普羅大眾價值觀是某種樣子,疊加上意識到自身利己的思維,導致旁人的眼光被無限放大,最終你不斷的妥協。甚至還在事後說服自己「我這樣的決定只是權宜之計,自己不滿意也無可奈何。」如果能夠承認自己把利益擺在最優先的位置,今天選擇還會這麼艱難嗎?這項議題可以讓所有人好好思考一下。

利己主義,萌芽

略分享一下作者在轉換工作跑道的心路歷程。平凡的一個打工族,一旦和工作環境的人們建立深厚的感情,會發生什麼事情?你能夠想像得到,會因為「情誼」沒有辦法離開原本的地方。這時候有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突然闖進自己的生活,你會去注意到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會因為已經被打開的眼界想要轉換跑道。然而,跳槽這件事情最終會被同事知曉,會被大家討論,會被與同事之間的情感連結所困頓。

當時對我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一方面沒辦法放下情感,令一方面又想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直到我意識到,一位普通人想要往上走,想要爬階層是多麽困難的事。能有這樣一個好的機會去認識更上一階的人,那又為什麼要留在原本的地方繼續?在我心中自私的想法就出現了:如果我跟打工的人混在一起,那我就只會在這個圈子裡,吸引一樣是打工的人進來;相反的,假使我能夠依靠新的工作機會認識有內涵、有學識、有人脈的人,至少我的生活會出現一丁點改變的可能。也就因為自己的不甘平凡,我最終做出了自私的選擇。

你認為我自私嗎?是,也或許不是。對我來說,我認為舊的地方沒有辦法帶給我歷練、經驗、成長,打工的地方在我心目中已然變得什麼都不是。概念闖進意識的當下,我就和管理階層說我要離開這裡,去尋找更好的機會。決定相當果斷,但我也開始害怕現實的自己,這與自己的認知不同,我認識的自己應該要再更圓融、平滑一點,這在當時也給了自己相當大的打擊和迷茫。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對自己來說相對有發展性、未來的跑道,至今也持續在選擇的工作崗位上拼搏。

看到這裡,你做為一個旁人的角度來看感覺如何呢?你現在就位在一位旁觀者的角色,也就是上述提到的「他人」。綜合你的感覺,你如果不認為我自私,那我也許成功給了你一個底氣,讓你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這個決定的優劣,在這個基礎下,你能夠變得更為利己,為自己著想。如果你的自私能夠為你帶來未來更高的展望性,我認為值得一試。

後記

當然了,以上是關於工作的例子,或許略為粗淺。但不管什麼身處什麼狀況下都是合用的,無論感情、人際關係等等...。只要是你遇到每個關於選擇的時刻,承認你的自私都會成為一個起點。或許我的經歷只能當作參考,但這也不乏能夠成為你眾多道路中的一種新選項。人生的價值觀越多元,你的道路就會越豐富,而非被困在意識中的偏誤裡,終其一生無法逃脫框架。

改變是由內心所萌發的,不管旁人怎麼旁敲側擊或說服你都僅限於概念上的傳播,真正能夠破繭而出的在於你的意識。或許今天的你剛好很痛苦,你也剛好看到了這篇文章,我堅信能在觀念層面產生一點幫助,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成為你每個艱難時刻的一個助力、後盾。

聯絡我

如果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找我聊聊你的狀況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

如果你有話想對我說

這是我的信箱:linna892000@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凌娜的沙龍
14會員
25內容數
人人都活在此刻,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將匯流於人生的道路上。感情、人際、家庭、職場的變遷總使人們心中匱乏。在洪流裡,與大家共同感受,與讀者持續創造屬於個人內心的烏托邦。 以自己的步調,開拓理想中的世界。 _凌娜_
凌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正常狀態下,在一段關係中總有強勢與弱勢的角色。這件事本身也很普通,雙方也會在磨合的過程中漸漸達成一個平衡。即便感情中存在強弱的狀況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並達到均衡。然而,一但這項平衡被打破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3/02/28
正常狀態下,在一段關係中總有強勢與弱勢的角色。這件事本身也很普通,雙方也會在磨合的過程中漸漸達成一個平衡。即便感情中存在強弱的狀況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並達到均衡。然而,一但這項平衡被打破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3/02/26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2023/02/26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2023/02/21
我們有過一個經歷: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特別的人。在這樣的幻想中,我們無所不能,認為自己能達成所有的事情。 直到現實將一切打碎。
Thumbnail
2023/02/21
我們有過一個經歷: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特別的人。在這樣的幻想中,我們無所不能,認為自己能達成所有的事情。 直到現實將一切打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選擇最難的地方在於,不想面對不確定性,同時又對現況不滿意,如果只是憑感覺來選擇的話,就很容易用「賭一把」的心態來做抉擇,賭一把結果有可能好,也有可能不好,機率可能是50%50%。 但如果能夠理性思考,再做抉擇,你會對自己的選擇更加堅定、有信心。
Thumbnail
選擇最難的地方在於,不想面對不確定性,同時又對現況不滿意,如果只是憑感覺來選擇的話,就很容易用「賭一把」的心態來做抉擇,賭一把結果有可能好,也有可能不好,機率可能是50%50%。 但如果能夠理性思考,再做抉擇,你會對自己的選擇更加堅定、有信心。
Thumbnail
常常有人問說,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我會說:「應該先選擇再努力。」 話雖如此,選擇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選對了,努力大概也是花時間、花精神去做而已,比較不會讓你的人生要重新來過。   當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把答案簡化成兩種:維持現在這樣,或是直接赤裸裸地跳過去另外那個選項,那個選項
Thumbnail
常常有人問說,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我會說:「應該先選擇再努力。」 話雖如此,選擇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選對了,努力大概也是花時間、花精神去做而已,比較不會讓你的人生要重新來過。   當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把答案簡化成兩種:維持現在這樣,或是直接赤裸裸地跳過去另外那個選項,那個選項
Thumbnail
生活中睜開眼的第一剎那就要面臨各種選擇,建立一個準則越來越靠近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與工作。 透過原則找到幫助我們做決定!
Thumbnail
生活中睜開眼的第一剎那就要面臨各種選擇,建立一個準則越來越靠近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與工作。 透過原則找到幫助我們做決定!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遇上,無法選擇 人是感性的動物,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通常我們無法果斷捨棄感情。 所有的關係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等值的重要,也難以割捨任何一個部分。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做選擇
Thumbnail
遇上,無法選擇 人是感性的動物,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通常我們無法果斷捨棄感情。 所有的關係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等值的重要,也難以割捨任何一個部分。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做選擇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
Thumbnail
無法自己做選擇的人生,讓人感到懊惱,如果大部分的事項都必須由別人來決定,任人擺佈,失去了自主性,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但凡事都要由自己做選擇,卻也讓人感到頭痛,因為經常會遇到魚與熊掌難以取捨的困境,唯恐顧此失彼,而不如何是好。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會逃避選擇,甚至希望有什麼神仙能替我們做出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無法自己做選擇的人生,讓人感到懊惱,如果大部分的事項都必須由別人來決定,任人擺佈,失去了自主性,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但凡事都要由自己做選擇,卻也讓人感到頭痛,因為經常會遇到魚與熊掌難以取捨的困境,唯恐顧此失彼,而不如何是好。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會逃避選擇,甚至希望有什麼神仙能替我們做出最好的選擇。
Thumbnail
選擇想要什麼、很簡單,但決定放棄什麼,卻很難。 我們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選擇題,決定今天穿什麼、決定中午吃什麼、決定下午該做些什麼、決定晚上該完成哪些重要的約會。職場上,選擇老闆、選擇同事、選擇職位待遇、選擇生活方式,通常我們總是甚麼都想要。
Thumbnail
選擇想要什麼、很簡單,但決定放棄什麼,卻很難。 我們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選擇題,決定今天穿什麼、決定中午吃什麼、決定下午該做些什麼、決定晚上該完成哪些重要的約會。職場上,選擇老闆、選擇同事、選擇職位待遇、選擇生活方式,通常我們總是甚麼都想要。
Thumbnail
■無法做選擇,做決定■決定了又會後悔■總覺得最好的那個還沒出現
Thumbnail
■無法做選擇,做決定■決定了又會後悔■總覺得最好的那個還沒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