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我想的那樣...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這樣突然跳出來的想法有時候令人難以接受,因為我們透過幾十年認識的自己已經有一個固定的樣子、模板。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情況:我們接觸到了一個新環境,或是新的工作。嶄新的人、事、物都讓你大開眼界,為了能讓自己躋升更高層次的團體、爬上更高的位階,某部分人選擇了擺脫自己過去的交友舒適圈,以前無論多好的兄弟、閨蜜都被狠狠的丟在角落,僅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圈。
你會覺得很現實嗎?
如果你的感覺是這樣,是沒錯,這的確就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其實只是一個取捨上的問題。
以文字表達的話大概會是:「某個人為了事業或個人方面的成長而『暫時』選擇放棄朋友和其他固有社交圈」。
當我們用文字完整表達了這個狀況,你是否仍然覺得這是一種「殘酷」的表現,又或者是你將這件事情的發生轉而看作是一種「選擇」。
人性:關注自身
回憶一下,在前陣子提到關於「選擇」的那篇文章,我們有稍稍提過所謂的「利己主義」這件事。而現在,我們會共同得知一件事情:利己主義能夠解決、解釋人性中最光輝與最黑暗的每一個層面。
試想一件最簡單的事情,我們在買東西時常會看到一個品項有不同的品牌,例如都是綠茶但會有不同的牌子。如果今天你是一位精打細算的人,不論品質,單純論你可以花最少的錢喝到最多的量,我們會做出比較後做出最終決定,我們的最終選擇結果會環繞在「性價比最好」、「最省錢」、「便宜」。這無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關於「利己主義下的選擇」。
你可能會想說,狀況中加入人的因素之後就不好考慮了。是的,當然我們會顧及到他人的感受而影響我們做出的決定,這也是根深蒂固的人性之一:在意他人看法。當然在這邊也不是就此斷言利己主義是人性中最大的決策者,還有很多因素例如:自戀、防衛心、非理性抉擇、情緒化等等.......。
將話題拉回來,今天你的角色並不是單純的消費行為那麼簡單。相信你的腦海中已經有一些回憶的畫面了。當然,你的最終決定不一定都是最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我卻敢說你90%的思考都圍繞在自己身上。
人總在思考時以自己為主,關於自己的所有事情:如何獲得利益、如何讓他人喜愛自己、如何讓自己更加引人注目,諸如此類。我們得知一件事:最深層、真切的那一部分人性,就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本能的「關注自己」。
你眼中的自己
現在你意識到這件事了,你也知道世界上肯定也有很多人跟你一樣知道這件事,當你站在對此小有研究的人面前,你的貪婪必定無所遁形。我所訴說的是人性,但舉凡是人都會經過社會化,這是一段從求學到出社會的必經過程,你的前輩或許也喜歡跟你說這是「經驗」、「社會歷練」。
用最概括的方式說,這是一個學會做人的過程。
幸運的是,因為我們總是在經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能夠透過意識控制自己的人性,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正直、善良且無可挑剔的人,即便我們的靈魂不一定是這個模樣。當你極度想要一項人事物的時候,你可能因為外在因素而將這個念頭打消,因為社會的價值觀、你學到的一切都告訴你那是不對的,以致於你表現出來溫和、舉止得宜,雖然你的內在可能正像頭猛獸般在渴求那項東西。
漸漸的,我們習慣了這件事,也相信我們表現給他人看的溫和、善良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總在遇到需要取捨的狀況時遭遇痛苦,因為我們已然相信了自己的隨和、溫柔,當內心出現不好的想法時會產生嚴重的抗拒,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怎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如何應對這個情形,我只能說:發自內心的關心他人。這是一件可以練習的事情,儘管很難完美達成這樣的願景。當你設想的第一對象再也不是自己,會發生甚麼事情?總結來說,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我們變得會設想對方的立場、理解對方的情緒,並且嘗試感同身受。所有人都在為了他人著想,互相禮讓、尊敬、被對方吸引,這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烏托邦?我也很難想像,這樣美好世界的樣子。倘若你能從身邊的小環境開始改變,你的周遭也會因為你的真心而變得更溫暖。從現在起,你每天的一個小練習,放眼一年後的累積,那將會是一個可觀的人格成長。
聯絡我
如果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找我聊聊你的狀況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
如果你有話想對我說
歡迎預約諮詢
這是我的信箱:linna89200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