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自己做選擇的人生,讓人感到懊惱,如果大部分的事項都必須由別人來決定,任人擺佈,失去了自主性,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但凡事都要由自己做選擇,卻也讓人感到頭痛,因為經常會遇到魚與熊掌難以取捨的困境,唯恐顧此失彼,而不如何是好。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會逃避選擇,甚至希望有什麼神仙能替我們做出最好的選擇。
但逃避選擇,其實也是一種選擇;而與其希望神仙或別人替自己做選擇,還不如自己多花點時間認真去評估各種得失利弊,再靠自己做出明智而圓滿的選擇。當然,在評估時,可能需要一些思考的訣竅。
很久以前,就看過一道跟「選擇」有關的難題,並提供我們如何跳脫僵硬的思考模式,做出明智而圓滿選擇的方法;非常有意思,也值得細細品味:
假設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開著一輛兩人座的小車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那裡等候不知道會不會到來的末班車。
其中一個是發高燒的可憐病人,他必須趕快被送到醫院去,否則可能喪命。一個是曾經對你拔刀相助,讓你的事業起死回生的商人,他必須趕回都市去簽訂一個非常重要的契約,否則他的事業可能就此瓦解。一個是雖然只見過幾次面,但卻已讓你魂牽夢縈的異性,是你未來的理想伴侶,她(他)正要搭車回家,而你知道,如果錯過今晚,你們也許就很難再見面。
但遺憾的是,你的車子只能再坐一個人。請問你要如何做選擇呢?
這實在很難做取捨。但很顯然,一個人最後會做出什麼抉擇,跟他的性格、價值觀、判斷力等脫不了關係。不管你選擇垂死的病人、有恩於你的商人或夢中的情人,也許你都可以說出一套冠冕堂皇的「為什麼」,而心理學家也可以根據你的選擇和說詞,推測你的性格、價值觀和判斷力。
如果是你,你會做出什麼選擇呢?請閉上眼睛,思考一下,等決定好你的選擇後,再繼續看下面這一段:
在這個難以取捨的難題裡,一個人最明智而圓滿的選擇是:「把車鑰匙交給商人,讓他開車送病人去醫院(他也順便去簽約),而你則留下來陪你的夢中情人等車。」
我想很多人會認為這不就成了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嗎?沒錯!這個選擇的答案跟你的性格、價值觀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一種創意思考的結果。所謂「腦筋急轉彎」,就是要訓練我們跳出慣性、僵硬的思考模式,為困境帶來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當我們面臨一個難以取捨而又必須做出選擇的問題時,通常只想到「取」,而不懂得「捨」;但佛家奉勸我們「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我們想要有所「得」(或各種助益),通常卻必須先有所「捨」,也就是將思考重點從「得」轉移到「捨」,這種轉移式思考正是常見的創意思考。
但這只是第一步。我們在思考「捨」時,通常將重心擺在外面,在這個例子裡,就是我們到底要「捨棄」病人、商人還是情人?不過如果只是在這三個人間兜圈子,同樣是無解;要想做出明智的選擇就必須再將思考重心從「外面」轉移到「裡面」,也就是自己身上。
那要「捨棄」自己的什麼呢?並不是要你放棄自己的價值觀或情感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而是要你暫時放棄你的物質性擁有(汽車),讓商人開你的車在病人離開(這也是一種轉移式思考),自己留下來陪情人。
只要「交出車鑰匙」就能做出明智而圓滿的選擇,但多數人為什麼卻都「想不到」?這不是大家的IQ低,而是它曝露了我們的某個心理盲點:當我們在做選擇時,通常只想到「取」,而不懂得「捨」;而且對自己的「物質性擁有」更是難以割捨,對它們具有超乎個人感知的迷戀和執念。
在人生的風雨中,總是會遇到各種選擇問題,雖然不會像這道「風雨夜的選擇」題目奇特而艱難,但道理應該是一樣的:在面臨困難的抉擇時,要懂得如何「捨」,而且在割捨自己擁有的東西時,要學會做「轉移式思考」,這要也許就能豁然開朗,做出明智而圓滿的選擇,結果,反而得到更加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