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親子之間必然的疏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些日子,女兒問了個讓我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她問說:「為什麼小孩覺得好笑的事情,大人都不會笑呢?」
略為思考之後,當時我的回答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已經對同樣的事情笑過好幾次了,這就跟吃東西一樣,再好吃的東西吃了無數次,大概就沒有最一開始那麼好吃,這是一樣的道理。」
我其實不知道五歲的她到底理解到什麼程度,但多虧了她這個問題,我開始去回憶過往經驗和思考箇中原因,細思極恐,我竟然因此有淡淡的惆悵與感傷,怎麼說呢?我想先分成兩個部分來說明我的看法。

無可避免的世代差異,無可避免的疏離

很顯然地,因為親子間的世代差異,無可避免的造成彼此笑點的差距。孩子是可以對任何小事(對大人而言是小事)都笑到美丁美當的,例如我不小心踩到她的鞋子,或是她聽到弟弟放了一個屁,諸如此類幾乎沒有任何戲劇性的事情,都好像是全世界最好笑的事情一樣。
不確定是不是大家的反應都一樣,但我是真的沒辦法覺得這樣很好笑,或是假裝它好笑,大人的眼界和人生經驗多過孩子太多太多了,我既不覺得好笑,也不願意裝模作樣來哄騙她,事實上我很可以理解女兒想要分享喜悅開心的心理,但卻做不到用真心認同來回應她的一片心意。
我更深入的去想,或許孩子青春期時與父母的疏離感就是從這時開始累積的,因為覺得自己一直得不到認同與理解,久而久之不想再嘗試分享任何事也是必然的,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驗中,每每想和父母分享自己覺得感動的歌、喜愛的小說故事或是任何感觸,得到的回應大多是平淡的,甚至是不被在意的,講誇張一點就是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長久以來真的是會感到心灰意冷。
以前總是會埋怨自己不被父母所理解,沒有共同話題,雙方觀念上有巨大的隔閡等等,而如今我也明白到了,這其實不全然是父母的錯,甚至都不是任何人的錯,這只是一個因為世代差異而造成的必然的疏離。我感傷的是自己現在也走在這樣的必然上了,或許離真正的疏離還很遠很遠,但我想這個方向基本上不可逆。

如何接住孩子的心意?

小時候我若是笑得過於猖狂,像是聲音尖銳或音量稍大,總會惹來斥責,那時我的心裡是充滿委屈的,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不能表現非常開心或高興,不過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那時總是惹來斥責了,親身經歷之後,我完全能夠體會孩子誇大猖狂的聲量與行為,有多麼容易惹怒父母。
即使明白這些行為的來龍去脈,我還是有些小小的惆悵,因為以往被斥責的經驗似乎已經對我形成了一種制約,暗示我只要過於喜悅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於是至今我仍會十分小心地去控管喜悅的情緒,盡可能用平淡的方式來展現。
如今看來,這樣的習慣並不是太健康啊。現在身為父母的我,又該如何避免複製同樣的模式呢?
目前我能想到的,也比較能努力做到的方式,或許只有薩提爾的「核對」而已。(核對理論與實例可看李儀婷老師的<三歲的孩子聽不懂人話>)
以下是我設想的情境:
(先等女兒笑完)我:「你覺得 xxx 事情非常好笑對嗎?」
女兒:「對啊,因為 OOOO 所以超好笑的。」
我:「原來是因為 OOOO 呀,你真有趣。」
以上,我想大概是我的極限了,而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在於一開始要先等女兒笑完,而且不被惹怒......

接納與聆聽是永遠的課題

我期許自己能夠做到即使不同意,卻仍然接納並允許孩子有不一樣的想法,真正接受孩子是獨立個體,而彼此的價值觀會逐漸有所歧異。這必然的疏離令人惆悵,若能讓那一刻的來臨再更後面一點,雙方分岔的距離再短一些,或許可以讓身為爸媽的我們感到些許欣慰吧。
Photo by Jon Flobrant on Unsplash
avatar-img
24會員
102內容數
從全職媽媽的角色出發,閱覽世界的生活觀察。舉凡教育、社會、文化和個人體悟都是美好的寫作題材。目前暫居在美國聖地牙哥,感受台美之間的生活與教養差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un 王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天氣一下回暖一下急凍,孩子生病的頻率也變高了,打從去年底開始,兩寶就輪流因為突發的高燒被學校退貨,讓我每次看到學校來電時心都先涼一半,接完電話確定要馬上去接回的時候,再涼剩下一半哈哈。
我覺得這款遊戲十分好上手,不只顏色豐富飽滿,幫瓢蟲交換斑點小木條的動作還可以讓孩子練習手部的小肌肉,而且對陪玩的大人來說這遊戲也不會太無聊。
(警語:非主流觀點,本意亦非尋求認同,不喜者請自行離開。) 這幾日親子部落客-酪梨壽司的體罰議題全網熱議,許多 KOL 如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廣告小妹和呂秋遠等都對此發表了看法,不過,大多是著重在呼籲禁止對孩童施加任何形式的暴力。
我相信,每種興趣若是開始對自己的表現有所要求,就有更深入發展的可能性。
這天來到湖口鄉立圖書館為小朋友說故事,近一個月來天氣都還是很夏天,很湊巧地就在這天開始下起了冬雨,正好符合這次設定的主題-多采多姿的冬天。 冬天天氣寒冷,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提不起勁,也沒辦法出去外面大玩特玩,可是,其實冬天還是有一些季節限定的有趣事情唷!
在心理上和孩子拉開一點點距離,像在欣賞任何美好事物一樣的看待他們,感受每個生命那獨一無二的姿態,我發覺我對他們的愛,回歸到最初的純粹。
最近天氣一下回暖一下急凍,孩子生病的頻率也變高了,打從去年底開始,兩寶就輪流因為突發的高燒被學校退貨,讓我每次看到學校來電時心都先涼一半,接完電話確定要馬上去接回的時候,再涼剩下一半哈哈。
我覺得這款遊戲十分好上手,不只顏色豐富飽滿,幫瓢蟲交換斑點小木條的動作還可以讓孩子練習手部的小肌肉,而且對陪玩的大人來說這遊戲也不會太無聊。
(警語:非主流觀點,本意亦非尋求認同,不喜者請自行離開。) 這幾日親子部落客-酪梨壽司的體罰議題全網熱議,許多 KOL 如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廣告小妹和呂秋遠等都對此發表了看法,不過,大多是著重在呼籲禁止對孩童施加任何形式的暴力。
我相信,每種興趣若是開始對自己的表現有所要求,就有更深入發展的可能性。
這天來到湖口鄉立圖書館為小朋友說故事,近一個月來天氣都還是很夏天,很湊巧地就在這天開始下起了冬雨,正好符合這次設定的主題-多采多姿的冬天。 冬天天氣寒冷,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提不起勁,也沒辦法出去外面大玩特玩,可是,其實冬天還是有一些季節限定的有趣事情唷!
在心理上和孩子拉開一點點距離,像在欣賞任何美好事物一樣的看待他們,感受每個生命那獨一無二的姿態,我發覺我對他們的愛,回歸到最初的純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兒說出一樣的話,但我用不同的心態跟反應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在親子關係中,雙方都會面臨時間與距離的抉擇,尤其當父母日漸老去時,孩子們也需要思考如何照顧他們。透過敘述父女間的愛與關懷,讓讀者深思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下樓的時候,你對我伸了手, 我輕輕的,把手放到你的手心, 雖然我沒有說出「原諒你」, 但我已原諒你,因為我是如此愛你。
Thumbnail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兒說出一樣的話,但我用不同的心態跟反應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在親子關係中,雙方都會面臨時間與距離的抉擇,尤其當父母日漸老去時,孩子們也需要思考如何照顧他們。透過敘述父女間的愛與關懷,讓讀者深思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下樓的時候,你對我伸了手, 我輕輕的,把手放到你的手心, 雖然我沒有說出「原諒你」, 但我已原諒你,因為我是如此愛你。
Thumbnail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