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愛我家人,但相處在一起卻有壓力怎麼辦?

更新於 2023/04/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以這樣的模式互動下去。
例如:某些家庭太在意對錯與究責,那孩子在這樣家庭中,學會的技能是:分對錯很重要,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很重要。孩子在溝通中的焦點就容易著眼在對錯上,而不是有狀況時「我可以怎麼後續處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很愛父母的,他們容易相信父母對他們說的話,給他們的教條規定。但隨著孩子社會化過程,孩子開始有其他資訊與管道,去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規則時,他們就會開始質疑父母的做法,甚至提出他們認同的新做法。
孩子也會對父母有所期待,認為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能像別人家的父母怎樣、怎樣。
例如,別人家的父母感覺更平靜,更能好好溝通,或是錢賺更多,有更好的享受等等。
父母要能回應孩子的這些質問,若能順利在質問中通過Pass,則父母的權力不會受到影響,若是不行,則孩子會認為父母無法自圓其說,對父母的信任度也會下降。
隨著孩子的再成長,他容易看到父母那些不好的部分,但是也無力改變這些部分,當孩子不知道怎麼溝通時,就會選擇逃離。
對孩子而言,別說想改變父母,光光指出父母的不是,都可能冒著莫大的風險,極高的機率被父母一陣強白後,再被修理一頓。
這就會造成即便家人間相愛,却很難相處在一起的狀況,每當相處在一起,家人們性格中最突顯、不融洽的部分,輕易的就造紛爭與嫌隙的來源。
回到這次的問題:如果你很愛家人,但相處在一起卻有壓力怎麼辦好呢?
以最終的答案來說:都是要提升個人成長,因為想要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的思考的維度提高了,問題才不再是問題。
因為問題對自己的干擾小了,自己情緒的張力才會降低,也才能用新的行為應對,間接的去創造一些新的互動氛圍。
要提升個人的成長,前提是要冷靜下來看看現在的情況,對方為什麼這樣,因而勾引出自己某些特定情緒?
在回答家人為什麼要這樣時,大家很容易聯想到的是,對方有種種不好的特質,並且把這些特質歸因在這個人就是有問題上面。
如果太快這樣論斷,就容易阻斷思緒,反而讓憤怒、煩躁等情緒干擾思緒。
比較好的做法是思考:
有什麼背景脈絡成就了這個人長成這樣?
而他長成這樣又帶來什麼好處?
沒有人會使用無效又糟糕的方式一直下去,除非這個方式給他帶來某些好處,或是帶來某些他想要的感覺,他才會持續。
例如,我常聽到個案在描述父母時,爸爸可能是太過指導性,說話很父權,也沒有在管別人回應他什麼,只顧說他想說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爸爸要以這樣的方式說話呢?
很有可能是:爸爸想要獲得權力,想要當話語的主導者、主角。
那他為什麼想當主角、要耍強勢、要教別人?
心理學上對於抗拒心理的研究,認為一個人過份強調什麼,往往是因為過份缺乏什麼。
例如,容易軟弱而要強調堅強。
例如,容易生病而要強調健康。
例如,害怕平凡而要強調傑出。
例如,沒有控制權而想發揮控制。
這樣想時,很多事情都能反過來看,也能理解那些被好行為的背後,往往根植於某些正常的人性需求而存(如被看見、被需要、被肯定、擔憂批評、強調自我不容忽視,想被認為正確、有能力等等)。
試圖理解對方的全貌,就比較不會一下子的,就對家人特地的、討厭的部分起反應。
當然如何相處在一起還是一門藝術,與其靠的太近而互相傷害,保持適當的距離也是一件好事。
我相信,表現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也不見得要勉強自己在不適當的時機去相處在一起。
在自己遊刃有餘時,再去有更多互動,才容易創造正向循環。
畢竟,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責任,當人人能把自己的心安好了,各就其位,那互動自然就會順利了。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立刻加入養心齋好友,需要就能及時預約超直覺心理諮詢,洞察內心讓疑惑有解!
養心齋官網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有需要可以加line諮詢:@491sslzi。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談一段戀情的過程中,是增進了解自己的好機會,也是增進自己情商的好機會。 沒有什麼比在關係感情中歷練,更難看清楚自己的樣子。 如果你在感情中,時常害怕被對方背叛,時常帶有這樣的恐懼,因而影響你想偷看對方的訊息,或是不斷確認對方在做什麼,那麼你的心,就是在不信任的基礎上運轉。 可是,不信任就是不好嗎?
會想進行心理諮商的人,大多是對探索自己的內在有興趣,或是想藉由探索自己一內在,形成定向,解決問題。 可說到底一個人的內在是指什麼呢?意識、潛意識?或是更深而隱晦不可得的層面嗎? 探索內在,有個重要的目的要達成,在於讓自己的想法趨於一致。趨於一致的意思是,有時人會有多樣的需求,而在這些需求之間是矛盾衝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業力議題到來,業力的意思是習性,習性會影響思考,也會限制思考。舉例來說,如果你生在一個愛好面子的家族裡,家族的長輩總是喜歡比較,耳濡目染之下,你也容易將比較一事看的重要。 因為你在這環境下,你學會的是比較,且要比贏,才能維持體面的生活,這樣你就不得不把比較一
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難題, 感情難關、親情糾葛、工作不順、事業難成、 痛苦不已、無意義感、壓力、焦慮、徬徨等。 想要找人求助, 卻可能透露自己的弱點、黑暗面, 別人也未必能懂, 即便能聊聊, 未必切中要害, 更難讓自己有力量持續去改變, 真的解決問題。 此時,你會希望有個朋友, 夠溫柔你夠接住你的情緒
當大家向上司或朋友捍衛自己的主張,都會怎麼做呢? 先看看下面故事劇情,揣摩一下自己會如何捍衛主張。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 當小鳳來到諮商所時,顯得悶悶不樂,這件事情已經困擾她好一陣子,小鳳一直忍耐與調適,但直到今天又發生類似的事更加侵害小鳳的權益。小鳳描述當時又發生類似事情時,彷彿腦門一轟…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 要界定修心之前,要先界定什麼是心?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 那些所想、所思就是心嗎? 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我想會是「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 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 有時這樣想,有時又自我反
在談一段戀情的過程中,是增進了解自己的好機會,也是增進自己情商的好機會。 沒有什麼比在關係感情中歷練,更難看清楚自己的樣子。 如果你在感情中,時常害怕被對方背叛,時常帶有這樣的恐懼,因而影響你想偷看對方的訊息,或是不斷確認對方在做什麼,那麼你的心,就是在不信任的基礎上運轉。 可是,不信任就是不好嗎?
會想進行心理諮商的人,大多是對探索自己的內在有興趣,或是想藉由探索自己一內在,形成定向,解決問題。 可說到底一個人的內在是指什麼呢?意識、潛意識?或是更深而隱晦不可得的層面嗎? 探索內在,有個重要的目的要達成,在於讓自己的想法趨於一致。趨於一致的意思是,有時人會有多樣的需求,而在這些需求之間是矛盾衝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業力議題到來,業力的意思是習性,習性會影響思考,也會限制思考。舉例來說,如果你生在一個愛好面子的家族裡,家族的長輩總是喜歡比較,耳濡目染之下,你也容易將比較一事看的重要。 因為你在這環境下,你學會的是比較,且要比贏,才能維持體面的生活,這樣你就不得不把比較一
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難題, 感情難關、親情糾葛、工作不順、事業難成、 痛苦不已、無意義感、壓力、焦慮、徬徨等。 想要找人求助, 卻可能透露自己的弱點、黑暗面, 別人也未必能懂, 即便能聊聊, 未必切中要害, 更難讓自己有力量持續去改變, 真的解決問題。 此時,你會希望有個朋友, 夠溫柔你夠接住你的情緒
當大家向上司或朋友捍衛自己的主張,都會怎麼做呢? 先看看下面故事劇情,揣摩一下自己會如何捍衛主張。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 當小鳳來到諮商所時,顯得悶悶不樂,這件事情已經困擾她好一陣子,小鳳一直忍耐與調適,但直到今天又發生類似的事更加侵害小鳳的權益。小鳳描述當時又發生類似事情時,彷彿腦門一轟…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 要界定修心之前,要先界定什麼是心?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 那些所想、所思就是心嗎? 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我想會是「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 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 有時這樣想,有時又自我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