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對你的尊重,不是來自於你的職位或辦公室大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兩周看到一則新聞,已步入退休階段的程天縱先生  (經歷:惠普中國總裁、德儀亞洲區總裁、富智康集團執行長 )接下一家台灣上市公司和椿(6215)董事長職務。
之前我曾看過一篇程天縱先生寫的文章,今天有機會再次閱讀此篇好文之後,決定擷取部分內容如下並分享出來 :
【創造專業經理人價值,不自以為是大老闆】
【這輩子,我都是專業經理人。專業經理人有三個任務:第一是下殘局,再難都要下到贏,所以我不建立自己的人馬,到哪兒工作都是單槍匹馬。
第二是抬轎子,不是坐轎子。我謹守本分,不跟老闆搶功;也不打高爾夫、不請司機,這些都是老闆的玩意兒。
專業經理人的光環,不是來自你自己,而是來自你所服務的企業。我在北京工作六年,去江澤民家中吃過三次飯,這不是因為我是程天縱,而是代表惠普。因此,不要因為太陽天天升起,就像隻自以為是的公雞,以為太陽是牠叫起床的。
第三是轉換職場不加入競爭對手。我不想跟自己先前一手建立的團隊競爭,也無法告訴客戶,「對不起,你買我以前的產品是錯的,買現在的才對!」】
(此文來源: 程天縱的職場哲學)
我曾服務過一家有3000人的大集團,其人資長是一位令我打從心裡尊敬的長者。做事有條不紊,總能辦好老闆交代的事,對待同仁完全沒有大長官的架子。而且他竟然沒有獨立辦公室,也沒有祕書。他曾跟我說: 「別人對你的尊重不是來自於你的職位或辦公室大小,而是你的專業和你的貢獻。大家會敬重的人是做得多、要得少;另一種人是做得少、要得多,這種人要帶人,大家不會信服。」
這位盧姓老長官的人生哲學,我一直都牢記在心裡,而且也徹底實踐它!
老闆辦公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94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流星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前有一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某個舉辦大肚山夜跑的主辦單位,竟在活動前一天晚上在臉書公布因資金周轉困難,活動暫停舉辦。據說很多廠商到了該主辦單位的公司發現早已人去樓空,網路上許多報名者也留言說是詐騙集團捲款潛逃。 這其實是一則很普通的新聞,如果不是因為我曾在這個產業可能也不會特別注意。當然會引起我注意
職場上常見許多人沒什麼能力,但卻總覺得自己很行。我曾遇過一位業務A君,常跟其他同事說,要是公司沒了他肯定不行。他會告訴別人,這件事要怎麼做、那件事不能那樣做,像他這麼經驗豐富的業務人員,對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少了他一大堆事做不成。但事實上, 他來了公司好幾年卻沒開發過任何新案件,接手其他人的客戶也守不
20多年前我買了一台4萬元的Sony攝影機,在當時來說算是相當高檔的產品。結果隔年的春節期間帶出國拍攝,竟然壞了。就這麼巧,產品保固期的最後一天就是春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因此我只能在過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送修,但那天就剛好過了保固期。更慘的是,送修檢測後,修理費用竟然高達2.3萬元。 於是我就寫信給台灣
在台灣中小企業佔大多數,而一兩百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幾乎是以老闆的意見為公司最主要的經營方向。因此老闆的每句話都會影響公司的每個人。 D君是我曾服務的一家中小企業老闆。有次有個朋友介紹一個顧問案給我,問我要不要接。此案與公司營業內容沒有相關,但若我要接的話就必須經常請假去執行此案。為了避免麻煩我和D君討
最近和一個前同事E君吃飯,他提到最近剛離職休息中,因為這份工作太操無法負荷。E君說他只是專案經理但卻要做很多不是他份內的工作。他說是我以前教他的,事實上,的確是我以前告訴他的。 以前做業務時,面對客戶的種種要求,如果後勤單位無法支援,也常常業務自己來完成,並不是我愛做,而是怕丟掉客戶、業績,也怕被客
今天聽到我曾經服務近10年的前公司的老闆說,他打算把公司收起來,真是令人唏噓。 今年台灣的疫情至少可以說是近半個世紀來對經濟影響最為劇烈的變數。因為人們不能出門,員工在家上班,娛樂活動受限,活動範圍受限。除了戰爭以外,沒有其他變數會對內需經濟有如此大的影響。 我現在服務公司有許多通路在百貨公司,營業
之前有一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某個舉辦大肚山夜跑的主辦單位,竟在活動前一天晚上在臉書公布因資金周轉困難,活動暫停舉辦。據說很多廠商到了該主辦單位的公司發現早已人去樓空,網路上許多報名者也留言說是詐騙集團捲款潛逃。 這其實是一則很普通的新聞,如果不是因為我曾在這個產業可能也不會特別注意。當然會引起我注意
職場上常見許多人沒什麼能力,但卻總覺得自己很行。我曾遇過一位業務A君,常跟其他同事說,要是公司沒了他肯定不行。他會告訴別人,這件事要怎麼做、那件事不能那樣做,像他這麼經驗豐富的業務人員,對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少了他一大堆事做不成。但事實上, 他來了公司好幾年卻沒開發過任何新案件,接手其他人的客戶也守不
20多年前我買了一台4萬元的Sony攝影機,在當時來說算是相當高檔的產品。結果隔年的春節期間帶出國拍攝,竟然壞了。就這麼巧,產品保固期的最後一天就是春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因此我只能在過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送修,但那天就剛好過了保固期。更慘的是,送修檢測後,修理費用竟然高達2.3萬元。 於是我就寫信給台灣
在台灣中小企業佔大多數,而一兩百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幾乎是以老闆的意見為公司最主要的經營方向。因此老闆的每句話都會影響公司的每個人。 D君是我曾服務的一家中小企業老闆。有次有個朋友介紹一個顧問案給我,問我要不要接。此案與公司營業內容沒有相關,但若我要接的話就必須經常請假去執行此案。為了避免麻煩我和D君討
最近和一個前同事E君吃飯,他提到最近剛離職休息中,因為這份工作太操無法負荷。E君說他只是專案經理但卻要做很多不是他份內的工作。他說是我以前教他的,事實上,的確是我以前告訴他的。 以前做業務時,面對客戶的種種要求,如果後勤單位無法支援,也常常業務自己來完成,並不是我愛做,而是怕丟掉客戶、業績,也怕被客
今天聽到我曾經服務近10年的前公司的老闆說,他打算把公司收起來,真是令人唏噓。 今年台灣的疫情至少可以說是近半個世紀來對經濟影響最為劇烈的變數。因為人們不能出門,員工在家上班,娛樂活動受限,活動範圍受限。除了戰爭以外,沒有其他變數會對內需經濟有如此大的影響。 我現在服務公司有許多通路在百貨公司,營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個人際技巧同樣適用於家裡的老人。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個樂觀者,不需要慶幸。如果你是一個悲觀者,也沒必要過於難過。樂觀和悲觀只是天生的氣質而已,我們可以做悲觀的發光體,也可以做樂觀的發光體,我們不需要去改變這種氣質,覺察它、接受它就可以了。
Thumbnail
「被比下去的話很丟臉呀!而且我們家族人口數又多,逢年過節根本就像展示會。」帶點怒氣的是若曦。「我們這個家族,不只是兄弟姊妹互相比評,還有比小孩。小孩除了要跟手足比較,還要跟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比。」 永遠都有比較對象,我總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爸媽才會這樣嫌我。」簡單地說,我就是在『比較中』長大。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各位職場老鳥、菜鳥們,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遙遠的三國時代,也不是什麼宮廷劇情節,而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代職場中。   還記得去年,我有個朋友小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那時候的他,可說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每天西裝筆挺地進出公司,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出差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三個貴人(父母、老師、主管)對於自己的正向啟發,描述了成為主管後的感悟和領導一位夥伴的過程。藉由個人經歷,作者在強調穩定輸出的同時,也傳達了給予他人正面影響和鼓勵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Thumbnail
你希望從主管口中聽到哪句話? 1.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 2.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 3.你今年表現很好,雖然缺點不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個人際技巧同樣適用於家裡的老人。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個樂觀者,不需要慶幸。如果你是一個悲觀者,也沒必要過於難過。樂觀和悲觀只是天生的氣質而已,我們可以做悲觀的發光體,也可以做樂觀的發光體,我們不需要去改變這種氣質,覺察它、接受它就可以了。
Thumbnail
「被比下去的話很丟臉呀!而且我們家族人口數又多,逢年過節根本就像展示會。」帶點怒氣的是若曦。「我們這個家族,不只是兄弟姊妹互相比評,還有比小孩。小孩除了要跟手足比較,還要跟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比。」 永遠都有比較對象,我總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爸媽才會這樣嫌我。」簡單地說,我就是在『比較中』長大。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各位職場老鳥、菜鳥們,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遙遠的三國時代,也不是什麼宮廷劇情節,而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代職場中。   還記得去年,我有個朋友小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那時候的他,可說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每天西裝筆挺地進出公司,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出差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三個貴人(父母、老師、主管)對於自己的正向啟發,描述了成為主管後的感悟和領導一位夥伴的過程。藉由個人經歷,作者在強調穩定輸出的同時,也傳達了給予他人正面影響和鼓勵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Thumbnail
你希望從主管口中聽到哪句話? 1.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 2.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 3.你今年表現很好,雖然缺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