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志英》|嵐嵐的書籍分享

《82年生的金志英》|嵐嵐的書籍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晚上空虛嗎?哭不出來嗎?看這本你就會哭了

這本書說了好多,好多生活細節!

可能這本書沒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劇情;也沒有突然大轉折的情節;更沒有飄渺虛無的創意在裡面——這本書只有真實發生在每一個人都會遇見的生活描寫。

raw-image

辛酸地看完這一生

嵐嵐閱讀完這本書,感同身受好多,雖然這本書是以女性為重點,但是不乏也有把男性的問題點出來,好像書本裡面的問題放到現在社會上還是依然在進行中。

看金智英的長大歷程中,好像是平淡的,自己也是被教育成這樣,就該讓男性優先,女性就該乖乖地上供,或是成為犧牲品;這是一種前人所定的規矩,後人只能摸摸鼻子閉上嘴巴該該遵守。

但是長期累積下來看不見的能量,一點一滴地慢慢在壓垮這一道防線,直接有人受不了,才會嘗試去爭取或是希望改變,雖然最終的結局都以失敗為告終,最算有成功的案例,那也只是明面上的,實際實行又是另一回事了。

嵐嵐其實很心疼書中的女性,不論是金志英或是上班的女同事,每個人都會有一種被社會壓制的力量所限制著。

他們也是有著青春美妙的時光,但是他們時光卻不是活在自己希望的環境下面,而是活在完全相反的逆境裡:但是女生們都沒有絕望,他們還是「勇敢」的去爭取,如果現在大家都知道男女不平等,他們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用各種方法去爭取。雖然有些福利可以微乎其微或是男生已經有了——但那是女生們從無到有才出現的權利!


以上是嵐嵐讀完書中,覺得女生不是只有被龐大的社會限制下產生:不甘、任命等消極態度;而是看見:爭取、改變等為了做「自己」而有所行動。



無獎留言環節:最後一段,為何要從主線跑到主治醫師身上呢?

為了幫助沒看過的夥伴們,嵐嵐這裡簡單敘述一下情況:

主治醫生在了解完金志英的故事後,他有了特別感想,因為這是一個特殊的病人,所以醫生自己有了特別的感受。接著就進入醫生的自省裡面。

醫生跟自己的妻子相處起來,也是照著既定印象這樣活下去,雖然妻子讀很高,最終還是因為要帶孩子,所以離開了職場,醫生當時也會覺得不好,但因為既定印象影響下,內疚程度也沒很大,直到妻子在家因為孩子的數學題寫的很開心,醫生才發現了問題!他妻子本來就是擅長數學,現在卻因為國小等級的數學本寫的不亦樂乎!醫生問了老婆,老婆說「因為這是我現在唯一的樂趣」

請問夥伴們你覺得,這段為何要出現?

嵐嵐覺得:這段是因為,加強當時社會的刻板印象下,而出現的第三者證明。因為男女主角雖然是整個故事的重點,但是那也只是一家,所以故事裡出現了許許多多人物;最後醫生嵐嵐覺得他是代表著高學歷的代表,因為大家會認為高學歷,學歷好,人品更好!但是故事卻讓人發覺,好像高學歷的人也跳不出刻板印象。


avatar-img
嵐月YA的沙龍
25會員
120內容數
如果你是迷途的小精靈 眼前剛好進到了一座屋子 那歡迎留下來「觀賞」 並與嵐嵐產生互動、連結。 慢慢這裡就會有許多熱烈的迴響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