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協作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跨文化協作能力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raw-image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跨進行跨國投資、合併、與設立公司,工作上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交流。因此學習如跨文化協作是至關重要的。連相同文化都有意見不同的衝突,更何況是完全不同背景的外國同事呢?

以下整理了提升跨文化協作能力的想法:

協作工具

首先最快速能展開協作的方式就是從工具下手,利用現在各種協作工具可以迅速溝通與更新工作進度,快速有效的的掌握資訊。常見工具有:

  1. Zoom: 一款高效的視頻會議軟件,適用於遠程工作和協作。
  2. Slack: 一個協作和溝通工具,可以替代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軟件。
  3. Asana: 一個項目管理和協作工具,可以幫助團隊共同工作並跟蹤進展。
  4. Google Workspace (原Google Apps for Work): 包括Google Drive、Gmail、Google Calendar等協作工具,可以支持遠程協作。
  5. Microsoft Teams: 一款全面的協作軟件,包括視頻會議、即時通訊、文件共享和任務管理。


學習了解不同文化

  1. 了解他們的價值觀、信仰和生活方式,有 於理解他人的行為和看法。
  2. 透過跨文化交流與他人互動,了解他們不同的觀點。這樣有助於消除對他人的偏見,並且提高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3. 跨文化溝通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適當使用手勢、眼神和面部表情。這樣有助於更好地傳達信息和消除語言障礙。
  4. 包容和尊重他人,不偏見,不歧視是跨文化相處的基本原則。
  5. 願意接受新的體驗和挑戰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條件。
  6. 透過不斷學習,理解和相互尊重,我們可以更好地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相處。


外派菲律賓的觀察

狀況一、井水不犯河水

  • 狀況概述:切開工作分配,由當地人處理當地事,雙方無交流。
  • 發生機率:大約40%
  • 原因分析:在文化差異下,跨文化協作遠比維持現狀困難,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就是各做各的工作。
  • 最後結果:
    -好處是當地人自行處理溝通無障礙,但可能無法達到外籍期待的工作成果。
    -壞處為同樣的工作需要因國籍不同而由不同團隊執行,人力增加。


狀況二、一起「當地」化

  • 狀況概述:做人處事的想法逐漸向當地靠攏。以下以台灣外派菲律賓案例說明:

    舉例一、對於工作責任
    - 台灣:若尚未完成工作會願意加班完成任務,願意減少與親友的相處時間。
    - 菲律賓:家人與生活更重要,尚未完成的工作等明天上班再說。

    舉例二、發生「系統無法查詢使用者名單」的問題,可能分別如下:
    - 台灣:「常理判斷基本具備查詢功能,可能是人為操作不當,請馬上確認操作手冊或諮詢系統廠商」
    - 菲律賓:「系統沒有這個功能,菲籍同仁都用紙本資料做查詢,那就用紙本資料查詢即可」


  • 發生機率:大約40%
  • 原因分析:在「專業與管理能力不夠」以及「不用心了解狀況」容易與當地作法同化,畢竟在外派在異國的同事多數是當地人,想法容易偏向多數人的一方。且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 最後結果:外籍想法與當地人類似,好處是溝通成本減少,但失去「跨文化」的意義。且當外籍過於認同當地想法,將失去掌控權,可能進而導致公司損失。
    欺騙或收賄的弊端,一不注意就會發生。


狀況三、引導當地人「用外籍想法」思考

  • 狀況概述:引導當地人用台灣的想法思考。以下舉例說明:

    舉例一、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在製作Excel報表時,原本菲籍同仁使用手動計算,引導他們使用樞紐工具分析,提高工作的效率。

    舉例二、引入管理方式建立制度
    透過「刪減/合併/簡化」或「流程/制度/表單」等管理方式建立制度,使原本用嘴巴做事的狀況改變為以制度做事。


  • 發生機率:大約20%
  • 原因分析:大部分的人皆有原習慣的工作方式,唯有拿出能力與耐心的溝通,才有機會改變當地人的想法。因此狀況二的情況發生率遠低於狀況一與狀況二。唯有堅持讓當地人了解外籍的想法,才能真的做到「跨文化協作」,否則容易淪為當地單方面文化輸出。

結論:擁有跨文化協作能力除了要有「開放想法」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時也須具備「文化輸出」讓當地人了解自身文化的能力,才能讓雙方互相了解,提升「跨文化」協調能力。

理想上不同國籍協作時,雙方都應以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為目標一起努力,但現實中往往先需要解決「人」的問題才能解決「事」,因此跨文化協調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祝福讀者平安順心,下次見٩(^ᴗ^)۶











































































































































  • 發生機率:大約20%
  • 原因分析:在「專業與管理能力不夠」以及「不用心了解狀況」容易與當地作法同化,畢竟在外派多數同事是當地人,想法容易偏向多數人的一方。且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da 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菲律賓是一個有藍天天空的國度,夏季的傍晚是彈珠汽水的淡藍色天空,冬季的傍晚是浪漫粉色的晚霞。 這裡的生活步調緩慢到連時間都停下腳步,這裡的人民很樂天很懂得愛自己的生活。 幸運地有機會來到菲律賓生活一段時間,想分享給讀者我在南洋異國的日子。
Ad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8
12月從台灣飛往洛杉磯,若搭乘華航與長榮經濟艙都要近5萬的機票費用,不過透過機票比價網站Skyscanner讓我發現了一條新航路,AirPermia來回不到2萬5,讓我省下1萬5,又能去韓國玩幾天!
Thumbnail
2022/12/18
12月從台灣飛往洛杉磯,若搭乘華航與長榮經濟艙都要近5萬的機票費用,不過透過機票比價網站Skyscanner讓我發現了一條新航路,AirPermia來回不到2萬5,讓我省下1萬5,又能去韓國玩幾天!
Thumbnail
2021/02/25
購物中心是當地人周末最愛去的行程之一,想體驗當地生活來一趟SM Mall準沒錯! SM Mall是菲律賓最大的購物中心集團,裡面的品牌走親民路線,多為民生、平價服飾與餐廳。以下推薦5項我會推薦朋友來玩的行程:
Thumbnail
2021/02/25
購物中心是當地人周末最愛去的行程之一,想體驗當地生活來一趟SM Mall準沒錯! SM Mall是菲律賓最大的購物中心集團,裡面的品牌走親民路線,多為民生、平價服飾與餐廳。以下推薦5項我會推薦朋友來玩的行程:
Thumbnail
2021/01/29
在分享看診經歷之前,先重點式的說明一下菲律賓的醫療制度、看診流程與費用 菲律賓的醫療制度 菲律賓的醫院是公立與私立並行,公立醫院主要服務相對窮困的民眾;私立醫院主要服務中產階級以上,因此通常私立醫院的醫療水準與環境都較公立醫院佳。私立醫院與醫生非雇用關係,而是承租診間的伙伴關係,醫生可以自行決
Thumbnail
2021/01/29
在分享看診經歷之前,先重點式的說明一下菲律賓的醫療制度、看診流程與費用 菲律賓的醫療制度 菲律賓的醫院是公立與私立並行,公立醫院主要服務相對窮困的民眾;私立醫院主要服務中產階級以上,因此通常私立醫院的醫療水準與環境都較公立醫院佳。私立醫院與醫生非雇用關係,而是承租診間的伙伴關係,醫生可以自行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當在現代職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有效的跨階級溝通和溝通技巧是關鍵,不僅能減少誤解和衝突,還能提升工作滿意度、促進資訊流通、建立關係,最終實現共同的目標。(圖片來源:RF123) 文/震旦月刊626期/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根據職場社群平台LinkedIn歸納出2023年最搶手的20項工
Thumbnail
▲當在現代職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有效的跨階級溝通和溝通技巧是關鍵,不僅能減少誤解和衝突,還能提升工作滿意度、促進資訊流通、建立關係,最終實現共同的目標。(圖片來源:RF123) 文/震旦月刊626期/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根據職場社群平台LinkedIn歸納出2023年最搶手的20項工
Thumbnail
工作的時候,三不五十會有同事跟我抱怨溝通很浪費時間,為了不潑他們冷水,我總是一笑置之。很想告訴他們的是,「溝通」其實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事,可能也是個人幸福的關鍵鑰匙之一…
Thumbnail
工作的時候,三不五十會有同事跟我抱怨溝通很浪費時間,為了不潑他們冷水,我總是一笑置之。很想告訴他們的是,「溝通」其實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事,可能也是個人幸福的關鍵鑰匙之一…
Thumbnail
跨文化協作能力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跨進行跨國投資、合併、與設立公司,工作上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交流。因此學習如跨文化協作是至關重要的。連相同文化都有意見不同的衝突,更何況是完全不同背景的外國同事呢?
Thumbnail
跨文化協作能力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跨進行跨國投資、合併、與設立公司,工作上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交流。因此學習如跨文化協作是至關重要的。連相同文化都有意見不同的衝突,更何況是完全不同背景的外國同事呢?
Thumbnail
我相信大部分的主管都認為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很好,可是我在職場上見到真正厲害的卻不多。有本事說服團隊的認同、化解客戶的疑慮、扭轉對方的堅持,或者說服老闆採納創新的建議,這才是所謂的「溝通力」。 👉溝通中:進行溝通時也必須掌握七大重點。 2. 觀察臉色,隨時注意對方的反應,適時地調整表達方式。
Thumbnail
我相信大部分的主管都認為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很好,可是我在職場上見到真正厲害的卻不多。有本事說服團隊的認同、化解客戶的疑慮、扭轉對方的堅持,或者說服老闆採納創新的建議,這才是所謂的「溝通力」。 👉溝通中:進行溝通時也必須掌握七大重點。 2. 觀察臉色,隨時注意對方的反應,適時地調整表達方式。
Thumbnail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Thumbnail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Thumbnail
團隊的建立重點在於企業文化的養成 企業文化的意象通常來自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建立有效率的團隊,必須先塑造團隊文化,在任何專案執行的精神,遇到執行瓶頸的態度,是重要的經營關鍵,企業文化的盛衰與團隊榮枯互為因果。了解每個成員的優勢,提高團隊的效率,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Thumbnail
團隊的建立重點在於企業文化的養成 企業文化的意象通常來自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建立有效率的團隊,必須先塑造團隊文化,在任何專案執行的精神,遇到執行瓶頸的態度,是重要的經營關鍵,企業文化的盛衰與團隊榮枯互為因果。了解每個成員的優勢,提高團隊的效率,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Thumbnail
因疫在家工作後,原本以為減少了人事應酬可以有很多的時間做事情,結果反而更忙了,還不知道自己在瞎忙什麼,原來問題全卡在溝通成本上。
Thumbnail
因疫在家工作後,原本以為減少了人事應酬可以有很多的時間做事情,結果反而更忙了,還不知道自己在瞎忙什麼,原來問題全卡在溝通成本上。
Thumbnail
在任何一個企業文化裡, 「團隊合作」一直是深受領導者與管理者重視的能力, 但是卻也是少數人能清晰區分所謂團隊合作的「標準」的項目, 團隊合作,並不單指一般執行人員必須互相合作, 每一位管理者與領導人也都屬於團隊之一, 但是時常,幹部階層也常忘了,而單向的要求執行人員。
Thumbnail
在任何一個企業文化裡, 「團隊合作」一直是深受領導者與管理者重視的能力, 但是卻也是少數人能清晰區分所謂團隊合作的「標準」的項目, 團隊合作,並不單指一般執行人員必須互相合作, 每一位管理者與領導人也都屬於團隊之一, 但是時常,幹部階層也常忘了,而單向的要求執行人員。
Thumbnail
工作上推薦的生產力工具有哪些(電腦版雲端應用工具)? 從哪些管道學習生產力,和提昇工作效率的新知?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工作上推薦的生產力工具有哪些(電腦版雲端應用工具)? 從哪些管道學習生產力,和提昇工作效率的新知?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