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做事態度呢 ?
因為,積極的人,知道自己達不到 100 分,但是他努力做到 90 分 ; 而消極的人,知道做不到 100 分就乾脆不做。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 完美主義心態是怎麼來的 ?
我們天生就有三種與生俱來的需求,我們想要有自主性、想要有勝任感,也想要有歸屬感。滿足了這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就會有幸福的感覺。
我們對於追求幸福會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是因為不知道幸福到底包含了哪些。其實就是 : 能掌控、能做好、能被認可。
而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有一股拖住你的力量,就是「有人不認同」,還有「我怕做不好」。
越要求完美,越給自己很高的標準,拖拉的力量就越明顯,「現實的你」與「理想中的完美」的距離就越遠,最後你感到無力了,放棄了,只想拖延,不想面對,因為害怕犯錯而什麼都不做。
我們講一個人很完美主義,講的是他陷在完美主義的狀態裡面。
完美主義狀態折磨人的地方在於,我們誤認為有一個「完美」的狀態在那裡。
我真的很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完美,但我就是有缺點、做不到,在這樣長時間往前追不到,後面還有人拖著的情況下,內心的自我批判讓我們漸漸喪失韌性。
就像你拉緊了橡皮筋卻不敢射向喜歡的女孩,再多拉幾次橡皮筋就沒力了。
■ 那怎麼辦呢 ?
完美主義的問題在於理想與現實的拉扯,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縮短它們當中的差距。
看看你的理想是否訂得太高了,不合實際
在決定目標的時候 :
- 不要用「我一定要…」、「無論如何也要完成」這樣的方式
- 要用「可能的話…」、「盡全力就好」這樣子比較彈性的字眼
- 不是想著「為了讓誰開心或認可」
- 而是「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不是降低標準,而是讓自己感覺到這是我能自行作主的目標。也就是說,先做自己想做的,而不是非做不可的事。
再看看現實的自己是否真的有這麼差
不要把自己想得一無是處,沒有人是完美的,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當然不是說接受就接受得了,要慢慢來。
書中教了一個方法 :
去回顧你曾經後悔的事,然後把自己的優點極大化,把缺點極小化,然後告訴自己「我要改變了」。
不過要注意,「改變」不是要否定過去的自己,不是那種拿 B 要取代 A 的方式,而是在原來的自己之上做更新,變成 A1 的版本,再變成 A2 的版本,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你可以跟自己談談上次有點失望的經歷,告訴自己情況並不是那麼差,事件當中總有些力量可循,下次機會再來的時候做好就好了。
你有沒有在難過的時候,自己安慰自己過 ? 雖然整個過程還是難過居多,但就是會有那麼一下下的溫暖,可能很快就消逝,你要尋找的就是這些小小的火花。
別忘了,在熱烈期待的時候,只要一點點的火星,就足以燃燒一把柴火。
■ 自我對話有什麼力量 ?
你可能會問,這樣就有用 ?
還記得前面我們說我們生來就有三種需要嗎,能掌控、能做好、能被認可。
這種需要不是說我沒有慾望、我不去想它,它就不會有,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經過幾億年演化下來形成的心理基因,或者說是天性。
而自己與自己以樂觀積極的態度說話,能帶來掌控感與自信感,這樣還不夠,要去做出改變,然後聽聽別人的意見,增強自己的動力。
這樣一來,我做我喜歡的,成績自然會顯現出來,雖然不完美,但你已經不是以前的自己。
剛剛好,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