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從社交媒體普及之後,表達意見變得容易多了,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口誅筆伐,將戰線無限延伸,而且因為不用露面,吵起來毫無底線,想到甚麼立即表達,有人喜歡人云亦云,亦有人喜歡標奇立異,語不驚人死不休。
在網絡上發表文章,少不免會有讀者留言,其實大部分的留言都是友善的,但偶然會遇到語意不明的留言,有時更會遇到具挑釁性的留言。具挑釁性不一定存心來找碴,可能是對方的言論太涼薄,譬如對失婚者說早就看出對方喜歡拈花惹草,你結婚前本來就想提醒你啊;譬如對失業者說肯定是你不夠努力才會被辭退啦,早叫你上班不要偷雞摸魚;譬如對家裏辦喪事的人說每個人都會死啊,只是遲死早死的分別。
我不認為對方故意說這些話令人難受,然而,涼薄之人就是缺乏同理心,看不到別人的痛苦,只求自己的痛快,但留下涼薄的言論能有多痛快呢?
一般來說,我不喜歡跟人爭論,與其說是與世無爭,不如說我反應遲鈍,當場爭論的話,我的舌頭必然打結,半個回合便敗退,冷靜過後卻總是想到多個觀點反擊,可是對方早已離開,而且我也無法撕破臉皮跟別人吵架。至於網上極具挑釁性的留言,當然有足夠的時間讓我慢慢思考如何回應,然而,我為甚麼要花時間逐一駁斥呢?
我在文章之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人不認同十分正常,只要不是口出惡言,我也會尊重對方。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價值觀去看待世事,就算意見相反,我也盡可能不反擊不爭辯,反正就是觀點與角度不同嘛,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分對錯。
讀到我不認同的觀點,我也不會搶著發表自己的意見,先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有必要作出回應,有時候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
avatar-img
105會員
772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誰不想每天活在平安喜樂之中?只是大大小小的事故每天也在世界各地上演,每當看到別人遇上的意外,除了感慨世事無常,也難免擔心這些意外有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泳客被大浪捲走、行山客失足墮坡、途人被倒塌的大樹擊中,就算足不出戶,也有電線短路失火、石油氣洩漏爆炸等等的意外。地球太危險,而我竟然還活著,實在是多
閱讀數量 2023年1月閱讀總數為15本,10本純文字書,有點被書追著跑的感覺。為什麼說是追著跑?因為有許多本都是早前從圖書館預約的書,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跑進我的書櫃,所以本來的閱讀計劃和節奏都給打亂,然後才剛看完一本,另一本預約了的書又跑來了,接著又來第二本、第三本…… 我主動借的有《卡西與他們的
一開始看《一人婚禮》的預告時,知道一人婚禮的意思是自己“嫁”給自己,許下承諾終身愛自己時,我自行假定電影是講述一個受到情傷的女人決定舉辦一人婚禮來宣告自立,但是在過程中遇到真愛,最後一人婚禮變成真正的婚禮。 好啦,以上只是我所預計的情節,但電影並不是演這些啦,劇情走向跟我預期的完全不同,所以觀影時充
母愛到底可以有多偉大?對孩子的愛,可以貫徹得多徹底?母性讓人做出驚人的行為,包括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全孩子的安全,但是當孩子生死未卜,面對惡意的死亡威脅,犧牲性命就能保證孩子平安無事嗎? 《願你安息》有一個駭人但引人入勝的開端:女主角收到一個訊息,她必須在午夜前自殺,否則她那個失蹤的女兒便得死去。距
「你和我都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我們只能試著接近真相而已。」韓劇《千元律師》有著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 關於真相,日劇《勿說是推理》的主角表示真相遠遠不止一個,而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相。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追求真相,追求正確,但事實上我們追求的只是由自身角度出發的真相,並且天真的以為事實非此即彼,自
如果真的堅持天天寫小說,總有一天我會把小說寫完。 這是很簡單的答案,只要堅持寫,就可以完成。 問題是,堅持從來不容易啊。 我由2022年10月開始新長篇小說的計劃,寫了4個月,昨晚終於突破10萬字,如果目標是15萬字,那麼就是完成了2/3,如果繼續以每天800+字的進度前進,只要多寫兩個月便可以完成
誰不想每天活在平安喜樂之中?只是大大小小的事故每天也在世界各地上演,每當看到別人遇上的意外,除了感慨世事無常,也難免擔心這些意外有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泳客被大浪捲走、行山客失足墮坡、途人被倒塌的大樹擊中,就算足不出戶,也有電線短路失火、石油氣洩漏爆炸等等的意外。地球太危險,而我竟然還活著,實在是多
閱讀數量 2023年1月閱讀總數為15本,10本純文字書,有點被書追著跑的感覺。為什麼說是追著跑?因為有許多本都是早前從圖書館預約的書,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跑進我的書櫃,所以本來的閱讀計劃和節奏都給打亂,然後才剛看完一本,另一本預約了的書又跑來了,接著又來第二本、第三本…… 我主動借的有《卡西與他們的
一開始看《一人婚禮》的預告時,知道一人婚禮的意思是自己“嫁”給自己,許下承諾終身愛自己時,我自行假定電影是講述一個受到情傷的女人決定舉辦一人婚禮來宣告自立,但是在過程中遇到真愛,最後一人婚禮變成真正的婚禮。 好啦,以上只是我所預計的情節,但電影並不是演這些啦,劇情走向跟我預期的完全不同,所以觀影時充
母愛到底可以有多偉大?對孩子的愛,可以貫徹得多徹底?母性讓人做出驚人的行為,包括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全孩子的安全,但是當孩子生死未卜,面對惡意的死亡威脅,犧牲性命就能保證孩子平安無事嗎? 《願你安息》有一個駭人但引人入勝的開端:女主角收到一個訊息,她必須在午夜前自殺,否則她那個失蹤的女兒便得死去。距
「你和我都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我們只能試著接近真相而已。」韓劇《千元律師》有著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 關於真相,日劇《勿說是推理》的主角表示真相遠遠不止一個,而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相。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追求真相,追求正確,但事實上我們追求的只是由自身角度出發的真相,並且天真的以為事實非此即彼,自
如果真的堅持天天寫小說,總有一天我會把小說寫完。 這是很簡單的答案,只要堅持寫,就可以完成。 問題是,堅持從來不容易啊。 我由2022年10月開始新長篇小說的計劃,寫了4個月,昨晚終於突破10萬字,如果目標是15萬字,那麼就是完成了2/3,如果繼續以每天800+字的進度前進,只要多寫兩個月便可以完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事件:這是一次很複雜的調班,有個外科醫師出國回來第一天,已經有預期病人會很多,原本排跟診的同事,上星期開刀,後來表示她沒辦法上班,但隔天的班就可以上,於是有同事覺得她是不想上外科醫師的診,所以裝病,原本已經有調另一個同事上,但因為我跟的診醫師臨時請假,所以變成我去上晚上外科的診 早上這個外科醫師的
Thumbnail
之前我曾經談到三民書局出版、張建一校注的《七劍十三俠》平均每二十九頁就有一處標點或文字出錯,相關說法一直公開放在網路上讓人隨意瀏覽⋯⋯
Thumbnail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已讀不回』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現代社交中的一個矛盾:我們既希望被關注,又害怕被忽略。已讀不回常常被解讀為一種冷漠或者不尊重,但有時候,這只是因為我們的期待過高。
我滿感謝自己的文章都有人看過而且留下愛心,有種默默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有點溫馨、有點酷,但有時候有點害怕(?),因為大部分都沒有留言,會有點好奇大家的想法 「啊之前不是一直說不在意別人的回饋嗎現在又在那邊blablabla」 我想了一下,這兩者應該並不衝突 我覺得「不在意」的意思並不是毫不關心,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
Thumbnail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有共鳴? 首先必須感謝偉大的網友們在我看到的某篇文章上留下這句話 真心覺得,雖然現在網路上大家都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有時容易造成大家太過姿意妄為隨心所欲說自己想說的話,甚至覺得自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但每當我看到被置頂的網友留言還是讓我覺得超有共鳴的!中肯到爆! 哈哈~所以也就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可說是我今年目前看到最恐怖的作品。郊區的獨棟樓房與夢幻的後花園,這無疑是人類最嚮往的夢想家園,《夢想集中營》的霍斯一家人,他們在郊區野餐嬉戲、在河上滑行獨木舟,在庭院裡的泳池辦派對,邀請其他孩子一同慶生。這群孩子受到父母栽培,猶如院子種的天藍繡球,初生的嬰孩聞著玫瑰花香,看著大理花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事件:這是一次很複雜的調班,有個外科醫師出國回來第一天,已經有預期病人會很多,原本排跟診的同事,上星期開刀,後來表示她沒辦法上班,但隔天的班就可以上,於是有同事覺得她是不想上外科醫師的診,所以裝病,原本已經有調另一個同事上,但因為我跟的診醫師臨時請假,所以變成我去上晚上外科的診 早上這個外科醫師的
Thumbnail
之前我曾經談到三民書局出版、張建一校注的《七劍十三俠》平均每二十九頁就有一處標點或文字出錯,相關說法一直公開放在網路上讓人隨意瀏覽⋯⋯
Thumbnail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已讀不回』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現代社交中的一個矛盾:我們既希望被關注,又害怕被忽略。已讀不回常常被解讀為一種冷漠或者不尊重,但有時候,這只是因為我們的期待過高。
我滿感謝自己的文章都有人看過而且留下愛心,有種默默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有點溫馨、有點酷,但有時候有點害怕(?),因為大部分都沒有留言,會有點好奇大家的想法 「啊之前不是一直說不在意別人的回饋嗎現在又在那邊blablabla」 我想了一下,這兩者應該並不衝突 我覺得「不在意」的意思並不是毫不關心,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
Thumbnail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有共鳴? 首先必須感謝偉大的網友們在我看到的某篇文章上留下這句話 真心覺得,雖然現在網路上大家都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有時容易造成大家太過姿意妄為隨心所欲說自己想說的話,甚至覺得自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但每當我看到被置頂的網友留言還是讓我覺得超有共鳴的!中肯到爆! 哈哈~所以也就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可說是我今年目前看到最恐怖的作品。郊區的獨棟樓房與夢幻的後花園,這無疑是人類最嚮往的夢想家園,《夢想集中營》的霍斯一家人,他們在郊區野餐嬉戲、在河上滑行獨木舟,在庭院裡的泳池辦派對,邀請其他孩子一同慶生。這群孩子受到父母栽培,猶如院子種的天藍繡球,初生的嬰孩聞著玫瑰花香,看著大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