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可以不要看 I 不認同的意見禁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挺掃興的,還是說無奈?在留言看到這種話語的時候,有種既想說點什麼,又有為什麼要自找麻煩的感受。
沒有特別去記說,怎樣的貼文下會出現這種回應,最近有看見的幾則案例裡,說這話的人都是在排斥批評或是否定的意見,如果這是在個人的部落格、粉專、或是自己組建的社團,要這樣一言堂好像也無不可,但不是個人空間講這種話就讓人覺得過分了。
關於這樣的言論是否不妥稍後再談,如果我不喜歡是真的能不要看?

不要看?

這樣的說法很難不讓人覺得矛盾,就是先看了才會知道喜不喜歡不是?
在社群上隨意的瀏覽中,許多隨意寫下的貼文,沒有經過整理,在滑過時就已經看完了,相比在部落格的文章,有標題、有封面,有能夠判斷的線索才能選擇要不要看,就像要是在影評中,沒拉個防雷線,誰知道前面是險路勿近。

不喜歡?

要做到前面的不要看,除非是封鎖、取消追蹤、甚至別開這個平台,怎麼樣都不會想做到這樣極端吧。
在社群上有時會模糊了界線,個人的狀態上,開了地球別人也能輕易地看見;私密社團裡,仍然是社友間的公共空間,在公共空間裡,當作自己地盤用力捍衛自己的價值,就算是自己開的串,都有種在破壞社群的感受。

聊天討論

或者換個說法好了,要是說「不認同就別發表意見」如何?
在想這問題時也是困惑,除卻專門就是來惡意批評的意見,就是要有觀點的差異才有討論的空間,如果認同程度本就有不同,那樣還要擔心什麼時候傷害到誰脆弱的粉絲心態嗎?

論自由*

類似這樣關於意見的自由就得提到彌爾的《論自由》,彌爾認為,所謂的自由,就是每個人都能依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並進一步指出:要達成這種自由,思想言論自由是關鍵。
彌爾強調「允許每個人選擇自己想要抱持的意見」與「要求人們對他人的意見抱持開放態度」對個人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因此拒絕任何對思想言論自由的干預,在這樣的脈絡下,以言語表達出「不准你講」,甚或是髒話辱罵都是個人意見的表現,並不違背彌爾提倡的言論自由,但既然口出惡言,反過來對方也能同樣這樣做,至於言論的禁止,倒是沒理由遵從吧。
雖說言論自由就是想說什麼就該表達,毫無尊重的表達方式只會讓討論偏離問題,也許批評、否定的意見,都只是因為價值觀的認定不同,那怕兩邊所相信的終究沒有共處的可能,只是一句「不喜歡可以不要看」,排除的會是看見自我缺失觀點的可能。
*論自由沒有再去複習,主要觀點取自-邱怡嘉/彌爾、言論自由與阻止他人言論的自由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會員
103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雖說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類似抱怨、發洩、討拍的情緒言論,對其他人卻是毫無任何價值可言,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停止你的抱怨行為!」是針對抱怨者本身來寫,而這篇就是轉向說明,為何我們不須聽見抱怨發洩的情緒言論。
寫作過程中,即使絞盡腦汁也不過湊出幾百個字,跟才隨便寫寫怎麼就幾千字了!你會是哪一種呢? 以前有些教寫作技巧的會注重精簡文字,但是現在社群媒體上常見的文字,卻是精簡過頭的隻字片語,讓看的人理解不能,究竟是要灌水灌滿的廢話連篇,還是意簡言賅的嗯、啊、懂齁,這篇就要來看看日常中的【廢話】。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來談談"誤會"。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雖說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類似抱怨、發洩、討拍的情緒言論,對其他人卻是毫無任何價值可言,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停止你的抱怨行為!」是針對抱怨者本身來寫,而這篇就是轉向說明,為何我們不須聽見抱怨發洩的情緒言論。
寫作過程中,即使絞盡腦汁也不過湊出幾百個字,跟才隨便寫寫怎麼就幾千字了!你會是哪一種呢? 以前有些教寫作技巧的會注重精簡文字,但是現在社群媒體上常見的文字,卻是精簡過頭的隻字片語,讓看的人理解不能,究竟是要灌水灌滿的廢話連篇,還是意簡言賅的嗯、啊、懂齁,這篇就要來看看日常中的【廢話】。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來談談"誤會"。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對彌爾而言,雖然自由精神與進步精神並不總是站在一起,但越多的自由精神,才有機會孕育出越多的進步精神。當一個社會裡面,有越多人得以表達出基於自身自由所提出的獨特表達,整體社會就有越多認識到真理的機會。
Thumbnail
就算我們看官覺得罪狀幾乎成立,它還是有背離事實的可能性。
Thumbnail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在聽取意見時,不需要聽進每個人的想法。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意見,需要一些經驗來分辨哪些是真正有幫助的。
Thumbnail
別人給的意見只要當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我們不可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我們,就如同我們也不可能喜歡所有的人,那麼,對於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欣然接受吧!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對彌爾而言,雖然自由精神與進步精神並不總是站在一起,但越多的自由精神,才有機會孕育出越多的進步精神。當一個社會裡面,有越多人得以表達出基於自身自由所提出的獨特表達,整體社會就有越多認識到真理的機會。
Thumbnail
就算我們看官覺得罪狀幾乎成立,它還是有背離事實的可能性。
Thumbnail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在聽取意見時,不需要聽進每個人的想法。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意見,需要一些經驗來分辨哪些是真正有幫助的。
Thumbnail
別人給的意見只要當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我們不可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我們,就如同我們也不可能喜歡所有的人,那麼,對於不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欣然接受吧!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