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軟體工程師的迷惘,我該轉職嗎?只能轉PM嗎?轉職PM該留意什麼?(下)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上一篇告訴我們
除了轉職為PM之外,身為工程師的你其實還有其他可能性。
這篇主要在講,基於各種不同原因,當你決定要轉職了,該如何更穩健的轉型成為PM,以減少陣亡的機率

上篇列舉了一些想轉職,但是其實可以再想想的情境,下篇來舉一些筆者看到比較適合嘗試擔任PM職務的情境,並加以說明:
  1. 程式寫的很沒勁,覺得自己性格比較適合做PM
如果你性格真的比較適合,並沒有不行,但我還是會建議你先想清楚,工程師跟PM的日常工作差非常多,工程師面對的是別人整理好的、明確的規格資訊,然後把成品做完交付出來,而PM時常要面對一團混沌,然後想辦法挖掘、將資訊梳理清楚後,盡可能把任務具象化後交付出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能力;工程師日常也不需要做複雜的溝通協調,但是PM每天都在跟人打交道。除非你梳理資訊&溝通能力夠強,舉例,你發現當工程師的時候,老闆或同事很習慣推派你來擔任對外溝通的橋樑,而且你總能幫別人把表達不清楚的資訊梳理開來,那你再來考慮當PM會比較合適。
不確定體質適不適合轉PM?或許你可以先從上篇提到的方法,譬如說先找一些實作課來上、從日常工作下手,主動爭取做一點PM的事情來試水溫,先問問自己內心感覺再做決定也不遲。
2. 在技術職涯上碰到瓶頸,需要有PM經歷作為職涯上的一個節點,譬如,想成為一個具有專案能力的技術主管
這個情境下你需要補的,其實是「帶專案」與「協調、整合資源」能力,整體職涯仍是以「技術」為主軸,意味著,你不能拋棄的你技術,同時還要能累積專案經歷。
你的職涯整體路徑仍是往「技術」方向走,專案能力對你來說只是階段性要補強的能力而已。如上篇提到,最好的策略還是先在原組織內爭取兼任PM的機會試水溫,如果真的都沒有,也該找能讓你兼任PM又需要寫程式的技術職位,不得已才整個轉職變成PM(也不要太久,不然容易回不來)。
直接轉PM會發生什麼事?若能順利轉職成技術PM倒是沒問題,在履歷上可以任你包裝,繼續往PM發展或是回頭找技術管理相關職位都可以。但若轉職失敗,最慘的狀況是,幾年之後,當你回過頭來看,你發現PM能力並沒真的練起來,履歷能拿的出手的實績也不多,但是這些年又沒時間寫程式,對技術的敏銳度已下降了不少,屆時你將陷入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
3. 工程師將來打算創業、想要有能力Leverage更多的資源,做更大的事情
你必須意識到,工程師創業當老闆,你將會需要「專案能力」、「產品能力」,兼一點「行銷能力」,然後最好還要有「能去跑業務」的能力,意味著你需要有克服超多挑戰的覺悟,你將會完全跳脫舒適圈,盡量學習新領域的東西,總不能都當老闆了還無法跟底下的產品、行銷、業務同事溝通&主導做決策吧?
除非你以前就有做過類似PM的工作,譬如說參與過創業,搞過產品,獨立執行過專案,甚至連跑業務也都有點經驗了,你只差火猴不夠需要再練一下;或是你現在還非常的年輕(若你是念技術科系畢業的我還是會建議你先把技術好好紮根,這是你未來行走江湖的本),否則一般工程師性格的人,在初次嘗試轉職的時候,建議還是先找技術屬性的PM職位來入手,盡量不要找純PM的職位(這與你在組織裡的優勢&替自己留條後路有關,細節請見後續章節)。
另外,一個人的時間有限,除非你已經在創業,不然你不可能同時學習全部(專案PM、產品PM、行銷PM、業務)的事情,挑個可以讓你一開始先從技術切入,但仍看得到其他角色在做什麼、能增加自己閱歷的團隊加入吧。

工程師轉PM為何容易陣亡?

當你決定轉職,意味著:

  1. 你可能已經30歲了,人家會認為你在職場上已有一定閱歷,不應該還每件事情都需要帶,點一點就應該要能自己上手,但其實你對PM的工作任務根本就還不熟(例如前面提到的,學習如何面對混沌,把資訊梳理清楚,然後轉成具象化的任務,是工程師轉職的一大挑戰),若又沒有得到妥善的引導,初期挫折感將會非常大。
  2. 你可能會面臨比剛進入職場時更大的同儕競爭壓力,舉例:一位同樣也是30歲的PM同事,一樣也掛Senior,但是人家從出社會後就一直在做PM的事情,而你的PM經驗可能接近0,你一開始就處在一個不利的位置,容易眼睜睜看著人家因為好表現,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資源,自己卻逐漸陷入惡性循環,開始懷疑自己。(詳情請Google:「馬太效應」)。
  3. 老闆&同事跟你背景可能不一樣,更難理解你,更慘的是,若一個組織主體是由非技術背景的成員組成,那麼這裡的人將因為無法以技術面向對你下評斷,只好以其他角度對你下評斷,容易只看到你的弱點而看不到你的可能性,一旦認知定型,往後就更不可能給你平等的機會了(你將看到同事發光發熱,但自己卻只能做一些無關緊要的案子、執行面的事情,挫折感也將非常大)。
  4. 若你已經30歲,轉職將意味著,你即將花費更大的機會成本,去嘗試你未來的其他可能性。能給你嘗試的時間並不長,尤其這年頭技術更迭這麼快,你離開技術越久,就越難回去。你需要盡快找出你是否真正想成為一名PM,並在這段時間內嘗試各種的方法來幫助你應對這個新角色的挑戰,並建議從技術PM職位入手,替自己留條後路,萬一適應不良還可以趕快回頭找技術職位。
  5. 再講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薪水。以台灣軟體業來說,工程師職系的薪水普遍還是比PM職系的高,如果你選擇轉職,這將意味著,有一天你回頭看,可能會發現一些沒有轉職的前同事、同學們的年薪都已經好高了,但自己卻領著比較低的薪水,除非你很明確知道你要往哪裡去,確信PM是你有熱情的角色,並且有其他財務計畫支撐,否則在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可能會不太好受。

挑選PM工作前該想過的事情

當你決定要轉職,手上也有幾個正在進行中的面試,甚至已經拿到一些offer了,但不確定做為「初次轉職者」該如何做出選擇時,可以思考看看:
當你站穩腳步後,哪邊的主管會更需要/重用你?
  1. 你的主管最好同為技術屬性的
同為技術屬性的主管,對轉職初期的工程師會有很大幫助,除了比較容易溝通之外,也較能同理你的處境,並能以過來人的身分給予引導。且技術屬性的主管,手邊多半也會有技術型的任務要處理,更有機會讓你從中發揮專業知識。
2. 盡量挑選技術屬性的PM職位
轉職容易陣亡的原因,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你學習能力不好,而是你選的賽道/環境不對。因此為了提升初轉職的存活率,個人建議還是盡量挑選能發揮自己優勢(技術)的角色做為跳板,才能讓轉職的路途更平順些。
不過這裡還是有個重要的觀念要提醒:懂技術雖然會加分,但並不代表必須懂技術才能把技術專案帶好,或是把技術產品做出來,若環境沒挑好,即便你是技術PM,即將迎來的挫敗感還是少不了的(詳情請見3.)。
3. 初次轉職避免去強度太高的環境
如果公司每個案子都很重要,又有一堆優秀的同事做的比你好,重要的案子/產品還是不會給你做的(即便是技術屬性的也不會找你),你將會更容易被推去做執行/輔助/維運層面的事情。
另外,初轉職時還有一個雷區需要注意,請多審慎評估是否要加入「一個由精英組成的高級部門或團隊」,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是因為具有強烈的企圖心、以及超群的能力才會被選進來的,同樣的,檯面下有意無意的競爭也將非常激烈,這樣的環境可能也不利於初轉職、需要被好好引導的你。

如何面對組織內的競合:建立護城河、開闢賽道

若你已經入職了,也發現整個環境不利於你,那麼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將會是你的救命稻草,除了儘快將PM基本能力拉起來之外,也建議多爭取一些能讓你具備「護城河優勢」的案子。
以下舉一些例子:
如果你英文特別好,在團隊裡又沒有像你一樣英文好又懂技術的PM
那你便有可能先搭配資深的非技術PM,給予他技術面的Support,你也能先向他學習PM相關技能,若你能夠表現的夠好,甚至之後都給你扛。
如果你技術懂的特多,技術整合型的案子/產品便是你的機會
若你走產品路線 -> 技術屬性的產品便是你的賽道,你可以提供比其他同事更多的Insight,更容易共感目標使用者的痛點,進而規劃出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若你走專案路線 -> 技術整合的專案是你的賽道,你可以更有效率的跟工程師溝通,你知道工程師的難處,也知道專案的目標,你懂得如何做折衝,找出兩邊都兼顧的作法。
以上例子濃縮成一句話便是:
想辦法用自己的優勢去碰別人的弱點
若能找到獨屬於你的優勢,讓有些事情在團隊裡只有你能做,或是讓競爭對手知道在這個領域贏不過你,轉而去其他領域插旗,你便能開啟屬於你自己的賽道,進而得到更多的發揮空間。
幫總結如何穩健的轉職為PM:
  1. 找個「主管願意培養你/重用你」的公司/團隊入職
  2. 盡量找個讓你具有「護城河優勢」的職位/賽道入手,並替自己留條後路

感謝你認真看到這裡,希望這系列的文章多少有幫助到你。最後也想補充一下,人生本來就有許多種可能,這篇文章僅是以筆者的個人職場經驗撰寫,若你找到了一個你認真思考過,認為是個合理的選項/路徑,並且是個不嘗試會後悔的機會的話,請豪不猶豫的直接衝吧
    9會員
    2內容數
    這個專題致力於軟體工程師職涯成長,協助年輕的軟體工程師在碰到迷惘時(如:如何處理職場議題、如何使自己成長、是否轉職、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環境等),能夠有所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30歲如何開啟Gap Year?4月正式開始我的Gap Year,經過2個月的適應期,逐漸調適到新的生活節奏。後續接著分享生涯規劃的系列文章,找到拉回專注力在當下的方法。
    Thumbnail
    avatar
    幼稚園哲學湯
    2024-06-12
    【30歲以後,我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的3個理由】到了30歲,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這種轉變能幫助你更專注、 更放鬆, 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體驗到的3個主要原因。 ▋理由1 - 音樂幫助我們進入不同的狀態 以前我聽過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
    avatar
    王啟樺
    2024-05-25
    30歲的第一檔追星旅程-爬蘇打綠的牆這是一篇關於追星旅程的文章,第一次參加蘇打綠的音樂會的經歷。
    avatar
    積極 檸檬頭
    2024-05-17
    30歲的我,婚姻束縛和自由的抉擇30歲的我已經在社會上生活了8年,遇到了一段長達4年的感情。但婚姻對於我而言,意味著失去自由和被束縛,而男友家的傳統觀念更讓我猶豫不決。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猶豫和抗拒,並給出三點建議給其他面臨被催婚催生困擾的女生朋友。
    Thumbnail
    avatar
    Linda
    2024-05-15
    30歲澳洲打工度假的行頭:「台幣四萬元」在30歲這個關鍵時刻,許多人面臨著職涯和人生的抉擇,對於Thomas來說,這不僅是一個年齡的里程碑,更是一次重新探索自我的機會。Thomas的澳洲打工之旅充滿挑戰,也意外地描繪出更適合自己的一張人生地圖。
    Thumbnail
    avatar
    seeyouinperth
    2024-04-22
    30歲前我放棄的10件事 #4 高跟鞋✍相信自己的美並非來自外表。
    Thumbnail
    avatar
    Hazel 記事
    2022-09-13
    30歲前我放棄的10件事 #3 練了10年的鋼琴說放棄的人不是輸家反而是勇者,因為能正視自己的感受才能做出選擇,不適合、不喜歡的人事物,勇敢的放棄吧!
    Thumbnail
    avatar
    Hazel 記事
    2022-09-05
    30歲前我放棄的10件事 #2 割雙眼皮我愛笑,笑起來總是看不見眼睛。 丟掉大眾給予容貌焦慮,學會喜歡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
    Hazel 記事
    2022-09-01
    30歲前我放棄的10件事 # 1 珠算從小我媽媽讓我學習各種不同的才藝,或許是聽了誰家小孩學了什麼很有幫助,又或者是想讓我多方嘗試,雖然我至今還是不知道原因,甚至不確定這些才藝是否能成為生存工具,但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似乎從放棄中更理解自己,並學習和自我共處。 放棄了珠算但並沒有放下好勝心,學會如何面對反而讓自己成長的更強壯。
    Thumbnail
    avatar
    Hazel 記事
    2022-09-01
    30歲男突如其來的胸痛胸悶,竟是心肌梗塞!低密度膽固醇加速動脈硬化,積極治療不能等,心臟科醫師圖文解析「噢,胸口好痛…」阿凱在爬樓梯時突然感到胸痛,胸口彷彿被重物壓住,頸部、肩膀也很不舒服。30多歲的他沒有糖尿病、高血壓,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健康,萬萬沒想到會發生心肌梗塞。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