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馬太福音15章-迦南婦女講道篇

2023/02/1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因為聽到ChatGPT,覺得神奇。第一時間的反應是:以後都不用寫講道篇了,交給AI就好了(或反過來說,將來我們聽講道,都是被AI「餵養」)。
於是,我就進行了一項測試,想知道ChatGPT可以組織到什麼程度。因為前一天,因為讀書會的關係,才剛產出馬太福音15章21-28節的詮釋跟想法,就直接拿這個故事來實驗(歡迎大家評比我跟AI)——輸入主題的時候,心裡真是如坐針氈,因為,如果成果寫的比我絞盡腦汁、花時間搜尋跟讀文獻還來得精彩,我幹嘛還要勞心勞力產出自己的論點呢?(沒錯!這就關乎了ChatGPT的嚴重倫理問題,不過那不是這篇的重點)。
用關鍵詞總共測試了5次,分別是:
  1. matthew 15 woman
  2. a sermon on Matthew 15 about Jesus and the woman
  3. a sermon on Matthew 15 about the woman, bread, and dogs
  4. a sermon on Matthew 15 on Jesus and the woman from a feminist view
  5. a sermon on Matthew 15 the Canaanite woman from an ecological view

用第1組詞,它產出的就是故事的大意,類似「1分鐘讀完15:21-28」。如果關鍵字加上「講道」(sermon),就會給出一篇完整的小論文——從問候語、破題、body paragraghs, 總結。完全是一篇很符合寫作格式的小短文/報告,在傳統的作文比賽裡,會拿高分那種吧。因為主題句、開頭和結尾,都符合作文的規範,清楚明瞭。不像我的講章,躼躼(lò)長,根本是寫抒情散文跟故事,不到最後不見分明。
但我的「作文」從來就不走論述文風格啊……從小就不會寫論述文,因此很討厭上作文課。
以下是AI的講道篇,因為原文是英文,我就丟到google翻譯機譯成中文,方便更多人閱讀:
今天,我們回顧馬太福音 15:21-28 中描述的耶穌與迦南婦人的相遇。 這個故事是對信仰力量(the power of faith)和堅持祈禱(persistence in prayer)的重要提醒,也是耶穌對所有人的愛和接納信息的證明。
故事開始於一個女人走近耶穌,請求他醫治她被惡魔附身的女兒。 起初,耶穌沒有回應她,門徒們勸他打發她走。 這似乎是耶穌的一種不同尋常的反應,他以慈悲和醫治大能著稱(This may seem like an unusual reaction from Jesus, who is known for his compassion and healing power.)。 但我們必須記住,在那個時候,迦南人被認為是外人(outsider),經常受到猶太人的歧視。
當女人堅持她的要求時,耶穌告訴她,他只是被派(sent)到以色列迷失的羊那裡,拿孩子的麵包扔給狗是不對的。 這種回應可能看起來很嚴厲,但我們必須記住,耶穌是在考驗女人的信心和對她請求的承諾
這位婦女並沒有被嚇倒,她回答說,即使是狗也會吃從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麵包屑。 她的回應表明了她對耶穌堅定不移的信心,以及她對祂醫治大能的信念。 耶穌對她的信仰印象深刻 (impressed by her faith),稱讚她並醫治了她的女兒,說:“女人,你有大信心!你的請求已獲准。”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永遠不要放棄禱告,即使上帝似乎沒有垂聽。 迦南婦女對耶穌的堅持和信仰(faith in Jesus) 為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 像她一樣,我們應該相信耶穌,相信他有能力治愈和回答我們的祈禱。
此外,這個故事展示了耶穌對所有人的愛和接納的信息,無論他們的背景或種族如何。 儘管迦南人被視為外人,但耶穌對這名婦女和她的女兒表現出同情和醫治。 這應該提醒我們,上帝的愛是沒有界限的,我們也應該向所有人表達愛和接納,無論他們的差異如何。
總之(in conclusion),耶穌和迦南婦人的故事有力地提醒我們信心、堅持和愛的重要性(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faith, persistence, and love)。 我們應該相信耶穌,永遠不要放棄我們的祈禱,我們也應該像耶穌一樣,對所有人表現出愛和接納。 願我們都被迦南婦女的信心和堅持所鼓舞,願我們永遠記住耶穌對所有人的愛和接納的信息。 阿門。
讀完之後,覺得滿滿既視感。粗體代表「應該很多人聽過,但我認為很有問題的說法」。如果AI的資料,都是從網路的大數據資料庫而來,大概代表談到這個故事時,多是這個路線跟「框架」,簡直像罐頭一樣。
嗯,也就是說,長久以來,其實多數基督徒,早就都浸泡在罐頭/AI講道篇中了(如果不重視講道篇就不在此限)?

接著,我把關鍵詞稍微更動,把餅(bread),狗納入,或乾脆明白的輸入「女性視角/生態視角」的關鍵字,想測試是不是能有更「刺激」的產出。意外發現,主要的論述架構,大抵離不開上述那一篇,只是把關鍵字換掉或加入,比如說多了狗、多了「謙卑」。
如果是女性角度,就會是:
「這個故事是一個女性面對歧視和邊緣化時的力量和堅持的有力例證(This story is a powerful example of a woman's strength and persistence in the face of discrimin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在結論時又會再講一次,然後呼籲性別平等與更包容接納。嗯,這個結論跟論述⋯⋯至少我本人沒有什麼感動。
如果是生態角度,則是稍稍有新意(雖然論證有瑕疵)
然而,這位女士的回應挑戰了這種思維方式,並展示了包容和同情的重要性。 她提醒耶穌,即使是狗也吃從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麵包屑,承認所有生物的相互聯繫以及共享資源和向所有人表達同情心的重要性。
(However, the woman's response challenges this way of thinking and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nclusivity and compassion. She reminds Jesus that even the dogs eat the crumbs that fall from their master's table, acknowledg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living th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resources and extending compassion to all.)
「這個故事有力地提醒了所有生物的相互聯繫以及我們保護自然世界的責任」
(This story is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living beings and our responsibility to care for the natural world.)

我又很無聊的,把關鍵詞換成「大衛之子」(而非「耶穌」),想說AI不知道能不能察覺到這個不同的用詞,並且以中文搜尋「從女性角度看馬太福音15章大衛之子和迦南婦女的講道篇」
結果產出和英文搜尋 “from a feminist view” 幾乎一樣的文章(英翻中的概念)
今天我們從女性的角度來反思馬太福音15章中大衛之子和迦南婦女的故事。這個故事展示了女性在面對歧視和邊緣化時的勇氣和堅韌不拔
AI並沒有處理「大衛之子」這個稱謂。
測試了6篇講道篇,必須說,AI在生產論文/文章「架構」,真的是好幫手(比如寫公文?)。它就是一個重述他人話語的「罐頭生產器」;在架構裡,把關鍵字換掉,但沒有辦法進行「論述」或提供「見解」。
所以,我花大把大把時間,讀書找資料寫研究論文,目前還可以維持一下這份自信跟自尊(苦笑)。
同時,這也是很好的試驗——至少讓我知道,哪些「罐頭論述」在大數據資料庫裡。有些時候,也許結論殊途同歸,但中間的想法和論証過程,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看了AI的講道篇,也有滿滿的既視感,大概也只能苦笑吧。那麼,每個月50元,支持神學人做神學是不是很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bun
    Abun
    文字轉接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