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為一體:「旋轉」與「移動」的零件運用》(112.02.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三題語文邏輯題,和孩子們一起解解看吧!
兩種「機關」,碰出新花樣🔥

❥ 語文邏輯

在素養題方面,大家曾經練習過數理、地球科學以及美術等題庫,這次將要把領域轉向「語文」類型了呢!

孩子們首先思考第一個問題,根據其內容判斷是否有問題。

蘇格拉底是一位哲學家。所有哲學家都喜歡思考。所以,蘇格拉底喜歡思考。

小組討論中,小漢表示「所有」的哲學家「都」喜歡思考,表示沒有例外,此題應該是正確的。(解釋的很清楚💕)


再來共學團根據兩項敘述,判斷其推論是否正確。

如果沒有核子武器,各國領導人就不會害怕核子武器戰爭的發生。
如果各國領導人不會害怕核子武器戰爭的發生,世界就很有可能因人為災害毀滅。

若以上兩句論述為真,則合起來我們得到:

如果沒有核子武器,世界就很有可能因人為災害毀滅。

孩子們在自共學過後,給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後續也慢慢理解到,第一個論述的意思是,因為核子武器戰爭不可能發生,所以不需要害怕。然而第二個論述當中,各國領導人不會害怕核子武器戰爭的發生,它的前提也可能是「有核子武器」的狀態,因此兩句話是沒有相關,更不能合併作推論。


而最後一題問到:

神秘島上有三個種族的居民
實話族只說真話,謊話族只說謊話
搖擺族從不連續說兩句真話或兩句謊話
有一天,你到了神秘島上,碰到了一個居民,
你要怎麼用最少個問題分辨出他是哪一個種族的?

這題相當有趣,小玲立刻抓到要領提出答案,其解法要相當「客觀」!而這題就留給各位讀者思考看看~


雙重機關

raw-image

上週三孩子設計專屬的機關物件,今天就馬上跟夥伴分享,自己做的是什麼東西,過程中用了哪些機關,又在此之中加入了哪幾個巧思。❤️(包含顏色、零件)

raw-image

大方地分享完後,lulu老師整理出上週共學團所運用的零件機關,大致可以分成「旋轉」以及「移動」兩大類,小治反應迅速,提到前者可以進行360度旋轉,後者則不行!

有了這個依據,孩子們首先確認自己的成品是用運哪種類型。而今天的活動,就是要在上週製作過的物件基礎之下,額外加上另外一個沒做過的機關呢~💕

raw-image
raw-image

短短的十分鐘拼搭,完成最終的作品,之後大家進行最後的分享。在這樣的機關課程當中,孩子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所組裝的機關模式,只是滄海一粟,還有好多種的機關種類,等著大家去發覺啊!


❥ lulu老師小結

語文類型的邏輯題,相當少腦,回想那時也和孩子不斷進行意見交換,討論出一個共識,相當不容易。而在樂高環節當中,「機關」可說是樂高的上乘展現方式,日後可是要進行到「科技磚」方面啊!一步一步帶著孩子們前往吧~💕


認識/報名「亮語課後共學團」,點選紅字超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ininglife的沙龍
19會員
103內容數
Shininglif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6
❥ 亮師跆拳 ❥ 新師英文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2023/06/26
❥ 亮師跆拳 ❥ 新師英文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2023/06/21
2023/06/21
2023/06/19
❥ 關於段考 ❥ 企劃畢旅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2023/06/19
❥ 關於段考 ❥ 企劃畢旅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思考 人們算計太多,思考太少。 從基本治學,而非精確理論。 只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獨立思考,唯有在童話故事中,國王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多元思維模型 手裡拿著鐵鎚的眼中,全世界都像釘子。 掌握各學科主要的理論模型:科學、數學、統計學、
Thumbnail
1.思考 人們算計太多,思考太少。 從基本治學,而非精確理論。 只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獨立思考,唯有在童話故事中,國王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多元思維模型 手裡拿著鐵鎚的眼中,全世界都像釘子。 掌握各學科主要的理論模型:科學、數學、統計學、
Thumbnail
如何養成主動又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要能定義問題。 再來是架構問題,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邏輯與規則,一層層剝開事物表現,看到本質後,再一層一層往上架構,比如馬斯特研發電池與太空船,就是所謂回到最根本的物理法則重新思考,不在原本或許是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第三是洞察與發現別人所未見
Thumbnail
如何養成主動又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要能定義問題。 再來是架構問題,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邏輯與規則,一層層剝開事物表現,看到本質後,再一層一層往上架構,比如馬斯特研發電池與太空船,就是所謂回到最根本的物理法則重新思考,不在原本或許是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第三是洞察與發現別人所未見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走出高鐵的冷氣風門,就到了南國。 這是《雪國》的開頭,一本我從沒看完的書。 這期電子報的標題是否叫做「吃書脊的人」? 如果沒有,肯定是我改變了心意。 還是回到漂流少年上面來吧。 是的,還要再介紹兩種能(概)力(念)。 建構式世界,還有心理學導向與寫實主義導向的。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走出高鐵的冷氣風門,就到了南國。 這是《雪國》的開頭,一本我從沒看完的書。 這期電子報的標題是否叫做「吃書脊的人」? 如果沒有,肯定是我改變了心意。 還是回到漂流少年上面來吧。 是的,還要再介紹兩種能(概)力(念)。 建構式世界,還有心理學導向與寫實主義導向的。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
Thumbnail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