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思的衝突論看資本主義下教育擴張的社會

2023/03/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馬克思(Karl Max),作為社會學傳統三大家,在社會學傳統主張批判社會學,認為社會運作是由「衝突」所導致的。
教育擴張,係指將高等教育普及至社會中的每個人,使得本來只有少數人能享有的高等教育變成全民應有的基本門檻。而馬克思認為,教育擴張的原因也是由衝突所導致的,也是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所引起的,此衝突論又稱為社會控制論,也稱為符應理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在社會控制論中,教育擴張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國家為了訓練出一批有能力且乖巧聽話的勞工來服務資產階級。從教育體制中就可看出來,一間學校的體制中就會有校長-老師-學生這種階級關係,與資本主義下的經濟社會相同,學校內的制度亦是如此,學校內教導所謂服從、規則、守時、升遷便是為了先行習慣勞動市場的方法,並創造出考績(成績)制度來評斷每位學生的表現。或許這也是企業為了確保穩定的人力來源而辦學的原因?當然,此種觀點並非完全沒有受到質疑。
同樣是衝突論,但不以馬克思的「階級對立」為論述核心,以Collins為代表人物,他認為教育擴張乃是因為同儕間的競爭所致。在其《文憑社會》中有提到,認為文憑逐漸變成一種文化貨幣(cultural currency),在別人有自己沒有的狀況下自己就會處於劣勢,因此便汲汲營營地想向上爬升,因此造成了文憑的通貨膨脹,而此派別稱為地位競爭論(status-competition theory)。
除此之外,Collins還認為教育擴張也是由環境引起的,如政治體制、技術進步等。不論是馬克思認為的社會控制論,或是Collins的地位階級論,都是認為教育擴張的原因乃是因衝突所致,除了衝突的解釋觀點外,對於教育擴張也有功能論的解釋,這些解釋並無對錯之分,都是社會運作的一個面向,彼此具有互補的關係,我們難以否認任何一種觀點在社會中所帶來的影響。

Reference

陳志柔,林國明 編 (2021)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五版) 巨流圖書公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Na Ali
    Na Ali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在學生,有個讀法律的夢想,喜歡分享與學習知識。此為個人專頁,不專業讀書文章放置區。主要放社會科學相關的短文,作為學習記錄!有興趣的再來看,當然歡迎各路先進糾錯及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