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7投稿「綠色學校」,我得到哪些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綠色學校網站:https://www.greenschool.moe.edu.tw/gs2/

我今年投稿綠色學校的第一篇「認識綠建築」,居然獲得5片葉子,外加1個澆水器,真是令我太意外了!也藉這篇文章來感謝國二任科班,不僅努力完成學習單,還幫忙拍照,這群學生真的超級配合!

可能很多人會一頭霧水,因為我講的「綠色學校」,大概只有學校老師有聽過,甚至,很多學校老師都沒聽過。

現在的教育現場,除了學科領域之外,還有一種東西叫做「議題融入」。教育單位希望老師們在課程教學時,就把那些「議題」融進課程當中,而環境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項。

目前總共有19大議題,包含: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科技、能源、家庭教育、原住民教育、品德、生命、法治、資訊、安全、防災、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樣、戶外教育、國際教育等。

之所以會特別注意「綠色學校」,其實並不是為了要投稿,而是我平常對於「環保」的注意和落實。因此像是我的班級經營,其實都可以看到相關的規定。至於國文教學,如果有教到環境相關的文學作品,我就會特別去延伸。

「綠色學校」是一個有關「環境教育」相關資源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中,會看到有很多老師發表一些課程和活動,都是和「環境教育」有關的。老師們投稿完課程之後,評審委員會針對這些課程給予評分,評分機制是給予「樹葉」,如果又有連結社區,也許就會有「澆水器」。

通常學校的這件事都會落在衛保組長身上,幸好衛保組長有時還會承辦一些講座,就可以把學生的講座心得彙整一下。或是利用班週會,給班上學生看個環境教育影片,趁機宣導加寫心得,之後都可以投稿獲得葉片。

我看到幾乎都是國小老師在投稿,而且那些國小老師投稿的文章,我甚至還看過那種配合當年度主題,一次拿10片葉子,而且那些課程只要偏重學生「動手作」,或是「社區踏查」的體驗課程,葉片數就會特別多,甚至還會有2、3個澆水器。

我之所以會知道這個「綠色學校」網站,是因為2021年疫情爆發全校停課時,與學校衛保組長聊到我的彈性課程「我的灣裡美食地圖」,她說我這個課程很符合綠色學校的投稿範疇,希望我將這個課程投稿,因為她很缺「葉片數」。

因為那時候因為疫情,她根本忙到沒時間投稿,而「綠色學校」一年至少要兩篇8片葉子,前半年至少要有4片,那個時候已經5、6月了,她還沒達標。

我上去這個網站查閱,除了一些我們熟知的環境教育課程,認識社區和校園,也列屬這個範疇。因此我那時候手邊正在進行的一些彈性課程,其實都可以投稿綠色學校。

而那時候秉持著幫忙同事的心,義不容辭一口答應,反正課程已經結束,也有照片和學習單,只是上去填報資料,如果我的舉手之勞可以解決別人的困難,也是好事一件。

沒想到那一篇「我的灣裡美食地圖」獲得3片葉子!還有另外一位同事的「我的理想校園」,也是3片葉子,我們學校的衛保組長上半年度的業績立刻達標!

說真的,當下我內心滿有成就感的,倒不是因為那幾片葉子,而是我讓一個課程的價值可以最大化,而不是學生交完報告就結束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去思索「議題融入課程」這件事情,在我上國文課文時,如果有牽扯到環境教育議題,我就會特別注意備課用書內的相關資源,即使是很簡單的看影片寫學習單,我也會去思考可行性。

我抱持的信念是,除了課文的講述,有多一點教學媒材的導入,像是簡報、影片、相關文章等,都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延伸學習。另外,只要有輸入,就必須要有輸出,所以學習單的書寫,即使只有一段話,也都可以算是學習的歷程,都值得留下紀錄。

既然有成果,既不要浪費,各處室有需要,都可以協助提供,讓他們好應付上級長官。就像我剛剛提到的「綠色學校」,衛保組長說只要未達標,就會接到電話,讓行政單位疲於應付。

就像我今年投稿的那篇「認識綠建築,其實是國二課文「我在圖書館的日子」的相關延伸,那一篇課文是在介紹「北投圖書館」,是很有名的綠建築。那時候一看到這篇課文,就開始盤算我要利用這個主題去投稿,所以我找了相關文章和影片來輔助。

雖然綠建築是一門很專業的領域,我不會清楚地說明,但我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輔助。於是我挑了「綠建築九大指標」給學生認識,並且額外介紹台灣幾座著名的綠建築代表,中間穿插一些綠建築影片的介紹,最後播放台南的「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相關影片。

我本來覺得像這種看影片寫學習單的活動,困難度比較低,應該只有1片葉子。看到評委給到5片葉子,外加1個澆水器,我的直覺是,這些評委真的太看得起我的文筆了!我想應該是這個主題很少人寫,所以難得有老師寫要給予多一點肯定吧!不管如何,我已經幫我們學校的衛保組長,完成上半年度的業績了!

很多老師對於「議題融入」這件事深感困擾,但有了「綠建築」的課程經驗之後,我發現一件事,之前我把「議題融入課程」想得太嚴肅了,其實只要有沾上邊,就算沒有很在行,也可以有其他的資源可以協助。

最後來總結一下,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然後投稿綠色學校,對我而言,我覺得有什麼好處呢?首先,課程內容有延伸,豐富度提升。接著,協助行政,增加與同事之間人際關係。再來,多寫幾篇,真的可以提升文筆能力。最後,有達到敘獎標準的葉片數,參加投稿的老師可以敘獎!

有沒有覺得很不錯?其實,只是讓一份課程多發揮一點價值罷了!要不然,哪裡來這麼多資料可以應付上面長官的要求啦!

--------------------------

附上我投稿的紀錄,還有一些網頁截圖,只要是截圖裡的範疇,都可以試著投稿。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9
沒有開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開始之後,也才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膽小。踏出公開寫作的那一步,突然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渺小,也才真正體會到,不是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寫作是這樣,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我們想要改變任何事情,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夢想的目標。
2023/03/09
沒有開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開始之後,也才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膽小。踏出公開寫作的那一步,突然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渺小,也才真正體會到,不是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寫作是這樣,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我們想要改變任何事情,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夢想的目標。
2023/03/08
教育部的用意非常的棒,我也絕對相信,要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但是絕對不是無限上綱,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選擇以及限制,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很多觀念是必須要指導以及修正,因為就算連「穿衣服」這件事,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2023/03/08
教育部的用意非常的棒,我也絕對相信,要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但是絕對不是無限上綱,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選擇以及限制,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很多觀念是必須要指導以及修正,因為就算連「穿衣服」這件事,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2023/03/07
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我覺得很棒,因為現在的學生,確實需要一些其他資源的刺激。但是,老師真的必須要審慎挑選影片,而且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為什麼要挑這個影片?跟課程有什麼相關?你希望學生從影片中學到什麼?不僅如此,最好在影片結束後,能夠有個回饋機制,有影片輸入,就必須要有心得輸出。
2023/03/07
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我覺得很棒,因為現在的學生,確實需要一些其他資源的刺激。但是,老師真的必須要審慎挑選影片,而且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為什麼要挑這個影片?跟課程有什麼相關?你希望學生從影片中學到什麼?不僅如此,最好在影片結束後,能夠有個回饋機制,有影片輸入,就必須要有心得輸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然後投稿綠色學校,對我而言,我覺得有什麼好處呢?首先,課程內容有延伸,豐富度提升。接著,協助行政,增加與同事之間人際關係。再來,多寫幾篇,真的可以提升文筆能力。最後,有達到敘獎標準的葉片數,參加投稿的老師可以敘獎!
Thumbnail
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然後投稿綠色學校,對我而言,我覺得有什麼好處呢?首先,課程內容有延伸,豐富度提升。接著,協助行政,增加與同事之間人際關係。再來,多寫幾篇,真的可以提升文筆能力。最後,有達到敘獎標準的葉片數,參加投稿的老師可以敘獎!
Thumbnail
在校園的解說牌架就是要使用學校本來就有的資材-淘汰的課桌椅,使用廢材延續物命,完成實用美觀的東西,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哪! 善用創意及巧思,廢棄物會成為好用的資源喔!😉
Thumbnail
在校園的解說牌架就是要使用學校本來就有的資材-淘汰的課桌椅,使用廢材延續物命,完成實用美觀的東西,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哪! 善用創意及巧思,廢棄物會成為好用的資源喔!😉
Thumbnail
今天完成新菜園種植床,使用校園樹枝、落葉、堆肥塔的堆肥、以及大智國小贈送的堆肥土,做出豐富營養的種植床,並種下花卉、香草及蔬菜,孩子們找到工作的節奏,已經慢慢建構出美麗的飲食花園了!
Thumbnail
今天完成新菜園種植床,使用校園樹枝、落葉、堆肥塔的堆肥、以及大智國小贈送的堆肥土,做出豐富營養的種植床,並種下花卉、香草及蔬菜,孩子們找到工作的節奏,已經慢慢建構出美麗的飲食花園了!
Thumbnail
萬物土中生,但現在全球每年流失240億噸沃土....保土運動刻不容緩啊!帶孩子們一起學習復育土壤也是非常重要的喔! 面對未來環境的不確定,我們用 #永續Maker教育 提升孩子們對環境的意識和調適能力,有一天,這些種在孩子們心中的種子發芽,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Thumbnail
萬物土中生,但現在全球每年流失240億噸沃土....保土運動刻不容緩啊!帶孩子們一起學習復育土壤也是非常重要的喔! 面對未來環境的不確定,我們用 #永續Maker教育 提升孩子們對環境的意識和調適能力,有一天,這些種在孩子們心中的種子發芽,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Thumbnail
學期初就預告了這個活動,主題除了最基本的生態系外,也因為一連串的環境事件和議題而深深覺得關懷土地是要從根做起,參考了環境資訊協會2011十大環境新聞中的議題當作題目,除了讓學生了解台灣正在發生的議題外,也希望學生能藉由這次活動種下培養關心社會以及實踐保育小苗。
Thumbnail
學期初就預告了這個活動,主題除了最基本的生態系外,也因為一連串的環境事件和議題而深深覺得關懷土地是要從根做起,參考了環境資訊協會2011十大環境新聞中的議題當作題目,除了讓學生了解台灣正在發生的議題外,也希望學生能藉由這次活動種下培養關心社會以及實踐保育小苗。
Thumbnail
筆者於臺中市立臺中二中任教,敝校的「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課程開設於高二上學期。課程主要採取「社會參與行動方案」為實作取徑,學生從生活周遭挖掘其所關心的公共議題......
Thumbnail
筆者於臺中市立臺中二中任教,敝校的「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課程開設於高二上學期。課程主要採取「社會參與行動方案」為實作取徑,學生從生活周遭挖掘其所關心的公共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