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 (二) 開章釋文 . 初序分

更新於 2023/03/21閱讀時間約 93 分鐘
~ 蓮池大師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 袾宏) 述
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脩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此經則七日一心。佛現在前。
蓮池大師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阿彌陀經疏鈔》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
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

二,開章釋文

初略標。二詳釋。

初,略標

將釋此經。總啟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藏教等攝。三義理深廣。四所被階品。五能詮體性。六宗趣旨歸。七部類差別。八譯釋誦持。九總釋名題。十別解文義。
此例華嚴疏旨。略為十門。前八義門。後二正釋。又此與天台五重玄義。大同小異。蓋開之成十。束之成五。稍有詳略云爾。

二,詳釋

初教起所因 ~ 十別解文義。
初,教起所因
初總。二別。
初,總
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則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
大事因緣者。引法華經文。彼經以如來出世。本欲度諸眾生。悉皆成佛。不得已故。權說三乘。後至機熟。會三歸一。方酬本意。故知華嚴以後。法華以前。雖有種種法門。淺深不一。無非為此大事因緣。除此一大事外。更無二事。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徧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
二,別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
釋見下文。而生起有序。喻如鉤鎖。初以眾生迷溺。為作津梁。二所以能為津梁者。為有最勝方便故。三何名最勝方便。以能直度凡夫故。四豈獨凡夫。亦度二乘聖人故。五豈獨二乘。亦度菩薩故。六豈獨人中。亦普度一切眾生故。七豈獨平處度生。偏度障難故。八雖云度生如是廣大。實不離眾生一念得入無念故。九既即念得無念。亦即生得無生故。十通該前九。知此持名念佛。徑中之徑故。又繇是徑中之徑。乃能津梁末法故。則後先次第。終始循環。故云鉤鎖。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
佛成道時。已當濁世。況今末法。正入鬬爭。轉展陵夷。後之又後。皆賴此經神力。救拔餘生。豈非至極悲心。預垂濟度。
已當濁世者。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釋迦出時。人壽百歲。久經濁世。已為可憫。正入鬬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鬪爭堅固之時。更為可憫。後之又後者。乃至法滅。倍更可憫。
故佛說此經。略而計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信法。是為第一重大悲憫念眾生。二者佛滅度後。福慧日淺。罪障益深。故說此經。咸令未來雖不見佛。佛滅法存。但有信者。速超生死。是為第二重大悲憫念眾生。三者如大本言。佛滅久遠。當來之世。經道滅盡。獨留此經住世度生。最後方滅。則知滔天之際。尚作慈航。大夜方沈。猶稱法炬。是為第三重大悲憫念眾生也。譬之慈父。憂念後昆。心無盡故。置為生計。能使遠裔殘支。至於家破身貧。猶堪資藉。故曰至極悲心。預垂濟度。
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者。
入道多門。本無揀擇。險夷曲直。難易攸分。則無量門中。念佛一門。最為方便。略陳有四。一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二不斷惑業。得出輪迴方便。三不修餘行。得波羅密方便。四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
法門者。道體幽玄。從門始入。為門不同。故云無量。權巧接引。令得入門。名為方便。而言勝者。方便中方便也。即觀經所謂異也。多門者。或謂門門可以入道。何必念佛往生。而有易有難。不妨無揀擇中而說揀擇。險者崎嶇難行。曲者紆迴難到。喻餘門也。夷坦則易行。喻念佛人皆可為。直捷則易到。喻念佛速超生死。如韋提希。亦徧觀十方世界。而惟願生極樂也。得常見佛者。起信論既示真如三昧。及二門止觀竟。
復云。有初學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懼謂信心難就。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脩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此經則七日一心。佛現在前。是也。故知靈山已過。龍華未來。無佛世中。而得見佛。是名最勝第一方便。
得出輪迴者。繇惑起業。繇業感報。往來六道。輪轉無窮。依餘法修。直至惑盡。始得出離。而託質世間。升沈未保。唯茲念佛。帶惑往生。以己念力。及佛攝受大神力故。一生彼國。即超三界。不受輪轉。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是也。是為最勝第二方便。得波羅密者。諸菩薩眾。有恒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滿足。
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捨。即布施波羅密。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密。一心念佛。心自柔輭。即忍辱波羅密。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密。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密。推而極之。不出一心。萬行具足。
如大本法藏願云。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密多。不取正覺。是為第三最勝方便。得疾解脫者。智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
又十住斷結經云。是時座中。有四億眾。自知死此生彼。牽連不斷。欲為之源。樂生無欲國土。佛言西方去此無數國土。有佛名無量壽。其土清淨。無淫怒癡。蓮華化生。不繇父母。汝當生彼。故大本云。菩薩欲令眾生速疾安住無上菩提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是知蟻山風水。遲疾天殊。古謂欲得一生取辦。便於是法留心。是名最勝第四方便。
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
以諸眾生沈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苦樂兩土。爰開折攝二門。激之揚之。俾欣俾厭。勝心既發。淨業斯成。
若據平等法門。非垢非淨。則欣厭無地。折攝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備歷輪迴。頭出頭沒。甘心忍受。曾無一念省發奮勵。求願出離。而復遮其欣厭。欲令直悟自心。是猶田蛙井鮒。不與之水。而反責以沖霄。祇益沈淪。於事何濟。於是無苦樂中。示苦示樂。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揚其懈怠。而俾生欣樂。然後久在泥塗。始嫌污穢。乍聞淨妙。浚起願求。此大火聚。彼清涼池。炎燒眾生。不得不避此而趨彼矣。方便度生。法自應爾。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生忍。方悟此心本來平等。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
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滯。聞說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故令迴小向大。發意往生。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蘊中無我。不知蘊亦是空。執境為有。唯欲避境趨寂。故聞淨土化生。心不喜樂。如諸聲聞。不見舍那神力。不與菩薩大會。以本不讚說十方佛剎清淨功德故。古謂小乘無他佛之說。大教有剎海之談。斯名獨善之流。亦號鈍阿羅漢。是以教令迴斷滅心。修淨土行。乃知諸佛菩薩。悲智行願。如是廣大。如是無盡。心不礙境。境不礙心。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終日度生。終日無度。而單修禪定。不願往生。是為大失矣。
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者。
初發心菩薩。大心雖建。勝忍未成。所謂弱羽止可纏枝。嬰兒猶應傍母。入正定聚。親彼世尊。方得忍證無生。終成佛果。乘大願筏。苦海度生。如智論中說。且夫六心墮落。塵劫聲聞。魚子菴羅。足為明鏡。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
智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何以故。煩惱強故。未得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彼。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以施戒福力。或作王臣。富貴自在。縱遇知識。不肯信從。荒迷放逸。廣作眾罪。繇此墮落。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取船筏。乘之救接。皆得免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要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眾生。如得船者。
又云。譬如嬰兒離母。或墮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祇可依樹纏枝。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凡夫無力。唯應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臨終正念。決定往生。見佛得忍。還來三界救度眾生。正定聚者。揀異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進退未定。今生安養。無論高下。皆不退轉故。聚者會也。即文中諸上善人之會。今謂入此聚中。見佛聞法故。六心墮落者。身子發菩薩心。已證別教六住。因逢乞眼。遂退大心。沈淪五道。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墮聲聞位。
故經云。魚子菴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引此以明初心菩薩。猶宜親近如來。得所依歸。終無退轉故。菩薩父者。華嚴十一經。威光童子。覩如來相獲十種益。首云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疏謂以念佛三昧。菩薩之父。故首明之。良繇菩薩以方便為父。念佛即真涉事。是方便故。又念佛成佛。是親種故。十地始終者。十地文中。從初至末。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離念佛。
又云。遠行地菩薩。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虗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故龍樹以初地往生。摩差末以得忍往生。至如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發願往生。莫可勝數。況初心乎。永明謂欲託質蓮臺。永離胎藏。生極樂等諸佛國土遊戲神通者。皆能了達自心。無不化往。天如謂汝若悟心。則淨土往生。萬牛不能挽矣。然則初心菩薩。雖曰了明。去佛尚遠。正爾求生不可後也。
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者。
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是以華藏如盲。螢光增結。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愈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豈不慈門廣大。普度無遺。
如盲者。如來於逝多林中。演大華嚴。彼時上德聲聞。身子目連等。如盲如聾杜視絕聽。乃至積行菩薩。猶云曝顋。明高之則道大機小故。增結者。淨名經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發露求懺。優波離為依律定罪。疑心不釋。淨名言。汝毋以常法擾亂其心。重增此二比丘罪。永嘉擬之螢光。謂不能開其迷暗。而反增益之也。明卑之則機深教淺故。他若不淨錯施爐韛。數息不利冢人。彼此為門。亦復各異。而淺深小大。勢不兼宜。惟此念佛法門。三輩九品。悉皆度脫。徹上。則三心圓發。直入無生。徹下。則十念成功。亦生彼國。所謂不離一法。巧被諸根。豪傑無下抑之羞。庸愚有仰攀之益。蓋無機不收。有情皆攝者也。阿伽陀者。西域藥名。能以一藥總治諸疾。喻但持佛名。五欲三毒。無量煩惱。乃至偏乘外道。一切見病。悉斷除故。巨冶者。一冶之中。陶鑄萬物。各成其器。喻但持佛名。隨彼根行。九品往生。皆不退故。廣大者。周易乾曰大生。坤曰廣生。今無所不度。喻如天覆地載。並育兼容。至慈無擇。名普門也。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
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羣邪。彼佛願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為護念。直至道場。故知澤圖辟怪。寶鏡遁妖。正念分明。無能嬈者。
多諸障難者。行人於禪觀中。擊發陰魔。如楞嚴開五十種。皆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故知正見稍虧。邪魔遂熾。無益更損。求升反沈。繇此淺根怖道不學。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
又經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良繇正念分明。縱魔來者。易識易遣。非比耽靜著空。中無主宰。逢魔不覺。遂至入心者也。
澤圖寶鏡者。以此二喻。明非但佛力。即是自己念力也。有神獸名白澤。能人言。辨萬物之情。諸邪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怪。又山精野魅。能變形種種。誑惑於人。而不能變鏡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現前。智照精朗。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者。
心本無念。念起即乖。而眾生無始以來。妄想慣習。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病愈寇平。則捨病體更無自身。即寇盜原吾赤子。
起信論云。心體離念。而起念念佛。豈不反擾其心。佛藏經云。無覺無觀。名為念佛。無想無語。是名念佛。而起念念佛。豈不反背於佛。今謂滅諸覺觀。實相念佛。理則誠然。但以心雖離念。而無明染心。念念相續。如七年之病。久亂之民。故曰慣習。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麤念暫息。細念猶存。便謂相應。錯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絕慮忘緣。何不即緣慮而作修進。故以念還攻於念。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也。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故云萬法虗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矣。喻如病體瘳時。便名健體。亂民定後。即是良民。去念而求心。是醫必滅身而療病。將必屠國而安民也。豈理也哉。
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
七地僅名現相。八地乃得無生。而亟欲滅生以求無生。彌求彌遠。今以來生淨土。乃悟無生。入有得空。即凡成聖。可謂通玄祕訣。換骨神丹。
僅名現相者。華嚴地地皆曰無生。而正得乃歸八地。其七地云。淨無量身口意。得無生法忍光明。疏謂無生法忍。八地所得。今茲七地。於彼法忍明相現前。未為真得。如觀經疏。以無生即屬初住。意略同此。乃至八地。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也。故知無生。聖且難之。況凡輩乎。彌遠者。厭生為患。亟欲滅生以歸於無。而滅非真滅。祇益劬勞。終成輪轉。如牛壞車。古有明喻。今專念佛。發願往生。生彼國已。華開見佛。識自本心。本自不生。生亦何礙。所謂熾然求生。而不乖於無生之理。終日生而未嘗生者。乃所以為真無生也。有生而悟無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無生。故云即凡成聖。就路還家。潛超密度。難思難議。故云通玄倐爾轉移。如平地升僊。白衣驟貴。故云換骨。捨祕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者。
此有二義。一者。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此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鶴沖鵬舉。驥驟龍飛。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徑中徑矣。
二義者。一是較量於多種淨業。二是揀別於本部大本。故云徑路之徑路也。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之簡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善導大師偈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也。故云。餘門學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如蟲在竹。豎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餘門之比念佛。則念佛為速矣。
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後文中所開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迴向等。實相之佛。雖云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數門。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墜。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鶴沖已過凡禽。爭如鵬舉。驥驟雖超羣馬。未及龍飛。皆上喻念佛。下喻持名念佛也。
不疾不行者。易繫詞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意謂疾而後速。行而後至者。物之常也。蓍卦之體。寂無思為。而有感即通。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妙萬物而謂之神也。引此以明諸門念佛。雖同曰往生。而為力稍難。為時稍久。是須行須疾。乃至乃速也。今則不稽歲月。不假作為。七日一心。即生彼國。何其神妙一至是也。故普賢行願品鈔云。大藏中數百餘本。或經或論。說修彼因。然皆勤積。乃得往生。今但稱名。便登不退。豈非徑而復徑者哉。
二者。無量壽經。廣陳依正。備載修持。今此經者。崇簡去繁。舉約該博。更無他說。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可謂愈簡愈約。愈妙愈玄。徑中徑矣。
無量壽經。詳見部類譯釋二門。以對今經。世稱大本。蓋部同而廣略異也。彼為樂廣者說。此為樂略者說。然辭簡而理益明。事約而功倍勝。如大本廣談諸福。而此經謂但持名號。即為多福多善。大本猶分三輩。而此經謂但生彼國。俱得不退菩提。是則不獨為種種念佛門中之要。又於本部中轉更為要。可謂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徑而復徑者矣。
如上別中十義。復以前九為通。後一為別。兼前總義。為此經教起之所因故。通者。通明淨土諸經。皆同此因故。別者。別明此經專重持名。以持名為因故。總者。即前總明一切諸經。皆一大事以為因故。言佛說此經。為教眾生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以了此一心大事而已。合之為此經教起之所因也。
二,藏教等攝
初藏攝。二教攝。三分攝。
初,藏攝
已知佛說此經。有如是因。未知此經藏教分中。各何攝屬。
言藏有二。一,三藏。二,三藏。
且初三藏者。一脩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磨藏。今此經者。是脩多羅攝。諸經亦有互相攝者。今非彼故。
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名為經藏。解見後釋題中。毗柰耶。此云調伏。即律藏。阿毗達磨。此云對法。即論藏。上二俱有多義。非急不引。脩多羅攝者。此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故。互攝者。如華嚴則經攝而兼律論。以十藏等品顯戒律。問明等品顯論議故。梵網則律攝而兼經。以心地品之上。廣談菩薩階位故。餘可例知。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議。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淨土。故云今非彼也。
二藏者。一菩薩藏。二聲聞藏。今此經者。菩薩藏攝。亦有互攝。今非彼故。
菩薩聲聞。詳見後釋文中。藏分二者。以經有大乘小乘。故二藏分攝。若約人有三乘。亦合分三。以緣覺人多不藉教。攝歸聲聞。故止二藏。今菩薩藏攝者。此經演說大乘。如依正莊嚴。信願往生等。皆自利利他菩薩淨佛國土。教化眾生之道故。互攝者。如華嚴菩薩藏攝。亦通聲聞。以能包含無量乘故。今經二乘種不生。故云非彼。
或問 : 何得文中。彼佛有聲聞弟子。
: 此暫有終無。至下釋文中當辯。
又問 : 厭苦趨樂。以專自利。何名菩薩。
: 求生淨土。正為見佛聞法。得無生忍已。還來此世。救苦眾生。是菩薩行。非聲聞道。如天台十疑論中說。
二,教攝
教者。依賢首判教分五。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
五教者。一,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以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二,大乘始教。繇第二時。但明於空。第三時定說三乘。不許定性闡提成佛。未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始。有成佛有不成佛。復名分教。所說則廣談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數。以依生滅八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諸義類故。三,大乘終教。繇出中道妙有。定性闡提。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稱實理故。復名實教。所說則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以依如來藏八識。隨緣成立諸義類故。四,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無漸次故。五,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交參。無盡無盡故。
以上詳如華嚴玄中。恐煩不敘。言頓教攝者。如後義理中辯。亦通前後者。通前終教。以一切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即定性闡提皆作佛故。通後圓教者。亦義理中辯。
三,分攝
分者。十二分教。如脩多羅祇夜等。今此經者。脩多羅。優陀那。二分攝故。
分者。分齊。以一代時教。別其分齊。各有所屬也。祇夜。此云重頌。優陀那。此云無問自說。十二部。恐煩不敘。言二分攝者。一。脩多羅攝。以是契經故。二。優陀那攝。以不待請問。自告身子故。
三,義理深廣
初攝頓。二分圓。三旁通。
初,攝頓。
已知此經攝於頓教。少分屬圓。未知所具義理。當復云何。先明此經攝於頓者。蓋謂持名即生。疾超速證。無迂曲故。正屬於頓。
正屬頓義者。以博地凡夫。欲登聖地。其事甚難。其道甚遠。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可謂彈指圓成。一生取辦。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不歷階級。非漸教迂迴屈曲之比。故屬頓義。
或難。頓教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今持名念佛。是為有念。云何名頓。答。以一心不亂。正謂無念。若有念者。不名一心。但得一心。何法不寂。
五法者。謂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者。名。相。是妄計性。妄想。是緣起性。正智。如如。是圓成性。八識者。賴耶。末那。及眼等六。合之成八。二無我者。人無我。法無我。以上亦皆入五法中。詳見入楞伽諸經。悉空悉遣。所謂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者。頓教之旨也。
今言念佛。則所稱佛號屬名。所對佛身屬相。憶念彼佛屬妄想。縱使淨念相繼。入三摩地。亦屬正智如如。而復分別是佛。屬識情。能念所念。屬人法。尚未遣有我。況無我亦遣耶。彼教所空所遣此皆有之。以其有念。故難非頓。正謂無念者。良繇一心不亂。則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離此四句。更有何念。雖名念佛。蓋無念之念也。念而無念。是名一心。如是之心。心無其心。強名曰一。尚無一相。安求所謂五者三者八者二者。然則一心不亂。不異一念不生。焉得非頓。
二,分圓
分屬圓教者。圓之為義。謂四法界中。前三通於諸教。後一獨擅乎圓。今此經者。圓全攝此。此分攝圓。得圓少分。分屬圓故。
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事理無礙。同頓同終。事事無礙。不同彼二。揀乎同教一乘。故名為別。非藏通別圓之別也。
今謂分攝乎圓者。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略說有十
一,華嚴器界塵毛。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此則水鳥樹林。咸宣根力覺道諸法門故。
二,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大本云。於寶樹中。見十方佛剎。猶如鏡像故。
三,華嚴不動寂場。徧周法界。故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徧。此則如大本云。阿彌陀佛常在西方。而亦徧十方故。
四,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無不清淨。眾生見佛。亦復如是。以見圓覺佛。聞普門法。神力乃爾。此則阿彌陀佛道場寶樹。見者聞者。六根清淨故。
五,華嚴。八難超十地之階。此則地獄鬼畜。但念佛者。悉往生故。
六,華嚴一即一切故。如來能於一身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一一頭出爾所舌。一一舌出爾所音聲。乃至文字句義。充滿法界。此則如大本云。彼國無量寶華。一一華中。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佛普為十方說一切法故。
七,華嚴舍那釋迦。雙垂兩相。此則如觀經云。阿彌陀佛現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身。而又見丈六之身。於池水上故。
八,華嚴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此則如清涼云。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故。
九,華嚴名大不思議。淨名諸經名小不思議。此則亦名不可思議功德故。
十,華嚴為教。即凡夫心。便成諸佛不動智。此則不越稱名。佛現前故。
是則齊等淨名諸經。同為華嚴流類。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以少分義。故名分圓也。
三,旁通
初觀經。二諸經。
初,觀經
先明通觀經者。有言十六觀門。名為定善。執持名號。名為散善。今為通之。於中有二。一總。二別。先明總者。彼經妙觀。宗乎一心。此經一心。正符彼意。一心作觀。一心稱名。何得同歸一心。揚彼抑此。詳如淨覺疏中說。
旁通者。不別頓圓。但取諸大乘經義理相通。以十六觀。是淨土專經。故先舉也。定散者。孤山判十六觀為定善。此經持名為散善。今謂一心不亂。有事有理。即事一心。已非全散。何況理一。正符彼意者。彼經三觀。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是為一心。今經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則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觀。正當空時。能所歷然。是名假觀。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議。是名中觀。良以單提聖號。直下一心。有何次第。正三觀圓修之義也。是則彼經以心觀為宗。此經以心念為宗。觀即念也。念即觀也。兩經所說。既同一心。何獨此經抑之為散。故此法門名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亦名般若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三昧之言定也。既通多種三昧。何得為散。大要觀想若非一心。觀亦成散。持名若得一心。持即成定。不在觀想持名。而在一心。與不一心也。
如淨覺疏者。疏云。智者大師於觀經。以三種淨業屬散。十六妙觀屬定。未聞以持名為散也。孤山判此經為散善。予不韙彼說。且普門品疏。釋一心稱名。有事有理。存念觀音。無有間斷。名事一心。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名理一心。普門無不亂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釋之。今云一心不亂。何得貶為散善。愚按智者入滅。唱三寶名。章安臨終。亦稱彌陀。及二大士。彼師資自行如斯。必不散判稱名。於是益信。
次明別者。或謂此經但聞佛名。或謂此經佛是劣應。或謂此經華局車輪。或謂此經五逆不生。或謂此經止屬下品。不知二經實一義故。不知此經尤獨要故。
但名者。或謂觀經教想彼佛相好。此經但持四字空名。則不見佛身。故名散善。然經云。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既佛現。則寧無相好。況與眾。則主伴齊彰。蓋彼以作觀見佛。此以持名見佛。為因不同。見佛則一。劣應者。或謂觀經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此經不說。疑是劣應。故名散善。
然大本云。爾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阿難見佛。容體巍巍。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則觀經所說。猶一世界。今言一切世界。則更為高大。何得言劣。又大本言。阿彌陀佛道場寶樹。純以眾寶。自然合成。則非木菩提樹下之身。何得言劣。又觀經言。彼佛或現丈六八尺。或現大身。滿虗空中。則隨機所見。大小無定。故古謂即劣即勝。生法不二。而況今經。不出大小。何得定指為劣。華局車輪者。或謂觀經華大十二由旬。此經車輪。華局於小。故名散善。不知車輪之義。大小無定。大本車輪大至百千由旬。何止十二。詳如後文中辯。
五逆不生者。或謂觀經言五逆得生。大本唯除五逆。則濟度功狹。故名散善。不知唯除五逆下。有誹謗正法四字。五逆而兼謗法。乃在所除。雖具五逆。不謗法者。未必不生也。良繇謗則不信。不信不生。故所謂疑則華不開是也。觀經不言謗法。如兼謗者。亦不生也。
又觀經下下品五逆文中。謂其人十聲稱名。遂得往生。則觀想未成。唯資十念。五逆之生。正稱名得生耳。況大本云。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墮地獄者。非五逆人而何。止屬下品者。或謂觀經下之三品。初言智者教令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三言善友教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名號。則持名往生。似唯下品。不知持有事理。理復淺深。今下生者。僅是事善。若成理觀。則與彼經三觀圓修。冥契不二。何慮品位之不高也。況下品文中。乃指惡人愚人。非謂善人智人持名。亦居下品也。故知二經。其義一也。
獨要者。略有三意。一者,觀經所明佛身。雖云即報即法。而那由恒沙。不無數計。生身尊特。猶待辯疑。此經但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則不屬諸數。直指法身。獨要一也。二者,十六妙門。雖云即觀即心。而先日。次水。次地。次樹。次座。方入佛觀。則不無次第。猶覺繁長。此經不修餘業。單事持名。倐爾一心。便得佛現。獨要二也。三者,上三品生。乃能遊歷十方。承事諸佛。中下二品。皆無此文。今持名往生。便得供佛諸方。食時還國。獨要三也。聞說一義。尚恐生疑。更聞獨要。必致深駭。故云難信之法。又云不可思議功德經也。
二,諸經。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經。義理所該。深䆳廣遠。不應視同淺近。自取愆尤。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淨名義。又此一心持名。即以深心念佛。乃至獨入他家。一心念佛。乞食無侶。一心念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是法華義。等者。略舉餘經。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是般若義。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如五百長者子。稱七佛名。遂得見金色之身。成阿羅漢。是觀佛三昧義。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
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是涅槃義。如佛告父王。汝今當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當得佛道。又云。十心向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至如華嚴圓義相通。已見前文。念佛之義。不可勝舉。
如上且就一經大旨而言。泛論經義。則維摩丈室。容八萬四千師子之座。今此淨土。十方往生。猶如雨點。皆生七寶池中。曾無窄隘。即淨名義。如來神力品。釋迦與十方諸佛。同出廣長舌相。乃至梵天。為讚歎法華故。今此六方讚歎亦復如是。即法華義。略舉少分。通諸大乘。餘不繁敘。
又起信因緣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則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義理所該。總結上文。愆尤者。輕毀此經。即輕毀大乘。獲罪無量故。
四,所被階品
初料簡。二總收。
初,料簡。
已知此經。文略義豐。言近旨遠。未委被何根器。有何階等。先明料簡。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
先明根器。有是有非。次別階等。有勝有劣。欲令捨非從是。棄劣取勝也。信。謂信生佛不二。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故。如經所云。汝等皆當信受我語。是也。願。謂信非徒信。如子憶母。瞻依向慕。必欲往生故。如經所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是也。行。謂願非虗願。常行精進。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故。
如經所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也。此之三事。號為資糧。資糧不充。罔克前進。又復此三。如鼎三足。或俱無。或具一缺二。或具二缺一。皆不可也。又以喻明。譬之五穀。其無信者。不信即種是穀。栽培此種。定得成穀者也。信而無願者。雖知佳種。無心求穀者也。願而無行者。雖望得穀。不事耕耨者也。俱無互缺。
準上可知。此三者。皆羸劣破漏之器。不堪承受甘露法味。故名非器。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反是皆器。如下所明。
於是器中。輩之品之。成三成九。九之又九。三之又三。又細分之。復應無量。如二部中說。
次明階等也。輩者。大本三輩。品者。觀經九品。故曰三九。三輩之中。復三輩之。則成九輩。九品之中。復九品之。則成八十一品。輩之無窮。品之不已。則成百千萬億輩品。故曰復應無量。所以然者。均名念佛。同一往生。而修有事理。功有勤惰。隨因感果。地位自別。
故涅槃說十二因緣。曾無二法。而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是則諸天共器。食有精麤。三獸同河。渡分深淺。焉可誣也。儻其自負利根。聞說念佛若將浼焉。寧知輩品天淵。存乎其人而已。終不念佛鈍置汝也。好奇負勝之士。幸平氣而思之。
二,總收
總收者。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高下者。以下品即登彼岸。下品猶勝天宮。則品位雖殊。皆得不退故。聖凡者。以具縛凡夫。但得往生。即與諸大菩薩俱會一處。則終當成聖故。此專舉其順者。下言信疑讚毀。則兼違順。無不獲益也。
: 信讚應爾。云何疑毀亦曰善根。
: 常不輕授記諸人。皆當作佛。人疑不信。乃至打罵。因墮地獄。從地獄出。終得成道。豈非罵打從疑而生。疑從知生。知從聞生。聞知有佛。然後生疑。曾未聞知。疑從何發。因聞知故。佛之一字。已蘊識田。投種土中。雨露忽滋。終有生日。彼毀佛者。義亦如是。故曰但知有佛。皆成善根。畢竟解脫。不聞不知。則不成種。
五,能詮體性
初隨相。二唯識。三歸性。四無礙。
初,隨相
已知此經被機普徧。未知能詮。何為體性。依古展轉十門推本。約之成四。先明隨相。於中復二。一謂聲名句文。二謂所詮義。以文與義。皆屬相故。
十門展轉。詳見華嚴玄談。圭峯復於中約而束之。遂為四門。初聲名句文者。據大小乘教。或以聲為教體。或以名句文身而為教體。今依清涼大師。通收四者。以聲為教主。名者次第行列。詮法自性。句者次第安布。詮法差別。文者次第聯合。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者。屈曲為聲上詮表。唯聲。則不能詮義。唯名句文。則無自體。兼此四事。是謂教體。以假實體用兼資也。二所詮義者。此聲名句文。若無所詮之義。則同乎篇韻。殊無意況。若徒義無文。妙理憑何而得顯示。良以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資。乃成教體。故今此經。從如是我聞。至作禮而退。是聲名句文體。而其中所說依正二報。信願往生等。是所詮義也。以是二者。交相隨故。而為教體。
又若據法所顯義。則無非佛事。如香飯光明等。當知法法皆為教體。
法能顯義。則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華嚴雲臺寶網。毛孔光明。皆能說法。淨名云。有佛世界。以香飯而作佛事。有佛世界。以光明而作佛事。乃至一色一香。一舉一動。無有一法而非佛事等。今此經者。水鳥樹林。咸宣妙法。則隨舉一法。皆成教體。
二,唯識
唯識者。此文此義。皆識所變。而有本影四句。
四句者。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皆唯識現。謂如來實有說法故。二亦本亦影。即始教。以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從妙觀察智淨識所現。名本質教。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影像教。諸佛眾生互為增上故。三唯影無本。即終教。以離眾生心。更無有佛。唯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彼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說法。是故佛教全是眾生心中影像。四非本非影。即頓教。非唯心外無佛。眾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絕言。即不教之教。所謂尊者無說。我乃無聞。說聽皆無。唯識而已。是以識為教體也。今此經者。且約終頓二教。則眾生心樂出離。自於心中見佛為說極樂依正。信願往生。而實無說無聽。故識為教體。
三,歸性
歸性者。前以所變之萬境。攝歸能變之八識。今以所現之八識。復攝歸能現之一心。則性為教體。
一心者。即真如自體也。從此真如。流出教法。故會相歸性。則所謂重頌如。授記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以上展轉推尋真實之理極至於此。譬之物不離夢。夢不離人。圓覺疏云。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則以自心為教體也。今此經者。依正信願等法。若文。若義。究極皆歸一心真如。故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印。為經教體。此經一心不亂。即是實相。即是真如。則合前二種。會歸一心。而為教體。
四,無礙。
無礙者。心境理事。本自交徹。境及事者。是名隨相。心者唯識。理者歸性。俱交徹故。
交徹者。以一心原有真如生滅二門。真如即是生滅。故理不礙事境心。生滅即是真如。故事境心不礙理。今此經者。心即是土。則一念無為。而不妨池樓鳥樹昭布森列。眾生信樂。隨願往生。土即是心。則七寶莊嚴。而不妨全體空寂。不立一塵。實無眾生生彼國者。則心境理事。互相融攝。而為教體也。
六,宗趣旨歸
初總陳。二異解。三正意。
初,總陳
已知此經能詮之體。如是該羅。未審所宗。當在何者。夫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而有通別。通論佛教因緣為宗。別則依古十門。自我法俱有。至圓融具德。後後前前。次第深淺。是故諸經。各有宗趣。
尚者崇也。聖人立教。一部語言。何所崇尚。所崇尚者。名之曰宗。歸者至也。立此為宗。為求何事。究所歸至。名之曰趣。因緣者。揀異無因邪因。一代時教。不出因緣。如所謂因緣故生滅。因緣故即空。因緣故即假。因緣故即中。佛教所宗。因緣攝盡。故云通也。十門者第一我法俱有宗。內執有我。外執有法。名為附佛法外道。第二法有我無宗。則異外道。繇是從前至後。繇淺入深。乃至第十圓融具德。十門分別。詳具華嚴玄談。若約之為五。不出有空法相法性圓融。今此經者。宗乎法性。以淨土依正信願等。皆歸一心。一心不亂。即法性故。
二,異解
今明此經。古有多解。有謂信願為宗。有謂超過三界二種清淨為宗。令諸眾生得不退轉為趣。
信願為宗者。諸解多同。以經中屢言。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故。二種清淨者。論言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清淨莊嚴。非三界所及。故以為宗。而要其所歸。為令眾生。生彼清淨極樂國土。生彼國已。即不退轉。以此為趣。
三,正意
初總舉。二別明。
初,總舉
此經宗乎法性。於法性中。復分總別。總而合之。謂是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
取前二說兼合言之。總為宗趣。以前說不該依正。後說未詳信願。故須兼合。始得無遺。良繇依正信願。兼備交資而得往生。皆不出自心故。其總為宗趣者。如華嚴例。彼經亦兼眾說。總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故。若欲分之。上句為宗。下句為趣。義亦自明。若欲加之。彼經加不思議。今經亦爾。
二,別明
又別明之。則成五對。一教義。二事理。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以為宗趣。
  • 一,教義一對者。以教為宗。令達義為趣。言崇尚此念佛往生之教。其意云何。正欲曉會經中所說阿彌陀佛正報依報清淨莊嚴。信之願之。則生彼國。教中有如是義。是其趣也。不徒為語言文字而已。
  • 二,事理一對者。以事為宗。令顯理為趣。承上一經言教。俱約所詮之義。而義中復有事理。言崇尚此依正信願等事。其意云何。正欲顯發事中所具至理。是其趣也。不徒為事緣之迹而已。
  • 三,境行一對者。以境為宗。令起行為趣。境即是所觀之理。對能觀之智。故名為境。言崇尚此理。其意云何。既知彌陀自性。淨土唯心。正欲即此以為真境。而起觀行。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其趣也。不徒為曉達此理而已。
  • 四,行寂一對者。以行為宗。令至寂為趣。言崇尚此念佛觀行。其意云何。良繇心雖本寂。多生習染。觸境生心。若不修觀行。縱令強抑妄心。終非定慧平等。今依正觀。執持名號。至於一心。則復還空寂之體。是其趣也。不徒為有作妄計而已。
  • 五,寂用一對者。以寂為宗。令發用為趣。言崇尚此寂。其意云何。良繇妄想執著。無繇解脫。妄盡心一。則淨極光通。喻如塵盡鏡明。無像不現。所謂既生本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以無數方便。大作佛事。度脫眾生。妙用恒沙。是其趣也。不徒為沈空滯寂而已。如是十門。展轉生起。以為宗趣。
七,部類差別
初明部。二明類。三非部非類。
初,明部
已知此經。宗趣沖深。未審當部等類。為有幾種。初先明部者。部有二種。一謂大本。二謂此經。
部者。以是總歸一部。而有詳略。詳為大本。略為此經。大本有六。一名無量平等清淨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二名無量壽經。曹魏康僧愷譯。三名阿彌陀經。與今經同名。吳支謙譯。四名無量壽莊嚴經。宋法賢譯。五出寶積第十八經。名無量壽如來會。元魏菩提流志譯。六名佛說大阿彌陀經。宋龍舒居士王日休者。總取前之四譯。參而會之。唯除寶積。彼所未及。然上五譯。互有異同。漢吳二譯。四十八願。止存其半。為二十四。其餘文中。大同小異。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繇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
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然今疏鈔所引。義則兼收五譯。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餘五間取。而槩以大本標之。故上六種皆名大本。今此經者。名為小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二,明類
二明類者。自有三種。一觀經。二鼓音王經。三後出阿彌陀偈經。
類者。不同其部。而同其類。如從昆弟。雖不同父。而同其祖。亦名比肩。相為等夷。故曰同類。觀經者。觀無量壽佛經。具談十六妙門。一心三觀。詳本疏鈔。鼓音王經者。佛在瞻波大城。伽伽靈池。與比丘百人說。中云。若有四眾。受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接引往生等。後出偈經者。始終唯偈。是伽陀部。中云。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願止存半。與漢吳二譯同。而四十八願。自古及今。傳揚已久。二十四者。或梵本缺略。未可知也。或問鼓音亦說持名。云何不與今經同部。答。以有呪故。彼經雖說持名。重持呪故。
三,非部非類
三明非部類者。帶說淨土。如華嚴法華。及起信等。又非部類。而中說專持名號。如文殊般若。
帶說者。諸同部同類之外。復有諸經。雖不專談淨土。其中帶及勸讚往生也。華嚴。如行願品。既明十大願王。而末言以此十願導歸極樂是也。法華。如云誦斯經者。命終當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也。起信。如前教起中所明是也。等者。如觀佛三昧。十住斷結諸經。帶說淨土。層疊非一。詳如後釋文中雜引。文殊般若。詳後執持名號文中。
八,譯釋誦持
初明譯。二明釋。三明誦。四明持。五結勸。
初,明譯
已知此經。為部為類。詳略同別。未委譯自何時。凡有幾譯。以至註釋闡揚。讀誦受持。有何靈驗。初明譯者有二。一名佛說阿彌陀經。即今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周有嬴秦。南北朝有苻秦。姚秦。今言姚者。揀非餘秦也。三藏者。通經律論。兼善華梵故。法師者。佛法所屬。演揚誨眾。為表範故。鳩摩羅什者。梵語具云鳩摩羅耆婆什。上五字。此云童壽。什者。深善此方文字之什。華梵合舉。稱羅什也。譯者。易也。易梵成華也。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今經自西來。而言譯者。漢之北官。兼善西語。摩騰始至。遂稱為譯。今仍之也。
按本傳。師。中天竺國人。父名鳩摩羅琰。家世相國。棄榮出遊。龜茲王以妹妻之。生師。師生而神靈。七歲隨母入寺。見鐵鉢。試取加頂。俄念此鉢甚重。我何能舉。即不勝重。遂悟萬法惟心。博學強記。人莫能及。以沖年高德。故云童壽。既通三藏。東遊龜茲。王設金獅子座處之。苻堅據秦。將事西討。適太史奏異星現於西域分野。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云。朕聞龜茲有羅什者。得非此耶。遣將呂光。臨發。謂曰。朕非貪地用兵。聞羅什深解法相。為後學宗。若克龜茲。即宜馳驛送什。及破龜茲。載什以歸。中道聞堅已為姚萇所害。遂止不返。什師因不至秦。後萇亦聞師名。要請。而光不允。萇亡。子興復請。亦不允。因遣兵伐光。光姪降秦。方得迎師入關。奉為國師。師閱舊經。義多紕僻。不與梵本相應。乃集沙門肇叡等。八百餘人。新譯經論三百九十餘卷。並暢神源。發揮幽致。師未終少日。集眾謂曰。願所宣譯。傳之後世。咸共流通。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於長安。闍維薪滅形盡。舌根儼然。今此經者。譯於什師。而舌根不壞。與諸佛出廣長舌。讚歎此經。合而觀之。佛語不虗。於是益信。二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二經聯比。小異大同。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玄奘法師者。唐洛州緱氏人。姓陳氏。少罹患難。隨兄長腱法師。出家於淨住寺。年十一。誦維摩法華卓然自立。不偶時流。年二十一。講心論。不窺文相。涌注不窮。時號神人。貞觀三年。往西域取經。備經險難。歷百五十國。遂至舍衛。取經六百餘部。貞觀十九年還京。於玉華臺翻譯經論。總一千三百三十卷。既臥疾。見大白蓮華。及佛相。右脅累足而逝。兩月。色貌如生。先是西行之日。撫靈巖寺松而作誓言。吾西去。汝西長。吾東歸。汝東向。師去。松西長至於數丈。一日忽東迴。門弟子喜曰。師歸矣。已而果然。時號摩頂松云。按師誓言自要。不爽如是。真語實語。亦什師舌根不壞。諸佛舌相。廣長意也。所譯此經。焉可不信。聯比者。先後重譯也。小異大同者。梵音稍別。及語有繁簡。如恒河殑伽。六方十方之類。而大意一無相乖也。皆弘者。法華三譯。秦本盛行。此經二譯。亦復如是。
二,明釋
次明釋此經者。論則有天親菩薩無量壽經論。解則有慈恩通贊。海東疏。孤山疏。乃至大佑略解等。
天親菩薩者。常入日光定。昇兜率天宮內院。親覲慈氏。造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優婆提舍者。此云分別義。慈恩法師者。諱窺基。姓尉遲氏。敬德猶子也。奘師度之出家。學通大小。造疏計可百卷。釋彌勒下生經。筆鋒得舍利二七粒。復示西方要義。有彌陀經通贊一卷。海東法師者。諱元曉。其疏此經。大率依論為主。孤山圓法師者。十疏流通。此疏居一。義淵。淨覺。越溪等。歷代諸師。種種解釋。率多散沒。至元大佑師者。乃有略解。今唯海東越溪大佑所解僅存而已。世遠人亡。經殘教弛。遂令如是廣大深遠法門。不得人人曉了。寧不悲夫。
若夫遠承佛旨。弘闡祕宗。為論為文。為集為錄。為傳為偈。為賦為詩。交讚互揚。其麗不億。莫不叮嚀懇告。感慨悲歌。普勸迷流。同歸覺路。一曾過目。可弗銘心。
上文專指註釋此經。今謂其餘讚詠淨土。所有言辭。不可勝紀。為論。如十疑寶王等。為文。如龍舒無盡等。為集。如決疑指歸等。為錄。如淨土自信等。為傳。如淨土略傳等。為偈。如徑路修行等。為賦。如神棲安養等。為詩。如諸家懷淨土等。告而曰懇。真誠之語。冀其信受而奉行也。歌而曰悲。淒楚之辭。或能感發而興起也。麗。數也。不億者。億不足以盡之。言多也。此皆淨土聖賢。千言萬語。不厭繁重。直欲生死海中。盡挈眾生於彼岸而後已。我等應當銜恩報德。鏤骨銘心。展轉流通。遞相勸導。如其置而不覽。覽而不信。不曰愚蒙之訓。則曰寄寓之談。獨且奈之何哉。
三,明誦
次明誦此經者。如舌根不壞。天樂西迎。方解冤而往生。未終卷而坐脫。歸如入定。終覩白蓮。銀臺而易金臺。麤樂而來細樂。
舌根不壞者。智論云。有比丘誦彌陀經。命欲終時。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諸大眾。俱來迎我。後從火化。舌根不灰。色相自若。天樂西迎者。宋唐世良。誦彌陀經十萬過。一日謂家人曰。佛來迎我。言已。作禮坐逝。其夜有利行人。在道味山上。夢西方異光。旛華繽紛。音樂嘹喨。空中聲云。唐世良已生淨土。解冤往生者。宋上虞民馮珉。少事遊獵。見巨蛇。持矟將往刺之。時蛇在巖下。欲噬黃犢。珉推巖石壓之至死。蛇屢為崇。珉修懺念佛經年。蛇不能害。一日請同社淨侶。誦彌陀經。合掌而化。未終坐脫者。晉智仙法師。號真教。住白蓮寺。十三年西向十念。十二時不暫廢。一夕微疾。命觀堂行人誦彌陀經。未終卷。安然坐脫。歸如入定者。宋釋處謙。精修淨土。一夕。誦彌陀經畢。稱讚淨土。告眾曰。吾以無生而生淨土。如入禪定。奄然而化。終覩白蓮者。宋嘉禾郡鍾嫗。日誦彌陀經十徧。念佛不輟。一日語其子曰。見白蓮華無數。眾聖迎我。遂端坐聳身化去。銀臺金臺者。懷玉禪師。台州人。布衣一食。常坐不臥。精進念佛。誦彌陀經三十萬徧。一日見西方聖眾。多若恒沙。一擎銀臺。從窗而入。玉曰。吾一生精進。誓取金臺。何為得此。銀臺遂隱。玉感激。倍復精進。三七日後。見佛滿空中。乃謂弟子曰。金臺來迎。吾生淨土矣。說偈含笑而逝。郡守段公異之。作詩讚美。有枝低只為罣金臺之句云。麤樂細樂者。元子華禪師。大歷九年。於潤州觀音寺。誦彌陀經六月。忽得疾。夜聞香氣樂音。空中告曰。麤樂已過。細樂續來。君當往生。良久念佛而化。異香連日不散。
又若書寫則化被蒼生。講演則祥符白鶴。
書寫者。唐善導大師。凡得䞋施。用寫彌陀經十萬卷。勸人受持。亦有讀誦至十萬徧者。五十萬徧者。僧俗歸仰。至有感極焚身供養。得念佛三昧者。不可勝紀。講演者。宋沈三郎。晚歲迴心念佛。因病。請僧講彌陀經。易衣而終。縮膝欲起。二子局於名教。以易龕為難。曳其脛直之。將入殮。忽舉首出衣被。矍然而坐。舉家大驚。二子急前扶衛。乃以肘節捶之。子曰。助父坐脫耳。竟坐逝。茶毗。有白鶴二十九隻。飛鳴雲表。久之西去。
現前感應。則寶地遙觀。剋取往生。則涅槃非比。如斯感應。屢見古今。
寶地遙觀者。唐大行禪師。初修普賢懺。後入大藏。隨手取卷。得彌陀經。日夜誦詠。至三七日。覩瑠璃地上。佛及二大士現前。僖宗聞其事。詔入內庭。賜號常精進菩薩。後瑠璃地復見。即日命終。異香經旬。肉身不壞。涅槃非比者。梁道珍法師。講涅槃經。天監中。憩錫廬山。慕遠公淨業。禪坐中。忽見海上數百人乘寶舫前邁。師問何之。答曰。往極樂國。因求附載。報云。法師雖善講涅槃經。亦大不可思議。然未誦彌陀經。豈得同往。師遂廢講念佛。誦彌陀經及二萬徧。將終四七日前。夜四皷。見西方銀臺來至。空中皎如白日。聲云。法師當乘此臺往生。時眾咸聞天樂異香。數日香猶未散。其夜峯頂寺僧。遙見谷口火炬數十。明燎徹夜。次日乃知師逝。如上所錄。皆修因證果。此感彼應。疊見層出。自古及今。未及枚舉。
四,明持
若持名者。或一念而飛一光。或一聲而出一佛。或響彌林谷。或音徹宮闈。或六時繫念。而依正盈空。或十字標心。而聖賢入會。洎乎昭代。續有名流。
此正明執持名號也。淨業諸賢。多不繁載。姑舉昭灼世人耳目者一二。以為激勸。
飛光者。唐善導大師。人問念佛得生淨土否。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願。於是導乃自念阿彌陀佛一聲。則有一光從其口出。十聲至百。光亦如之。光明滿室。帝聞其事。勅所居為光明寺。後登柳樹端坐而化。
出佛者。少康法師。在烏龍山。建淨土道場。勸人念佛。眾見師念佛一聲。口出一佛。至於十念。十佛次出。猶若連珠。臨終之日。口旋異光數道。奄然而逝。
響彌者。唐道綽禪師。平居為眾講無量壽經。將二百徧。人各掐珠。口稱佛號。或時散席。聲播林谷。
音徹者。唐法照。於并州五會念佛。感代宗皇帝宮中聞念佛聲。遣使遙尋。見師勸化之盛。遂詔入宮。宮人念佛。亦及五會。號五會法師。
六時者。晉慧遠法師。居廬山。製蓮華漏。六時念佛。澄心繫想。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徧虗空。圓光之中。無量化佛。及菩薩眾。水流光明。演說妙法。佛言。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七日後。當生我國。至期。端坐而逝。
十字者。宋長蘆宗賾禪師。禪理洞悟。宗說兼通。而遠遵廬阜之規。建蓮華勝會。其法日念阿彌陀佛。或千聲萬聲。各於日下。以十字記之。一夕。夢一男子。烏巾白衣。風貌清美。謂賾曰。欲入公彌陀會。乞書一名。賾問公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賢。亦乞登名。言訖遂隱。賾覺而語諸尊宿。皆云華嚴離世間品。有二菩薩名。乃知聖賢幽贊。以二大士書於錄首。
昭代者。今代也。如西齋。空谷。天奇。毒峯等。皆近世高僧。篤信精修。匹休前古。相續不絕。稍詳往生集中。蓋千萬中。紀其一二而已。
至於感護則宿冤得度。惡鬼不侵。靈應則瞽目重明。俘囚脫難。
冤度者。唐邵彪。鎮江人。為諸生時。夢至一公府。主者問汝知所以不第否。彪對不知。因使人引彪前行。見大鑊中。有蛤蜊作人語。呼彪名。彪怖。遂念阿彌陀佛。蛤蜊變黃雀飛去。彪後及第。官至安撫使。
鬼却者。佛世有一國鄰於羅剎。羅剎食人無度。王約。自今國中。家以一人。次第送與。勿得枉殺。有奉佛家。止生一子。次第充行。父母哀號。囑令至心念佛。以佛威力。鬼不得近。明晨往視。見子尚在。將之而還。自是羅剎之患遂息。
目明者。宋崇氏女。雙瞽。念佛三年。精勤不替。雙目重明如故。難脫者。元末張士誠攻湖州。江浙丞相與戰。擒四十人。囚檻送戮。夜宿西湖鳥窠寺。大猷謀禪師。徐步廊下。囚見師神觀閒雅。持誦不輟。因求救拔。師教令至心念南無救苦救難阿彌陀佛。中有三人信受其語。念不絕口。天曉發囚。易枷鎖。至三人。刑具不足。惟繫以繩。既而審鞫。知良民被虜者。遂得釋。
又復惡人則善和十念。地獄現而化佛空迎。畜生則鴝鵒稱名。形骸掩而蓮華地發。何況身無重慝。報在最靈。信願熏修。寧成虗棄。
惡人者。唐張善和。屠牛為業。臨終。見羣牛索命。於是大怖。喚其妻云。速延僧為我念佛。僧至。諭云。經中說臨終惡相現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和云。地獄至。急取香鑪來。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專切念佛。未滿十聲。自言佛來迎我。即化去。
畜生者。宋黃巖正等寺觀公。畜鴝鵒。常念佛不絕。一日立化籠上。觀葬之。已而土上出紫蓮華一朵。尋土中。則華從舌端而發。靈芝照律師。為之讚。有立亡籠閉渾閒事。化紫蓮華也太奇之句。如上持名所舉。自飛光出佛至此。亦千萬中紀一而已。
慝者。惡之匿於心者也。最靈者。人為萬物之靈也。末復結言。惡人念佛。尚得往生。何況惡未必如善和。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況靈而號為人類。以此比況。知必生也。信願熏修。所作唐捐。無有是處。
五,結勸
是以一音始唱。千佛同賡。三學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顯。若聖若凡。如萬水無不朝東。似羣星悉皆拱北。方之捷徑。號曰普門。豈虗語哉。決志求生。無容擬議者矣。
此總結淨土法門。一切眾生所皈依也。唱者導也。賡者續也。始唱者釋迦開示西方。眾生始知淨業。是引而導之也。同賡者。六方讚歎。詳如經文中說。是續而和之也。三學者。謂禪教律三宗也。禪如永明。以宗門柱石。而上上品生。圓照以獨秉單傳。而標名蓮境。教如僧叡弘輔什師。而蓮華出榻。四明中興台教。而西向坐亡。律如靈芝。生弘毗尼。而死生安養。清照大闡律學。而說偈西歸。若廣舉者。不可勝數。
九流者。謂儒道農工醫卜等也。儒如文潞公。德業滿朝。而結十萬同生之緣。蘇長公文行絕世。而有西方公據之說。道如葛濟之。捨仙學而迴心淨業。鸞法師焚仙經而專修觀經。乃至子章之業岐黃而念佛。張銓之荷耒耜而稱名。幽如冥君敬禮。羅剎休心。聖如文殊求生。普賢願往。況顯與凡。不待論矣。
朝東者。會極義。拱北者。宗本義。喻淨土為真際所詣。勢必向往。非強之使然也。捷徑普門。解見前文。重言結之。明不虗也。決志者。大本云。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生彼國土。則決定其志。無退怯也。擬議者。易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今謂不須擬議。昔人有言。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念佛往生。但諦信不疑而已。何復擬議為哉。
九,總釋名題
初題義。二譯人。
初,題義
如上八門敘義。已知一經大旨。今欲釋文。先明總題。使有綱領。故次之以總釋名題。
佛說阿彌陀經
【疏】題義有四。初能說佛。二正明說。三所說佛。四結說名。言此土釋迦牟尼佛。說彼土阿彌陀佛依正莊嚴信願往生之經也。統括大意。次乃離釋。
~~【鈔】統括者。先且略表全文。使血脈貫通。意義具足。次乃一一離而釋之。題止佛名。而言依正等者。觀經言佛便周。今舉佛名。攝無不盡故。
【疏】次離釋也。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云覺者。備三覺故。又云智者。無不知故。又佛者。十號之一。又佛地明十義佛。天台明六即佛。華嚴明十身佛。故佛者。天中天。聖中聖。凡單言佛者。即本師釋迦牟尼也。
~~ 【鈔】梵者。淨也。對華名梵。文質之謂也。具者。具足。梵語當云佛陀。不言陀者。省文也。譯以震旦之言。則云覺者。對迷者得名也。三覺者。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三覺俱圓。故曰自他覺滿之者。又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俱離名覺滿。亦三覺義。
又云智者。智即覺義。無不知者。智論云。知一切眾生數非數。常非常等。是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是也。即覺滿義也。十號者。萬德世尊。舉莫能盡。略而言之。如來至佛。共有十號。十號之中。佛當其一。具茲十德。世出世間之所宗主。故名世尊。十義者。具二智。斷二障。覺二諦。得自他二利。如夢覺華開二喻。合之為十義也。
六即者。始乎理即。終乎究竟。蓋始則全覺全迷。中則覺而未盡。末乃無所不覺。今稱佛者。指究竟也。十身者。一正覺佛。至十隨樂佛。詳具離世間品。此十身佛。唯華嚴有之。然約其大要。不出覺滿之義。故曰十身初滿。正覺始成。名圓滿佛也。
天中天者。天有四。一世間天。諸國王是。二生天。欲色無色諸天是。三淨天。四果支佛是。四義天。十住菩薩是。佛並超之。是天而又天也。聖中聖者。聲聞緣覺菩薩。入聖域而未優。惟佛居極果。是聖而又聖也。即釋迦者。過去未來。須標某佛。釋迦見坐道場。一土之中。無二佛故。喻如前朝帝主。須稱國號。當今天子。直曰至尊。亦以一國之中無二主故。是知單言佛者。即悉達所成賢劫第四佛也。
【疏】說者。悅也。悅所懷故。四辯宣演故。十二部等。至四悉檀。皆是說義。
~~ 【鈔】悅所懷者。本願度生。得機而說。所懷暢悅。如大本。世尊欲說此經。先且諸根悅豫。顏色異常。況今持名念佛。得機而說。悅可知矣。四辯者。曰義。曰法。曰詞。曰樂說也。四皆無礙。名之曰說。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不言義法者。後後兼於前前。詞。及樂說。攝義法故。十二部等。指所說也。悉檀者。合華梵云徧施。以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四門。作歡喜生善滅惡入道四益十二部經一切諸法。隨宜而說。無量方便。要歸作世界等四說。使人得歡喜等四益而已。鑒機授法。其文繁廣。略舉不悉。
【疏】佛說者。說揀五人故。
~~【鈔】五人者。一佛。二菩薩。三天。四仙。五化人。此五皆能說經。今顯此經是至聖立言。金口親出。不同菩薩在因。天屬凡類。仙雜外道。化人非真也。如天子詔。不同百官宰相諸王等語也。
【疏】阿彌陀者。是標顯彼佛。梵語阿。此云無。梵語彌陀。此云量。言佛功德不可窮盡。故云無量。如經壽命光明。是無量中姑舉二事。攝餘功德也。
~~【鈔】無量者。有二義。一者眾多無有數量。二者廣大無有限量。復有二義。一者十大數中之無量。二者更無窮盡之無量。姑舉二事者。以無量不止壽命光明也。詳如後文中辯。
【疏】經者。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有通別二義。契復二義。經復多義。經雖多義。不出貫攝常法四義。
~~【鈔】通別者。佛所說教。總名脩多羅。是之謂通。析之則經名脩多羅。律名毗奈耶。論名阿毗曇。是之謂別。契復二義者。一者契理。則合道之言。二者契機。則逗根之教。今略契字。但名曰經者。省文也。經復多義者。華嚴疏引雜心五義。謂一出生。二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佛地二義。謂一貫穿。二攝持。此方四義。謂一常。二法。三逕。四典。故云多義。不出四義者。指貫攝常法四字也。良以經字。西域正翻為線。線有貫持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持則攝持所化之生。此二足該出生五義。而此方經典。亦名曰經。經是線義。此方不貴線。故直取經字。而加以契。古稱最為允當。又常者。古今不易。法者。近遠同尊。常則久而行之。有共繇義。即名為逕。法則軌而正之。有定據義。即名為典。亦二足該四。則彼方貫攝。此方常法。合而言之。四字之中。盡經義矣。
【疏】又經復有通別二義。經之一字。是為通名。佛說阿彌陀五字。是為別名。如教行理通別亦爾。此三即配三德。圓融具足。如天台所稱。聞首題名。功德無量。若配三大。則佛是體大。無量壽是相大。無量光是用大。如教中說。
~~【鈔】教行理者。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諸經皆具教行理三。故名為通。專指此經。則佛說是教。執持名號是行。阿彌陀是理。局此異餘。故名為別。配三德者。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又理通行教。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舉一即三。例上可知。體相用者。體者。總體。言佛便周。故佛為體。相者。體中所具之相。體無盡。相亦無盡。故無量壽為相。用者。體中所發之用。體無不照。用亦無不照。故無量光為用。若通若別等。亦如上例。
【疏】諸經立名。皆以人法喻。或單或複。此經單人。人復有二。兩土果人故。實則三皆融通故。
~~【鈔】單複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具足人法喻三。大方便佛報恩經。人法無喻。妙法蓮華經。法喻無人。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梵網經。單喻無人法。今此經者。單人無法喻。他皆例此。兩土果人者。菩薩在因。如來在果。故佛號果人。今是此方之佛。說彼方佛故。融通者。舉一即三故。如今經雖屬單人。而法從人說。喻以人舉。言偏義圓。通融交徹。理固然也。
【疏】此經本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今名是什師改定。自有二義。一者佛攝無盡義故。二者彼佛人所樂聞故。
~~【鈔】攝義無盡者。如前云言佛便周。則一切功德皆從佛出。佛即不思議故。又彌陀萬德洪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所喜樂。上至諸佛讚歎。下至鬼畜歸依。正謂不思議功德故。
【疏】云疏鈔者。疏以釋經。鈔以釋疏。冀易曉也。
~~【鈔】疏者。古云條陳也。又記注也。今謂經義得此。條陳而不隱晦。記注而不遺忘也。鈔者。古云略取也。又寫錄也。略取。則條陳之切要。寫錄。即記注之顯明。冀。望也。經難明。疏通之。疏難明。鈔出之。望人人曉了經義也。
【疏】稱理。則自性覺。是佛義。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義。自性本始二覺。是兩土果人義。自性覺體徧照。是說經義。後皆例此。
~~【鈔】稱理者。以即事即理。所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則依報正報。何非自性。又即理者。事依理成。如淨名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今經言一心不亂。即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為一經大旨也。冥理而談。云稱理也。覺是總義。覺體之中。廣大悉備。無窮無盡。是為別義。
本始有二。約先後。則彌陀古佛。此佛新成。是彼本此始。即自性本來是佛為本。無明所覆。今方破惑證智為始也。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乃得見阿彌陀佛。是此本彼始。即自性本有成佛之智為本。依本智而求佛智。乃得成佛為始也。本始互融。常覺不昧。輝天鑑地。耀古騰今。常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座。
: 疏鈔此經。正為發揮持名功德。普勸諸人求生彼土也。何乃一一消歸自性。翻成極則之談。依然淨土是心。奚必捨此願彼。
: 此正雙被二根。雙破二惑。如前序中所明。良以鈍根者。守事相而自足。觀此。使知事有理存。毋滯事而迷理。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觀此。使知理在事中。毋越事而求理。
又此經本為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與十六觀經同意。則欲悟心者。正應念佛求生。又菩薩猶宜近佛。如前教起中說。則已悟心者。亦正應念佛求生。何足疑也。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故患不悟自心耳。悟心。則無一法出於心外。即心即境。即境即心。往生淨土。願見彌陀。不礙唯心。何妨自性。
又問 : 昔人謂華嚴極教。可得皆約觀行。明諸法門。方等而下。何得亦約觀行。
古德答云 : 諸了義不了義教。皆是了義。以唯一心故。據此。則圓機對教。何教不圓。理心涉事。何事不理。
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疏】姚秦標代。三藏顯德。羅什出名。譯之一字。結成能翻人也。
~~【鈔】出處始末備前。茲不重錄。古稱什師。七佛以來譯經師也。猶是略舉。且以七佛為言耳。夫毗婆至於釋迦。首尾止經二劫。而彌陀成佛十劫。則莊嚴劫前。更上九劫。所歷已幾萬佛。既六方諸佛。靡不讚歎此經。則萬佛以來。亦必皆說此經。亦必皆有譯者。而經稱母佛者曰。世世佛生。我為其母。子佛者曰。世世佛出。我為其子。以是例之。什師譯經。何啻七佛。而此經流通久遠。於是益信。
【疏】稱理。則自性融通隱顯。是華梵翻譯義。
~~【鈔】即梵可以成華。則顯非密外。方華未嘗不梵。則密在顯邊。當暗中有明。當明中有暗。互相掩映。涉入重重。妙體融通。不一不異。
十,別解文義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

初五句證。二列眾證。

初,五句證。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疏】別解文義者。已知一題總意。未審經中。自始至終。為何等文。闡何等義。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若達乎實相。以有盡之言。略彰無盡故。於中分三。今屬序分。序者敘也。又緒也。未入正文。先敘列此經之端緒也。有證信發起二序。今唯證信。凡證信者。皆以六種成就。今順文便。均其繁簡。且分為二。先明五句。後明列眾。合之成六。茲復例前統括大意。次乃離釋。言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彼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之祗園也。蓋是佛示阿難故。如是我聞有三義。一斷疑故。二息諍故。三揀邪故。
~~【鈔】文字般若。謂般若無言。賴言而顯。故佛以文字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然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不礙文字也。略彰者。言不盡意。故云略也。六種成就。分合二科者。例如五蘊六根。或合色開心。或合心開色。隨其所宜。無定法也。
佛示者。智論云。佛涅槃時。示阿難言。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國某地。蓋是遵佛遺勅故。斷疑者。阿難結集時。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今曰如是我聞。三疑頓釋。息諍者。曰我聞。則非臆見自作故。揀邪者。曰如是。則異外道阿憂故。如佛地論云。如是之法。我昔曾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亦息諍義也。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如智論中說。又二字復為二義。有多種解。若以宗揀定。約當宗。則一心不亂曰如。唯此無非曰是。
~~【鈔】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曰。如是者。信順之辭也。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復二義者。又離如是二字各釋也。多解者。有以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唯如為是。如劉虬所說。有以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如生公所說。有以如來順機為應名如。眾生無非為感名是。如融公所說。有以實相之理。始終不異名如。如理而說名是。如天台所說。有以如為真空。是為妙有。敵破外道斷常二見。如清涼折衷諸家所說。餘說尚多。恐繁不引。以上各有意義。小異大同。並無相礙。以宗揀定者。如是二義。隨宗以定。今此經宗乎一心。良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則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又此一心。四過離。百非絕。故名曰是。異此所明。不得稱是。
【疏】我聞者。聞成就也。我者自我。聞者親聞。自我親聞。非私淑故。非讀古故。
~~【鈔】自我親聞者。自揀非己。親揀非面。蓋是己躬面受之說也。私淑者。孟子云。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釋曰。以孟子非親見孔子。乃受業孔子之後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讀古者。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人以為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耳。釋曰。以桓公非面對古人。古人已往。為徒讀其遺言者也。今阿難躬逢至聖。非私淑也。合上自我。阿難耳聆至教。非讀古也。合上親聞。自我親聞。今以告眾。便應信受。更復何說。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智論有三。一隨世間故。二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鈔】此下復分我聞為二。離釋同前。一云隨世間者。謂世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我。隨順世間而說。無有實體。則不乖於第一義也。二云破邪見者。謂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學道人具後二我。聖人唯最後我。順俗稱我。但是名字。實無邪慢。故無過咎。三不著無我者。諸聖人知一切法空實相無我。而不著空。不著無我。又瑜伽有四義。大略同此。第三義言。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則生怖。故不著無我。又觀經疏云。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法身真我者。約本而言。阿難亦通法身我也。以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如涅槃常樂我淨之我。何礙於無我。
【疏】聞者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大乘中三。始教無聞。終教聞而不聞。頓教無聞不聞。約當宗。則傳法聖人。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也。
~~【鈔】廢別從總者。以不云耳聞。而云我聞。良繇我則統收諸根識等。以總該別。故云我聞。始教等者。若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是大乘初門。始教意也。若云從緣故空。不壞假名。即不聞而聞。聞而不聞。終教意也。若云能所雙寂。無聞不聞。離念頓顯。頓教意也。我無我者。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即法身故。根境者。聞說阿彌陀佛。能聞所聞。非一異故。娑婆極樂者。所謂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故。以此經分攝於圓。應歸法性故。
【疏】或疑佛成道久。阿難方始出家。何得俱言我聞。古謂有四義故。曰聞無礙。又阿難有三。或聞不聞。亦無礙故。
~~【鈔】疑者。佛成道已歷年二十。阿難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雖親侍佛。而三十年前。佛所說經。何得俱稱我聞。古答四義者。一展轉聞。如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邊聞。或諸天子說。如涅槃經。乃弘廣菩薩之所流通故。二者佛重說。如報恩經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三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故。三者阿難自通。如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涅槃亦云。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故。四者清涼折衷上三。言阿難乃大權菩薩。影響弘傳。如不思議境界經言。舍利目連。乃至阿難等。皆大權菩薩現聲聞身。何滯於迹。言不聞也。三阿難者。一名歡喜。結聲聞藏。二名喜賢。結緣覺藏。三名喜海。結菩薩藏。則阿難以大神力。隨機示教。是知一代時教。此阿難不聞者。彼阿難聞之。又何聞與不聞而為礙也。
【疏】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相合。當時說聽事畢。即名一時。以說聽無定故。不言其年月日者。十方時分不一。兩土正朔不同故。約當宗。則即說聽頃。心境泯。凡聖會。依正融。一多等。此諸二法。皆一之時。名一時也。
~~【鈔】說聽無定者。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十方時分者。以十方徧於橫豎。豎則該乎天上。四天一日。人壽五旬。橫則徧乎四洲。贍部三更。俱盧曰午。不可定也。兩土正朔者。歲首之日。名為正朔。震旦五天。不相統屬。周正建子。夏正建寅。彼時震旦屬周。而佛在舍衛。舍衛建寅。乃用夏正。則五天正月。震旦三月。五天二月。震旦四月也。亦不可定。故止言一時也。心境者。一心不亂。無能念所念故。凡聖者。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故。依正者。佛及水鳥樹林。同說妙法故。一多者。一佛說經。六方齊讚故。如上種種二法。皆成一味。即以此時為一時也。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義解見前文。以是一期眾生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種成就中。最為主故。
~~【鈔】共宗者。佛出世為一期。一期之中。六凡三聖。一切眾生。同所宗主。如萬姓百辟。歸一人故。六成就中主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主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眾。是六種共成。而歸重於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處成就也。在者。天台謂在即住意。別之有四。曰天住。梵住。聖住。佛住。隨宜佛住。乃至天住。實則佛身無在無不在。
~~【鈔】在即住者。大品論。明佛在某所。已而言暫在久住。總成在意。今謂無論久暫。但就當時說經之處。即名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四住者。佛攝眾生。隨宜而住。或現天住。謂六欲天因。即以施戒善心住。或現梵住。謂初禪至非想因。即以四無量心住。或現聖住。謂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或現佛住。即以首楞嚴百八三昧。力無畏不共住。上三隨他意住。後一隨自意住。問。佛何以天住。答。屈至尊在至劣處。為度生故也。無在無不在者。體寂寥。故無在。體圓通。故無不在。華嚴云。佛身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虗空無身故。如來亦爾。徧一切法。徧一切眾生國土。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然則佛在舍衛。以就劣機。故名天住。如實而論。即舍衛名梵住聖住佛住。亦何不可。
【疏】舍衛。梵語。亦云室羅筏悉底。華言聞物。以德名故。一云聞者。以人名故。
~~【鈔】德者。以國豐四德。一者塵德。五塵之境。多美麗故。二者財德。七寶珍奇。無弗有故。三者聖德。三藏聖法。皆具足故。四者解脫德。人多解脫。不染欲故。以是譽動五天。名聞物也。以人名者。多賢人故。國以人為重故。
【疏】祇樹給孤獨園者。梵語祇陀。亦云逝多。言祇者。省文也。此云戰勝。給孤。表德。即須達多。園者。梵語僧伽藍摩。此云眾園。安眾僧故。蓋祇陀施樹。給孤買園。兼二為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也。
~~【鈔】戰勝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交戰得勝。喜而立名。須達多者梵語。此云樂施。勝軍王大臣也。喜樂行施。遂成令名。給孤獨者。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今但無倚無養。即名孤獨。偏言孤獨者。孔恩周急。岐政先㷀。非不普慈。有緩急故。眾居曰園者。林蔭清幽。學道之人。應棲止故。施樹買園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本舍衛人。初未知佛。為娉婦故。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見佛生信。請歸舍衛。佛令身子選眾居處。得祇陀園。長者問價。太子戲答。金布地滿。即當賣與。長者布金。太子感歎。遂與易地。地所有樹。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長者太子交相發心。成此美事。故雙標也。
【疏】若喻當經教理。各有所表。如法華華嚴釋例。
~~【鈔】喻當經者。如舍衛國。國之勝。表此淨土法門。廣大宏遠。法之最上故。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勝。城勝餘城。表法華法勝餘法故。下皆例此。祇樹。樹之勝。表淨土蔭葢眾生。永離熱惱故。給孤園。園之勝。表淨土安隱眾生。恒受諸樂故。祇陀太子。種之勝。表淨土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須達長者。人之勝。表淨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如華嚴種種表法。以顯一心。皆此意也。
【疏】稱理。則自性洞徹十方。是阿難聞佛義。自性不離當處。是佛在祇園義。
~~【鈔】心聞洞十方。則慶喜現今方結集。真佛屋裏坐。則釋迦原不住西乾。反聞自聞。反佛自佛。當知祇園一會。儼然未散。豈獨靈山。

二,列眾證。

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初,聲聞眾。
初明類數。二表位。三出名號。
初,明類數。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自此而下。至諸天大眾俱。眾成就也。與者共義。大者揀小。具有三義。謂大多勝。異餘比丘故。佛地亦具三義。比丘。梵語。此云有三。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僧者。梵語。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此云眾和合。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目連。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上明類屬聲聞。下明數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義。
~~【鈔】共義者。天台以七一釋共。謂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一也。佛與大眾共居祇園。是經正意。廣之如上。揀小者。明非初心比丘。即下所稱長老等是也。大多勝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超出九十六種之上。非劣器也。名勝。皆小乘中極也。佛地三義者。一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故名為大。二皆得無學果位。故名為大。三皆得小果已。趨大菩提。故名為大。則通大乘言也。比丘三者。一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則離四邪命。合四正命。無事經營。不勤畜積。萬緣頓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資身也。乞法。則參師訪友。懇苦翹誠。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資心也。二怖魔者。若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生大怖畏。以魔樂生死。出家離欲。趨向無生。魔失黨與。生怖畏故。三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斷絕故。或加淨戒淨命。則成五義。今三義者。以乞食攝淨命。以破惡攝淨戒故也。眾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無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違諍。如水乳合。名和合眾。三迦葉者。一優樓頻螺。於火龍窟。有五百弟子。二伽耶。於象頭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於希連河。有二百弟子。後皆歸佛。故有千眾。目連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來歸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一說度耶舍等五十人。及陳如等五人。共成此數。
【疏】獨舉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隨故。
~~【鈔】常隨者。謂佛出世間。所度羅漢比丘。甚多無量。何獨舉此。以此千二百五十人者。最先歸佛。又常不離佛。直至佛滅。故獨舉也。其他散在四方。雖千里面談。而據迹成文。常法應爾。如仲尼之門。賢達之士。蓋三千焉。而獨舉七十子者。以久在泗濵相。依陳蔡。亦常隨故。
二,表位德。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疏】上句表位。下句表德。大者。揀餘小聲聞故。梵語阿羅漢。此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即前乞士怖魔破惡果也。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覩形敬奉曰識。一云見形為知。見心為識。一云知即是識。亦可眾中知識。為眾導故。
~~【鈔】揀餘者。初果至四果。皆聲聞位。今曰大阿羅漢者。表是四果聲聞也。應供者。凡夫無德。前三果有德而未大。未名應供。今梵行已立。超出三界。應受人天供養故。俱舍云。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是人天植福之良田。受施無慚。故曰應供。始焉持鉢。期福眾生。今已證道。理應受供。云乞士果也。然佛亦名應供。羅漢局於人天。佛。則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所應供也。殺賊者。煩惱劫功德財。傷智慧命。前三果見惑雖斷。思惑尚存。今斷思惑七十二品俱盡。如亂流悉殄。天下太平。故曰殺賊。始焉以惡為敵。今惡已滅。云破惡果也。無生者。凡夫生死無量。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三果不來欲界。猶生色界。今生緣已盡。不受後有。故曰無生。始焉願出生死。令魔起怖。今證無生。云怖魔果也。聞名覩形者。是親疏一對。知者耳聞則思慕願見。識者目擊則奉事不違也。見形見心者。是淺深一對。知者則面對光儀。識者則神交意地也。如二僧覲佛。其一道亡。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知即識者。猶言相知相識也。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識之。故曰眾所知識也。一說舉眾之中。此為多知多識。人天眼目。云眾導也。今人稱善知識。亦具二義。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惡。今是善之知識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義。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羣迷安在。法華謂是真阿羅漢。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沈空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虗妄知識也。是故邪見與正見一體。眾妙與眾禍同門。息心達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三,出名號
初眾名。二總結。
初,眾名。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㝹樓䭾。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德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下十六尊宿。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亦云一夏。意正同也。通稱者。上云德臘俱尊。此謂獨德冠眾。單臘先人。亦得名為長老。如毗婆沙論。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又唐譯具壽。則雙備德臘。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雖曰二可通稱。尤必以德為重。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臘而無德者也。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舍利弗。乃至阿㝹樓䭾。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語舍利。此云鶖鷺。梵語弗。此云子。故云鶖子。亦云身子。亦云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云。君子不器。況復羅漢。
【疏】鶖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鶖鷺。連母得名。云是鶖鷺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淨意。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勝其舅。八歲登座。十六大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徧達佛法。故云智慧第一。姑顯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為劣慧。亦非身子止具智慧。餘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表法門無量。又以引諸偏好耳。如經言。舍利弗晏坐。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常言目連神通第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君子不器者。孔子語。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豈得謂顏閔無文。游夏缺行。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三明皎然。六通清徹。號漏盡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疏】首舉舍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鈔】經中謂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或難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疏】摩訶目犍連者。摩訶。此云大。目犍連。此云采菽氏。一云萊菔。神通第一。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而生。因以為名。其族眾多。故別以大。神通者。如佛昇忉利。毒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云神通第一。
【疏】摩訶迦葉者。此云大龜氏。一云飲光。頭陀第一。
~~【鈔】大龜者。先世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為姓。名畢鉢羅。亦樹也。稱大。以別同名。如三迦葉等。飲光者。繇宿生為治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金嚴佛像。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餘色。名飲光也。頭陀者。梵語。此云抖擻。或云淘汰。有十二行。謂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三衣。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也。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讚。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云頭陀第一。
【疏】摩訶迦旃延。姓也。此云文飾。一云不定。一云扇繩。一云離有無等。南天竺婆羅門族也。論議第一。
~~【鈔】文飾者。文采修飾也。凡人論議。心雖曉了此理。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飾。則辭不達意。非善於論議者也。不定者。縱橫善巧。是善論議意。扇繩者。子繫母故。又破熱彈曲為扇繩。不墮斷常。發揮中道。為離有無也。如外道問。人死不還。知無他世。謂人死受苦。應當迴還。甘受不還。故無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駐牢獄。寧得歸否。又問。天何亦不歸。答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種種妙說諸義。增一阿含讚云。善分別義。敷演教道。故曰論議第一。
【疏】摩訶拘絺羅者。此云大膝。舍利弗舅。答問第一。
~~【鈔】大膝者。從狀得名。舅者。與身子母。是姊弟故。往論勝姊。姊懷身子。機辯迅發。弟不能及。發憤遊學。誓不翦爪。讀十八種經。答問者。繇精勤故。得四辯才。觸問能答。故云答問第一。
【疏】離婆多者。此云星宿。一云室宿。無倒亂第一。
~~【鈔】星宿者。從星乞子而生。因以為名。室宿者。室為二十八宿中。第十三宿。或禱此星故。無倒亂者。心正。故不顛倒。心定。故不散亂。故云無倒亂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云繼道。一云大路邊。僅持半偈。得悟證果。
~~【鈔】繼道者。其母孕時還家。於中路誕子。繼續於途路之間。故云繼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於路邊。言大以別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無所解。兄先入道。怪其無知。遣使歸俗。倚佛寺門。嗟歎流涕。佛憐而錄之。使誦掃箒。每日誦之。記一忘一。久之忽悟。垢淨惑除。得阿羅漢。
【疏】難陀者。此云善歡喜。放牛難陀也。
~~【鈔】放牛難陀者。難陀有三。阿難陀。孫陀羅難陀。兼此為三。以放牛別餘二故。
【疏】阿難陀者。此云慶喜。又云無染。佛之從弟。多聞第一。就當經。則阿難與眾。同聞淨土之教。而獨以總持力。憶念不忘。成結集也。
~~【鈔】慶喜者。佛成道日誕生。王及臣民。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雙美二難。一時畢具。舉國忻慶。因以立名。又見其相者。聞其聲者。覩其威儀者。無不歡喜故。無染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亦其事也。佛從弟者。佛。淨飯王子。阿難。白飯王子。二王昆季故。多聞者。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說法。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讚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同聞獨憶者。正表強記超乎等夷也。故曰多聞第一。
【疏】羅睺羅者。此云覆障。或云執日。密行第一。
~~【鈔】覆障者。本阿脩羅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亦曰執日。障有二義。一云。佛為所障。不即出家。以未有子。父王不許出家。後以指腹懷姙。方遂本志。則佛被其障也。一云。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幽之六日。今報六年。則已自被障也。密行者。經云。羅睺羅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則菩薩聲聞皆所不知。況凡夫乎。積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一。
【疏】憍梵波提者。此云牛呞。受天供養第一。
~~【鈔】牛呞者。過去世中。輕弄沙門。今報牛呞。又五百世曾為牛故。牛雖不食。恒事虗哨。餘報未盡。故稱此名。天供者。馬麥之報。彼獨於天上尸利沙園受供。又凡夫覩形。不知觀德。多輕之者。恐人譏笑遭愆。常居天上。諸天敬奉。故云受天供養第一。
【疏】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此云不動。名也。下三字。此云利根。姓也。
~~【鈔】先名後姓者。其族凡十八。稱名在先。別其餘也。奈耶律云。樹提長者。以栴檀鉢置剎頂上。號於眾云。神力能取者即與。尊者現通取鉢。佛呵責已。勅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云黑光。
~~【鈔】黑光者。顏容麤黑故。又黑色光耀。異常黑故。夜行乞食。人見驚駭。佛禁夜行。繇此制也。
【疏】摩訶劫賓那者。此云房宿。知星宿第一。
~~【鈔】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禱此星而生子。一云初出家時。將欲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舍。俄有比丘來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現。聞法得道。則房宿者。以於陶家房舍。而旅宿故。亦一義也。知星宿者。不假璣衡。通曉天象。故云知星宿第一。
【疏】薄拘羅者。此云善容。壽命第一。
~~【鈔】善容者。顏貌端正故。壽命者。壽年百有六十。故云壽命第一。繇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又昔曾施一病僧訶棃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現異。母以為怪。置之熬盤不死。復置釜中不死。復置水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破子現。一無所損。火不能炮。湯不能煑。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又閒靜少欲。收攝六根。滅度之後。塔猶却貝。故常樂閒居。不處眾中。亦稱第一。
【疏】阿㝹樓䭾者。一名阿那律陀。此云無貧。亦云無滅。亦云如意。天眼第一。
~~【鈔】無貧者。昔於饑世。曾以稷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資用充足。至今不滅。所求如意。故有無貧等三譯。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說法時。昏睡不覺。佛乃呵責。比之螺蛤。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失其雙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天眼。觀大千界如覩掌果。故云天眼第一。
二,總結。
【經】如是等諸大弟子。
【疏】如是者。結上。等者。例餘。大者。收前大義。弟子者。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如斯勝會。可謂難弟難兄。善作善述。
~~【鈔】結上例餘者。前結十六尊者。後例千二百人也。收前大義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以一大字攝前二也。學在師後者。先覺後覺。如兄先弟後故。解從師生者。啟發育養。而成法器。所謂從佛口生。當紹佛種。如父母生子故。難弟難兄者。古稱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言兄豪弟俊。無可優劣。今不取彼意。略喻佛為兄。諸阿羅漢為弟。二俱難得故。善作善述者。古稱文王以王季為父。父作於前。以武王為子。子述於後。今亦不取彼意。略喻佛為父。諸阿羅漢為子。師資道協故。
【疏】稱理。則自性王數融通。是佛與弟子俱義。
~~【鈔】台教云。心王如來。心數弟子。今釋謂王者。八識也。此八識者。善惡輪轉。繇之主宰。如王御臣。如師率弟子故。數者。五十一心所也。此五十一。一則恒依心起。二則與心相應。三則係屬於心。其於八識。如臣向君。如弟子奉師故。又智覺云。十大聲聞。皆是自心十善法數。毗曇偈云。欲想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是知大迦葉者。心欲數以志存出要。善欲心發。捨世惡欲故。富樓那者。心想數。以想則分別。辯才無礙故。迦旃延者。更樂數。以問答往復。更相涉入。論議不窮故。乃至慧舍利弗。念優波離。思羅睺羅。解脫善吉。作意那律。三摩目連。痛阿難等。痛者。受也。領納意也。王必具數。數必歸王。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若王若數。不出自心。但得一心。王數俱盡。
二,菩薩眾
初明類。二列名。三總結。
初,明類。
【經】并諸菩薩摩訶薩。
【疏】并者。承前言佛說此經。不但聲聞與會。大士亦所同聞也。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舉二字。省文也。此云覺有情。覺情復有三義。又勇猛求義。摩訶薩者。此云大道心眾生。以具四種大故。又法華六大。佛地三大。不出四故。菩薩摩訶薩。猶云菩薩中大菩薩也。揀非諸小菩薩故。
~~【鈔】不但聲聞者。言小乘大乘。一切賢聖。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菩薩所不屑也。覺有情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也。復有三義者。一悲智所緣義。言覺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眾生。上以智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義。言覺是所求之果。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己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為急義。言廣覺一切有情。所謂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是也。勇猛求者。聲聞趨寂自安。名為懈怠。大士剋志菩提。所謂大強精進勇猛也。大有四義者。清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法華六大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而信解發三。第一願大中攝。趨者。第三時大中攝。修者。第二行大中攝。證者。第四德大中攝。佛地三大者。一數大。二德大。三業大。德大可知。數即願意。業即行意。故云不出四意也。揀非小者。如文殊彌勒等。皆是等地位中菩薩。非初心五品信住行向故。
【疏】稱理。則自性真妄融。是菩薩義。
~~【鈔】真不變而隨緣。是之謂覺有情。妄成事而體空。是之謂有情覺。真妄不立。唯是一心。成此大道心。號曰摩訶薩。
二,列名。
【經】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疏】文殊師利者。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亦云妙德。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又首舉文殊者。例前舍利弗義。
~~【鈔】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言妙首等者。準華嚴宗。表三法門。曰信行智。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故。妙吉祥者。行也。佛地經言。一切世間親近供養讚歎。名妙吉祥。又真諦云。於怨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名妙吉祥。又生時有十種瑞。一光明滿室。乃至十象生六牙。名妙吉祥。是即解之行故。妙德者。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妙德。是即行之解故。入法正位者。如來據中道第一義。而菩薩入於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如大君體元居正。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名法王子。又名佛子。其意亦爾。凡菩薩皆法王子。獨稱文殊者。荊溪云。於王子中。德推文殊。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方能信受故。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利根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舍利弗等。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益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矣。
【疏】阿逸多者。此云無能勝。即彌勒菩薩也。
~~【鈔】彌勒。此云慈氏。姓也。阿逸多。名也。具足當云慈無能勝。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又思益經云。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華經云。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疏】又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當知此經流通無盡。
~~【鈔】問。何知必爾。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今佛放光。知必說此。則佛佛說法華也。而此經者。度生最急。諸佛共讚。既為諸佛共讚。必為諸佛所說。龍華之會。必說此經。何疑之有。
【疏】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
~~【鈔】不休息者。行諸梵行。歷恒沙劫。然後授記。經此多劫。曾不休息故。
【疏】常精進者二義。一者天台云。見法性常住。行無作正勤故。二者寶積經云。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乃精進之至極也。
~~【鈔】二義者。一是自利。未生善增長。已生善保持。未生惡預防。已生惡速滅。名四正勤。而言見性無作。則了知法性本非善非惡。雖云修善。不修而修。雖云去惡。不去而去。所謂一念不生。是真精進故。二是利他。為多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為一眾生。少時為一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無量劫。多劫而易可化度。亦未為難。今曰猶不受化而不棄捨。不棄捨猶未為難。今曰無一念棄捨。如是精進。更無退墮。故名曰常。又不休息。必常精進。常精進。必不休息。此二菩薩。亦名殊而德一者也。
三,總結。
【經】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疏】結上例餘同前。就當經。則表信行願三。成淨土因故。
~~【鈔】同前者。結上文殊彌勒等。例餘。則普賢觀音一切菩薩也。信行願者。妙首表信。求生淨土。信為最先。經云。若有信者是也。精進表願行。精者不雜。進者不退。不雜者。經云一心不亂。不退者。經云不退轉菩提是也。不休息者。即不退義。又彌勒慈行。乾陀梵行。觀經云。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也。成淨土因。則列諸菩薩。非無因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不照。是文殊智義。自性無不容。是彌勒慈義。自性無窮無盡。是不休息常精進義。餘可類知。
~~【鈔】類知者。自性廣大是普賢義。自性圓通是觀音義等。如上隨舉一門。以標名字。若各具者。即名字互通。故謂心即名也。如是解者。即於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失正觀故。故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三,人天眾。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疏】及者。承前言淨土法門。不但諸聖與會。一切凡眾皆同聞故。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曰等。又曰無量者。盡一切諸天故。曰大眾者。盡一切眾生故。俱者。通結并諸菩薩以下文也。
~~【鈔】上并菩薩。是小大一對。今及諸天大眾。是聖凡一對。聖凡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凡夫所不能也。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提。釋迦者。此云能。提婆因提者。此云天主。詳有五種名。恐繁不敘。迦葉佛滅時。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佐之。今王忉利。統四方三十二天。又阿含云。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曰天主。等者。等三十二。以及其餘也。無量者。又增詞以盡。則槩欲色無色諸天也。天有多義。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故。或名燈明。以無黑闇故。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脩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一云兼前菩薩聲聞。同名大眾。通結者。上言與大比丘眾俱。今此俱者。言亦與諸菩薩諸天大眾俱也。或難。無色。則無耳無身。鬼獄。則極幽極苦。何容與會而聞此經。然無色者無麤色。非無細色也。佛涅槃時。無色天人。淚下如雨。則身至耳聞。亦復何疑。地獄餓鬼。重者或隔不通。輕者未可例判。又佛光所觸。地獄天子得證頓圓。然則佛說此經。光照十方。安知鬼獄不得聞也。
【疏】稱理。則自性徹上徹下。是羅漢菩薩諸天大眾俱義。
~~【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上而徹乎諸聖也。上亦與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也。下亦與之俱。良以四諦。十二因緣。四等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龍蛇混雜。凡聖交參。此間佛法住持。本來如是。

相關: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阿彌陀經疏鈔: 「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 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蓮池大師
七條繫縛世人在輪迴的繩索,《七筆勾》 原文 1. 恩重山坵,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2.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倆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寃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感佛來迎 往生極樂: 「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 《西方發願文》為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之著作,大師並親自作科判及解文。在此解文並列願文詳述,為立願修行者不可或缺之指引。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阿彌陀經疏鈔: 「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 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蓮池大師
七條繫縛世人在輪迴的繩索,《七筆勾》 原文 1. 恩重山坵,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2.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倆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寃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感佛來迎 往生極樂: 「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 《西方發願文》為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之著作,大師並親自作科判及解文。在此解文並列願文詳述,為立願修行者不可或缺之指引。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法藏比丘第四十四願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您是否恭誦過一部《佛說阿彌陀經》?您知道《佛說阿彌陀經》的經文內容與相關介紹嗎? 恭誦《佛說阿彌陀經》有何功效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章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佛說阿彌陀經》經文 《佛說阿彌陀經》功效 觀音山 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
Thumbnail
阿彌陀佛超渡法是藏傳佛教最殊勝的度亡大法之一,此法之特殊珍貴處在於眾生一聞此法名稱,將來便可出離下三惡道,往生三善道。憑藉 阿彌陀佛之不可思議大願力、大神通力,及出家眾清淨持戒之修持力,招引臨終中陰之眾生、先亡祖先親眷、累世冤親債主及墮胎之嬰靈前來淨罪,斷除亡者之障礙。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最殊勝的淨土法門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阿彌陀依據梵文和佛典,有好幾種意義:阿彌陀的梵語amita,有無量的意思。無量是究竟、圓滿,不但佛的光明和壽命無量,佛的智慧、願力等一切也都無量,所以阿彌陀佛代表了無量諸佛。
Thumbnail
愛的供養//歌詞分享: 把你捧在手上 虔誠地焚香 剪下一段燭光 將經論點亮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 請賜與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 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把你放在手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蒼 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長 只求在身旁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人
Thumbnail
阿彌陀佛較眾生更加珍惜佛弟子!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本意是指在台上表演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是為了這台上的這一分鐘的表演時間,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用來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人。適用於演藝界真正有造詣的大師級人物。例如京劇大師周信芳,相聲
我寫:今天被聲音(阿彌陀佛)批命,他說我做事只是做實在的事,寫文字只是要讓人了解實事,也許有人問我想做什麼?我只是如實的對人們說真相,不會畫蛇添足,所以不會飛行的技巧(做利益之人),所以賺不到大錢,終生使命就是不想犯錯。有人看到了,所以他們讓我表演,最終會出什麽樣的結果? 惜初問海燕說:萬物是不是沒
Thumbnail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法藏比丘第四十四願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您是否恭誦過一部《佛說阿彌陀經》?您知道《佛說阿彌陀經》的經文內容與相關介紹嗎? 恭誦《佛說阿彌陀經》有何功效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章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佛說阿彌陀經》經文 《佛說阿彌陀經》功效 觀音山 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
Thumbnail
阿彌陀佛超渡法是藏傳佛教最殊勝的度亡大法之一,此法之特殊珍貴處在於眾生一聞此法名稱,將來便可出離下三惡道,往生三善道。憑藉 阿彌陀佛之不可思議大願力、大神通力,及出家眾清淨持戒之修持力,招引臨終中陰之眾生、先亡祖先親眷、累世冤親債主及墮胎之嬰靈前來淨罪,斷除亡者之障礙。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最殊勝的淨土法門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阿彌陀依據梵文和佛典,有好幾種意義:阿彌陀的梵語amita,有無量的意思。無量是究竟、圓滿,不但佛的光明和壽命無量,佛的智慧、願力等一切也都無量,所以阿彌陀佛代表了無量諸佛。
Thumbnail
愛的供養//歌詞分享: 把你捧在手上 虔誠地焚香 剪下一段燭光 將經論點亮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 請賜與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 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把你放在手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蒼 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長 只求在身旁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人
Thumbnail
阿彌陀佛較眾生更加珍惜佛弟子!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本意是指在台上表演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是為了這台上的這一分鐘的表演時間,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用來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人。適用於演藝界真正有造詣的大師級人物。例如京劇大師周信芳,相聲
我寫:今天被聲音(阿彌陀佛)批命,他說我做事只是做實在的事,寫文字只是要讓人了解實事,也許有人問我想做什麼?我只是如實的對人們說真相,不會畫蛇添足,所以不會飛行的技巧(做利益之人),所以賺不到大錢,終生使命就是不想犯錯。有人看到了,所以他們讓我表演,最終會出什麽樣的結果? 惜初問海燕說:萬物是不是沒
Thumbnail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