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 (三) . 流通分

更新於 2023/03/28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結釋呪意 ~ 蓮池大師 述

正法滅時。諸經悉滅。此經獨存。念佛一門。
廣度羣品。則諸經已滅而不滅。即是以一存餘。流轉無盡。

— 華嚴論云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阿彌陀經疏鈔》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
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

三,流通分

初重舉聽眾。二明悉奉行。

初,重舉聽眾。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等。
【疏】法必流通。以佛說法。為普度眾生故。復列眾者。經初明眾聽法。經終明眾受法也。獨舉身子者。以當機故。不言菩薩者。攝比丘中故。阿脩羅者。此云非天。等者。等八部六道也。
~~【鈔】流通者。光明疏云。流者下澍。通者不壅。又圭峯云。都無人傳則不流。流者不住。傳之遇障則不通。通者不塞。普度者。流通十方。以及三世。非僅為一處一時之眾生也。當機者。以難信之法。唯智能信。故始終首舉舍利弗也。攝比丘中者。菩薩雖不常隨如來。然與諸比丘同為賢聖等侶故。又菩薩真俗雙融。隨類應機。亦可世間中攝故。一切世間。所該者眾。而獨舉天人阿脩羅者。以明修此法門。善道眾生。比之餘道。為居多故。非天者。脩羅富樂同天。無天行故。詳有四種。茲不繁舉。前列眾中無其名者。攝於天人及大眾故。問。脩羅至為凶頑。何能執持聖號。答。鬼畜尚解歸依。脩羅豈不信受。不聞世主妙嚴品。諸脩羅等。各得解脫門乎。今處人倫。邈然無信者。良可怪也。
【疏】稱理。則自性究竟圓滿。是佛說經已義。自性周徧含容。是一切世間義。
~~【鈔】究竟。則首尾圓照。無欠無餘。周徧。則凡聖該羅。千足萬足。如是經者。未呼身子。已畢全文。又何待妙首白槌。雙林撫尺。然後名為說法竟也。是故升堂入室。大眾無增。鼓寂鐘沈。人天不減。

二,明悉奉行。

【經】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疏】歡喜者。慶所聞故。信受者。領所聞故。作禮者。重所聞故。去者。聞已則退而修持也。亦前三資糧。及三慧也。
~~【鈔】慶所聞者。多劫飄零。正以未聞此法。今知持名往生。可謂沈疴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鄉。乍聞家信。欣幸不勝。故云慶也。領所聞者。信之不疑。受之弗失。如奉王勅。如遵父命。故云領也。重所聞者。中心感激。五體翹勤。如蒙至極之恩。拜謝無已。故云重也。修持者。古人進而聞道於師。退而修道於己。非如今人入耳出口也。三資糧者。如上聞而信。即信資。信而受。即願資。受而去。即行資也。三慧者。聞即聞慧。歡喜信受者。即思慧。去而修持者。即修慧也。
【疏】又此歡喜。亦具清淨三義。如觀疏中說。
~~【鈔】三義者。觀經疏謂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依法得果清淨。具此三義。故歡喜。今持名往生。乃佛所說。佛是一切智人。非四人等也。則人清淨。遇如是人。寧不歡喜。持名往生。即證三昧。是圓頓教。非權法也。則法清淨。聞如是法。寧不歡喜。持名往生。即不退轉。直至成佛。非小果也。則果清淨。證如是果。寧不歡喜。
【疏】又此歡喜。亦通深淺。各隨所得。
~~【鈔】深淺者。如華嚴初地。名歡喜地。文中具三十歡喜。一當得十句。如所謂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法故生歡喜等。今聞此經者。自慶我亦當來得如阿彌陀佛。我亦當來得阿彌陀佛如是妙法也。二現得十句。所謂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等。今聞此經者。現得轉離娑婆五濁境界。現得往生淨土。親近彌陀。及諸佛也。此歡喜屬地位中。而初行亦名歡喜。初住文中。亦云獲無邊歡喜等。故云深淺。若淺之又淺之。則隨其分量。亦得法喜之樂而已。
【疏】又結歸信受者。從始至終。信為根本故。
~~【鈔】始終者。首標如是。乃信順之辭。今復末言信受。則知因信生願。因願起行。從初發心。次得往生。究竟成佛。皆資信力。故云始終信為根本。
【疏】大本結經。備陳眾生獲益。龍天降祥。今不言者。文省也。
~~【鈔】大本云。佛說此經已。無量眾生。發無上正覺心。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法眼淨。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四十億菩薩。得不退轉。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十方國土。百千音樂。自然而作。無量妙華。芬芬而降。乃至阿迦膩吒天。皆作種種微妙供養。又云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由他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世界。皆當往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
【疏】又大本囑累持經功德。今持此經。亦當如是。
~~【鈔】大本佛告彌勒。今此法門。付囑於汝。於大眾中。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又云。無量億諸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勿違佛教。而棄捨之。當令汝等。淪沒長夜。備眾危苦。是故我今。為大囑累。今經不言。皆文省故。
【疏】又大本及法滅經。皆言法滅之曰。獨留此經。故知此經。總持末法。如華嚴論中說。
~~【鈔】大本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特留此經百歲。眾生得遇。無不得度。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即生彼剎。法滅經云。爾時首楞嚴經先滅。以次諸經。悉皆滅盡。獨留無量壽經。度諸眾生。華嚴論云。正法滅時。以總持持餘尊法。為教理流轉之因。今謂諸經悉滅。此經獨存。念佛一門。廣度羣品。則諸經已滅而不滅。即是以一存餘。流轉無盡。正總持之謂也。一切眾生。應當尊重恭敬。信受奉行。經所在處。如佛見在。
: 獨留此經。此經蓋指大本。
: 前不云乎。文有繁簡。義無勝劣。詳言之則大本。略言之則今經耳。非有二也。
【疏】稱理。則自性無惱。是歡喜信受義。自性無住。是作禮而去義。
~~【鈔】煩惱本寂。歡喜亦空。則苦土誰非樂土。來實無來。去亦何去。則往生畢竟無生。以此無生。生彼國土。非生彼土。實生乎自心也。然後無問自說。世尊免付空談。獨任當機。身子不孤重託。是真歡喜。是真信受。是名真法作禮如來。若其外極樂九蓮之土。別說唯心。捨彌陀萬德之名。另求自性。可謂當渡而問津。對燈而覓火者矣。

三,結釋呪意。

【經】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疏】釋呪意者。以呪附經。經得呪而彌顯。以經先呪。呪得經而愈靈。交相為用。應結釋也。此呪詳見不思議神力傳。持此呪者。滅罪往生。故以拔業障生淨土為名。陀羅尼者。此云總持也。
~~【鈔】業障者。凡障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今言業障。則中攝前後。煩惱者業之因。報者業之果也。業必有因。業必招果。故攝二障。除障貴除其本。如根絕不生芽。芽不生。則枝葉華果。悉不生故。今此呪持之。則煩惱不起。是拔業障根本也。如傳言。日夜各持三七徧。滅五逆謗法等罪。是也。得生淨土者。輪迴娑婆。皆繇業障。業障既空。穢土種滅。隨願往生。故得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總持者。總統攝持。更無遺失。即呪之別名也。傳名不思議神力者。即經名不思議功德也。持呪持名。即得往生。故同名不思議。
宋元嘉天竺三藏求那䟦陀羅譯
【疏】宋者。南北朝國名。元嘉者。年號。天竺者。西域國名。求那䟦陀羅。此云功德賢。
~~【鈔】宋言南北者。時方南北分王。宋王江南。謂劉宋也。元嘉者。文帝元嘉末年也。天竺。一云身毒。有五天竺。皆西域也。䟦陀博通三藏。尤專大乘。號摩訶衍。神異非一。備載傳記。恐繁不敘。一本陀下無羅字。或疑是求那䟦摩。以二師同時故。未審何所譯也。
【經】呪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呪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現世常得安隱。臨命終時。任運往生。
【疏】諸本句讀稍異。今依古本。神呪不翻。不必強釋。
~~【鈔】諸本不同者。如南無阿彌多婆夜。一本作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以次句多字連屬上句。故云稍異。今不必苦究是非。但依一本。至心誦持。自成利益。又有謂南無阿彌多婆夜。此云皈命無量壽。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此云如來。哆地夜他。新譯云。他的也撻。舊云怛絰他。絰。音迭。即地夜二合也。此云即說呪曰。自後方是密語。然神呪從古不翻。略有五意。一。如王密旨。勿妄宣傳。但宜欽奉故。二。或一語廣含多義。如僊陀婆故。三。或此方所無。如閻浮提故。四。或順古文。如阿耨菩提故。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對。如般若故。一云。亦可強翻。既謂之強。曷若己之。
【疏】經呪相聯。正顯密圓通義。
~~【鈔】詳陳彼國。依正莊嚴。信行願門。如經所明。是之謂顯。遵佛祕勅。但持此呪。即得往生。是之謂密。顯者。顯此密也。密者。密此顯也。兼持則雙美畢具。單舉亦交攝不遺。故曰圓通。
【疏】雖云交攝。而專持名號。猶勝持呪。亦勝餘呪。亦勝一切諸餘功德。
~~【鈔】偏讚持名也。
一。勝本呪者。以呪云。誦三十萬徧。則見阿彌陀佛。而持名。則一日一心。即佛現前故。又呪云。晝夜六時。各誦三七徧。能滅五逆等罪。而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
二。勝餘呪者。專持名號。即大神呪。大明呪。無上呪。無等等呪。以十念便得往生。一生便得不退。威靈不測。斯名大神。餘可例知故。
: 準提功德。至廣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勝彼。
: 準提因地菩薩。彌陀果位如來。持準提既有神功。念彌陀寧無妙應。是故經云。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不如一稱觀世音菩薩。其福正等。又云。持無量無數觀世音菩薩名號。不如一稱地藏菩薩。其福正等。況如來乎。
三。亦勝諸餘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而專持名號。則種種功德。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廣說。願淨業弟子。專其信。不二其心。如經云。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所不顧。禪宗知識。有教人但持話頭。一切不作。故知原業餘門者。尚當改修念佛。何況原念佛人。乃變其所守。而復他尚。心懷二路。志不歸一。云何三昧。而得成就。直至無常。空無所獲。罔思己過。反起謗言。嗚呼謬哉。
【疏】稱理。則自性空。是拔業障義。自性有。是陀羅尼義。自性不有不空。是生淨土義。
~~【鈔】覓心了不可得。一切業障。誰為根本。即心無所不具。一切功德。何弗總持。當總持而不立纖塵。有是即空之有。無根本而出生萬法。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則不空。即空則不有。不空不有。惟是一心。不越一心。是名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終)

相關:
. 開示彌陀疏鈔 — 黃念祖老居士法音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西方發願文 —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當知自性。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語言造。不可以寂默通。」 —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
《阿彌陀經疏鈔》「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無其心。誰是往生者。無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當生。」 — 蓮池大師
《阿彌陀經疏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 . . .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蓮池大師
正宗分: (1) 詳陳依正令生信樂 ~ 蓮池大師 述 「今謂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 . . .故云海生萬物。無物不海。心生萬法。無法不心。」— 蓮池大師
「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脩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此經則七日一心。佛現在前。」 — 蓮池大師
阿彌陀經疏鈔: 「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 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蓮池大師
「當知自性。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語言造。不可以寂默通。」 —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
《阿彌陀經疏鈔》「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無其心。誰是往生者。無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當生。」 — 蓮池大師
《阿彌陀經疏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 . . .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蓮池大師
正宗分: (1) 詳陳依正令生信樂 ~ 蓮池大師 述 「今謂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 . . .故云海生萬物。無物不海。心生萬法。無法不心。」— 蓮池大師
「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脩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此經則七日一心。佛現在前。」 — 蓮池大師
阿彌陀經疏鈔: 「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 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蓮池大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法藏比丘第四十四願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您是否恭誦過一部《佛說阿彌陀經》?您知道《佛說阿彌陀經》的經文內容與相關介紹嗎? 恭誦《佛說阿彌陀經》有何功效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章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佛說阿彌陀經》經文 《佛說阿彌陀經》功效 觀音山 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
Thumbnail
阿彌陀佛超渡法是藏傳佛教最殊勝的度亡大法之一,此法之特殊珍貴處在於眾生一聞此法名稱,將來便可出離下三惡道,往生三善道。憑藉 阿彌陀佛之不可思議大願力、大神通力,及出家眾清淨持戒之修持力,招引臨終中陰之眾生、先亡祖先親眷、累世冤親債主及墮胎之嬰靈前來淨罪,斷除亡者之障礙。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最殊勝的淨土法門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阿彌陀依據梵文和佛典,有好幾種意義:阿彌陀的梵語amita,有無量的意思。無量是究竟、圓滿,不但佛的光明和壽命無量,佛的智慧、願力等一切也都無量,所以阿彌陀佛代表了無量諸佛。
Thumbnail
愛的供養//歌詞分享: 把你捧在手上 虔誠地焚香 剪下一段燭光 將經論點亮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 請賜與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 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把你放在手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蒼 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長 只求在身旁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人
Thumbnail
阿彌陀佛較眾生更加珍惜佛弟子!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本意是指在台上表演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是為了這台上的這一分鐘的表演時間,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用來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人。適用於演藝界真正有造詣的大師級人物。例如京劇大師周信芳,相聲
我寫:今天被聲音(阿彌陀佛)批命,他說我做事只是做實在的事,寫文字只是要讓人了解實事,也許有人問我想做什麼?我只是如實的對人們說真相,不會畫蛇添足,所以不會飛行的技巧(做利益之人),所以賺不到大錢,終生使命就是不想犯錯。有人看到了,所以他們讓我表演,最終會出什麽樣的結果? 惜初問海燕說:萬物是不是沒
Thumbnail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法藏比丘第四十四願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您是否恭誦過一部《佛說阿彌陀經》?您知道《佛說阿彌陀經》的經文內容與相關介紹嗎? 恭誦《佛說阿彌陀經》有何功效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章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佛說阿彌陀經》經文 《佛說阿彌陀經》功效 觀音山 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
Thumbnail
阿彌陀佛超渡法是藏傳佛教最殊勝的度亡大法之一,此法之特殊珍貴處在於眾生一聞此法名稱,將來便可出離下三惡道,往生三善道。憑藉 阿彌陀佛之不可思議大願力、大神通力,及出家眾清淨持戒之修持力,招引臨終中陰之眾生、先亡祖先親眷、累世冤親債主及墮胎之嬰靈前來淨罪,斷除亡者之障礙。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最殊勝的淨土法門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阿彌陀依據梵文和佛典,有好幾種意義:阿彌陀的梵語amita,有無量的意思。無量是究竟、圓滿,不但佛的光明和壽命無量,佛的智慧、願力等一切也都無量,所以阿彌陀佛代表了無量諸佛。
Thumbnail
愛的供養//歌詞分享: 把你捧在手上 虔誠地焚香 剪下一段燭光 將經論點亮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 請賜與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 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把你放在手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蒼 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長 只求在身旁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人
Thumbnail
阿彌陀佛較眾生更加珍惜佛弟子!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本意是指在台上表演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是為了這台上的這一分鐘的表演時間,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用來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人。適用於演藝界真正有造詣的大師級人物。例如京劇大師周信芳,相聲
我寫:今天被聲音(阿彌陀佛)批命,他說我做事只是做實在的事,寫文字只是要讓人了解實事,也許有人問我想做什麼?我只是如實的對人們說真相,不會畫蛇添足,所以不會飛行的技巧(做利益之人),所以賺不到大錢,終生使命就是不想犯錯。有人看到了,所以他們讓我表演,最終會出什麽樣的結果? 惜初問海燕說:萬物是不是沒
Thumbnail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