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的生存法則:事事小確認、日日小進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最近常常感受到工作越來越碎片化了?有時候我得寫BI、下文案,還要一邊跟同事或客戶溝通,簡直每切一個LINE視窗就是一個新的事件。而我發現不只是我,其實跟團隊協作也變得極度零碎,一段車程、一個午餐就能決定一些事情,幾乎是事事小確認、日日小進度
不過小步快跑的推動,的確比每周或每次會議來得更快更機動!

如何在碎片化時代不碎掉?5個小技巧讓你生活更順暢

我有個不好的預感,覺得這種碎片化工作方式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並且很難回頭。那麼該怎麼辦呢?我有幾個自己的小祕訣提供給大家:
  1. 每日早上將今日要完成的目標和TO DO LIST列出,大事小事都列能透過打勾刪除讓自己獲得小小的成就。也確保每個碎片時間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用,避免遺忘,不會讓碎片時間浪費掉。
  2. 把休息、吃飯也放在TO DO LIST上,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和心理狀態是腦力發揮的根本,碎片化的訊息很容易會感到壓力和焦慮,但我們很容易忘記觀照自己,變成手能動就撐著,反而容易喪失對局勢的判斷力。所以隨時注意自己的反應、身心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適時離開工作與壓力源,選擇一些有助於減壓和提升幸福感的活動,例如運動、冥想、聽音樂、看書、跟親友聊天等等。
  3. 使用雲端工具或平台來協調和管理工作流程,例如onedrive、Google Workspace、Notion等。我們公司的所有檔案都放在雲端,同仁可以同步取用最新的檔案,避免溝通落差。
  4. 每次快速討論前先簡述前提跟討論事項,讓雙方聚焦。
  5. 討論後雙方都彼此用文字重述一次理解與推動時間,確保大家都在相同認知上,可以有效地減少重複工作和時間浪費。
AI時代來臨,人人都是主管。
從體力執行工作轉成腦力決策型工作,時時保持良好決策狀態變成工作者的新課題啦
avatar-img
16會員
16內容數
數據不僅是冰冷的數字,更是企業決策的重要指南。 透過數據視覺化、模型建構與趨勢分析,將複雜的信息轉化為清晰易懂的洞見,協助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部落格內容涵蓋數據分析工具教學、案例分享以及行業趨勢觀察,希望能與你一同探索科技的無限可能,讓每一個決策、啟發都能自由翱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數據與飛翔的軌跡 的其他內容
不要把OUTLET品 放在正櫃上 零售從業人員面對沒有人口流量紅利下,要怎麼跳脫報表跟數據操盤的思惟?從頭透過一些老辦法重新思考每個通路的特色是甚麼?會員是誰?不同通路的他們喜愛什麼?我們要怎麼設計通路的策略? 將會是必要且迫切的職能之一。
作為一位長期與傳產合作的工作者,當我接觸到生成式AI後,我知道這對中高齡工作者將提供巨大的幫助。目前生成式AI軟體的門檻非常低,反應快,這正好補足了年長者體力不足、學習成本高的狀況。
ChatGPT早已在行銷、電商圈子裡被廣泛使用,身邊的朋友也拿它來寫提案架構、擴展想法再進行細修,非常普遍。不過,我想要分享的是一個新的觀察,即延長決策者與職場中高階者的就業年限。 世代交流介紹新趨勢 獲得商業觀點 一直以來,我就是長輩眼中的有禮貌小鬼,受教有且喜歡接觸新趨勢。 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
前言 在哲學系的荒唐歲月中,我學過雙生地球(Twin Earth)的思想實驗但對我來說難以想像,雖然考試過關但我的理解只停留在"定義面"落差。 上次跟朋友聊天,聊到我覺得chatGPT就是一個就活在自己的元宇宙,理解語意但回答不一定正確,這讓我想到哲學裡的雙生地球 那一瞬間,我好像有點模糊的得到一點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不要把OUTLET品 放在正櫃上 零售從業人員面對沒有人口流量紅利下,要怎麼跳脫報表跟數據操盤的思惟?從頭透過一些老辦法重新思考每個通路的特色是甚麼?會員是誰?不同通路的他們喜愛什麼?我們要怎麼設計通路的策略? 將會是必要且迫切的職能之一。
作為一位長期與傳產合作的工作者,當我接觸到生成式AI後,我知道這對中高齡工作者將提供巨大的幫助。目前生成式AI軟體的門檻非常低,反應快,這正好補足了年長者體力不足、學習成本高的狀況。
ChatGPT早已在行銷、電商圈子裡被廣泛使用,身邊的朋友也拿它來寫提案架構、擴展想法再進行細修,非常普遍。不過,我想要分享的是一個新的觀察,即延長決策者與職場中高階者的就業年限。 世代交流介紹新趨勢 獲得商業觀點 一直以來,我就是長輩眼中的有禮貌小鬼,受教有且喜歡接觸新趨勢。 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
前言 在哲學系的荒唐歲月中,我學過雙生地球(Twin Earth)的思想實驗但對我來說難以想像,雖然考試過關但我的理解只停留在"定義面"落差。 上次跟朋友聊天,聊到我覺得chatGPT就是一個就活在自己的元宇宙,理解語意但回答不一定正確,這讓我想到哲學裡的雙生地球 那一瞬間,我好像有點模糊的得到一點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每到年終或期末的時候,許多人都會開始制定新的一年計畫,或是為新的學年、工作做準備。 不管是生活上每天的代辦清單或是每個月分需處理的生活大小事情,總是需要我們費心地去計劃、去處理;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科系發達的時代,傳統的紙本逐漸被手機和電腦給取代,現在的人打開手機的行事曆就能看到一天甚至是一年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我們身在一個資訊高度碎片化、時間被分割成許多小塊的時代,注意力被不斷分散到各式各樣的訊息及任務中,常常被迫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無法只持續注於單一任務或活動,造成資訊爆炸。例如在處理日常工作時,需要停下來抽空回覆 E-mail,雖然每個任務看似都只需花費幾分鐘,但長期累積下來也會佔用許多時間。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每到年終或期末的時候,許多人都會開始制定新的一年計畫,或是為新的學年、工作做準備。 不管是生活上每天的代辦清單或是每個月分需處理的生活大小事情,總是需要我們費心地去計劃、去處理;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科系發達的時代,傳統的紙本逐漸被手機和電腦給取代,現在的人打開手機的行事曆就能看到一天甚至是一年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我們身在一個資訊高度碎片化、時間被分割成許多小塊的時代,注意力被不斷分散到各式各樣的訊息及任務中,常常被迫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無法只持續注於單一任務或活動,造成資訊爆炸。例如在處理日常工作時,需要停下來抽空回覆 E-mail,雖然每個任務看似都只需花費幾分鐘,但長期累積下來也會佔用許多時間。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