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學習與「躁鬱症」和平共處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雙向情緒障礙症,俗名「躁鬱症」。

主要的狀況就如字面上,會有躁和鬱的兩種狀態輪替,然後較為極端且維持一段時間,先不要幫自己下結論,不是你有點躁又一下有點鬱就是確診囉!躁鬱症一般分為兩型(當然還有其他特例),第一型是有過一次的躁症發作;第二型是一次輕躁加上一次鬱症。所以躁鬱症是可以沒有「鬱」的!具體的病症診斷和描述可以參考一些精神科醫院的說明,這邊因為我不是這個專業的,所以不多加贅述,後續會以我己身的狀況去做分享,但言論皆不代表這個病一定會怎麼樣,主要還是要到身心科或精神科經由專業醫師診斷哦~那就開始吧!!


我是如何發現自己有躁鬱症的?

一開始我其實是憂鬱症,因為長期的心情低落與自殺念頭,影響身體和生活狀況(嘔吐、無法入睡、體重下降等等),這個部分憂鬱症網路上也有很多小測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檢測一下。

於是我在網路上搜尋了相關解方,也到醫院掛過腸胃科,最後的狀況是,決定去看看身心科,就找了附近的一家身心科診所預約初診,這段過程以後有機會可以再寫一篇文章。就這麼維持看診了兩年多的時間,到了去年年中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狀態異常:

一、變多話且外向:
我平時話不多,但那一陣子會有一段時間瘋狂講話,停不下來的那種,也沒有人跟我對話,但我就會一直一直講,室友都覺得我瘋了。同時也會很積極和人互動相處,展現出從未有過的活潑和自來熟,甚至會在路上搭訕人!

二、莫名的自信心:
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好,要做報告,就做最難的題目;平常極懶的人,開始想爬山、去運動場跑步(也還真的去爬了象山);工作上變得異常積極,會想接收更多工作,然後怎麼樣都不會累,甚至晚上還會繼續做工作上的事情,不用睡覺隔天依然精神好。

三、好想好想花錢:
開始瘋狂逛網購,就算沒什麼要買的也會硬是選了幾樣下單,而且沒有一樣是必需品!!路過飲料店就會買,即使沒特別想喝;鹹酥雞一個人買三百還覺得可以再買;我自己是還會瘋狂捐錢,看到基金會什麼的就刷卡一兩千下去,還很開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所以現在會把自己的信用卡藏起來)

在某一次看診的時候,我展現了我的躁!和旁邊的身心科實習生狂搭話,而且是亂無章法的沒邏輯亂講話,然後我的醫師就關心了一下我,就,啊!原來是躁鬱症呀!(在那之前就有傾向,但沒有到那麼誇張)


其實,躁鬱症沒有不好,但也沒有好

其實除了亂花錢的部分,我是蠻享受「躁」的過程的。因為它會讓你有活力和精神,也會更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且自信也使人堅強,這個時候會有鋼鐵的心,覺得什麼都可以克服(相對於鬱期的玻璃心真的是好太多了)。也想過,如果可以永遠保持在躁期其實也挺好的。

但我的憂鬱還是存在的,所以,狀況並不會更好(笑)。

大家可以想像,正常的平靜的心如果是在五樓的位置,從正常到憂鬱,就是摔下五樓那樣感覺的難過,但躁鬱症是把你拉到了九樓、十樓,然後「啪噠!」,超痛!那個憂鬱的感覺會更加強烈,當你知道你曾經可以那麼好的時候,你會覺得現在的自己更不好了。

也因此目前的躁鬱症治療還是主要在控制你的整體穩定,畢竟人不可能完全沒有憂鬱,所以要控制躁期不要太 HIGH、鬱期也不要太 DOWN。總之,不要想了,不能永遠保持在躁期的!!


我是如何看待躁鬱症的?

我以前會很執著要把憂鬱或是躁鬱這種精神上的疾病治好,直到最近我放棄了(誤)。我覺得可以把精神疾病想像成慢性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完全治好的人我是沒聽過,但多數人都可以得到治療上的抑制而正常生活。我從去年開始放棄去治好精神病,因為太難了,即使吃到適合的藥物、搭配正常的作息、壓力適中的工作,這三者本身就不容易達到,就算都達成了,也無法確保能治療好,更無法有一個保證的治療期限,看過精神科的人都知道,你如果問醫生什麼時候會好,他們的回答不會具體,通常會說,至少半年或一年。

所以,精神疾病不像感冒一樣保證會好,吃三天藥就好。

不把它當成疾病來治療,也不把自己當成病危的病懨懨的病人時,其實心情會開闊一些。就會覺得,真的盡力就好了,我努力一點又不一定有用,對吧?不如就順其自然吧,好好吃藥、好好生活,那就足夠了,剩下的就隨緣囉!

對我而言,躁鬱症有點像是開驚喜包的感覺,我永遠沒辦法確定我的下一秒是喜是悲,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任何好壞的準備。像是:如果開出「躁」,我就完成兩倍的量,那如果開到「鬱」,那我就做一半吧!之類的。然後先假設最糟的狀況,然後在所有不算糟的時候做好準備或多做一些,那最糟的時候就能專心糟而不受外力影響了。


給躁鬱症夥伴們的建議

一、接受治療,好好吃藥:
吃藥也許不一定會好,但不吃藥一定會更糟。接受精神科的治療並不是壞事,也不是你哪裡不正常,你只是身體不舒服,胃痛也看醫生也吃藥,憂鬱或躁鬱怎麼不用?你只是生病了,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然後要相信自己會變好,靠藥物好起來也是一種好呢!別太怪罪自己了。對了~如果用藥期間有任何不舒服或任何狀況都請跟醫師討論,千萬不要擅自停藥或減藥,這樣對身體可能反而不好哦!

二、維持作息,好好生活:
吃飯該吃還是要吃,睡覺該睡還是要睡,無論躁期或鬱期。建議大家可以訂個鬧鐘,提醒和要求自己睡覺和吃飯的時間。我的狀況是會沒有食慾,可以一整天都不吃飯,這種情況下會建議可以準備一些喜歡的小麵包或是即食料理包,讓取得吃的門檻降低,吃的機率就會提高;但如果是會暴飲暴食的話就要反過來做,出門買吃的不要帶太多錢,家裡不要囤積吃的。睡覺的部分,無論有沒有服用安眠藥,請躺到床上之後要求自己不要看手機或做其他事情,請讓床只有睡覺的功能!(但不一定要把手機放在離床很遠的地方,我自己是會沒安全感反而睡不著)

三、注意信用卡額度:
這是躁鬱症的夥伴可以特別注意的。我自己是把信用卡全部收在房間抽屜裡,出門只會有一張簽帳金融卡,是可以刷的,但會控制裡面的餘額,不會超過五千,這個做法雖然沒辦法完全避免消費,但至少最大筆就還可以接受。另外,還有手機裡任何可以綁信用卡和 LINE PAY 什麼的,也都要特別注意,想像一下,你躁期的時候不小心在網路上刷了一台洗衣機,直接上萬塊飛走,如果還是有綁定需求的話,請務必要有記帳或網銀可以即時確認餘額,這樣才能避免錢錢離你而去哦!


結語

有些人會覺得疾病就是不好的,就像會覺得負面情緒不好一樣,但其實在治療的這段過程中,我是更加了解自己了,無論是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關注自己的生活和健康、還有理解更多心理狀態的改變,在這段時間中其實你會成長,也會更加能去同理其他人和同理自己,小時候我們都會學「寬以待人、嚴以待己」,但其實對自己也不用嚴呢!做對的事,不傷害人就好,不需要那麼嚴苛。

知道很多生病的人都會有的想法,我也有過:「為什麼是我?」以前我會騙自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現在我覺得是,這是上天給我的特別的禮物,也許伴隨了悲傷和難過,但同時我是不是也有所獲得呢?這樣想之後就舒服多了~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有沒有這些精神疾病,都要相信自己是好的,生活也都會好好的。不需要努力,你就是好的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咲咲:)的沙龍
17會員
4內容數
我有病,你有酒嗎?記錄了從發現自己的精神疾病到開始治療,過程裡的心境轉換以及各種情緒和壓力所造成的影響,我又是如何去度過和共處的。焦慮、憂鬱、躁鬱,正在累積蒐集不同的病名,但總而言之,我有精神病,但我不是神經病。我希望能帶給正為病情所困的夥伴們一些幫助,大家一起,都要好好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希望我的躁鬱症病史與學習對你有幫助。我想告訴病友們,不論你選擇就醫或不就醫,每一個決定都有其風險,但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勇敢承擔、不怪東怪西。若是風險不幸發生,就接受吧! 面對它、往前看、不要沉溺在後悔裡,但可以把它當作日後的警惕。 共勉之~
Thumbnail
希望我的躁鬱症病史與學習對你有幫助。我想告訴病友們,不論你選擇就醫或不就醫,每一個決定都有其風險,但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勇敢承擔、不怪東怪西。若是風險不幸發生,就接受吧! 面對它、往前看、不要沉溺在後悔裡,但可以把它當作日後的警惕。 共勉之~
Thumbnail
此篇並無意討論精神病人權與法律權利,也並無試圖討論精神病界定之哲學問題。僅以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執業醫師出發,讓更多民眾可以初步理解生活周遭有可能遇到的精神疾病,並提早協助病人就醫,使病人、家庭與社區可以有更和諧、更安全的共同空間。
Thumbnail
此篇並無意討論精神病人權與法律權利,也並無試圖討論精神病界定之哲學問題。僅以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執業醫師出發,讓更多民眾可以初步理解生活周遭有可能遇到的精神疾病,並提早協助病人就醫,使病人、家庭與社區可以有更和諧、更安全的共同空間。
Thumbnail
在今年的2023年3月我罹患了,雙向性障礙(bipolar disorders),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躁鬱症』。 在這社會上,許多人都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其實說實在的如果能夠選擇,我也不希望自己患上這種最痛苦的疾病。因為我出現了極為嚴重的情感障礙。 為什麼有些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
Thumbnail
在今年的2023年3月我罹患了,雙向性障礙(bipolar disorders),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躁鬱症』。 在這社會上,許多人都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其實說實在的如果能夠選擇,我也不希望自己患上這種最痛苦的疾病。因為我出現了極為嚴重的情感障礙。 為什麼有些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
Thumbnail
雙向情緒障礙症,俗名「躁鬱症」。 得了躁鬱症我的人生就完了嗎?躁鬱症有可能治好嗎?躁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不會的!雖然我不是醫生,但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一些想法!
Thumbnail
雙向情緒障礙症,俗名「躁鬱症」。 得了躁鬱症我的人生就完了嗎?躁鬱症有可能治好嗎?躁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不會的!雖然我不是醫生,但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一些想法!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失業2m1d 有時候「躁」也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 跟「鬱」不同,躁顯現的是亢奮、情緒高昂、無法冷靜。 離職前,去做了一次職涯諮詢,諮詢師特別告訴我要試著注意自己的情緒安定性。情緒起伏太大在職場上並不是一件好事,它代表著不穩定、不好相處。 總是那麼矛盾 不要太快樂 不要太不快樂 稍稍的 少少的 就好
Thumbnail
失業2m1d 有時候「躁」也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 跟「鬱」不同,躁顯現的是亢奮、情緒高昂、無法冷靜。 離職前,去做了一次職涯諮詢,諮詢師特別告訴我要試著注意自己的情緒安定性。情緒起伏太大在職場上並不是一件好事,它代表著不穩定、不好相處。 總是那麼矛盾 不要太快樂 不要太不快樂 稍稍的 少少的 就好
Thumbnail
有沒有那麼一種時候,很突然的,做什麼事情都沒勁?一股陰鬱湧上心頭... 不想工作,不想玩,連平常愛看的小說都沒心情去看,盆栽也不想弄,就連躺著都有一股隱隱的不耐煩? 正在打這篇文章的我現在正是如此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的內心被什麼東西壓住,嚴重起來甚至有些喘不過氣,沒辦法掙脫 勉強自己做事也只是依照慣性
Thumbnail
有沒有那麼一種時候,很突然的,做什麼事情都沒勁?一股陰鬱湧上心頭... 不想工作,不想玩,連平常愛看的小說都沒心情去看,盆栽也不想弄,就連躺著都有一股隱隱的不耐煩? 正在打這篇文章的我現在正是如此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的內心被什麼東西壓住,嚴重起來甚至有些喘不過氣,沒辦法掙脫 勉強自己做事也只是依照慣性
Thumbnail
你有聽過躁鬱症嗎?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都是憂鬱症,常常誤以為躁鬱症就是憂鬱症的相反,實際上並不是唷!每每談到精神疾病,大家都會以為是「想太多」、「杞人憂天」,尤其之前吳宗憲還說:「憂鬱症都是因為不知足」,一番話引起軒然大波。但這樣的發言卻仍獲得不少粉絲認同,更凸顯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漠視。你呢?
Thumbnail
你有聽過躁鬱症嗎?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都是憂鬱症,常常誤以為躁鬱症就是憂鬱症的相反,實際上並不是唷!每每談到精神疾病,大家都會以為是「想太多」、「杞人憂天」,尤其之前吳宗憲還說:「憂鬱症都是因為不知足」,一番話引起軒然大波。但這樣的發言卻仍獲得不少粉絲認同,更凸顯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漠視。你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