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領有重大傷病卡的躁鬱患者,對於身心症是否需要看病、吃藥的看法(二) ~ “我的最佳選擇”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詩篇 25:4 耶和華啊,求祢將祢的道指示我,將祢的路指教我。

續前文~ 

接下來,我希望藉由分享自己的躁鬱病史、心路歷程與學習,讓病友和幫助者有多一些考量去做出合適的選擇。


第一次病發沒有病識感,抗拒就醫、服藥、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

所謂「病識感」,顧名思義就是病人對自己所罹患疾病的認識及接受程度。我的躁鬱症首次發病是從躁期開始,那時我的頭腦動的很快,我覺得自己好棒、創意c和構想很多、非常有自信、自我感覺好極了! 我覺得自己就像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生命像陽光一樣燦爛。這樣的我怎麼會認為自己精神有問題呢? 我沒有病識感,所以打從心裡抗拒就醫。因為我母親千拜託萬拜託地勸我跟她去看醫生,而我從小就蠻順從她,才免強同意去精神科就醫。即便我去看診,但我認為都是家人有問題,我沒有問題。我吃藥,我是為了家人而吃,主要讓他們安心,但心裏是抗拒的,我曾把藥吐到馬桶裡沖掉… 我的病情起伏不定,於是醫生建議我母親讓我住院調整藥物。家人怕我知情反抗,就用欺騙的方式把我帶進住院大樓,當厚厚的鐵門關上後,我才知道我一個人要被留下來。那時,我好難過,心中充滿了被家人離棄的感受而心痛不已。 

當躁期轉到憂鬱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面貌。在心裡也略略知道自己的不對勁,我開始有了病識感,也就願意按照醫囑服藥。但是藥物的副作用讓我很不舒服,我的醫生跟我說要忍耐,副作用會慢慢減低。我擔心藥物對身體的影響,醫生告訴我情緒的起伏對身體的傷害遠超過於藥物。他鼓勵我要讓自己的情緒穩定,擁有一個的有品質的生活。在藥物的控制下,我漸漸的好起來了、恢復上班、甚至進入婚姻、懷孕生子,跟正常的人一般。


懷孕停藥與復發

在婚姻中要面臨傳宗接代的問題,於是我問醫生如果要準備懷孕怎麼辦呢? 他跟我說,有兩個方式,一種是可以繼續服藥,只是孩子生下來有可能動作會比較遲緩,不過等藥物代謝掉了就會恢復正常。另一種方式是知道懷孕後馬上停藥,但是有躁鬱症復發的風險。我選擇後者,遇到了產後復發。然而,感恩的是整個孕期我和胎兒都很平安。由於我母親發現的早(她是我最大的病識感來源),讓我及時恢復用藥,所以躁期很快地受到控制。這次復發是我歷經最輕和病程最短的一次。


第二次停藥與復發

大概是我得躁鬱症的第八年,我告訴醫生我想停藥。他看了我的病歷說,該是時候了(一般病人經過長時間的穩定會想停藥),但他要先做評估。評估的分數是高的。在醫生的幫助下,我逐漸地、緩慢地減少藥量到完全停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半年。 

在孩子幼稚園大班的時候,我因為長期咳嗽造成睡眠不足、品質不良,我又復發了。由於我鬧事遭路人報警,被警察強制送醫至彰基的精神科住院一個月。這次是我的第二次住院,卻是改變我人生命運的關鍵時刻,在那裡我接觸了基督信仰。很奇妙的是這次住院我不再有苦情了,甚至我跟先生說,”若我躁鬱症再度復發,你就直接把我送精神科住院。即便當下我不能接受,但是當我冷靜下來我是知道這是對的做法。” 其實,住院讓病患與外界隔離是對患者的一種保護,例如: 我在躁期就不會惹事生非、破壞人際關係。當有自殺意念時,有醫護24小時的保護。同時,家人能有喘息的機會。


第三次停藥與復發

又經過了幾年的穩定,我再度停藥。兩年後,我因為壓力的緣故,躁鬱症再度復發。這次復發不同以往是從鬱期開始。我沒有回到原醫院就診,而是就近在身心診所看診。雖然我有告訴診所醫生,過去是吃甚麼藥治療,但他認為我不需吃那麼重的藥就改其它的藥物治療。無奈我的病情卻未見好轉,跟隨而來是接二連三的換藥及試藥。最後,我和先生決定回原醫院就診。可能是因為病情延誤了,過去對我有效的藥,已經無法像過去那般效力了,而需要加上其他藥物輔助。於是,我又開始了冗長的試藥期,這一折騰又是一年半載過去了,才找到有效的藥。這次我花了三年才走出躁鬱症,是過去的六倍。在過去,我大概接受治療半年就會恢復。 

在這次復發我有些學習,提供給大家參考:

1.      復發應先回原醫院/診所就診:

因為那裡有病歷,醫生可以馬上對症下藥。 

2.      復發時提供"病歷摘要"給接手的醫生:

這次,我和先生都忘了曾經向醫院申請"病歷摘要"這件事。對於身心診所的醫生來說,我是他一個全新的病人,他沒有病歷參考,只能就照他的經驗給藥。但是對我來說,又是一個重新試藥的過程,這不僅浪費時間也錯失在第一時間正確給藥。 

3.      藥物會改良,不要堅持過去服藥的經驗:

醫院的醫生曾與我討論要不要試看看”鋰鹽”這顆藥。我不想、也不敢嘗試,因受制過去服用這顆藥的經驗,它副作用對我實在太大,太難受了! 當其他藥物效果不彰時,醫生再次地詢問我的意思,並跟我說精神科用藥進步很快,許多的副作用都改善了。我接受了,沒想到這藥不僅對我有效,而且過去的副作用也未曾發生。也就是說若我早點試用”鋰鹽”我應該就會少受點苦。


減藥 VS 病識感

病識感是透過經驗和學習來的,我從"沒有病識感"進步到醫學上所謂的"情感上的病識感",知道也接受自己生病,會積極尋求幫助,也會主動的改變生活習慣。我回顧以往的病史,歸納出躁鬱症復發的因素,加強身體的保健、規律的生活作息、並透過信仰維持心靈的保養,距離上次復發已超過十年了。在病情長時間的穩定,減藥是可行的。所以,我先生向醫生提出減掉鋰鹽這顆用藥,主要是它的副作用影響我的腸胃道消化。醫生同意在先生的幫助下減藥。但減藥三個月後,我發現我的情緒會無故的憂鬱和沮喪。我的病識感告訴我,不對勁! 我馬上吃回鋰鹽。很快地,我的情緒穩定恢復了正常。 

最近的一次減藥是因為落髮的問題,醫生主動提議要不要試試看停”顛通”這藥。我想醫生對我這麼有信心,我還不敢冒險嗎? 於是,我就開始慢慢減低藥量至完全戒斷這顆藥。我很高興減藥成功,心想著可以為上帝做見證,因為祂幫助我達標,同時也可以鼓勵到病友。這次減藥雖然有造成睡眠的不穩定,但是我想中醫有幫我調整睡眠也協助減藥就疏忽睡眠是躁鬱症復發的最大指標。一個月後同是有躁鬱症的表哥提醒我有輕躁的現象。雖然我覺得自己很正常並對他的看法心有不服,但是我知道躁期是缺乏病識感的,所以我接受他的提醒並與先生討論。先生提高了警覺,也發現我說話和眼神不對。而我也發現自己有易怒的現象,輕躁的感覺彷彿回來了。我們當機立斷,先吃回”顛通”,把許久未服用的”安眠藥”也吃回來,先睡飽再說。不瞞大家說,我戰戰兢兢地生活兩個星期,深怕躁鬱症復發。感謝上帝,在藥物的作用下,情緒有回穩,不然就要到醫院掛急診了!  

我想傳達的是雖然穩定後可以減藥,但要有病識感,察覺不對要趕快因應。 不要為減藥而減藥,因減藥而造成復發,是非常划不來的。這次我的學習是減藥成功不意謂我好棒,我是得勝者;減藥失敗也不意謂我很遜、我是失敗者。我明白上帝對我的心意不是用減藥成功來為祂做見證,祂更希望的是我病情穩定,可以應付日常生活,有餘力再來服事祂,幫助需要的人。我想上帝對我的心意就是我,一個領有重大傷病卡的躁鬱患者,的最佳選擇,也是最美好的見證。 

以上是我的躁鬱症病史與學習,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想告訴病友們,不論你選擇就醫或不就醫,每一個決定都有其風險,但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勇敢承擔、不怪東怪西。若是風險不幸發生,就接受吧! 面對它、往前看、不要沉溺在後悔裡,但可以把它當作日後的警惕。共勉之~


歡迎至我的FB紛絲專業瀏覽:

https://www.facebook.com/LivingWithMentalIllness

 

推薦閱讀:

病識感的建立與養成 胡海國醫師

https://haigohwu.pixnet.net/blog/post/230550763-%E7%97%85%E8%AD%98%E6%84%9F%E7%9A%84%E5%BB%BA%E7%AB%8B%E8%88%87%E9%A4%8A%E6%88%90

 

 



14會員
36內容數
我與躁鬱症共舞25年,病發五次,曾經入住精神科急性病房兩次。因為前15年的病程,讓我越來越了解此症,知道如何避開誘使復發的因素及如何保養身心靈,到目前為止已逾10年沒再復發! 期待透過自身的生命故事與經驗分享,可以幫助身心症的病友,以及扶持他們的親友知道如何幫助生病中的親友,讓病友們可以走出他們生命的幽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停更一個月,我換了工作、也提領方格子第一筆收入在停更一個月期間,我主要思考增加主動收入的方法。部落格是增加收入的途徑,包括直接收入如廣告和訂閱,以及間接收入如個人品牌經營和履歷增值。然而,直接收入增長不明顯,於是我改變策略,專注改善間接收入。期間我面臨職涯轉換,透過風險分析勇敢跳槽,最終找到一份正職,福利優厚且薪水增加15%的工作。
Thumbnail
avatar
怡佳|Elise
2023-07-31
李凱爾強調自己的根在大陸:我是一個天生領袖 目前已經加入中國大陸男籃隊移地訓練的史上首位歸化球員灰狼後衛李凱爾(凱爾安德生),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表示,自己的根在大陸,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年前,「我認為我是一個天生的領袖,但我不喜歡指揮別人做事,我希望用我的經驗幫助隊友,且相互建立信任。」 李凱爾的曾外祖父是來自深圳的大陸人,他的母親蘇珊娜
avatar
gaothanjung
2023-07-28
知識圖卡與全息圖的領域裡,具再現性的成功嗎?如果有,我們就能打造一個知識覆盤的筆記系統!作品的一次成功,可能只是僥倖,這不值得他人學習;唯有可再現的成功,才代表背後有了禁得起多種考驗的方法論,這會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開始著手實驗起這套《光輝模板》知識圖解系統,就想讓筆記作品不再是種曇花一現的綻放,而是可沿用到未來的筆記作品中,而且不論是重組知識框架,還是更換顏色風格,都方便快速。
Thumbnail
avatar
Lena Chen
2023-03-13
「人類圖」所帶給我的領悟:讓我們一起來創建一個不糾錯的世界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其實隨著年齡增長就會越發感覺界線模糊!以前的我總認為這個社會非黑即白,當一個人有我所看不慣的地方,我就想與之疏遠,後來回頭才驚覺:我竟因此而沒了朋友!對於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選擇包容、選擇接受、選擇避而不談、也可以選擇就此相忘於江湖,但千萬不要有想要改變對方的心態。
Thumbnail
avatar
athena
2023-02-25
2022日劇"silent"第一集,引領我找到另一個voyage--阿爸,你還在聽嗎?女主角青羽紬她家門上寫著AOBA,這是青羽(あおば)這個姓的羅馬拼音,日劇裡一般日本人家門外的名牌多半是寫漢字,她家比較特別,看到AOBA這幾個字母讓我想起深藏在記憶裡的一個樂團。 搜尋了一下,居然這個月還有他們的新聞,原來這個北歐樂團大約時隔40年出的新曲入圍葛萊美獎。
Thumbnail
avatar
金影
2022-12-31
我一個人出錢成立公司,為什麼不行成立後將公司錢轉到自己帳戶?前幾天中午和朋友午餐,朋友聊到他自己一個人最近成立一家有限公司。現在他個人需要資金,他問幫他設立公司的業者:可不可以把錢從公司帳戶轉回到自己的帳戶?幫他設立公司的業者說:可以,沒問題!只要驗資設立公司後把錢放在公司帳戶七天後,就可以轉回自己個人帳戶。
Thumbnail
avatar
P律師
2022-02-28
我一個人的花開時節走入了「畢業即結婚」的窮途,此後餘生只能在現實和自我之間不斷調節,掂量損益。
Thumbnail
avatar
謝凱特
2022-01-16
我一個人住但多半的日子都還是喜歡一個人住挺自在的,如果沒有誰能成全這樣一個人的自在,人還是不要跟太多人同住。(而消耗掉原來擁有的情感!)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21-12-14
12夜上映前一個月,我邀請寵物界的高層領導人會議2013年,我看到12夜的電影預告,認為這部電影即將衝擊寵物界,於是以中國時報的身分邀請台灣寵物界的領導人到報社,非正式的會議,希望可以凝聚共識,消弭未來可能的衝擊。 到中國時報參加會議的有農委會畜牧處長 黃國青,台大獸醫學院教授 費昌勇,台北市動保處長 嚴一峰,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郭丑哲,寵物
Thumbnail
avatar
溫代麟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