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耳讀學習法:比「閱」讀更有效率的記憶法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原來「聽」比「看」更容易記憶&吸收

很多專家都說,人類是視覺動物,看過的東西或看過圖像/圖表後,記憶力會更強

因此,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我抱持著懷疑態度

光用「聽」就能有這麼好的效果嗎?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好奇,不如參考看看本書。


作者清水康一朗(學習邊緣LearningEdge株式會社董事長)所主張的「耳讀」,是透過反覆播放聲音內容,讓大腦自動記憶的一種學習方式

不同於過去以閱讀為主的學習方式,

「耳讀」是透過對人類右腦的訓練,

將所有「聽過」的知識,藉由大腦自動儲存,

讓人在不知覺中,發揮強大的記憶潛能,這就是「耳讀」的力量!

raw-image

其實仔細想想真正的耳讀大師,應該是小小孩。完全無法閱讀文字的嬰兒,靠的就是聆聽外界傳入耳朵的各種聲音,慢慢累積學會語言與說話,這讓我回想起女兒還小時,因為還看不懂文字,就常因為聽我們講話而誤解成不少有趣的事。雖然不懂,但小孩真的很用心在聆聽、也記憶強大。很多人靠著聽ICRT、大家說英語學好一口流利的英文應該也就是這個道理。

曾有學者研究發現,願意且能夠好好跟學齡前孩子說話的父母,讓孩子在成長過程比沒能好好跟父母說話的孩子多聽了三千萬字,願意跟孩子好好說話的父母養大的孩子,日後的學習成效也比較好。

本書一共提到三種學習法:

  1. 耳聞 學習法
  2. 傾聽 學習法
  3. 發問 學習法

「耳聞」就是英文的hear「傾聽」是英文的listen,你知道hear與listen的差別嗎?

  • 「耳聞」是自然傳入耳朵,例如鳥叫聲
  • 「傾聽」是集中注意力,主動去聽

通常這兩種「聽」會在無意識間切換,各司其職

例如我們搭捷運時,別人的談話飄進你的耳朵裡,剛開始你只是無意識的「耳聞」,但是如果對方講的話題剛好是你有興趣的,你就會豎起耳朵,開始「傾聽」別人在說什麼。

至於第三種「發問」,則是化被動為主動,作者建議抱著「求助」的心態聆聽。如果你是懷著「求助、請教」的念頭,用與講者對談的心態來聽,便常常能與自己的疑問相連結。遇到迷惑時,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是那個人,他會怎麼做?」即便還沒聽到答覆,也別氣餒,繼續反覆聆聽就行了。


最後,我分享書中一個有趣的事,在作者的公司裡,禁止兩件事:

  1. 禁止同事說「問題」,這兩個字必須轉換成「工作」兩字。大家不會說,「老闆, 這裡有「問題」,而是說老闆, 這裡有「工作」。希望大家的意識都能轉變為思考處理這個工作,而不是因為這個「問題」而停下來。
  2. 禁止同事說「不能」,必須將「不能」轉變為「怎麼樣才能做到」。其實這跟我上次分享的【不說「辦不到」,改說「怎麼樣才能成長」】概念一樣,在外商公司工作多年的經驗,我發現其他國家的同事在做簡報時,會有一頁叫做「opportunity」,也就是「機會點」的意思,寫下你未來要怎麼做才能成長的「策略」,讓主管看了覺得又對明年/未來充滿信心(笑),那你就贏了😜


作者清水康一朗先生說,不用特意背誦,自然而然就能記住訊息。

耳讀學習法的重點在於

反。覆

反覆輸入,原本就是大腦記憶資訊的基本功夫。不管是資訊還是技藝,都是靠反覆輸入的方式儲存與記憶。像是打球,得反覆鍛鍊基本動作;學習語言,得反覆輸入。

下次大家不妨試試看!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一本書
102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閱讀豐富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也啟發了我狹隘的思維,甚至加快了我的理解能力。除了學習每一位作者的成功經驗,我期望分享大家書中啟發我的話語與觀念。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善用參考書也可以做聽力學習。 本文將介紹成功的聽力學習的實際操作的步驟。
Thumbnail
善用參考書也可以做聽力學習。 本文將介紹成功的聽力學習的實際操作的步驟。
Thumbnail
提到學習,除了看書、上課等各種使用眼睛的傳統學習法之外,大家還有想到其他哪種學習方式呢? 在傳統學校體制中,閱讀一直是主要且幾乎是唯一的學習管道,老師用課本上課、考試用文字出題,對有些人來說,雖然他們也很想努力念書,但是吸收效率就是不好,國文有看沒有懂、社會科背不起來、數學更是從看懂題目就有困難
Thumbnail
提到學習,除了看書、上課等各種使用眼睛的傳統學習法之外,大家還有想到其他哪種學習方式呢? 在傳統學校體制中,閱讀一直是主要且幾乎是唯一的學習管道,老師用課本上課、考試用文字出題,對有些人來說,雖然他們也很想努力念書,但是吸收效率就是不好,國文有看沒有懂、社會科背不起來、數學更是從看懂題目就有困難
Thumbnail
★早在文字發明以前,人類的學習本能仰賴的便不是文字,而是語言。而文字資訊一旦被轉換為聲音資訊,就會被當成語言資訊處理。因此,人天生就會用「聽覺」學習的。 ●耳聽學習法,如字面所言,是透過耳朵進行的學習法。亦即,以耳朵聆聽書籍朗讀或是教學、演講、對談等有聲書內容,運用聽力來學習,是種非常方便的學習法。
Thumbnail
★早在文字發明以前,人類的學習本能仰賴的便不是文字,而是語言。而文字資訊一旦被轉換為聲音資訊,就會被當成語言資訊處理。因此,人天生就會用「聽覺」學習的。 ●耳聽學習法,如字面所言,是透過耳朵進行的學習法。亦即,以耳朵聆聽書籍朗讀或是教學、演講、對談等有聲書內容,運用聽力來學習,是種非常方便的學習法。
Thumbnail
所謂「耳讀」,是透過反覆播放聲音內容, 讓大腦自動記憶的一種學習方式。 讓人在不知覺中,發揮強大的記憶潛能,這就是「耳讀」的力量!
Thumbnail
所謂「耳讀」,是透過反覆播放聲音內容, 讓大腦自動記憶的一種學習方式。 讓人在不知覺中,發揮強大的記憶潛能,這就是「耳讀」的力量!
Thumbnail
昨天因為工作關係外出上課,剛好最近在書裡《最高學習法》看到關於聽演講或聽課的情境說明如下。
Thumbnail
昨天因為工作關係外出上課,剛好最近在書裡《最高學習法》看到關於聽演講或聽課的情境說明如下。
Thumbnail
Chapter 3- Listen (聽) 加深學習理解程序的聆聽方法,前提提及輸入包括閱讀及聆聽,接下來就是聆聽如何幫助我們加深學習時去理解。 這本書中的內容吸引我的地方,就像告訴你,人生當中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習,當中經過到底你閱讀了多少,聽了多少由記得多少呢? 1)現場聆聽 Listen in P
Thumbnail
Chapter 3- Listen (聽) 加深學習理解程序的聆聽方法,前提提及輸入包括閱讀及聆聽,接下來就是聆聽如何幫助我們加深學習時去理解。 這本書中的內容吸引我的地方,就像告訴你,人生當中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習,當中經過到底你閱讀了多少,聽了多少由記得多少呢? 1)現場聆聽 Listen in P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最高學習法》,裡面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最高學習法》,裡面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