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習法-讀後-第三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Chapter 3- Listen (聽)
加深學習理解程序的聆聽方法,前提提及輸入包括閱讀及聆聽,接下來就是聆聽如何幫助我們加深學習時去理解。
這本書中的內容吸引我的地方,就像告訴你,人生當中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習,當中經過到底你閱讀了多少,聽了多少由記得多少呢?
1)現場聆聽 Listen in Person-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嘗試聆聽別人講話,例如講座或演講,雖然書中表示的是聽講座,但套落我們讀書上堂當中的道理亦是一樣。而重點在於,因為溝通包括了「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亦即指平時書本當中的文字排列所帶出的語言訊息,當中純粹透過文字明白當中的意思或知識。
而非語言溝通-例如講座及演講就是非語言訊息,因為當中透過講者的聲音語調,情緒變化,身體語言等等,所帶出我訊息量其實可以非常龐大,透過聆聽講者說話,能促使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提高記憶力記下講者表達的訊息而產生深刻印象。
2)坐最前排聆聽 Listen in the first row - 小時候我都不是一個喜歡讀書上堂的人,雖然現在都不太是。但書中提及心理學上理論是-適度緊張可以使學習效率達致最佳。試想一想,如果坐最前排,你可能會擔心老師/講者會問問題,所以緊張去聽,集中去上課。但如果坐最後掛,你便自自然然會放鬆心情,可能會玩電話,不集中,這樣根本不會留心學習到老師/講師的訊息。所以坐前排抱著緊張感去聽,可以使大腦丕腎上線素作用下獲得最好的學習效率,而且前排更能清晰地接受非語言訊息,才會愈近愈學習、輸入得更加多。
3)視線面向前方 Look Stragiht Ahead-剛提到,接受非語言訊息聽講座的目的,是透過聲音語調,情緒變化,身體語言,表情,姿態等等去接收閱讀是無法感受到的非語言訊息,輸入當中感受到的重點,所以必須視線面向前方,好好感受及輸入。但當然,遇到你認為是重點時你都可以記下筆記,但謹記不要只低頭抄筆記,因為我們聽講座重點聆聽是輸入,輸出(寫)在稍後才進行去加深你的記憶吧!
4)有目的地聽Listen with the purpose- 先設定目標才再做筆記。在第一章時,筆者有提及輸入的基本法則是決定目標,所以你應該在每一次聽講座或或上堂前都好好寫下自己今日的目標或記下自己今日只想得到這個收穫。這樣絕對能提昇你地學習成果。由今天起學習以有目標的前題下去學習,相信更能夠記在腦中。
5)以提問為前提Prepare Question-學習知道自己不知道,讀這一課題是我反覆思考了很久,學習知道自己不知道其實真的很有難道,因為簡單的由不應該提問,困難的可能因為原本都聽不明白,如何去提問呢?根本都不懂得去及發問,所以用心聽講座,嘗試記下不明白的地方,學習透過提問得到解答才能清楚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當然,請謹記一些如果講者已有提及答案只是你不專心,就不要問了:)
6)做筆記 Take Notes - 或許你會問剛剛不是提議我們不要一心只是抄筆記,但現在這一點由提及要做筆記,即曷該如何呢? 在這一點的意思當中指出的做筆記,是記錄要點及透過「寫」去活化大腦,提升專注力,而手寫更能刺激大腦。但要留意,其實寫太多筆記,反而會令記憶力下降。所以做筆記--記下發現,要點及重點就好了!
以上6 點,亦令我深刻感受到,或者在人生當中,其實我們有很多機會去學習知識或聆聽別人說話,感受訊息。只是沒有用心聆聽。我相信學習到以上方法,會對自己在人生路途當中有很大的幫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莫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今天需要一早起身出門上班,所以昨晚已經制作好今天午餐的飯盒及飲品的材料。而我家中的男人因為今早有時間可以車我上班,本來他還問我會不會一起吃早餐,我今次十分明確表示我要進行減重餐,不和他一起吃了。但當然前提是我都要另外煮早餐給他吃。不能因為我自己就放棄和他吃早餐的時光:) (當然我有問他有沒有興趣
今天天氣十分清涼,看來冬天真的來了。 別人時常說、養成習慣要二十一日。不知我能堅持到那一天呢?
在第一章時學習了在以輸出為前提輸入術,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寫閱讀報告,並且寫部落格(給予自己某程序壓力從而持續進行),今天進行第二章讀後感,的宜且確能加深自己對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當然感覺有些在做功課一樣) Chapter 2- Read (閱讀)
晚由於我都是易胖體型、過往不知道已試左多少次同多少種不同方法減肥。 看到這裡、你會想、由是那些不知失敗了多少次由話自己成功的例了吧。 我過去有曾經曾經成功過,2018年,在打拳及食減重餐時,當時用了9個月時間,減輕了50磅。當然放縱的後過就是反彈回來。想一想、因為當時有很明確的目標、所以可以完成吧
今日11月29日,還有12天,我便踏入41了。 因為決定了出年報讀學士課程,其實我十分擔心自己的讀書及學習能力,在過往2年疫情,當年報讀了證書課程,雖然很辛苦,但拿取証書的一刻真的很開心,「阿媽,我得左啦!」 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學習方法上有問題,好像永遠不能記入知識,偶然間在網絡上遇見了今日寫讀後的一
因為今天需要一早起身出門上班,所以昨晚已經制作好今天午餐的飯盒及飲品的材料。而我家中的男人因為今早有時間可以車我上班,本來他還問我會不會一起吃早餐,我今次十分明確表示我要進行減重餐,不和他一起吃了。但當然前提是我都要另外煮早餐給他吃。不能因為我自己就放棄和他吃早餐的時光:) (當然我有問他有沒有興趣
今天天氣十分清涼,看來冬天真的來了。 別人時常說、養成習慣要二十一日。不知我能堅持到那一天呢?
在第一章時學習了在以輸出為前提輸入術,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寫閱讀報告,並且寫部落格(給予自己某程序壓力從而持續進行),今天進行第二章讀後感,的宜且確能加深自己對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當然感覺有些在做功課一樣) Chapter 2- Read (閱讀)
晚由於我都是易胖體型、過往不知道已試左多少次同多少種不同方法減肥。 看到這裡、你會想、由是那些不知失敗了多少次由話自己成功的例了吧。 我過去有曾經曾經成功過,2018年,在打拳及食減重餐時,當時用了9個月時間,減輕了50磅。當然放縱的後過就是反彈回來。想一想、因為當時有很明確的目標、所以可以完成吧
今日11月29日,還有12天,我便踏入41了。 因為決定了出年報讀學士課程,其實我十分擔心自己的讀書及學習能力,在過往2年疫情,當年報讀了證書課程,雖然很辛苦,但拿取証書的一刻真的很開心,「阿媽,我得左啦!」 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學習方法上有問題,好像永遠不能記入知識,偶然間在網絡上遇見了今日寫讀後的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今天邊運動邊聽這集 podcast,做一下重點整理,紀錄喜歡的句子跟觀念。 學習四步驟:學 ➡️ 說 ➡寫 ➡️ 畫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
Thumbnail
聽書,分心也能學習法! 上班和通勤時間也能學習成長! 四大類聽書平台,尤其是第三個適合追求雙重卓越的您! 快來善用耳朵,讓您利用零碎時間,日復一日學習而突飛猛進,成為贏家! 聽書,分心學習法 一天只有24小時,忙碌上班族往往抱怨時間不足難以"分心"學習,有孩子的家長更是。但是您知道工作時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今天邊運動邊聽這集 podcast,做一下重點整理,紀錄喜歡的句子跟觀念。 學習四步驟:學 ➡️ 說 ➡寫 ➡️ 畫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
Thumbnail
聽書,分心也能學習法! 上班和通勤時間也能學習成長! 四大類聽書平台,尤其是第三個適合追求雙重卓越的您! 快來善用耳朵,讓您利用零碎時間,日復一日學習而突飛猛進,成為贏家! 聽書,分心學習法 一天只有24小時,忙碌上班族往往抱怨時間不足難以"分心"學習,有孩子的家長更是。但是您知道工作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