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階段認識阻力訓練!第1階段:阻力是什麼?有哪些種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阻力訓練的好處與種類

近年來健身的風潮盛行,其中高強度間歇運動與阻力訓練或重量訓練常常被提到,運動除了維持健康的目的,有一部分人們可能是為了想減肥又不復胖才開始健身,只不過,這兩項又有一定受傷風險,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是維持運動習慣的要點之一。

就來談談阻力訓練吧!這系列文章將會分為三大階段:

  • 第一階段:阻力訓練的好處及簡單的訓練概念與原則
  • 第二階段:阻力訓練對健康的人如何訓練與調整訓練的過程
  • 第三階段:阻力訓練對常見生理疾病的人如何開始運動及訓練原則

做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我會先從「阻力訓練的好處與種類」「阻力訓練的基礎名詞與訓練部位」「阻力訓練不同目的訓練方式與建議」

raw-image

「減肥除了有氧運動外,也要做一些阻力訓練拉~這樣肌肉才不會流失,比較不會復胖。」

「我不要做重量訓練拉~這樣肌肉會練的太大塊,會不好看。」

這些概念總是在耳邊聽到,到底阻力訓練是什麼?這種訓練真的可以避免肌肉流失?或者肌肉會越練越大塊嗎?

然後,阻力訓練跟重量訓練感覺上很像,但實際上到底有什麼分別呢?這次就不講文謅謅的研究,簡單說明一些阻力訓練的定義與原則吧!(但,還是會以科學文獻為基礎~)

建議:對於健康的人,阻力訓練應每週至少進行兩次,每次至少間隔 48 小時以上,針對 8 到 10 個主要大肌肉群進行訓練,一組進行 8 至 12 次反覆次數;如果是年長者或體力較差的人,一組則進行 10 到 15 次反覆次數。

為什麼建議做阻力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將會漸漸失去瘦肌肉質量,基礎代謝率也開始下降,脂肪因而相對增加,也因為如此,才會覺得明明生活沒有多大的變化,體重卻是慢慢的增加了。當年紀超過一定程度之後,可能因肌肉流失過多,肌肉減少症(肌少症)找上身,不僅生活品質逐漸下降,後續產生一些疾病的風險也因而增加。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將會漸漸失去瘦肌肉質量。

透過阻力訓練,我們能對抗肌肉量的減少,甚至有上升的效果,也可以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強化軟組織的能力對抗關節炎的發生。另外,大部分人長期規律執行阻力訓練,確實可以降低體脂肪、降低血壓、血脂肪與血膽固醇,甚至幫助血糖控制,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的風險,最後達到生活品質的提升。

什麼是阻力訓練呢?它跟重訓又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來說,阻力訓練是一種讓肌肉感受到阻力的身體活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以達到鍛鍊肌肉的效果。至於重量訓練 (以下簡稱重訓),則是給予身體重量的訓練,因此廣義的來說,重訓也是阻力訓練的一種。

既然是阻力訓練,那要如何給予身體阻力呢?

阻力訓練的種類

常見使用的阻力種類包含固定式機械器材、自身體重、啞鈴、槓鈴、彈力帶、藥球 (medicine ball)、日常生活用品等。(見下表)

raw-image

固定式機械器材,大部分會統稱啞鈴或槓鈴為自由重量 (free weight);運用自己體重為徒手訓練。此外,啞鈴或槓鈴等有重量的訓練也稱為重量訓練 (重訓)。

raw-image

至於要用哪種方式當作訓練的阻力,主要取決於身體肌肉狀況訓練動作熟悉度目標設定。例如:初學者較適合有輔助性的單一肌群及單一關節動作的機械式重量器材,相對其他非固定式阻力方式更安全 ;如果想要增加或穩定整體肌肉控制的話,可以進行非固定式器材的自由重量阻力訓練,像下肢訓練,多關節與大肌肉群的深蹲或硬舉。

無論哪種形式,在單一關節或單一肌群的訓練前,建議以多關節和大肌肉群當作熱身動作較好

依照實務經驗,運動的過程會分為暖身、主運動及緩和伸展,而熱身目的是讓身體處於可以達到主要運動訓練的狀況,讓使肌肉溫度彈性變高、關節活動度變好,甚至讓身體緊繃位置放鬆,所以即使只鍛鍊局部位置,還是建議以多關節和大肌肉群當作熱身動作較好。

阻力訓練前的熱身方式有好幾種,會依照身體的狀況而定,包含放鬆運動前的緊繃肌肉 (但放鬆過頭會沒力,適當放鬆即可);短時間有氧運動,像是腳踏車或小跑步,讓身體體溫拉高;動態伸展 (一邊移動一邊伸展),可以讓肌肉彈性變好與體溫拉高;直接做較輕的負荷的動作當作熱身 (例如主訓練為深蹲50公斤,可以使用深蹲10公斤熱身)。

最後,當然運動器材會一直推陳出新,不論何種器材,阻力訓練的基礎概念還是對身體給予阻力的訓練。

下一篇則會提到阻力訓練的基礎名詞與訓練部位。

3 階段認識阻力訓練!第 1 階段,什麼是阻力訓練?

此文章也在另一個網站同時發布

3 階段認識阻力訓練!第1階段,什麼是阻力訓練? - 營養共筆

備註:本文僅供參考,如有疑慮,請依照專業醫事人員的醫療診斷為主要建議,
本文發佈時盡可能找尋可靠證據,但不排除有其他證據或未來更新證據推翻目前結論。

References:

  1.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3).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9).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Progression models in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healthy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1(3), 68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大叔的沙龍
2會員
36內容數
彼得大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04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是全球運動與健康的指標學會之一,去年底,他們預測了 2024 年的運動產業趨勢,內容涵蓋廣泛,總共有 20 項。 總結來說,2024 年穿戴式裝置仍然是首要指標,除了經濟層面外,社會支持是開始運
Thumbnail
2024/03/04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是全球運動與健康的指標學會之一,去年底,他們預測了 2024 年的運動產業趨勢,內容涵蓋廣泛,總共有 20 項。 總結來說,2024 年穿戴式裝置仍然是首要指標,除了經濟層面外,社會支持是開始運
Thumbnail
2022/11/02
規律運動對於維持或保持健康狀況很重要,除了一些工作或是有著重度活動的人,大部分人醒著的時候,總是長時間坐著,而這種坐式生活,則是一種危害健康的風險因子之一。
Thumbnail
2022/11/02
規律運動對於維持或保持健康狀況很重要,除了一些工作或是有著重度活動的人,大部分人醒著的時候,總是長時間坐著,而這種坐式生活,則是一種危害健康的風險因子之一。
Thumbnail
2022/06/14
女神田馥甄今年不接跨年 驚吐:最大考量就是我膝蓋撐不住。 最近看到這則新聞,內文中提到,最近感受到膝蓋不適,除了爬山外,也推測是經年累月造成身體肌肉不協調而引起膝蓋不適,會藉由強化肌肉與復健來改善狀況,並減少爬山次數休息。膝蓋不適是因為爬山還是平常工作疲勞累積造成的呢?就讓一起了解膝蓋問題吧! 膝蓋
Thumbnail
2022/06/14
女神田馥甄今年不接跨年 驚吐:最大考量就是我膝蓋撐不住。 最近看到這則新聞,內文中提到,最近感受到膝蓋不適,除了爬山外,也推測是經年累月造成身體肌肉不協調而引起膝蓋不適,會藉由強化肌肉與復健來改善狀況,並減少爬山次數休息。膝蓋不適是因為爬山還是平常工作疲勞累積造成的呢?就讓一起了解膝蓋問題吧! 膝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阻力訓練對於身體健康的轉移性 在訓練時,每一個做的動作都有不同程度對其他運動上產生幫助,這就是所謂的「轉移特殊性」
Thumbnail
阻力訓練對於身體健康的轉移性 在訓練時,每一個做的動作都有不同程度對其他運動上產生幫助,這就是所謂的「轉移特殊性」
Thumbnail
我個人喜歡阻力訓練,而什麼是阻力訓練呢?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讓肌肉感受到阻力的身體活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以達到鍛鍊肌肉的效果。至於重量訓練(以下簡稱重訓),則是給予身體重量的訓練,因此廣義的來說,重訓也包含其中。
Thumbnail
我個人喜歡阻力訓練,而什麼是阻力訓練呢?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讓肌肉感受到阻力的身體活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以達到鍛鍊肌肉的效果。至於重量訓練(以下簡稱重訓),則是給予身體重量的訓練,因此廣義的來說,重訓也包含其中。
Thumbnail
定義: 阻力訓練可以優化肌肉適能,其中包含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肌肉力量指的是肌肉群有能力產生力量(例如最大力量) 肌肉耐力指的是肌肉群可以連續執行動作雃不產生疲勞,泛指連續收縮或維持收縮能力
Thumbnail
定義: 阻力訓練可以優化肌肉適能,其中包含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肌肉力量指的是肌肉群有能力產生力量(例如最大力量) 肌肉耐力指的是肌肉群可以連續執行動作雃不產生疲勞,泛指連續收縮或維持收縮能力
Thumbnail
正確且合理設計的阻力訓練,高齡者也能安心執行。
Thumbnail
正確且合理設計的阻力訓練,高齡者也能安心執行。
Thumbnail
此文章內容涵蓋了自由重量與器械的貢獻,運動順序、組間休息時間、肌肉動作速率、運動頻率等訓練要素。建議在透過阻力訓練提高肌肉力量時,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適應能力、以及訓練目標進行調整。
Thumbnail
此文章內容涵蓋了自由重量與器械的貢獻,運動順序、組間休息時間、肌肉動作速率、運動頻率等訓練要素。建議在透過阻力訓練提高肌肉力量時,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適應能力、以及訓練目標進行調整。
Thumbnail
調整訓練的要素 上一篇提到漸進式原則與調整性和幾種週期性後,所需調整的元素有哪些呢?又與阻力訓練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調整訓練的要素 上一篇提到漸進式原則與調整性和幾種週期性後,所需調整的元素有哪些呢?又與阻力訓練有什麼關係呢?
Thumbnail
第一階段的文章中,已簡單說明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之後簡稱 RT)的一些基礎概念後;接下來的第二階段,將說明阻力訓練如何執行,以及實際執行與過程中如何調整,將分「阻力訓練的進階概念」、「阻力訓練的執行過程如何調整」和「健康高齡者的運動漸進模式 」三個部分說明。
Thumbnail
第一階段的文章中,已簡單說明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之後簡稱 RT)的一些基礎概念後;接下來的第二階段,將說明阻力訓練如何執行,以及實際執行與過程中如何調整,將分「阻力訓練的進階概念」、「阻力訓練的執行過程如何調整」和「健康高齡者的運動漸進模式 」三個部分說明。
Thumbnail
根據不同目的給予適合的訓練方式與建議
Thumbnail
根據不同目的給予適合的訓練方式與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