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賺錢才不辛苦? 利用 3 個觀察點發現自己新的斜槓技能

如何賺錢才不辛苦? 利用 3 個觀察點發現自己新的斜槓技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何賺錢才不辛苦? 利用 3 個觀察點發現自己新的斜槓技能

除了版本答案,像是房地產、富到出水的二代、詐騙,這種少數人有機會接觸之外,其餘的賺錢工作都很辛苦。

80% 人所面臨的,是現在賺錢的方式不是自己甘願的,你或許是科技業年薪 100~200萬,但事實上還是有部分科技業員工對自己生活滿意度沒那麼高,為什麼?

國外研究顯示,年薪達約 270 萬之後,再繼續升薪的快樂感就會減少,雖然我不相信研究真實度,甚至相信錢越多會有更多操作空間,不過我相信心情會從快樂開始往平淡去走,當你沒有生存上的顧慮,薪水再多卻花不到也沒有用。

生存是每個生物首先要做的要事,當你能夠把自己的生存搞定,才會開始想搞點別的事情來滿足自己,也因為工業革命與商業知識,讓人們有了眾多就業機會,經濟也爆炸性成長,隨著生活中的選擇越來越多,人們也開始越來越焦慮。

於是回到正題,沒有輕鬆快樂的賺錢方式,而是你知道你要的生活是什麼,並且這些生活需要多少成本,成本可以是金錢、時間、精神、人脈、智慧、知識、生活習慣等。

當你明白自己要前往何處,任何前往的過程再痛苦你都甘之如飴。

用性匱乏來舉例,處男尚未跟女人有過性愛經驗,在渴求性愛的過程中會盡可能付出時間並高度執行力讓自己學會一些技能或知識,這過程很痛苦,但他知道自己要的時候,一切都甘之如飴。

直到他有了社交習慣,掌握吸引力關鍵密碼,跟女人打到炮了,且擁有跟任何女人打炮的能力之後,他接下來又會迎向下一個煩惱:「人生還能有什麼作為?」

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你想像中達到目標的快樂都會是暫時的,大腦最終還是會因為長期刺激後平衡你的情緒,做算你住在千萬豪宅裡,不過三個月你就開始膩了。

當你發現人生只不過是達到目標,快樂後又回歸平靜,接著開始自尋煩惱,繼續達到下一個目標獲得快樂,在這種循環的人生場景下,你會怎麼處理?

在商業裡面,有的名詞叫飛輪效應,這意思就好比你在推動輪子一樣,一開始需要很用力才能推動,但是經過你不斷地推動飛輪,飛輪會越推越順,越推越快。

那麼重點來了,當你飛輪越推,人生選擇權越多,那就是正向飛輪,要是你越推人生選擇權越少,那就是負向飛輪了。

所以有部分人為什麼年薪讓人羨慕,但他自己卻自認為不快樂,不是因為假裝給你們看,而是他把人生都奉獻在一個專業領域上,偏偏這專業領域讓他的選擇權越來越少,他在這領域上也沒有成就感,也就是窮得只剩下錢,這才是最讓人痛苦的。

你說有錢能讓人快樂,結果他錢很多卻沒時間可以拿來享受,這豈不是讓人最痛苦的? 重點不是錢很多,而是賺到的錢,你自己有辦法讓金錢豐富你的生活並成為正向飛輪。

賺的錢沒地方花,如同在飛輪上不斷奔跑的老鼠一樣,只能一直跑,直到體力不支累倒為止,所以,不論你目前仍在職涯上摸索的階段,又或者已經卡在某個薪水階段不上不下,生活也沒有提升,那麼你首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你自身要的生活是什麼。

要怎麼知道自己要的生活呢? 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觀察自己。

1、平常朋友都會請你幫忙什麼事情?

2、什麼事情就算不賺錢你也會去做的,會去研究的?

3、有遇過什麼事情讓你認為應該要照你說的來做會更好?

可以從這 3 點開始觀察自己,當你從這 3 個問句中得到一些靈感,從這些靈感開始向下挖掘,測試自己在接觸這些靈感時的感受如何,是否感到更自在,更駕輕就熟,還是覺得無聊沒意思?

比如你朋友時常問你攝影方面的問題,這時你可以多番一些攝影相關專業,或是製作一些攝影相關的知識文章與影片,不問結果,去感受這過程讓你感到如何? 覺得有趣、快樂? 還是覺得無聊、無趣?

如果是無聊、無趣、沒意思,那也很好,代表這個領域你可以當作平時休閒就好,那要是覺得有趣、快樂,不仿就持續做下去,當作是你的斜槓技能。

人生的新的可能性是靠自己碰撞出來的,今天你待在家裡是一天,出門走走也是一天,過以往一樣的日子是一天,也可以用其中一個小時做點不同的人生實驗,這樣也是一天。

你其實可以選擇自己要的生活,只是你願不願意開始想像並且執行。

avatar-img
男人成長駭客的沙龍
133會員
323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情緒不會是問題,唯一重點是你如何處理情緒 你如果把情緒當作自己的阻礙,那你將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情緒是表象,更深層的是你如何看待要解決的事情。 有人因為感到恐懼因此不敢採取行動,你想創業但是太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放手去做,你把害怕跟不行動綑綁在一起,看起來很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要是你從沒做過
愛情與事業,男人該先選擇哪一個開始? 人生的決定不需極端,而是從範圍中找到自己的切入點,你的生活總是在許多極端矛盾之中做出決定,如果這讓你很難抉擇,可以試試在中間分出更多選項符合自己的生活標準。 比如愛情和事業,你該先從哪裡開始? 有的人說先擁有性的能力,滿足性需求,在事業上面更有動力啟動。 有的人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生態系統 : 你的注意力在哪裡,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只注意 CP 值的人,身上只會有低品質的產品,只注意奢侈品的人,身上只會有自己配不上的產品。 當你注意力只在那些不好的事情上,不時抱怨身邊的事情,你就只剩一點注意力在如何提升自己身上。 不過事情可沒那麼簡單,把注意力當資源分配有這麼容易嗎? 你已
持續鞭策自己的終點是耗盡你活下去的動力,持續善待自己的終點是怠惰,剛啟動新生活時多善待自己,累積實力要讓自己推到下一個階段時,鞭策自己。 比方說,你剛進入健身房,請了教練,這位教練一開始就說你必須每天來訓練,一次一小時。 要是你過往在學校都不喜歡體育課,到成年出社會後也幾乎沒運動,甚至不感興趣,只是
網友提問 14 : 掌握選擇權,才是開始改變的關鍵 網友提問:「目前辭職在做社區型團購(住家一樓),家人認為現在疫情趨緩,需要什麼就去超商大賣場購買,團購只看得到圖文又要等待,不適合現在花時間金錢去做甚至直講絕對做不起來的話,現在在家的時間他們就會說趕快收起來出去找穩定的工作,感覺我好像做錯事隨時要
情緒不會是問題,唯一重點是你如何處理情緒 你如果把情緒當作自己的阻礙,那你將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情緒是表象,更深層的是你如何看待要解決的事情。 有人因為感到恐懼因此不敢採取行動,你想創業但是太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放手去做,你把害怕跟不行動綑綁在一起,看起來很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要是你從沒做過
愛情與事業,男人該先選擇哪一個開始? 人生的決定不需極端,而是從範圍中找到自己的切入點,你的生活總是在許多極端矛盾之中做出決定,如果這讓你很難抉擇,可以試試在中間分出更多選項符合自己的生活標準。 比如愛情和事業,你該先從哪裡開始? 有的人說先擁有性的能力,滿足性需求,在事業上面更有動力啟動。 有的人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生態系統 : 你的注意力在哪裡,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只注意 CP 值的人,身上只會有低品質的產品,只注意奢侈品的人,身上只會有自己配不上的產品。 當你注意力只在那些不好的事情上,不時抱怨身邊的事情,你就只剩一點注意力在如何提升自己身上。 不過事情可沒那麼簡單,把注意力當資源分配有這麼容易嗎? 你已
持續鞭策自己的終點是耗盡你活下去的動力,持續善待自己的終點是怠惰,剛啟動新生活時多善待自己,累積實力要讓自己推到下一個階段時,鞭策自己。 比方說,你剛進入健身房,請了教練,這位教練一開始就說你必須每天來訓練,一次一小時。 要是你過往在學校都不喜歡體育課,到成年出社會後也幾乎沒運動,甚至不感興趣,只是
網友提問 14 : 掌握選擇權,才是開始改變的關鍵 網友提問:「目前辭職在做社區型團購(住家一樓),家人認為現在疫情趨緩,需要什麼就去超商大賣場購買,團購只看得到圖文又要等待,不適合現在花時間金錢去做甚至直講絕對做不起來的話,現在在家的時間他們就會說趕快收起來出去找穩定的工作,感覺我好像做錯事隨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