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0 我不是真正的行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00425清晨一夢,夢中師尊與蓮極上師來訪(真是食尚玩家二人組)。

師尊見我即問:你今天來嗎?

我跪著頂禮後,回:時間來不及,恐怕沒辦法。

師尊再問:你想好了嗎?

我唯唯諾諾說:我.....我.....

師尊回頭看了蓮極上師一下,又回過頭對我說:蓮極上師之前也跟你一樣,在紅塵忙碌,我一通電話,就從此放下酒杯,出家度眾。你覺得如何?

我向蓮極上師頂禮,說:上師具出離心,上師具慈悲心,上師具菩提心,弟子讚嘆。

師尊又問:你呢?

我又結巴了,說:我...我....可以在家修行嗎?

師尊又看看蓮極上師後,說:你想想吧,我等你來,有因緣的。

我頂禮著,頭都不敢抬,說:師尊對不起,對不起,再給我一點時間......

夢醒,清晨三點半,師尊回台的第一次公開大型說法。

我慚愧,我不是一位真正的行者,我的「出離心」還不夠,我要懺悔。

 

《真佛論劍》什麼是真正行者? ‧蓮生活佛盧勝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像是別人跟你訴苦,我今天被奶奶說頭髮太長,朋友說,那你為什麼要挑戰你的奶奶、為什麼你不在乎社會有男女有分。我們比較想要別人去注意自己,而不是去關心別人。我們害怕問出一個開放式問題之後,得到的回答令我們措手不及。 隱含著自己的意見的問題一旦問出口,對方能回答的空間就被侷限住了。因為對方知道這個問題的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所有有趣的點子,所有偉大的發明,起初計劃的時候,總被看作不可能,總被視作神經病;當你堅持一直向前,當你堅持繼續進發,世人總有一天,看到你用每一個筆觸,勾勒出浩瀚的宇宙。
今日易過而過的日子。工作上遇到不少困難,再加上同事對自己的評價,讓自己有一段時間頗難受。有幸的是,自己能夠建立新習慣,不跟着負面念頭和情緒走;能夠很快踩個剎車,並看清真相。很感恩自己能有這樣的成長。 同事認為我30多歲,出來做事已經15年了,但在工地工作手藝還是「笨手笨腳」,他有點不解。我則受這句
Thumbnail
身障,這個詞的全名是身心障礙、說起來其實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以自閉症來說是心理狀態有狀況雖然也包括了生理議題就是「社交互動」的部分;可是聽不見跟看不見就是純粹的生理狀況了。 很多時候方便是一回事;但更多時候精準比起方便是重要的,不能因為與自己無關、不影響到自己的權益,就想說這樣操作就好。
Thumbnail
【本集主題】 :八年級生的消費觀念? ⭐️一個吃飯和旅行才是王道!? ⭐️ 為什麼八年級不想被這個綁架? ⭐️ 八年級生發展興趣,竟為這個!? ⭐️ 為什麼這麼會過日子!? ⭐️ 寧可訂閱,反映出潛在價值觀? E
Thumbnail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Thumbnail
上月到訪不同學校,進行各類的學生及教師體驗活動。 參與者的眼神與淚水、口罩下的笑容、為同儕的歡呼喝采, 忘不了,良久。   記下當中最深刻的反思: 1. 【中學失敗體驗日:404公路背包之旅】  「孩子:真正的傷害,不是我失敗了,而是你不相信我會成功。」  「大部份的成功,也是因為樂在其中。」  
Thumbnail
趕快習慣吧!我們都是同志! Photo by Norbu GYACHUNG on Unsplash 性別認同對我來說很憋扭,認為自己被歸屬在哪一個位置都不甚自在  所幸就不歸類了,任由他人戴著個人視角的偏光鏡來判定吧  雖然我不贊成,卻也無可奈何,標籤是無所不在的呀!  我的外型偏陽剛/中性,
Thumbnail
能自在的在寫作平台上寫出真實的文章是因為我在上面刻意不合真實生活中人的交集,我不用維持我在社會上生活的那種樣貌,有時是之前無意識造成的或在這年紀不得已讓自己變成「這樣」,有了那個面貌會讓我的寫作有些侷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像是別人跟你訴苦,我今天被奶奶說頭髮太長,朋友說,那你為什麼要挑戰你的奶奶、為什麼你不在乎社會有男女有分。我們比較想要別人去注意自己,而不是去關心別人。我們害怕問出一個開放式問題之後,得到的回答令我們措手不及。 隱含著自己的意見的問題一旦問出口,對方能回答的空間就被侷限住了。因為對方知道這個問題的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所有有趣的點子,所有偉大的發明,起初計劃的時候,總被看作不可能,總被視作神經病;當你堅持一直向前,當你堅持繼續進發,世人總有一天,看到你用每一個筆觸,勾勒出浩瀚的宇宙。
今日易過而過的日子。工作上遇到不少困難,再加上同事對自己的評價,讓自己有一段時間頗難受。有幸的是,自己能夠建立新習慣,不跟着負面念頭和情緒走;能夠很快踩個剎車,並看清真相。很感恩自己能有這樣的成長。 同事認為我30多歲,出來做事已經15年了,但在工地工作手藝還是「笨手笨腳」,他有點不解。我則受這句
Thumbnail
身障,這個詞的全名是身心障礙、說起來其實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以自閉症來說是心理狀態有狀況雖然也包括了生理議題就是「社交互動」的部分;可是聽不見跟看不見就是純粹的生理狀況了。 很多時候方便是一回事;但更多時候精準比起方便是重要的,不能因為與自己無關、不影響到自己的權益,就想說這樣操作就好。
Thumbnail
【本集主題】 :八年級生的消費觀念? ⭐️一個吃飯和旅行才是王道!? ⭐️ 為什麼八年級不想被這個綁架? ⭐️ 八年級生發展興趣,竟為這個!? ⭐️ 為什麼這麼會過日子!? ⭐️ 寧可訂閱,反映出潛在價值觀? E
Thumbnail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Thumbnail
上月到訪不同學校,進行各類的學生及教師體驗活動。 參與者的眼神與淚水、口罩下的笑容、為同儕的歡呼喝采, 忘不了,良久。   記下當中最深刻的反思: 1. 【中學失敗體驗日:404公路背包之旅】  「孩子:真正的傷害,不是我失敗了,而是你不相信我會成功。」  「大部份的成功,也是因為樂在其中。」  
Thumbnail
趕快習慣吧!我們都是同志! Photo by Norbu GYACHUNG on Unsplash 性別認同對我來說很憋扭,認為自己被歸屬在哪一個位置都不甚自在  所幸就不歸類了,任由他人戴著個人視角的偏光鏡來判定吧  雖然我不贊成,卻也無可奈何,標籤是無所不在的呀!  我的外型偏陽剛/中性,
Thumbnail
能自在的在寫作平台上寫出真實的文章是因為我在上面刻意不合真實生活中人的交集,我不用維持我在社會上生活的那種樣貌,有時是之前無意識造成的或在這年紀不得已讓自己變成「這樣」,有了那個面貌會讓我的寫作有些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