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個場景的夢境,卻是不同結果導向的故事
___
意識將我們帶到了一處頂樓的場景,看著樓下的大空地,就像大學時期才會有的迎新宿營活動畫面,在水大地遊戲的活動,大家一起玩著水球,身邊還有像冬瓜大小的水袋,有人卯著勁便拿著往著其他人身上砸,不小心砸到一旁休息看人玩水球的女生。因為是工作人員,趕緊衝下樓,去要看看對方的情況怎麼樣時,有人喊著:「老師來了!」
下個情境是那個被砸水球女生,在一個房間裡簡單擰著濕掉的衣服,邊想著要不要換衣服,看見了這個裝況,便問她要不要衛生紙,「要大份量的衛生紙,可以一直抽的。」對方這樣地告訴我。
隨後幫她去隔壁房間,問問其他工作人員有沒有衛生紙,好在有一個女生遞了半包衛生紙說「這可以嗎?」又繼續說著「不過只能抽兩張。」份量額度太少,最終還是決定拿兩包衛生紙給小學員。
一拿完衛生紙的當下,瞬一下又回到同個場景,繼續待在同個頂樓,樓下大空地在玩潑水,然後一個同學又不小心潑到同個不玩水的女生,她同樣回去房間用衣服,這些劇情都幾乎一模一樣地重複了一次,但從這邊開始有些的不一樣。
仍然想要過去關心小學員的自己,特地跑到樓下去,這次情景設定是在白天,原先是發過後,老師會出現在這個地方,而這次變成變成一個往下走的旋轉階梯,覺得不大對勁,於是回頭走原路的地方,竟也變成一個往下走的樓梯,等同於自己站的位置有如梯形般的畫面,若想要走出去還是得試試,但是很弔詭的地方是,這階梯走起來是無止盡且又暗又黑,正當停下腳步思考,該不該繼續往前的時候,隱約聽到後方有腳步聲,再氣氛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就在這一刻結束。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到什麼?
___
從以上的狀況,我們可以發現到,這兩個雷同的場景,觸發了兩種不一樣的結果與處理方向。後續的人物場景觸發也會隨之不一樣。就好像蝴蝶效應似的。
剛好想到了最近剛上映的韓國Netflix影集《格殺福順》,從單一人物,再到精湛的多數同一人物重疊的特效中,會讓人誤以為,是不是這樣劇情就結束掉的假象,而實質上只是演示了一段主角腦海中,所有思緒套路的景象而已。
同樣這樣子的表現手法,相信有看過動漫影集《終末的女武神》第一季裡,找來諸多人類來與天神間交戰,其中的一名武士,在開始打鬥之前,也如同《格殺福順》的主角一樣,想盡千方百計的方式,來找出對方的弱點一樣。
那麼來了,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當中,是不是也應該可以像這些主角一樣,為自己想出幾千幾百種的解決方式呢?
人生一去就不復返,不像劇情遊戲一樣,
選錯了還可以從頭來過,來幫自己破關。
除非你重新投胎一次,重新再過同樣的人生,直到自己學會同樣的問題課題為止,剩餘的時間再來創建新的人生。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就有那麼一點可惜,得大費周章的活過一輪,再重新來面對同樣的問題抉擇。或是一直反覆進入後悔的情緒狀態。
如果不想要再讓自己的人生重蹈覆轍,勢必在當下的我們得相信自己,當遇到問題的同時,一定有很多的解決辦法,很多認定為的答案都不是絕對性,一定是A與B等多種不同方案同時存有,只是我們可能還沒有找到或想到而已。
就像假設出一個問題,你可能會有很多種延伸的問題。
- 一個公司想要推出新產品,但沒有進行市場調查,也沒有制定明確的行銷策略。結果,產品可能會因為市場需求不足而無法賣出去,進而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 一個人在買房子時,只考慮了地理位置和價格,但沒有考慮房屋的維護狀況和未來的房價趨勢。結果,可能會在後續的維修和房價下跌等問題上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
- 一個政府制定政策時,只考慮了當前的經濟情況,卻沒有考慮到環境和社會問題。結果,可能會導致環境破壞和社會不公等問題出現。
好的,那這樣以上是個小舉例,而真的在不同事物上也能夠以此類推,一次次不同循環的表現,也會環環相扣影響,一次次的結果。這些在還沒真的執行前就可以得出的推演,就如同時存在的問題,可讓我們為不同結果來制定各種策略。來幫助自己避免掉,在執行過程中的小差錯。就真的像行前功課一樣。
這不得不談及到尼古拉.特斯拉有一項才能,就是他全部的試驗操作,都是透過腦海中修改框架,不斷完善策略,全部都在自己的腦袋裡完成。他僅把腦中想像的事物圖像,直接製作成他所需要的模樣,進而實際的去行動。將所能想到的所有合理改進,體現在設計中,直到再也找不出缺點,最終大致上的結果,也勢必會更加完善。
而不全是先行動再說,雖然先行動之後,等到有問題再處理就可以了,那如果這些是可以事先察覺跟避免掉的,不就可以幫自己少走些彎路了不是嗎? 為什麼先讓自己陷入可能跌一跤的後果,再來學會如何去幫助自己排除掉,原先其實不太需要的執行方式呢?所以行前的功課與策略規劃,仍為必要大宗,幫助自己整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執行,不過最後還是要確切的去執行,不然以上都只是在空想。
▸事情可像大腦神經元一樣向外擴伸不同方向
___
那麼一件事情的觸發,可以像是大腦的神經元的網狀式的推散出去。也就如同每個平行宇宙,看似各自平行的宇宙世界,實質上只是每個網狀結構擴散,再擴散的相似或不相似的世界。
就好比一部電影的評價,它可以在不同的觀眾中產生不同的評價和反響。有些觀眾可能對故事情節、演員表現或視覺效果印象深刻,而另一些觀眾可能對同一部電影卻持不同的看法。各自在自己的元宇宙中觀察這部電影,而所產生不同的結果,都是環環相扣的,這又不得不提到《媽的多重宇宙》其中一個世界觀。
你可以擁有很多不同的「你」,而這些「你」都是你自己。
你可以擁有很多不同的「結果」,而這些「結果」都來自於你。
換句話說,這些不同結果的推演,都可以是未來的你自己。有可能是選錯心中理想的自己,也有可能是進入理想狀態的自己。如果想像起來感受不太好,就可以隨之進行調整。
而當我們開始願意替自己找尋更多不同解套的同時,相信自己有多重面向和可能性,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行動和選擇,來探索和實現這些可能性,最終經歷不同的結果和成就,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不過前情提要一下,結果導向自然會有正有負,這些策略需出自於如何讓目標實現或達成的前進動力,但並不包含自身所恐懼害怕的部分。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特斯拉那樣,只用腦海來制定策略,或是又覺得網狀模式看起來有些凌亂,就可以使用看看《九宮格思考法》,這不管目前或以前,在教育界、商業界等等,最常使用的一套創意聯想方程式。也是最容易系統化整理成檔案的模式。可以透過格子填寫,間皆訓練大腦進行聯想,達到活化創意思維。
它原先稱作「曼陀羅思考法」,又被稱為九宮格思考法、曼陀羅九宮格思考術。會取名曼陀羅,是因為這種「圖像化」的思考方式,源自藏傳佛教的曼陀羅圖譜,以視覺化的方式協助僧侶思考,之後延伸到職場和商業使用後,人們更強調九宮格,是因為那是曼陀羅筆記術中最簡單又最普遍的用法,能從腦中的資訊整理成容易輸出的實質結果。
這是有搭配一些圖文簡易解說的九宮格思考。取自:©經理人
也有相關書籍可以看看,這是今年熱騰騰出的書,叫做《
3x3系統思考法》(這不是業配XD),雖然他教學的內容,其實還算詳細且能夠實際應用,但內容較傾向於適合商業界使用,但如果能夠掌握裡面七八成的教戰守則,當然直接運用到生活裡也不是問題。
它的思考應用,可有多種不同填寫方向的思考形式,從縱豎方式、螺旋方式、擴散式、象限式等等,只要是圍繞在中心點的大主題即可,接著再將延伸出來的內容,設定為第二大類主題,再繼續向外延伸,就可以有源源不絕的內容策略。
最後再整理歸納成,最適合自己的內容方式就可以囉~接著要進行自己理想的目標,還可以再搭配《
原子習慣》,幫自己建立高產出的專注力。
如果是想
使用在自我覺察,幫助自己內在抽絲剝繭的部分,也可以直接使用這套方法。如果想要查找相關使用方式,可以往
曼陀羅思考法,前進
。因為多數九宮思考法的應用教學,都注重再於企業商業或人生規劃發展應用居多,而曼陀羅思考法
會多著重在於心靈層面的內容,透過不同感官器官,認識自我價值觀、信念等等,最後幫助了解真實自我,不管是了解情緒、了解思緒、了解內在小孩等等,都可以進行自我檢索與探討,最後應用在生活、人際、事業上都可以。剛好最一開始發明這套方法,也是協助僧侶修行使用。
▸小結語
___
在同個夢境中會有不同的結果。那麼人生也一樣,在同一件事情上,我們可以同時擁有不同結果。一次次不同循環的表現,也會環環相互影響,一次次的結果。就如這些是同時存在的問題,可讓我們為不同結果來制定各種策略。來幫助自己避免掉,在執行過程中的小差錯。不能因為於腦袋瓜兒,所自我認定的事情,而侷限了自己以外不同的可能性延伸發展,更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說不定。
不過要記得將腦海中的策略,體現到自己生活中,才是最實際的驗證方式。
另外,畢竟我們不是什麼超能力者,可以搖視或預測未來,所以有一些問題可能是我們無法預測的,但還是能透過預測和制定相應的策略,進行遠看探討,讓我們可更懂得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進而幫助我們少走許多冤枉路,更快地達到我們的目標。因此,行前的功課和策略規劃,仍然是一個非常值得推崇和應用的方法。
最後祝福大家,為自己找到能夠達成心目中理想目標的最佳策略,並走在屬於自己的花路上~💪🔥
Photo by Ho Yeong Jung on Unsplash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作者簡介】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打賞支持】或按下【喜歡❤️】和【追蹤🔔】
有你們支持與喜愛是莫大的鼓勵和持續提供更有品質內容的動力~
想隨時複習可按下【收藏✅】 也歡迎【留言✅】與我互動🫰
也歡迎點擊下方 LikeButton 五下拍手讚賞或點到第六下申請成為讚賞公民
或是到「https://like.co/dreamslift_/」 SUPER LIKE 表達讚賞。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