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就是天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疫情的關係,也沒有辦法出去行腳,因為要保持運動,所以,就到我們家附近的豐富公園去走一走。

raw-image

那這種在運動時,又帶有覺知的走一走,在禪宗的裡面叫做動中禪。那何謂動中禪?動中禪是一種動的禪修,它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從放鬆身心、注意呼吸開始,繼而舉手投足,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說話時,知道在說什麼,對人有益、無益,了然分明;走路時,步步清楚,知道自己的步伐,自己的方向;吃東西時,不要胡思亂想,而要細細地嚼,認真地嚥;甚至如廁之時,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念念分明,然後覺知無念,這時候才會清楚地知道,自我即是無我。

那如果最好的話,我們能夠到各地的地區去進行參訪,我們稱它叫做行腳。那這時我就想到了,我們老師對於行腳的部分有寫一首歌,他最近好像也上傳到YouTube了。

歌詞如下:

今年夏天

當今年夏天剛剛開始

像野草般的長出來的捲曲短髮

好像內心掙扎的混淆

雖然它不長卻又深深扎在頭上

跟情緒奮戰中的自己

常常會覺得無助 又感到悲傷

偶爾也會抬頭望向

那個有山有水有白雲的地方

明明知道

只要脫下 這身沉重的枷鎖

自己就可以 輕鬆的飛翔

只是卻又擔心防不了

這人世間的暗箭明槍

讓人在提起與放下之間兩難

曾經想過

乾脆 眼不見為淨的去死

卻心知肚明的知道

自己其實 根本沒有活過

只是一具

活的沒有意義

每天應酬交際的行屍走肉

我想我應該出去吹吹風

我隨著風

來到山水之間

背著簡單的行囊

聞著空氣中淡淡的草香

帶著覺知

加重了呼吸

放慢了動作 讓意識跟的上

慢慢地感受 當下就是天堂

我拿出爐子開始煮水

磨著豆子

讓它散發淡淡的清香

用一杯咖啡

找回自己

品嚐 此時此刻 這一個當下

用一杯咖啡

找回自己

品嚐 此時此刻 當下這個天堂

raw-image

我在每天聽的時候,就覺得心裡很輕鬆。比如說這一段,『我隨著風來到山水之間,背著簡單的行囊,聞著空氣中淡淡的草香。』我覺得就把我帶入那個意境。因為這個聞著空氣中淡淡的草香,這裡面就是五感的感受,就是代表覺知的意境。而且就『帶著覺知加重了呼吸,放慢了動作,讓意識跟的上,慢慢地感受,當下就是天堂。』裡面就是講到覺知,我真的很喜歡。

然後,最後『我拿出爐子開始煮水,磨著豆子,讓它散發淡淡的清香。』的過程當中,就是透過五感在進行內觀的專注跟覺知。如果各位你對專注跟覺知不太了解的話,各位可以聽這首歌,然後,參考這段歌詞,他在談的就是專注跟覺知。那『當下就是天堂』,這個就好像《奇蹟課程》所談的神聖一刻。

我們要形成神聖一刻,就是必須要在一個過客與旁觀者的概念之下,才會形成。過客就是指在時間上它是一個過客,就沒有過去,未來。而旁觀者就是指它必須處在一個念頭的觀察者。還有我們必須安靜。

一個人的安靜的狀態之下,我們才會慢慢的去感受,這個神聖一刻所帶給你的感覺。而這種神聖一刻的感覺,就是當下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啊!走自己的路的沙龍
14會員
82內容數
2024/12/22
年紀這麼大了,居然會被人家罵垃圾,這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我只是很無奈的看著罵我的人。因為我看他是個佛,但是他看我的角度是垃圾,所以說我覺得蠻可惜的。   就像《妙法蓮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品講的,常不輕菩薩,不專讀誦佛經,只是進行禮拜。凡是遇到任何人,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
Thumbnail
2024/12/22
年紀這麼大了,居然會被人家罵垃圾,這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我只是很無奈的看著罵我的人。因為我看他是個佛,但是他看我的角度是垃圾,所以說我覺得蠻可惜的。   就像《妙法蓮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品講的,常不輕菩薩,不專讀誦佛經,只是進行禮拜。凡是遇到任何人,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
Thumbnail
2024/12/21
現在是暑假期間,趁著孫子還沒上小三之前,就上了一趟台北,好好的跟孫子培養一下祖孫情。等我有空的時候,孫子就會請我跟他玩大富翁的桌遊。我在玩之前就會跟孫子約法三章,只玩幾局之後就結束不玩。 有一次玩到最後一局,孫子輸了他就不甘心說要再玩一次,我說我們不是已經講好了嗎?結果馬上孫子就哭了出來,這時沒有
Thumbnail
2024/12/21
現在是暑假期間,趁著孫子還沒上小三之前,就上了一趟台北,好好的跟孫子培養一下祖孫情。等我有空的時候,孫子就會請我跟他玩大富翁的桌遊。我在玩之前就會跟孫子約法三章,只玩幾局之後就結束不玩。 有一次玩到最後一局,孫子輸了他就不甘心說要再玩一次,我說我們不是已經講好了嗎?結果馬上孫子就哭了出來,這時沒有
Thumbnail
2024/12/20
我終於瞭解語言跟文字會帶來情緒,但是,沒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情緒。最近在fb上看到酸民的不當流言,引起我極大的情緒反彈,我心情鬱悶了一整天。整個過去所學的、所修煉的完全拿出來用,繞了一整天才走出來啊,我就在想,它刺激到我的那條神經,引起我這麼大的情緒反彈。 那其實仔細的觀照過之後,發現問題非常的簡單
Thumbnail
2024/12/20
我終於瞭解語言跟文字會帶來情緒,但是,沒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情緒。最近在fb上看到酸民的不當流言,引起我極大的情緒反彈,我心情鬱悶了一整天。整個過去所學的、所修煉的完全拿出來用,繞了一整天才走出來啊,我就在想,它刺激到我的那條神經,引起我這麼大的情緒反彈。 那其實仔細的觀照過之後,發現問題非常的簡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會如何紓壓呢?或什麼都不做,放空自在就好!
Thumbnail
你會如何紓壓呢?或什麼都不做,放空自在就好!
Thumbnail
最近疫情的關係,也沒有辦法出去行腳,因為要保持運動,所以,就到我們家附近的豐富公園去走一走。 那這種在運動時,又帶有覺知的走一走,在禪宗的裡面叫做動中禪。那何謂動中禪?動中禪是一種動的禪修,它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從放鬆身心、注意呼吸開始,繼而舉手投足,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說話時
Thumbnail
最近疫情的關係,也沒有辦法出去行腳,因為要保持運動,所以,就到我們家附近的豐富公園去走一走。 那這種在運動時,又帶有覺知的走一走,在禪宗的裡面叫做動中禪。那何謂動中禪?動中禪是一種動的禪修,它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從放鬆身心、注意呼吸開始,繼而舉手投足,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說話時
Thumbnail
你打坐冥想嗎? 當我們一直在冥想,觀察我們的呼吸、念頭、吸氣和吐氣;當我們在走路、站著、坐著和躺著時保持正念與覺知, 我們沒有沉迷⋯⋯
Thumbnail
你打坐冥想嗎? 當我們一直在冥想,觀察我們的呼吸、念頭、吸氣和吐氣;當我們在走路、站著、坐著和躺著時保持正念與覺知, 我們沒有沉迷⋯⋯
Thumbnail
不快樂是由於你離開了這裡、現在。 當漂流的思想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時,你永遠不會在這裡⋯⋯
Thumbnail
不快樂是由於你離開了這裡、現在。 當漂流的思想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時,你永遠不會在這裡⋯⋯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When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禪修能幫助我們從慣性、無知無覺中醒來,從而觸及生活裡所有自覺以及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 那麼如何練習呢?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小小的嘗試。 「放下」:當心中想要抓住甚麼時,立即放下。像是在岸邊觀看,念頭的河流流動。
Thumbnail
When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禪修能幫助我們從慣性、無知無覺中醒來,從而觸及生活裡所有自覺以及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 那麼如何練習呢?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小小的嘗試。 「放下」:當心中想要抓住甚麼時,立即放下。像是在岸邊觀看,念頭的河流流動。
Thumbnail
*回到身體 對於我輩這類頭腦派只思考想歸納愛邏輯的人來說,回到身體很重要。 善山師父上佛法禪課的方式很有意思。每次講完「知識」的課,就會伴隨著類心靈課程的練習,透過對話,讓我們產生感覺氛圍,但最後總還會下一個指令:做出對話後情緒覺受的身體姿勢或動作。
Thumbnail
*回到身體 對於我輩這類頭腦派只思考想歸納愛邏輯的人來說,回到身體很重要。 善山師父上佛法禪課的方式很有意思。每次講完「知識」的課,就會伴隨著類心靈課程的練習,透過對話,讓我們產生感覺氛圍,但最後總還會下一個指令:做出對話後情緒覺受的身體姿勢或動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