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成長演化出的一種身心狀態之一"嫉妒",以及相關議題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影片版點我

嫉妒是甚麼?

嫉妒是指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感與心理狀態,通常是對他人擁有的身材、容貌、才智、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社會評價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反應。[1]

嫉妒可能導致人們產生憂鬱、沮喪、自卑等負面情緒,甚至影響心理健康,甚至產生報復心理,嚴重時會對人際關係和社會和諧造成負面影響。[2]

有些研究者認為,嫉妒是一種進化出來的情感,能夠讓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透過比較與競爭激勵自己,從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存競爭力。[3]

因此,當嫉妒情緒發生時,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情緒,並試圖尋找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它,例如通過學習、努力、尋求幫助等方式來提升自己,而不是把負面情緒轉化為憤怒或報復行為。

為何會嫉妒?對象會是誰?

嫉妒是人們常見的情緒,產生原因有許多種,但大多來源於個人的主觀感受[1]。嫉妒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不限於親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通常是因為別人擁有的東西、能力、地位等引起的不平等感,而產生了嫉妒的情緒[3][5]。

嫉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害處。從心理角度看,嫉妒者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受受到威脅,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1]。從社交角度看,嫉妒會引起人際關係的緊張和破裂,降低合作意願,也會給嫉妒對象帶來困擾和壓力[2]。

嫉妒的對象可以是身邊的任何人,甚至可能是自己。有些人因為缺乏自信和自我價值感,容易產生嫉妒情緒[5]。而有些人則是因為比較心理過強,常常與他人進行比較,而產生了嫉妒的情緒[4]。

總之,嫉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交關係都有負面影響。要避免產生嫉妒情緒,可以從增強自信心、改變比較心理、尋求支持等方面入手。

對自己會嫉妒嗎?為何會對他人嫉妒?

嫉妒是一種想要排除或破壞別人優越地位的心理傾向,它含有憎恨成分的激烈情感[2]。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特別是在年齡、程度相同的人之間,嫉妒更容易發生[2]。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像對方那麼好,就會出現低控制感,進而更容易嫉妒[1]。另外,社會比較也容易讓人意識到自己嚮往的東西被他人得到,自己卻暫時無法得到[1]。因此,嫉妒心理常常是源自於自我價值的感受[3]。

當然,嫉妒的情感並不一定是壞的。它可以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反映出一個人渴望改進自己,更好地達成自己的目標[2]。不過,當嫉妒情感變得過於強烈、掌控不住時,就可能會對個人造成負面影響,例如焦慮、憂鬱、自卑等[2][3]。

對自己是否容易嫉妒,可能需要從個人的價值觀、自信心等多方面考慮。如果一個人非常在乎自己的表現,但同時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就可能會出現嫉妒的情感[1]。不過,如果一個人能夠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尊重他人的努力和成就,就可能會對他人的成就感到欣賞而非嫉妒[2]。

理性與非理性的嫉妒?

嫉妒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對相應的幸運者或潛在的幸運者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排斥、或者是敵視的心理狀態。[1] 在情感與非理性的嫉妒中,理性與非理性並不是嫉妒的分類,而是指在做決策時的兩種不同模式。研究顯示,當我們受到嫉妒的情緒影響時,可能會更傾向於採取非理性的決策,因為嫉妒情緒會干擾我們對於事情的正確評估與判斷[2]. 但是,Eyal Winter博士在他的著作《為何憤怒、嫉妒、偏見讓我們的決策更理性》中指出,情感並非總是不理性,反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理性的決策[3]。因此,我們在做決策時需要根據情況和情感的種類來區分理性與非理性,並且保持清晰的思維,避免嫉妒等情感的影響干擾我們的判斷。

產生嫉妒身心狀態的優缺點

嫉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但也有其優點。首先,嫉妒可以表達你沒有被滿足的願望[1],可以幫助你發現自己的不足並激勵你向目標邁進[3]。其次,嫉妒可以成為你成長的動力,但必須避免發展到恨的程度[1]。若嫉妒可以被善加利用,透過這樣的情緒,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並讓嫉妒成為你追求夢想的動力[1]。

然而,嫉妒也有其缺點。如果嫉妒不被控制,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如煩躁、憤怒、自卑等,進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人際關係[2]。此外,過度的嫉妒可能會使你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和對他人的尊重,並且因為嫉妒而忽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3]。

總體而言,嫉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必須懂得控制它,避免它對我們的生活和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嫉妒可以成為我們追求成功的動力,但同時也必須時刻保持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心。

擁有負面情緒跟發現自己不滿足,接下來可以做甚麼?

當擁有負面情緒和感到不滿足時,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處理這些情緒和感覺:

首先,我們可以試著接納和理解這些情緒和感覺。這意味著不試圖否認或壓抑它們,而是試著面對並接受它們[1]. 我們可以嘗試停下來,等待情緒過去,並讓自己擁有這些負面情緒[3]。

其次,我們可以聆聽自己的情緒[2]. 我們可以用書寫、打字或錄音的方式紀錄下來,以辨識出的情緒為主角,回答下列的提問,例如「悲傷」常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你身邊?當悲傷出現時,你會有哪些身心反應?這樣做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而釐清自己的需求[2]。

此外,我們可以試著放下過高的期望和完美主義,接受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1]。同時,也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包括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1]。他們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和建議,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和處理負面情緒和感覺[1]。

總體而言,當我們擁有負面情緒和感到不滿足時,我們可以嘗試接納和理解自己的情緒,聆聽自己的內心,放下過高的期望和完美主義,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支持。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這些情緒和感覺。

身旁的人無法發現自己的負面狀態,我們可以怎麼做?

有時候,身處負面情緒的人可能無法自我察覺,這時身旁的人該怎麼做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

  1. 使用「引導的方式」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優點,並將專注力放在正面事物上,可以讓對方產生更積極的情緒和想法[3]。
  2. 設定一些有辦法完成的目標,這些目標可以幫助減少反芻思考以及過度檢討的風險[2]。
  3. 練習冥想,這可以有效幫助減少反芻思考,並保持心理的平靜[2]。
  4. 如果你發現身旁的人有容貌焦慮的跡象,可以試著引導他們知道自己的優點,並且盡量將專注力放在正面事物上[3]。
  5. 如果對方正處於嚴重的負面情緒中,建議尋求專業協助,例如心理諮詢或治療[1]。

總的來說,身旁的人可以透過引導方式和正面的支持,幫助對方發現自己的優點,減少反芻思考和負面情緒,並設定有辦法完成的目標,以幫助對方走出負面情緒的困境。如果情況嚴重,則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身旁的人知道自己的不滿足,但表達出自己不想改善,我們能做甚麼?

當我們發現身旁的人知道自己的不滿足,卻不想改善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困惑和無助。然而,以下是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您處理這樣的情況。

首先,我們應該尊重身旁的人,並讓他們決定自己的人生路向[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我們不應該強加自己的想法或期望給他們[3]。即使身旁的人知道自己有不滿足,但仍然選擇不改變,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1]。

其次,我們可以給予身旁的人支持和鼓勵。有時候,身旁的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無助,因此我們可以表達出自己的關心和支持,並鼓勵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並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我們的建議[2]。

最後,我們可以引導身旁的人,幫助他們找到改善不滿足的方法。我們可以提供一些關於改善不滿足的建議和資源,讓身旁的人自己決定是否使用這些資源。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決定,並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思考[3]。

當身旁的人知道自己的不滿足,卻不想改善時,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決定,並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同時,我們也可以引導他們找到改善不滿足的方法,但不要強加自己的想法或期望給他們。最重要的是,讓身旁的人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路向,並給予他時間與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望與療癒之路
19.5K會員
564內容數
只是個日記~自我介紹 3/5 投射者 情緒權威 一分人 人類圖三階 20201108結業 希塔療癒 ThetaHealing®國際認證療癒師 深度挖掘課程/進階DNA課程/基礎DNA課程 20201101結業
希望與療癒之路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寵物溝通的奇妙世界裡,每一段對話都是一次深入靈魂的旅程。今天,我要分享一個關於一隻已經1X歲的馬爾濟斯老年犬的故事,一個充滿愛與堅持的生命敘事。 當我第一次與這位毛孩子連線時,內心瞬間被一股濃濃的悲傷和深深的愛意籠罩。儘管身體已經半身癱瘓,他的靈魂卻依舊充滿活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他告訴我,他最愛的是
Thumbnail
2025/03/05
寵物溝通的奇妙世界裡,每一段對話都是一次深入靈魂的旅程。今天,我要分享一個關於一隻已經1X歲的馬爾濟斯老年犬的故事,一個充滿愛與堅持的生命敘事。 當我第一次與這位毛孩子連線時,內心瞬間被一股濃濃的悲傷和深深的愛意籠罩。儘管身體已經半身癱瘓,他的靈魂卻依舊充滿活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他告訴我,他最愛的是
Thumbnail
2025/02/01
一、八維功能組合 1. 功能定義: Te(目標力,外傾思維): 注重效率與結果,擅長制定計劃並推動目標實現。 Ti(定義力,內傾思維): 關注邏輯一致性與系統性思考,偏好深度分析。 Fe(關係力,外傾情感): 關心他人情感與群體和諧,擅長建立人際連結。 Fi(信念力,內傾情感)
2025/02/01
一、八維功能組合 1. 功能定義: Te(目標力,外傾思維): 注重效率與結果,擅長制定計劃並推動目標實現。 Ti(定義力,內傾思維): 關注邏輯一致性與系統性思考,偏好深度分析。 Fe(關係力,外傾情感): 關心他人情感與群體和諧,擅長建立人際連結。 Fi(信念力,內傾情感)
2025/01/06
了解榮格八維和 16 型人格的關係,可以幫助你更清楚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特長,也能學會理解和包容與你不一樣的人,能讓你在未來更好地與人合作。 什麼是榮格八維? 榮格心理學提出了八種認知功能,它們描述了我們處理資訊和做決定的方式。每種功能有內向(I)和外向(E)兩種方向。 思維(T):用邏輯和理由來
2025/01/06
了解榮格八維和 16 型人格的關係,可以幫助你更清楚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特長,也能學會理解和包容與你不一樣的人,能讓你在未來更好地與人合作。 什麼是榮格八維? 榮格心理學提出了八種認知功能,它們描述了我們處理資訊和做決定的方式。每種功能有內向(I)和外向(E)兩種方向。 思維(T):用邏輯和理由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人性的極端值"飢餓忍得住"但是"嫉妒忍不住" 飢餓感並不會否決自己 嫉妒則會否決自己 自大膨脹、傲慢都會帶來短暫的滿足感跟自我快樂 但嫉妒不會有滿足感 通常發生的情緒都是在看到其他人能力大於自己的時候 貧富差距跟網路先進的時代 精品、事業、度假、特權等等都是多數人會很容易產生嫉妒的
Thumbnail
人性的極端值"飢餓忍得住"但是"嫉妒忍不住" 飢餓感並不會否決自己 嫉妒則會否決自己 自大膨脹、傲慢都會帶來短暫的滿足感跟自我快樂 但嫉妒不會有滿足感 通常發生的情緒都是在看到其他人能力大於自己的時候 貧富差距跟網路先進的時代 精品、事業、度假、特權等等都是多數人會很容易產生嫉妒的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近20年的世界從不透明的時代轉變成透明的時代 人性的動力驅使也有所變化 原本驅使多數人犯錯的是貪婪跟恐懼 我認為現在可以這兩個心理情緒齊名的就是"妒忌" 原本"妒忌"只會出現在神話、宗教和文學作品,主要用來帶動仇恨跟傷害的劇情,包含摩西戒律明令禁止妒忌 現代人可以在
Thumbnail
近20年的世界從不透明的時代轉變成透明的時代 人性的動力驅使也有所變化 原本驅使多數人犯錯的是貪婪跟恐懼 我認為現在可以這兩個心理情緒齊名的就是"妒忌" 原本"妒忌"只會出現在神話、宗教和文學作品,主要用來帶動仇恨跟傷害的劇情,包含摩西戒律明令禁止妒忌 現代人可以在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拿自己去跟別人比較,是在侮辱自己」-控制比較心理的枷鎖- 在人類的群體世界裡,比較的心理從人類被創造出來,就產生了!這是人性之一,也是身為人類無可避免的處境~ 比較心理:從以前就流傳一段話,就是人類總是跟自己階級相當者比較,而不會跟超出自己階級過高或過低者去比較~
Thumbnail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拿自己去跟別人比較,是在侮辱自己」-控制比較心理的枷鎖- 在人類的群體世界裡,比較的心理從人類被創造出來,就產生了!這是人性之一,也是身為人類無可避免的處境~ 比較心理:從以前就流傳一段話,就是人類總是跟自己階級相當者比較,而不會跟超出自己階級過高或過低者去比較~
Thumbnail
嫉妒是甚麼? 嫉妒是指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感與心理狀態,通常是對他人擁有的身材、容貌、才智、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社會評價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反應。[1]
Thumbnail
嫉妒是甚麼? 嫉妒是指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感與心理狀態,通常是對他人擁有的身材、容貌、才智、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社會評價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反應。[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