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當我看到影史最賣座電影排行榜前三名中,好萊塢大導詹姆士柯麥隆一個人就用《阿凡達》、《鐵達尼號》佔了兩個位置(當年的排名),對這樣的人生成就實在感到佩服不已。幾年後,曾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拿到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的林君陽,連續端出《茶金》以及最新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這樣部部都具有時代意義的戲劇作品,在小小的台灣與周邊鄰近國家掀起追劇熱潮。即便全球電影市場和戲劇市場本質當然有很大的不同,但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於台劇類型中不斷做出突破與嘗試,並建立近乎個人品牌就是品質保證的口碑,靠的也不只是幸運而已。
由大慕影藝和公共電視出品、林君陽執導的《人選之人-造浪者》上映不到一週,已經衝上台灣NETFLIIX收看榜第一名,並受到韓國議員的關注推薦,在Twitter上的國際討論度也慢慢發酵中。以「台灣選舉文宣幕僚」為全劇焦點的設定,本質上的誇張、精彩程度其實根本無法與真實的選舉活動相提並論,但就是這樣一部不如真實世界狗血的作品,到底是如何成功吸引觀眾的目光呢?一切都要從前製期的精心設定開始談起。
《人選之人-造浪者》上映不到一週,已經衝上台灣NETFLIIX收看榜第一名,並受到韓國議員的關注推薦,在Twitter上的國際討論度也慢慢發酵中。
2020年,大慕的執行長林昱伶(也是本劇製片)給了林君陽《人選之人-造浪者》的劇本大綱,那是林君陽第一次接觸到這部作品的開端。「那時候我們雖然大概知道這部戲走向會是怎樣, 但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劇很難定義。我們現在後設看到成品後可以很簡單去貼標籤說是政治職人劇,但劇本當中有很多議題,像選舉場面、家庭、家族、個人狀態等等,這些全部加在一起,真的很難簡單在一開始就去定義會是哪種劇種。」他們就在這種有點未知、不確定感帶來的興奮情緒中展開前製。
「這部戲對我來說最難搞的其實是世界觀,它必須發生在台灣,但又不能發生在真的台灣,否則會變政論節目,那不是我們要的。 這個劇有想要講的人,那些人的狀態、工作、生活,跟真實世界每個人所支持的意識形態無關。我如果把意識形態帶進來,這題目會失焦,編劇一開始的對焦也就是幕僚這個工作,而不是鎖定我要來講台灣政治。」林君陽說。他認為如果想看重口味的政治戲,台灣的政論節目就能滿足大家。而幕僚工作面向與職場比較接近,像是廣告、公關公司、藝人經紀公司等等,處理的事情都蠻雷同的。
世界觀建立的困難,還牽涉到視覺美學的部分。因為對台灣民眾來說,選舉這件事實在是太過熟悉,稍有不對就會沒有說服力、會出戲。「中間很多小小的細節必須建立合理性,所以我們找了設計師方序中來做兩黨的黨徽、識別等等,這部分的溝通討論花了很久時間,我們定調此劇必須符合2020年代的台灣,過程中嘗試過很多視覺風格都不小心瞬間跑太遠,因為我們會認為既然是戲劇就可以無限上綱到最好的程度,但後來發現突破上限後的東西就會很不像在台灣,這不是漂亮不漂亮的問題,是脈絡不對勁。」
即使近年來許多年輕的候選人都會注重視覺美學的改善,和傳統風格相較已經有所變化,但是林君陽認為台灣選舉文宣就是有自己的某種特色,是有高度辨識度的,能辨別出是競選的東西,這部分是不能離真實世界太遙遠的他特別強調,製片林昱伶想到要找真實世界設計師來建立劇中視覺概念的這個決定,就是讓《人選之人-造浪者》在一開始就能很扎實定調、不偏離真實的關鍵原因。
「這種事不是一般劇組會想到的事,設計師通常就是被請來做海報而已。但昱伶姐希望設計師可以滲入故事的細節裡,才能增加說服力。我們當然也可以讓戲劇的美術指導來負責這件事,可是那就會回到供給戲的需求,而不太容易拉出一個有歷史共生感的美學高度去看這件事。這是位置不同的差異,美術指導一定會想到預算、想到拍攝的現實條件等等。」
想的東西不同,出來的成果當然也會不同。讓設計師能以一個單純設計的眼光去建構這個戲劇裡的局部核心風格,就是建構合理世界觀的重要步驟。聊到這裡,我不得不用劇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來概括劇組在這些製作面的堅持,的確就是從細節處都沒有便宜行事的「算了」,才有後面的豐收成果。
由設計師方序中團隊打造的選舉相關文宣小物,就是讓《人選之人-造浪者》在一開始就能很扎實定調、不偏離真實的關鍵原因。
世界觀建立的困難,還牽涉到視覺美學的部分。因為對台灣民眾來說,選舉這件事實在是太過熟悉,稍有不對就會沒有說服力、會出戲。
- 美劇節奏自然滲入 攜手《茶金》攝影師建構當代台灣樣貌
之前拍攝《茶金》的時候,林君陽曾以《王冠》為整體風格的目標,在前期與劇組工作團隊溝通時也常用該劇來比喻說明。但這次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則沒有明確的參考標的物,因為太現代、太日常、太台灣。「我很喜歡艾倫索金的東西,編劇也提出他們寫劇本某個過程中參考的可能是《白宮風雲》、《新聞編輯室》等等(艾倫索金編劇作品),我自己是最喜歡《新聞編輯室》,那的確是一個方向,是寫實的某一種政治現場或職人現場的狀態,是我們會想靠近的。」不過因為美國跟台灣的狀態明顯不同,他們也沒有完全照美劇的方向走,唯一觀眾可能比較有感的類似風格,大概就是他們無形中接收這些劇集影響,自然建構出的明快節奏感。
至於美學面,林君陽透露,《茶金》當初在美學部分有一個很明確想要突破的意圖,但現在要拍的是現代,一切要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安排。「我再度找了《茶金》的攝影師簡祐陶合作,我跟他說:『我們在《茶金》完成了某一種時代劇在台灣可以怎麼拍的可能性,無論結果如何,至少有一種美的東西被我們定義了。』但拉回現代,我們不是在定位一個特殊切片的1950年代,而是2020年代的台灣當代的選舉樣貌,這是巨大的挑戰。因為70年前長怎麼樣子,雖然有照片、檔案,但大部分人沒有經歷過,稍微美化、虛構,讓觀眾接受就好。但現代,當代,大家都活在其中,就很複雜了。」
每個人對現代的觀察、感想都不同,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百種現代樣貌。林君陽以鏡頭為例,《茶金》他們選擇拍起來比較穩、比較美,帶點復古氣質的鏡頭,而《人選之人-造浪者》就選擇比較銳利的影像調性,拍起來會比較有張力,清晰、有現代感。「燈光設定、場景美術的選擇等等也都要調整,這些加在一起就形成一個我們想要在這個劇集裡釋出的2020年代台灣的樣子。」
林君陽為《人選之人-造浪者》選擇比較銳利的影像調性,拍起來會比較有張力,清晰、有現代感。
一個足以說服觀眾的「當代台灣」的樣子有了,回到場景中的人物們,也就是說故事的角色們,這也是林君陽認為這次執導過程中較難執行的部分。「要處理的角色很多,以一般劇集的量來說,通常主角就是一兩個,旁邊的配角兩三個,繞來繞去就是這樣些人。但我們一下子就是一個辦公室,每個人又要有各自的樣子,雖然主軸還是很明確是那兩三個人,但是畢竟牽扯到一個大選,實際上的競選狀況和我本來期待中的人數是比現在更多的,大家看到的其實已經有精簡過了,但還是比一般劇集多很多。」
的確,從目前很多觀眾的回饋中都可以發現,這次《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配角們都非常搶眼,每個人的個性都極為鮮明,再也不是模糊的背景,導演和編劇讓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像打毛線吃水果的雅婷、凱凱的實習生傻樣等等,都讓角色豐富度被突顯出來。
《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配角們都非常搶眼,每個人的個性都極為鮮明,再也不是模糊的背景
另一大難題當然就是選舉相關的大場面,有些需要特效輔助,有些是在壓縮的時間內要趕緊拍完。拍這部戲的過程剛好沒有遇到選舉,沒有相關場合可以實地體驗。林君陽說平常只是在選舉期間有看相關新聞畫面、經過造勢現場,但類似的大型議題活動他只參加過反核遊行。這次他用拍演唱會的經驗來拍造勢場面,讓戲裡對造勢的定義和現實做出一點氛圍上的區隔。
「劇裡比較像是嘉年華吧!台灣人確實很熱衷選舉,但如果我們把某種悲憤拿掉,選舉其實跟生活還是可以很靠近、是可以攜家帶眷去的一種活動。因為我們相信某版本的未來是對我們更好的,所以我選擇去支持某政黨、某候選人,這本來就是很靠近生活的,可以是有朝氣、有好玩的東西存在其中的。」
他說他在拍劇中大場面時,很多時候是用以前拍演唱會的感覺在拍,用演唱會後台的模樣去想像,還參考了Coldplay酷玩樂團演唱會的影像紀錄,觀察他們的舞台、後台。也做了田調、詢問搭過競選舞台的廠商意見等等,了解當中的配置大概是如何。為此他還會精心畫出彩色分鏡圖,以便跟團隊溝通人員的調度、場面狀況。
用拍演唱會的經驗來拍造勢場面,讓戲裡對造勢的定義和現實做出一點氛圍上的區隔。
林君陽更參考了Coldplay酷玩樂團演唱會的影像紀錄,觀察舞台、後台,也問搭過競選舞台的廠商意見等等,了解當中的配置大概是如何。
曾在《愛情白皮書》、《茶金》中和王淨、黃健瑋合作過,在林君陽眼中,他們兩位這次在《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表演也都傳達出和以往非常不同的感覺。「王淨有變成熟,雖然私下她還是有一種她自以為傲的小屁孩感(笑)。我記得前陣子給她看劇照,她還傳訊息給我說:『我覺得那個人是亞靜,不是我』,她很謝謝我們可以一起有這樣的機會去把這個角色創造出來。這感覺蠻好的,確實我也覺得亞靜很不像王淨。」
至於讓他最有成就感的,則是黃健瑋飾演的陳家競:「我覺得自己離文方(謝盈萱飾)的角色有點遠,無論是性別上、性別認同、職業上都是,我有跟盈萱聊過,我們好像都對這個角色沒有完全理解透徹,因為政二代背在身上的東西確實不容易理解。但家競我就很容易同理,忙著工作不小心忽略到家庭,又因為你的工作可以改變全台灣(劇中台詞),所以會覺得工作很有意義。」
劇中陳家競和老婆一度分居,林君陽自身狀況雖沒有到這種程度,但忙碌的生活和遇到的某些情境是完全一樣的,「比如這部片在做後期製作時,我六點要接小孩,工作就只能處理到五點,當我說『快快快,我得走了我要接小孩』,後期製片就會跟我說『掰掰家競』。我覺得健偉在這個角色上投注非常多的心力,在那段時間把自己過得很像家競,他本人其實就不像家競,是相對嚴肅,相對謹慎,是個蠻容易進入思考的人,但家競不是,他比較是活在派對裡的、推著大家向前走的那種。反正拍這個角色,就是每天都讓我有新的發現。」
黃健瑋飾演的陳家競,是讓林君陽最有成就感、也是最能同理的角色。
在《人選之人-造浪者》上架前,林君陽曾說,對於團隊花了兩三年的時間田調、拍攝製作的成果終於要被大家看到了的感覺的確是蠻興奮的。當我問他「期望觀眾能在此劇中看見什麼」時,他給了我兩個答案。一個關於角色,一個關於台灣民主。
「這次幾個角色都做到了蠻多突破,比如我們前面聊過,王淨演出一個完全不像她自己的人。另外就是盈萱終於在陳嘉玲的光環跟形象上多了更多新的空間,一個曾當過議員的發言人、同志身份,這些設定都跟陳嘉玲很不一樣,大家應該會覺得耳目一新。而黃健瑋這次的演出,連NETFLIX高層看過都問說:『你們怎麼有這樣子的演員?好特別、他好亮!』我知道台灣觀眾相對當然喜歡帥哥美女的主角,但是他這次做出了非常非常好的表演,給了這角色非常好的一個靈魂狀態,那很難,我希望大家能看到。」
他表示,這些角色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好好被打造出來的」角色,有種精品感,並不是不小心撞到的,而是真的透過很多技術細節、像是服裝造型、演員的丟接等等去打造出來的,「我相信觀眾應該會蠻喜歡的,這是我最期望的一件事。 」
另外,隨著故事走到最後,無論劇中的角色特質設定、劇情走向如何,就如同真實世界的選舉,大家可以看到這些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票,「我自己真的覺得看了會感覺『台灣的民主制度真不錯』,有一種生在民主國家的自豪感。 」林君陽說。
下一篇,我們繼續聊台劇的優勢與困境。
採訪、撰文: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劇照:大慕影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