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不一定要用錢買,但過度消費絕對換不到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物質生活兩端的兩個人

筆者有位大學同學阿威,畢業後沒有隨著學長姐們的腳步,踏入大型公司任職,而是選擇在旅行業彈性工作的方式,遊歷於各個海島名勝,打工換宿,儘管身邊的存款從來沒有超過10萬元,但從他的ig上可以看出他過著相當精采的生活。
另一位朋友阿堂,外派至東南亞國家,單身年紀甫過30即年收上千萬,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非名牌不買、非名車不開,出手闊綽,是多名女子的乾爹。
乍看下阿堂年輕得志,擁有一切,然而阿堂的工作有相當危險性,也需要承擔大量的壓力,甚至已經出現睡眠上的問題,許多人勸他應急流勇退,然而他實在無法放棄醇酒美人的生活,壓力反而使他為了補償而更加揮霍無度。相較之下阿威雖然身無分文,物質匱乏,然而心靈卻相當富足,無拘無束,

可怕的物質漩渦,換來的可能是無止境的空虛

天差地遠的經濟實力,同樣享樂的人生哲學,阿堂的生活方式可能令人匪夷所思,買下價值百萬的名錶,一次也沒戴過,酒店女人的一句話買下市中心的指標豪宅,只要一有空,就是花錢、花錢、花錢...所購買的物質早就遠遠超過需求,甚至說每每回到台灣這幾天,除了買精品,靈魂沒有任何目的。
說實話,他的高收入或許是有點令人羨慕,但他的生活卻無法令人恭維,看起來就只有無窮無盡的空虛。

有錢是好事,但也要慎防過多金錢迷失自己

在筆者的身邊,不只有阿堂這個例子,多的是原本是普通人,因為機運飛上枝頭做鳳凰,但如果選擇放縱物慾,結果生活卻過得一點也不開心,除了向阿堂這種取得意外之財的機會外,更多是嫁給富豪的的普通姑娘,拿著名牌包回故里炫耀了幾年,接下來就開始陷入嚴重的自我認同問題,以及對於抓住老公患得患失的焦慮...

有錢能買到快樂,但過度消費卻不行

有錢當然可以買到快樂,生活上有太多問題需要錢來解決,但如果無論是迷失在精品消費或是酒池肉林,快樂效應降低的速度絕對會高於金錢流失的速度。
美國有做過研究,其實會讓人快樂的事情往往很簡單又很便宜,如散步、園藝、助人,真的不用將成就感建立在永遠填不滿的鞋櫃上。
金錢在到達一個臨界點之後就只是數字,人生的意義的追求,金錢只是輔助而不是全部,或許這就是許多並非靠創業而爆富的普通人,財富往往無法守住三代的最大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資產很多沒有這個問題,應該早就打點好 資產只有一點點,也沒這個問題,因為討論無異議 這個困擾只存在有點錢又沒太有錢的人的心中,又不敢大聲說出來。
真正會賺錢的方式,不會放在檯面上,也不會開課分享 你對追求財富自由的學費,結果只是成就別人財富自由 面對三招二式就自稱專家的網紅,你該怎麼過濾資訊?
儘管比特幣成立時想解決的問題一件都沒解決 儘管比特幣的世界洗錢詐騙猖獗、浪費資源 儘管比特幣沒有令這個世界更好 為何比特幣仍可以保有價值?一飛衝天? 或許這一切,只在網路世界產生的集體錯覺,一個完美的典範。
親友交易,買的不是便宜,而是信任,且還不一定買的到。 親友價不只是情緒勒索而是赤裸裸的勒索財產。 跟親友買賣不要想買便宜,能買到信任就很不錯了。
人脈是你的錢脈,前提是你也必須是別人的錢脈! 認識大老闆的前提,你也要是大老闆,或是有大老闆熱切需要的知識。 事實上人脈的經營,講究的是剛剛好多一點,實在不用追求名片上的頭銜。
如果抱著"空閒"時間再來寫作,則寫作時間勢必被工作生活蠶食殆盡,必須要把寫作的時間重要性提升到"工作"等級,不容其他事務分食,才能有效維持習慣。
資產很多沒有這個問題,應該早就打點好 資產只有一點點,也沒這個問題,因為討論無異議 這個困擾只存在有點錢又沒太有錢的人的心中,又不敢大聲說出來。
真正會賺錢的方式,不會放在檯面上,也不會開課分享 你對追求財富自由的學費,結果只是成就別人財富自由 面對三招二式就自稱專家的網紅,你該怎麼過濾資訊?
儘管比特幣成立時想解決的問題一件都沒解決 儘管比特幣的世界洗錢詐騙猖獗、浪費資源 儘管比特幣沒有令這個世界更好 為何比特幣仍可以保有價值?一飛衝天? 或許這一切,只在網路世界產生的集體錯覺,一個完美的典範。
親友交易,買的不是便宜,而是信任,且還不一定買的到。 親友價不只是情緒勒索而是赤裸裸的勒索財產。 跟親友買賣不要想買便宜,能買到信任就很不錯了。
人脈是你的錢脈,前提是你也必須是別人的錢脈! 認識大老闆的前提,你也要是大老闆,或是有大老闆熱切需要的知識。 事實上人脈的經營,講究的是剛剛好多一點,實在不用追求名片上的頭銜。
如果抱著"空閒"時間再來寫作,則寫作時間勢必被工作生活蠶食殆盡,必須要把寫作的時間重要性提升到"工作"等級,不容其他事務分食,才能有效維持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阿忠是一個對工作能力很好的男性,但他的金錢流動卻如指南針般不停旋轉。透過一對一專屬占心療癒服務,重塑和更新了他對金錢的看法,使他重新聚焦金錢的功能性,找到對家的愛與對自己的珍惜。歡迎您來尋找自己的生命指南針。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Thumbnail
很多不快樂的有錢人,花大錢的同時在內心隱約有股不安,因為他們花掉了自己的過去(拿來賺錢的時間)也花掉了自己的未來(退休金)。 快樂和不快樂的有錢人兩者間真正的差別,在於快樂的有錢人把金錢當成達成目的的工具、落實價值觀的助力,而不會把金錢視為目的。
Thumbnail
「只要沒看穿『對金錢的不安全感』的真面目,就很難活出自我。  正因如此,我們只能以少許錢快樂生活。」 「用少量物品和金錢過幸福生活」為理念經營部落格的何俺,在本書《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決定成為簡單的人》分享與妻子兩人以每月13萬日圓生活費,簡單而不簡陋的生活美學。 這本書沒有手把手
甚麼是幸福?權大事少錢滿房,但你到這般境地,卻發現好像永遠都不夠,我們以台灣首富-郭台銘為例,郭台銘公司企業版圖夠不夠大?住家夠不夠高檔?但始終美中不足的是他沒有自由,雖然他可以每天坐著私人飛機翱翔世界各地,可是出門必定要有隨扈、保鑣,這跟他學生時期相比,...
Thumbnail
很多人說只要有錢就越多越好,當然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問題來了,到底錢多是一種福報還是一種業障呢?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阿忠是一個對工作能力很好的男性,但他的金錢流動卻如指南針般不停旋轉。透過一對一專屬占心療癒服務,重塑和更新了他對金錢的看法,使他重新聚焦金錢的功能性,找到對家的愛與對自己的珍惜。歡迎您來尋找自己的生命指南針。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Thumbnail
很多不快樂的有錢人,花大錢的同時在內心隱約有股不安,因為他們花掉了自己的過去(拿來賺錢的時間)也花掉了自己的未來(退休金)。 快樂和不快樂的有錢人兩者間真正的差別,在於快樂的有錢人把金錢當成達成目的的工具、落實價值觀的助力,而不會把金錢視為目的。
Thumbnail
「只要沒看穿『對金錢的不安全感』的真面目,就很難活出自我。  正因如此,我們只能以少許錢快樂生活。」 「用少量物品和金錢過幸福生活」為理念經營部落格的何俺,在本書《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決定成為簡單的人》分享與妻子兩人以每月13萬日圓生活費,簡單而不簡陋的生活美學。 這本書沒有手把手
甚麼是幸福?權大事少錢滿房,但你到這般境地,卻發現好像永遠都不夠,我們以台灣首富-郭台銘為例,郭台銘公司企業版圖夠不夠大?住家夠不夠高檔?但始終美中不足的是他沒有自由,雖然他可以每天坐著私人飛機翱翔世界各地,可是出門必定要有隨扈、保鑣,這跟他學生時期相比,...
Thumbnail
很多人說只要有錢就越多越好,當然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問題來了,到底錢多是一種福報還是一種業障呢?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