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約一兩年前,當本業工作步入正軌,也開始慢慢累積自身財富時,察覺已達成當時所設的近程目標,突然這麼問自己:「這是你要的生活嗎?」
霎那間,我知道這已經不是確切肯定的事,彷彿這問題已成了灰色地帶。
想成為怎樣的人
當你/妳離開人世後,你/妳希望自己留給世人什麼樣的印象?
以前在學階段,總想著能夠在穩定和發揮所學的環境中,當個相關的專業人士,大概人生的目標就算完成了吧;但出社會至今,開始想的不再只是工作環境、職務內容或是職業發展等,而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當場景切換在自身告別式上,想像著自己生命到了終點,如果身邊的人對我的印象只是曾經乖巧的好學生,又或者認真勤勞的上班族,我想...我會不甘於此。
就現在來說,我不想只成為一個樸實無華的勤奮上班族,而是想成為一個「有價值、能多元發展的人」。雖然有些抽象、有些夢幻,但依舊很開心那個過去的自己有了不同,甚至願意探索內心的真實聲音。
生活中發掘心流
「心流」(Flow) 一詞是由正向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 於1990年提出,指的是個人透過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活動,從而達至欣然自樂的「忘我」境界。
不得不說,自己雖然興趣廣泛,但也是有部分三分鐘熱度,好比爬山。幾年前掀起了爬山熱潮,好多人都嘗試走出戶外,結合體能與大自然,彷彿透過在山裡才能感受真正的汗水(?
對於本質不熱衷的事情,儘管多麼有益身心健康,或許都難以說服自己內心的排斥與反抗。經歷不少三分鐘熱度後,也慢慢培養了觀察自身「心流」的反應。
除了本業,進修學習、投資理財,是自己首要嘗試目標。雖然目前順利進修本業在職專班,但就現實面來說,這只是個加分條件,並非突破自我;至於投資理財,接觸後若不是要走賺取差額風格,這充其量是對於自己財務規劃的技能。
再者,生活上常接觸的彩妝、保養、造型等關於審美相關的事物,也是一直以來的熱忱,但就本質來說,是足以成為持續發展的興趣?還是日常中單純的喜好?這還是保有疑惑。
最後是閱讀與寫作,回歸到閱讀帶給我的沉澱和充實感,儘管只有幾句文字,也能讓我心靈保持平靜,並增添了自己獨處的樂趣;至於寫作,從小就喜歡文字創作,總相信文字有治癒人心的力量。
忘記從何開始,閱讀與寫作一直都是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物。或許是本業工作頻繁接觸文字,導致對文字產生疲乏,又或者在過度努力的上班之餘,卻忘記保留一些精力於此。
撇除「力不足」這塊,「心有餘」這點,閱讀與寫作是近一年來當中,我最想做的事。與其懊惱著怎麼自己總是尚未實踐,換角度想,在力不足的狀態下,還能保有這想法近一年,代表這正是自己真正有意實行的事。
自我勉勵
我相信我可以,這念頭不該只是閃過腦海,唯有開始行動才能朝向願景一步一步前進。
文字的力量與價值,取決於作者本身的人生經歷與學習涵養,願未來寫作的路途中,能多吸取他人的指教與建議,在不斷修正調整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