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讀後筆記 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一 空間的同質性與聖顯

  對宗教人來說,空間並非為同質性,而是具有斷裂點與突破點,空間中的某個部分與其他部分具有質的差異。對宗教人來說,空間的非同質性可從神聖空間與其他空間之間對立關係的經驗中發現。

  對空間非同質性的宗教經驗,是一種原初的經驗,相當於一種建立世界的基礎。作用於空間中的突破點,使得世界得以被建構,因為這突破點,顯示出所有未來定向的定點與中心軸。神聖顯現自身時,不僅在空間中有一個突破點,而且還有一個對絕對實體的揭露。在空間的同質性與無限延伸中,沒有任何可能的參考點與「定向」可以被建立,而聖顯成為了一個絕對的定點與中心。

  神聖空間的揭露和顯現對宗教人而言具有存在性的價值,如果沒有一個先存的定向,便不會有任何事物可以開啟及進行,而這個顯現與一切的定點,便包含一個「定點」的取得。基於這個理由,宗教人總希望將自己的住所定居在世界的中心上。如果要居住在這個世界上,首先必須要建立世界。定點(中心)的發現與投射,相當於世界的創造。

  從凡俗的經驗來看,空間是同質及中性的,可以從本質上把空間集合的各部份區分出來。幾何學的空間可以被分割、並在各個方向中被界定,但在其根本結構的價值中卻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差異。當然,不能將同質、中性的幾何空間概念,與對凡俗空間的經驗混淆在一起。本書的目的是探討非宗教人所認知的空間經驗,也就是拒絕世界的神聖,只接受凡俗的存在方式,而擺脫所有宗教預設指所認知的空間經驗。

  凡俗的存在方式,從未在純粹凡俗的狀態中發現。不管非宗教人把世界的神聖性剃除到了什麼程度,卻從未完全的摧毀宗教的行為。即使是把神聖剃除得最徹底存在方式,都仍在世上保留了宗教的痕跡。

  神聖空間的揭示使得我們獲得定點,進而在同質的混沌中獲得定向,得以建構世界,並以真實的意識生活。而凡俗空間維持著空間的同質性與相對性,此時不可能有真實的定向,定點也不再享有唯一存在性的地位;它依據日常的各種需要出現、消失。凡俗空間不再有任何真實的整體世界,只有破碎的片段,以及以無數中性的地方所構成一個無形式的集合而已。

  然而凡俗空間的經驗仍保有某些價值,在某些程度上,他仍顯現出空間之宗教經驗的非同質特性。有些特殊地點本質上就與其他地方不同,如出生地、初戀場景等。對非宗教人來說這些地方都仍保留著一種例外、獨特的性質,這些地方是他個人世界的「聖地」,就好像曾在這些地點上接收到一位真實他者的啟示,勝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地點。


問題與反思

  從作者這一段的論述來看,我會認為是以宗教人作為本位來去思考。將有序的、真實的、超越性的與永恆的特性給予神聖,反之則為凡俗,這樣的定義對於非宗教人來說過於不公平。在末段雖然說凡俗空間有價值,但其價值仍舊是依附在神聖空間的形式下而存在,而非凡俗空間的價值。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作者:伊利亞德 譯者:楊素娥

  宗教人是以什麼方式,讓自己盡可能長時間地停留在神聖的宇宙中。沒有宗教體驗者是活在(或希望活在)一個「已剔除了神聖的世界」中,宗教人的整個生活經驗與他們是不同的。不過,現代人依據歷史的進程和靈修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進而將此世界中的神聖因素剔除,呈現出一個凡俗的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聿持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聿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8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四 空間的祝聖及宇宙創生的重複   對一未知領域的宇宙化過程,常常是一種聖化的儀式;對空間作有系統化的組織,便是重複諸神的典範作為。
2023/06/18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四 空間的祝聖及宇宙創生的重複   對一未知領域的宇宙化過程,常常是一種聖化的儀式;對空間作有系統化的組織,便是重複諸神的典範作為。
2023/06/11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三 混沌與宇宙   傳統社會有一特質:他們認為在他們所居住的地區,以及圍繞在這地區旁的未知且含糊的空間,這兩者之間是對立的。前者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宇宙;而這世界之外的所有事物,便不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是另一個世界,是混沌。   人類所有的居住區域是一個宇
2023/06/11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三 混沌與宇宙   傳統社會有一特質:他們認為在他們所居住的地區,以及圍繞在這地區旁的未知且含糊的空間,這兩者之間是對立的。前者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宇宙;而這世界之外的所有事物,便不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是另一個世界,是混沌。   人類所有的居住區域是一個宇
2023/06/04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二 神顯與記號   教堂內部開啟的門,事實上是要解決由凡俗空間過渡到神聖空間不同質、不連貫的問題,其門檻畫分開了兩種空間,也象徵著凡俗與宗教兩種模式之間的區隔。門檻是一道界線與分野,分隔並面對著兩個世界
2023/06/04
第一章 神聖空間與建構世界的神聖性 第一章之二 神顯與記號   教堂內部開啟的門,事實上是要解決由凡俗空間過渡到神聖空間不同質、不連貫的問題,其門檻畫分開了兩種空間,也象徵著凡俗與宗教兩種模式之間的區隔。門檻是一道界線與分野,分隔並面對著兩個世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以全觀視野來看待宗教,如同在欣賞各個國家的文化、思想和歷史,也是他們在藝術上各自表現的底蘊。 為何人類文明發展都會有宗教影子的存在呢?
Thumbnail
如果以全觀視野來看待宗教,如同在欣賞各個國家的文化、思想和歷史,也是他們在藝術上各自表現的底蘊。 為何人類文明發展都會有宗教影子的存在呢?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 〈宗教與信仰〉第二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 〈宗教與信仰〉第二節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過無神論這種陳述不是個好的陳述方式,但如果你堅持沒有神存在這回事,那也是你家的事情,但我們今天來聊其他的東西。 有神論是個範圍很大的概念,因為神的定義太過複雜,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但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是設定。 現今世代應該很熟悉設定這玩意了,看漫畫要懂一堆設定、打電動要懂一堆設定、看小說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過無神論這種陳述不是個好的陳述方式,但如果你堅持沒有神存在這回事,那也是你家的事情,但我們今天來聊其他的東西。 有神論是個範圍很大的概念,因為神的定義太過複雜,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但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是設定。 現今世代應該很熟悉設定這玩意了,看漫畫要懂一堆設定、打電動要懂一堆設定、看小說
Thumbnail
宗教 是騙人還是真的 沒有人知道 但是在真心相信的人心中 就會變成了希望 認為存在的才能真正的存在 宗教是由人心所創造的 極具有本土性 所以世界性的大宗教都會產生歷史性的矛盾 沙漠多征戰的環境跟得天獨厚的環境 自然會孕育出不同的宗教 以前的宗教就是科學 隨著人類邁向文明 宗教與科學才逐漸分離
Thumbnail
宗教 是騙人還是真的 沒有人知道 但是在真心相信的人心中 就會變成了希望 認為存在的才能真正的存在 宗教是由人心所創造的 極具有本土性 所以世界性的大宗教都會產生歷史性的矛盾 沙漠多征戰的環境跟得天獨厚的環境 自然會孕育出不同的宗教 以前的宗教就是科學 隨著人類邁向文明 宗教與科學才逐漸分離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860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860
Thumbnail
其實還滿常看到的,很多人會提及一神教的排他性,然後有些人會跳出來說問題是人,或者說某些教派比較「偏激」,又或者說沒有包容性的神不行之類的。 其實你要怎麼想是你的事,不過那其實也呈現你的宗教觀,而不是某些人或宗教比較清高或有包容力。 單純是因為你信的是假的…… 對,這話超級排他,但這話我可以講到宇宙毀
Thumbnail
其實還滿常看到的,很多人會提及一神教的排他性,然後有些人會跳出來說問題是人,或者說某些教派比較「偏激」,又或者說沒有包容性的神不行之類的。 其實你要怎麼想是你的事,不過那其實也呈現你的宗教觀,而不是某些人或宗教比較清高或有包容力。 單純是因為你信的是假的…… 對,這話超級排他,但這話我可以講到宇宙毀
Thumbnail
先前的專題文章[神明前身來歷與神界建立的緣由], 簡單介紹了人類熟悉的神明、神佛的前身來歷,以及神界建立的緣由, 也說明了最初的神及神界, 是存在於聯盟超大型宇宙之中的時域裡, 之後經歷了虛空所有宇宙的整頓與掃蕩, 神及神界的勢力也隨之進入整個虛空之中, 目前虛空中,
Thumbnail
先前的專題文章[神明前身來歷與神界建立的緣由], 簡單介紹了人類熟悉的神明、神佛的前身來歷,以及神界建立的緣由, 也說明了最初的神及神界, 是存在於聯盟超大型宇宙之中的時域裡, 之後經歷了虛空所有宇宙的整頓與掃蕩, 神及神界的勢力也隨之進入整個虛空之中, 目前虛空中,
Thumbnail
當代世界遭遇的災難就是意識心智完全從無意識根源中分裂時所導致的。為我們的祖先帶來滋養的無意識互動形式,像是夢境、靈境、儀式及宗教經驗等,我們幾乎全都失去了,被現代心智中的原始或是迷信等概念所打發掉。
Thumbnail
當代世界遭遇的災難就是意識心智完全從無意識根源中分裂時所導致的。為我們的祖先帶來滋養的無意識互動形式,像是夢境、靈境、儀式及宗教經驗等,我們幾乎全都失去了,被現代心智中的原始或是迷信等概念所打發掉。
Thumbnail
由於類比訊號很容易失真,因此人類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創造了虛擬世界;而相較於「身」,這個虛擬世界就如同「心」。幾千年來,人類修煉自己的內心,以便離苦得樂,這些則屬於「靈」的境界;但這些年來,我深深覺得身、心、靈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大。
Thumbnail
由於類比訊號很容易失真,因此人類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創造了虛擬世界;而相較於「身」,這個虛擬世界就如同「心」。幾千年來,人類修煉自己的內心,以便離苦得樂,這些則屬於「靈」的境界;但這些年來,我深深覺得身、心、靈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大。
Thumbnail
本人作為一名無神論者以及業餘宗教研究者,對宗教有自己的認識,不過這種認識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比較不舒服,比如我會把一些宗教如伊斯蘭教在一些審查不是十分嚴格的平臺發佈的時候以 “邪教” 這樣的名字稱呼。如果純粹從學術角度,任何研究必然是理性的,即便是非常政治化的中國學術界,我們也應該保持一碗水端平的態度
Thumbnail
本人作為一名無神論者以及業餘宗教研究者,對宗教有自己的認識,不過這種認識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比較不舒服,比如我會把一些宗教如伊斯蘭教在一些審查不是十分嚴格的平臺發佈的時候以 “邪教” 這樣的名字稱呼。如果純粹從學術角度,任何研究必然是理性的,即便是非常政治化的中國學術界,我們也應該保持一碗水端平的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