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喃喃之【欲望分子多巴胺】

讀後喃喃之【欲望分子多巴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於電子書,Kobo Clara 2E)

(讀於電子書,Kobo Clara 2E)

電子書名:<欲望分子多巴胺:帶來墮落與貪婪、同時激發創意和衝動的賀爾蒙,如何支配人類的情緒、行為及命運>

作者:Daniel Z.Lieberman MD & Michael E.Long

(讀於電子書,Kobo Clara 2E)


多巴胺讓你超越現實,活在抽象裡,是慾望分子、期待分子、快樂分子……

  • 「多巴胺其實和愉悅完全無關,而是負責傳遞一種更有影響力的情感。」

可以解釋人類行爲,為何創作藝術、文學、科學等等,為何有了信仰,甚至為何墜入愛河,但,為何變熟悉後,興奮感就會消失?崩潰感逐漸浮起?

因為,「事情變成意料之中,沒有酬賞預測誤差,多巴胺自然不再分泌。」


  • 「對多巴胺而言,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對大腦裡的多巴胺迴路來說,沒有所謂的好,也沒有所謂的足夠,只有不斷期待製造快樂,快樂越多越好,期待越高越好。

因此,「多巴胺讓我們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 「要真正享受現實,就得仰賴另一組完全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 當下分子。」

要嘛就是一直買,讓多巴胺居高不下,要嘛就是不要買,讓多巴胺崩潰不了,或者學會讓大腦習慣不是每一次都能滿足,並且讓當下分子暫時取代多巴胺的缺席,是“想要”還是“需求”?是想要“喝醉”還是“喝嗨”?想要喝嗨,只需要一兩杯的調酒足矣,而不是盲目的灌啤酒,換來的只有抱馬桶的痛苦。

因為,「戳多巴胺得太用力,戳得太久,它就會暴走。一旦它掌控了你,要扳回一城就難了。」「它總是喊著“再來!再來!”」


  • 「高智商、高成就、高創意的人通常也有更高的多巴胺,不過他們也常有一種奇妙的情感:一方面對人類充滿了愛,一方面又對人毫無耐心。」

高度活躍的多巴胺給了天才一個虛幻的世界,讓他們能創造現實世界以外的模型,他們是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頂尖佼佼者,代價是很難持續快樂,因為多巴胺讓他們不知道何謂滿足,越多越好,越高越好,沒有極限,只有兩極,這就是為何天才是孤獨的。

即是天才也是瘋子,天才與瘋子在一線之間,取決於多巴胺。


  • 「它是祝福也是詛咒,即是動機也是獎勵。」

多巴胺讓我們有前進的動力,給了我們想像力的美好,也許了我們一個超越現實的世界,但它是有限的,卻也是無限,無限的是快樂,它永遠覺得快樂是予取予求的,一旦抵達了高點,便迅速地高速降落,碎了一地,想要再更高點,卻到不了。

因此,「一直讓多巴胺火力全開,並不是前往美好未來最快的道路。」

avatar-img
仲太一的沙龍
7會員
65內容數
分享閱讀後的喃喃自語,選取某段落來慢慢思考, 思考字面上的意思,深思檯面下的含義, 設身處地不易,但可以合適地用心去感受人性,欣賞不同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仲太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懸疑小說曾經是我待在圖書館最好的陪伴,升學壓力避免不掉,考前考後總是喜歡在小說書架上,找一本有趣的懸疑小說,可以隔絕外界的空間感。 突然想看懸疑小說,在搜尋最近有什麼新書的時候,瞧見了“醫學懸疑天后系列套書”總共有13本,心裡暗喜根本為我打造,有一種追劇的心態,不喜歡只有一本,還要等下一本書,太折磨
監視器顯示不是陌生人,是她帶她/他回家,不確定是男人或者高大的女人?! 一個陌生女人,為何要出席這兩個被害人的喪禮?
莫拉前往懷俄明州參加醫學研討會時,意外遇見母校同學-道格,道格邀請莫拉加入他們兩天一夜的行程,有伊蓮,阿羅,以及道格女兒-葛蕾絲,他們租一台休旅車準備上山,打算在午餐前抵達小村莊,玩越野滑雪的行程。 在下雪中的山路上,路面越來越厚,道格快看不清眼前的路, 阿羅質疑的問:「我們一定轉錯彎。」
莫拉在驗屍過程中,發現被害人身上的彈性蹦帶,為何被害人選擇用彈性蹦帶緊緊纏住自己的胸部?彈性蹦帶上面有兩個液體乾掉的環狀印子,讓莫拉不得不起疑…… 瑞卓利問:「妳在找什麼?」 「汙跡。」莫拉說
讓他們聚在一起純屬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 一張舊照片讓他們篤定不是巧合,接下來,要找的是為什麼要費心費力把這三個學生聚在一起?
懸疑小說曾經是我待在圖書館最好的陪伴,升學壓力避免不掉,考前考後總是喜歡在小說書架上,找一本有趣的懸疑小說,可以隔絕外界的空間感。 突然想看懸疑小說,在搜尋最近有什麼新書的時候,瞧見了“醫學懸疑天后系列套書”總共有13本,心裡暗喜根本為我打造,有一種追劇的心態,不喜歡只有一本,還要等下一本書,太折磨
監視器顯示不是陌生人,是她帶她/他回家,不確定是男人或者高大的女人?! 一個陌生女人,為何要出席這兩個被害人的喪禮?
莫拉前往懷俄明州參加醫學研討會時,意外遇見母校同學-道格,道格邀請莫拉加入他們兩天一夜的行程,有伊蓮,阿羅,以及道格女兒-葛蕾絲,他們租一台休旅車準備上山,打算在午餐前抵達小村莊,玩越野滑雪的行程。 在下雪中的山路上,路面越來越厚,道格快看不清眼前的路, 阿羅質疑的問:「我們一定轉錯彎。」
莫拉在驗屍過程中,發現被害人身上的彈性蹦帶,為何被害人選擇用彈性蹦帶緊緊纏住自己的胸部?彈性蹦帶上面有兩個液體乾掉的環狀印子,讓莫拉不得不起疑…… 瑞卓利問:「妳在找什麼?」 「汙跡。」莫拉說
讓他們聚在一起純屬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 一張舊照片讓他們篤定不是巧合,接下來,要找的是為什麼要費心費力把這三個學生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