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所向得之所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別用心態扭曲原意,也別用藉口掩蓋心虛。
我不預設你的內心,但你忽略了,你的言行舉止如同鏡面,反射出了你的內心。
在相同的人事物上,面對與處理總有所不同,就像看著同一人所寫出的文章,但每一個看過文章後,所得到的感觸和理解卻又不一樣。有人感同深受,也有人無法接受,更有人反感至極,這些感受來自於你自己本身,並不能表示出文者的用心,所以,別以你的心態去詮釋了別人的內心
我想分享人生歷練分享的人,不僅想紀碌下自己當下的轉變心情,更想分享給相同歷練的人共同求進。
看著分享的文章,我選擇的是從那字裡行間裡,去感受事情延展擁有的可能性,而不是從你的文章裡去心生羨慕或帶入與你擁有不同生活的自己,但卻也有人選擇用你的文章來要求他人仿照你的想法與生活,所以我想這才是你突變事發後,台下站著許多看好戲人們的原因吧。
不論,你說的文章和現實的行為是否如一,我覺得這並不是我們該探討的,我只單純的想從你的文章裡,看著更多事情不同的方向和心境,我喜歡的是你的思想文筆,而不是你的現實舉止,所以我不否決你的文章,事實只留給當事人探討。
別加入他人的對錯爭辯裡,是非對錯只有他們彼此能評判。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滿滿的❤
如果你被問題困擾著,請給我一封信💌
希望幸福圍繞著更多更多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267內容數
當過於濃稠的愛 渾然交錯著過多調劑 變了味 走了調 失了魂 喚醒理智陪上冷靜 透析這濃稠 喚醒愛的初心 #一份愛的筆錄 #一部愛的里程 #一段愛的真諦 #一個愛的學分 #一場愛的所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下的音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證據並不一定實質,但心卻能清晰所有。 證據可以是真實,卻也能是偽造的,你選擇眼見為憑還是心證為主? 人是情感主軸的存在,他是驗證事發的警鈴,當你響起了這警鈴, 你才會意識到要去尋找證據來證實你的心緒來源,可你認為…
你上肩責任時,必須先懂缷下的時機。 我們總默默扛起那份心靈責任,卻無法在扛起前先懂如何放下。 前一個上肩的責任,都還未能完整缷下時,又必須再扛上另一個,你總待在這樣只上肩不缷下的週而復始中,你能有多少的心力承擔?又有多少的空間存放呢? 記憶卡都有儲存空間的上限,內心當然也有。 當記憶卡的儲存空間…
我的付出不求回報,但也不容傷害。 原來,我們的用心,在別人的眼裡並不是那麼珍貴,反而廉價的令人無視。 從看著你們分享著幸福生活的點滴,漸漸的減少了兩個人同框的畫面,到前些日子你文章中分享的字裡行間,隱隱的感受到了,你們似乎面臨了那抨擊人心的難題了,這種傷害只有面臨承受過的人才能懂。 有多少…
日復一日的關心,總因習慣被視的廉價,失去才驚覺錯失什麼。 夜深了,口袋裡的手機鈴聲響起,不耐的接起了電話,電話那頭熟悉的聲音傳來:「要回家了嗎?很晚了,回家路上小心。」他不耐煩的回了句:「知道了」。 隨即掛了電話,在家的女孩看著被掛斷的電話愣了神,傷了心。 漸漸的,不再打起那電話。起初,男孩因…
謝謝你曾經的傷害,給了我不迷途的現在 生活裡, 免不了有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人,而通常傷害我們的人,總是我們所在乎的那個,因為置入情感產生了在乎,才給了對方傷害自己的可能,就是那麼一句我們都不陌生的話說:「你最愛的人,通常傷你最深」。 面對一樣的傷害,你選擇如何治癒? 最初,面對傷害很…
夢裡的清晰,讓人彷如照鏡,卻又省思是否多慮? 有人說,夢是潛意識裡的反射,但我認為不全是。 夢,也許是情緒堆積的瓦解,也或許是生活中面臨的反射,也可能來自於內心擔憂的出口,或者更多,而這其中有沒有可能,還有一種是迎來未知前的提點? 我們總好奇那些,清晰深刻的夢境,會想著是否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關聯,又不
證據並不一定實質,但心卻能清晰所有。 證據可以是真實,卻也能是偽造的,你選擇眼見為憑還是心證為主? 人是情感主軸的存在,他是驗證事發的警鈴,當你響起了這警鈴, 你才會意識到要去尋找證據來證實你的心緒來源,可你認為…
你上肩責任時,必須先懂缷下的時機。 我們總默默扛起那份心靈責任,卻無法在扛起前先懂如何放下。 前一個上肩的責任,都還未能完整缷下時,又必須再扛上另一個,你總待在這樣只上肩不缷下的週而復始中,你能有多少的心力承擔?又有多少的空間存放呢? 記憶卡都有儲存空間的上限,內心當然也有。 當記憶卡的儲存空間…
我的付出不求回報,但也不容傷害。 原來,我們的用心,在別人的眼裡並不是那麼珍貴,反而廉價的令人無視。 從看著你們分享著幸福生活的點滴,漸漸的減少了兩個人同框的畫面,到前些日子你文章中分享的字裡行間,隱隱的感受到了,你們似乎面臨了那抨擊人心的難題了,這種傷害只有面臨承受過的人才能懂。 有多少…
日復一日的關心,總因習慣被視的廉價,失去才驚覺錯失什麼。 夜深了,口袋裡的手機鈴聲響起,不耐的接起了電話,電話那頭熟悉的聲音傳來:「要回家了嗎?很晚了,回家路上小心。」他不耐煩的回了句:「知道了」。 隨即掛了電話,在家的女孩看著被掛斷的電話愣了神,傷了心。 漸漸的,不再打起那電話。起初,男孩因…
謝謝你曾經的傷害,給了我不迷途的現在 生活裡, 免不了有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人,而通常傷害我們的人,總是我們所在乎的那個,因為置入情感產生了在乎,才給了對方傷害自己的可能,就是那麼一句我們都不陌生的話說:「你最愛的人,通常傷你最深」。 面對一樣的傷害,你選擇如何治癒? 最初,面對傷害很…
夢裡的清晰,讓人彷如照鏡,卻又省思是否多慮? 有人說,夢是潛意識裡的反射,但我認為不全是。 夢,也許是情緒堆積的瓦解,也或許是生活中面臨的反射,也可能來自於內心擔憂的出口,或者更多,而這其中有沒有可能,還有一種是迎來未知前的提點? 我們總好奇那些,清晰深刻的夢境,會想著是否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關聯,又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看到的、聽到的是你自己過濾出來的,那不是全部,不全然是真相!你只看到,聽到,感受到你想要的部分,不想要的根本就看不到,聽不見。 在生活中,我們常對別人的行為感到不滿,卻不曾察覺,這些反感實際上源於自己。每個讓我們不舒服的人,其實都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陰影與不足。 當我們批評他人時,那些
在自己眼裡可能是大事,但別人眼裡是小事。 每個人看事情的輕重性本來就不一樣也沒有對或錯。 如果希望自己不好時也會有愛自己的人,因為這樣一直幫助別人,而去施壓別人,造成不舒服感這樣不是本末倒置,一個人的付出本質上是美意,對方要怎麼看待的就並不需要太多期待,如果對方想報答,表示對方心存感激,這樣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任何言論都有可能逐漸發酵,對話有時候不見得是相互理解, 我把別人的話語,放在心裡的什麼位置? 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太大,卻是份無形的力量, "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意思相同,意義也會完全不同"。
人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常常會自我說服相反的方向。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Thumbnail
你會怎麼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看到的、聽到的是你自己過濾出來的,那不是全部,不全然是真相!你只看到,聽到,感受到你想要的部分,不想要的根本就看不到,聽不見。 在生活中,我們常對別人的行為感到不滿,卻不曾察覺,這些反感實際上源於自己。每個讓我們不舒服的人,其實都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陰影與不足。 當我們批評他人時,那些
在自己眼裡可能是大事,但別人眼裡是小事。 每個人看事情的輕重性本來就不一樣也沒有對或錯。 如果希望自己不好時也會有愛自己的人,因為這樣一直幫助別人,而去施壓別人,造成不舒服感這樣不是本末倒置,一個人的付出本質上是美意,對方要怎麼看待的就並不需要太多期待,如果對方想報答,表示對方心存感激,這樣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任何言論都有可能逐漸發酵,對話有時候不見得是相互理解, 我把別人的話語,放在心裡的什麼位置? 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太大,卻是份無形的力量, "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意思相同,意義也會完全不同"。
人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常常會自我說服相反的方向。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Thumbnail
你會怎麼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