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史字,各方表述? 來看看史學家們怎麼解讀 Part.3

2023/05/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民國中期到現在,史字又多了哪些有趣的的解釋,趕緊來看看吧
一個史字,各方表述? 來看看史學家們怎麼解讀 Part.3

載筆執簡說

沈剛伯之所以反對從右持鑽說,主要是因為他認為根據在《曲禮》(《禮記》篇章)與《左傳》之中的記載,史字指的是「載筆執簡」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拿著簡冊與筆的人,也就是能寫字的人(古代歷史家任務就是就是寫寫寫!)
沈剛伯則不認為史字有記事者的意義,他根據資料,提出在周代的官職之中,所有機關中都有一個有「史」字的單位,幾乎等於今日的「書記官」,而漢代時也有選能夠讀懂許多字的人為史的當官條件,因此沈氏認為史在古代應為書記官,而不是記事者。所以他以此論證,反駁了上一篇所提到的從右持鑽說。
載筆執簡說

從右持筆說

古文字學者王恒餘也提出類似沈剛伯的說法,不過王恒餘認為史字應該是用右手拿著一隻向上的筆,王恒餘解釋筆尖向上是表達兩種意思:第一是指祭祀上天;第二則是表示史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也希望我這麼厲害🤣)。
從右持筆說

從右持筆置口前說

徐復觀則提出有趣的見解,他認為史字的古代解釋應為,用筆所寫的冊,由嘴巴(口)告訴神明。所以字型才會是右手拿著筆,並且指向口前。同時徐復觀也認為,古代非常重視史官向神明誦讀冊上的文字,因此史字的字型不應該解釋為「中」、「冊」,而是「口」才是最恰當的。
從右持筆置口前說

所以誰對誰錯呢?

自吳大澂開始,以及清末至民國活潑的學術風氣來看,出現了這麼多種的解釋,各家雖然都對史字抱持不同的觀察與解釋,卻也在過程中專注在史的原始功能,也讓探究歷史的原貌多了幾分的趣味。
其實直到現在,雖然各派學說、立場都有人支持與反對,但史字仍然都是依照字型、經書內容去做合理的解釋與推斷,尚未找到確切的說明與出土資料等證據,不過在學術界卻能通過研究史字的造字與原初,探究史的本質,並期許後人可以不間段的提出更多合理的解釋。
一個史字,各方表述
👉在開始歷史討論之前,不妨先想想何謂歷史吧~
🤓看完這麼多的解釋,你最喜歡哪一個說法呢?歡迎留言討論喔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也歡迎按讚、分享,或是留言更多想看的內容喔❤
喜歡的話也請追蹤本粉專
歷史湯 History Soup,希望成為你的知識雞湯
歷史湯 History Soup,希望成為你的知識雞湯,我們下次見。
#史學方法
#歷史湯historysoup
#歷史
#歷史故事
#歷史筆記
鑑往知來,分享各式歷史討論與小知識,歡迎多多交流~ 我想要說好歷史故事,讓大家為生活中曾經發生的事興起興趣 「原來,在我們生活周邊,有這麼有趣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