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歷史湯History Soup。你有想過清末至民初的學者曾經為了「史」字提出多少種解釋嗎?在討論歷史之前,你是怎麼看待歷史的呢?歷史又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究竟各大中文專家與歷史學家是如何針對一個字做出無數討論的吧!
一個史字,各方表述? 來看看史學家們怎麼解讀 Part.1
根據當代知名歷史學家王爾敏著作《史學方法》所描述,清末民初之際,近世新說層出。由於清國及民國史學家開始重視西方所引進的科學方法,需要建立一套學習歷史的方法論,來建立史學體系,也因此近世學者間興起了探究史學方法,不僅在當時蔚為風潮,也引發各家解釋的爭辯與討論。
許慎《說文解字》從右持中說
許慎的《說文解字》對於史字的描述字從東漢以來,幾乎兩千年來世人都深信不疑,《說文解字》的描述是這樣的:
💡 史,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屬皆从史。
我們先把史的小篆或甲骨文拆開來看(請參考附圖),是不是很像一個右手拿著一個中的古字呢?
而許慎的解釋,用白話文來翻譯就是,史這個字,意思是紀錄事情的人。字體是一個右(古字為又)手拿著一個中字。而這個中指的是德行上的中正。許多以前的學者會因為許慎的解釋,將其解讀為從事歷史的人要秉持公正的態度,也因此用手來持著中正,來作為紀錄事實的人。
吳大澂首開先河:從右執簡冊說
吳大澂作為清末著名鐘鼎等金器愛好者聞名之外,也對於古文字有著豐富的學識及愛好,更是擅長辨識金文,也對許慎的《說文解字》有過補充與勘誤,也因為喜好金鼎古物,能夠觀察古物的實際文字,來針對古代金器的文字來考證並改正一些不合宜的舊說,更是史字解說的先聲。
針對許慎《說文解字》從右持中的說法,吳大澂卻不這麼認為,他考據了金文留存的實體古字,提出史字的原意為記事者,字應該是古代造字原則中所使用的象形,象以手執簡冊,而許慎之所以會說「从又持中」(用右手持著中正),吳大澂推測是因為「中」之古字,為「冊」古字的省化形,因此《說文解字》說的「从又持中」,持中所應該表達的是拿著簡冊,卻因為字型相近而在意義上被許慎判讀錯誤了(請參考附圖)。
同為中國金石學家的羅振玉也支持吳大澂的說法,認為「中」並非指中正之意。
王國維
國學大師王國維有獨特的解釋,他認為應該能將「中」字解釋為盛筭(讀音ㄙㄨㄢˋ,古代用來計數的器具。)的器具,而王國維解釋「筭」與簡冊本來是同一物,都是史字字型之中,被拿持著的物件。因此王國維的說法雖獨特,卻也與吳大澂有相似之處,因此王爾敏認為王國維的說法,是接近從右執簡冊一說的。
江永
然而吳大澂並不是最早提出史字字形的持中是持著簡冊的人,更早在康熙年間,江永提出「持中」應該是持簿書,及持簡冊之意,他認為的中根據古書記載應該會是簿書之意。然而雖然更早提出與吳大澂相近的解釋,江永卻仍然以許慎《說文》的「持中」為本意出發,王爾敏在《史學方法》一書中稱讚吳大澂使用的方法,吳大澂對照了實體存在於古代器物的文字,並且觀察並考據字形後做出合理的討論,比起其他學者僅僅依照穿鑿附會或是臆測腦補來解釋,可是更加的有說服力。
章太炎、朱希祖
而贊同「中」字應解釋為簿冊的,還有國學大師章太炎,以及師承章太炎的門人朱希祖。
首先是章太炎認為中字本來是於冊那一類的文字,並且舉出數個古人記載的「中」作為解釋,例如:《國語》中「余左執鬼中,右執殤宮」或是提出「漢官亦有治中,猶主簿爾」,在這兩句話裡,中字都能夠作為簿書來解釋,尤其是第二句的「漢官亦有治中」,章太炎解釋「中」字在古時能作為簿書,也就是能以冊來解釋。治理簿書的治中,自然也就是史官了(看來作歷史的要從整理資料開始呀🤣)。
朱希祖順著章太炎的文字繼續解釋史字。他認為觀察「從右」部分,右的古字為「又」,小篆中是右手的象形字,用右手拿著冊,才是書記官在記錄史事的樣貌,「中」則是因為篆文裡冊字的省體,而被許慎誤解為中正之意,然而中正應該是一個概念,是無法被以手持的,因此許慎應該是因為冊的省體與中的字體相近而誤判了此處。
順著江永、章太炎、朱希祖之說,並一樣以持中立論的學者,還有金毓黻(讀音ㄈㄨ)。
事實上清代由於訓詁學發展蓬勃,也常考據出許慎《說文》的錯誤,清代知名學者段玉裁也為《說文》做注,適當改正《說文》中的錯誤。
👉還有哪些更有趣的解釋呢?
👉你聽過從右持鑽說嗎?
敬請期待一個史字,各方表述? 來看看史學家們怎麼解讀 Part.2
歷史湯 History Soup,希望成為你的知識雞湯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也歡迎按讚、分享,或是留言更多想看的內容喔❤
歷史湯 History Soup,希望成為你的知識雞湯,我們下次見。
#史學方法
#歷史湯historysoup
#歷史
#歷史故事
#歷史筆記